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關山紀年》第4章 建文下落 永樂秘史
  年柱甲申,申金比肩為忌神,申乃五行之金,金為刀劍,為忌神,祖上必有馬革裹屍之人,且比肩為忌祖先錢財不聚。

  看這個陌生女子的面相,祖輩應該是一員征戰沙場的武將,而到她這一代,或許也是從小習武,若是心懷惡意,我和沈浪恐怕應對不了。

  陌生女子和我說完之後走向沈浪,像是想要從他手中拿走畢方雕像,到手的東西又哪能讓別人拿走,沈浪咬咬牙,拿起手中的刀具開始一通揮舞,一邊揮一邊像瘋子一樣的大喊。

  “你別過來,離我遠點!刀劍無眼,傷了你我可不負責!”

  話音未落,聽見“咻”“啪”的一聲,眼前寒光一閃,沈浪哎呦一聲叫了出來,我以為是她對沈浪下了什麽毒手,趕緊去到沈浪身邊,眼前的畫面卻讓我也嚇了一跳。

  只見剛才沈浪手中的刀直直的插在牆上,刀身幾乎全部沒入牆面直至刀柄!

  “鞭..鞭..鞭..鞭子!”

  沈浪這次真是嚇的說不出話來了。

  陌生女子順手拿走畢方雕像,卻並沒有如我所料的轉身離開,手裡把玩著雕像,讓我和沈浪冷靜一下,接下來要和我說重要的事情。

  如此身手,我自然無力反駁,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能聽之任之,隨遇而安了。

  等到沈浪緩過來,我才知道發生了什麽。

  原來剛才沈浪本意是想嚇嚇她,忽然發現這名女子不知從什麽地方掏出來一條紅黑相間的鞭子,鞭子抽打在沈浪握刀的手上,強大的作用力讓沈浪手背劇痛握刀不得,隻好放手讓刀掉落在地上。

  就在這時,該女子又一揚手,長鞭帶著勁風第二次揮出,擊打在刀柄上,雪白的刀具如流星一般直插牆內,驚的沈浪一身的冷汗。

  聽到這我反而放下了心,陌生女子如此高超的身手,若是害我想必不用如此大費周章,不如靜下心,聽聽她要對我說些什麽。

  陌生女子,哦,差點忘了,她叫薛楠。

  薛楠應該是看出了我眼中的猜疑,停在原地。手裡把玩著雕像,對我解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別緊張,是我讓你們來的這裡,是韓英前輩告訴我,如果有一天你要走這條路就讓我給你幫助和你一起,沒直接告訴你只不過是我想試試你的本事,看來韓英前輩的後人果然不是一般人,理解力與領悟力還是過關的。”

  原來給我發消息的神秘人就是她,不過看她年齡不過二十多歲,又怎麽會認識我父親,就算認識我父親,我父親又怎麽會讓她在某一天與我同行,聽完她的話,我的疑慮卻不減反增。

  “我父與韓英前輩乃是生死之交,韓英前輩失蹤的前一天,來到我家和我父親遣退下人密談許久,我當時在門外偷聽,卻只聽見“關山”“是時候了”等一些不明所以的詞語,沒來得及仔細聽,就被我父親發現趕了出去。”

  “第二日,兩人就一起失蹤至今未歸,我在父親的書房發現了一張留給我的信,信上寫著他們去追尋自己畢生所探究的夢想,讓我等到你開始尋找他們之時和你一起,說只有你才能解開所有的謎題找到他們,還說什麽這是千年的宿命。”

  薛楠說到自己的身世以及與我父親的關聯,神色間有一絲不作偽的哀傷,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吧。

  不管她的身份到底是不是如同她口中所說的一樣,現在也只能選擇相信她。雖然看起來她只是隨意的站在那裡,我和沈浪卻可以感受一種小說中才有的高手氣勢,

簡單的站立姿勢卻仿佛對身邊的一切都保持警惕,相信不管發生什麽情況下她都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而經過剛才沈浪的試探也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我們的身手自然沒辦法和她相比,何況我應該也沒什麽地方值得她勞心勞力的去編造一個故事,隻好走一步看一步,再做打算。

  “你留下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這個雕像又是怎麽回事。?”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薛楠說這是她對我的考驗,那她或許還知道其他的事情。

  薛楠卻並不回答,只是轉過身問我。

  “如果我不在,你看見這段話會想到什麽。?”

  我想了一下告訴薛楠,鄭和,明朝太監,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人。因為七下西洋而為世人所知。

  根據這段話,鄭和三十四歲接受朱棣的派遣開始下西洋之旅,而他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卻是去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寫下這段話的時候已經過了二十六年,也就是已經六十歲。

  而這二十六年裡,他並沒有探尋到任何關於建文帝朱允炆的消息,在他早年卻遇到過另外一件奇妙詭異的事情,他留下這段話同時把事情告訴自己的子孫,讓他的子孫代代相傳,不可以告訴他人。

  “等會,川哥,鄭和不是太監麽,哪來的子孫?”

  沈浪終於拜托了剛才的恐懼,雖然還是有點害怕薛楠,但是起碼敢說話了,就是等了半天說了這麽一句沒用的問題,讓我不知道該誇他還是該罵他。

  “史書記載的沒錯,鄭和確實十二歲就淨身成了太監,但是你有所不知的是鄭和的兄長馬文銘將自己的大兒子馬恩來過繼給了鄭和,馬恩來跟隨鄭和改姓鄭。馬恩來又生了兩個兒子,鄭萬顯和鄭庭顯。這樣,鄭和後代代代延續,鄭和後人遍布廣泛。”

  我耐心的給沈浪講解關於鄭和後人的疑問。

  “那建文帝當年真的沒死麽?”

  沈浪追問道,似乎對於這樁千古秘聞很感興趣。

  “我哪知道到底當年發生了什麽。有人說被燒死在亂軍之中了,還有人說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發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更有人說跑出了明朝的疆土,準備重整旗鼓奪回皇位。傳言鄭和七下西洋明面上是為了弘揚國威,而其實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探尋建文帝的下落,具體如何,也許只有當事人知道了吧,不過這段話倒是和這個傳言對上了。”

  我無奈的一笑,幾千年的事,又有誰知道真相呢。

  “我也知道一個故事,你想不想聽聽?”

  薛楠聽我說到這裡忽然開口,接著不等我反應,就自顧自的講了起來。

  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一時不知所措。此時,前朝太監王鉞告訴他,太祖臨終前有遺物置於奉先殿內,讓他在緊要關頭時交給建文帝,建文帝聽到這個消息如遇救星,命身邊的大臣去奉先殿取來。

  原來是一個帶鎖的鐵盒子,打開之後發現裡面有僧侶的度牒三張,還有袈裟、剃刀,包括白金十錠。裡面還有朱元璋的禦筆書信,字數不多,就說如果你不想死的話就快逃,去找代王,代王可護你周全。建文帝從鬼門出,其他人要從禦溝水門走,到薄暮的時候在神樂觀會齊。

  建文帝無奈,隻好與他的幾個近臣就地落發為僧,按照他朱元璋的指示出逃。

  代王果然保護了朱允炆,朱允炆也在暗中招兵買馬,想要奪回自己的江山。在這時,他遇到了一個神秘的人。

  這個人說自己可以幫助他重回皇位,但是要等到五年以後,他向朱允炆展示了他的能力以及他手下的勢力,確實有讓天下易主的能力。思考了許久,朱允炆同意了。

  可五年過後他忽然發現,這個天下即便是他自己來當皇帝,也不見得比朱棣更合適,朱棣雖然有野心,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謀權篡位,奪走了本來屬於他的江山。

  但與此同時,朱棣確實有能力把這個天下治理的更好。朱允炆不想自己弄的天下大亂,毀了朱元璋打下來的江山,就放棄了奪回皇位的念頭。

  神秘人這時候告訴他,他早就知道朱棣比朱允炆更適合稱帝,如果朱允炆選擇奪回皇位,神秘人會幫他,但是幫完之後一別兩寬再無瓜葛。

  可如果朱允炆不想天下動蕩放棄稱帝,雖然做不了皇上,但是神秘人手中的勢力卻可以全部交給他。

  他告訴朱允炆,這股勢力由來已久,早至鳳鳴岐山武王伐紂,春秋戰國紛亂不休,到秦始皇天下一統,三國紛擾百年, 五胡亂華冉閔滅胡,歷史的每一個節點都有這個勢力暗中的參與。

  這個勢力從不對朝廷以及天下過多的插手,只在危難之時讓天下重歸安靜,所行之事隻為天下百姓不受戰火影響,所以知者甚少,知道的人無不為其拍手叫好,而勢力中的每一個人都可稱得上個中翹楚,一代人傑。

  說到這,薛楠看了我一眼,帶有深意的問我。

  “你猜猜,這個勢力叫什麽?”

  我和沈浪正聽得來勁,不料她忽然問起我,思慮良久,腦海中也沒有任何關於這個勢力的印象,聽起來很是神秘,又不被外人所知,我又從何得知,搞不清楚她為什麽要問我。

  薛楠看我迷茫的反應微微一笑,繼續說了下去。

  在天下之主的寶座之下,很少有人能夠抵擋的住誘惑,而朱允炆為了不讓天下大亂,毅然放棄了奪回皇位,神秘人見狀很是欣慰,覺得他是可以把組織進行托付之人,當即對朱允炆進行了交代,包括組織的源頭以及所要做的事情,講完拂袖而去浪跡江湖。

  因為該勢力是由創始之人於一座山上觀天下疾苦,不忍蒼生遭受塗炭所創,所以該勢力以山為名,既是勢力名同時也是每一任首領之代號,代代相傳,已不知多少年月。

  “到現在你還是想不到麽?”

  說到這裡,薛楠頓了下來。

  “我怎麽知道,別賣關子了,你快說吧。”

  我有點不耐煩的看著她說。

  薛楠看著我,一字一頓的說出了兩個字,如黃鍾大呂敲擊在我的心上。

  “關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