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古中秘》第27章
  送還東西不是主要,關鍵是羅安怎麽回復對方。畢竟有真有假、有成品有原料,如果他有一句話說錯,那可就要倒大霉了。
  可這一點完全難不倒羅安,他敢漂洋過海的來這裡混,那絕對是膽量和智勇雙全的角色。
  所以,羅安告訴貝勒,說金匠的年紀大了,短時間內沒做完就累病了,現在正喝中藥調理呢,可我怕貝勒您著急,就先回來給您交代一聲,打造好的成品也先帶給您驗驗成色!
  貝勒見沒用的金子就在眼前,而且都是真的,潛意識裡就以為羅安沒有藏私。而這一點,在騙術中叫做晃眼,也是計中計圈套圈裡的第一環節!
  不過,貝勒沒有完全的相信羅安,畢竟成品物件裡頭是不是摻了假料,這都還沒有落實。
  所以,貝勒面上帶笑,先用眼睛觀察那些成品,見其中的做工和成色依舊精妙毫無缺陷,他對羅安的信任度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這第二關眼看一關過去之後,自然要到第三關檢查真假了。
  可當時沒有現在那麽精密的檢測儀器,以當時九成九的人,他們驗黃金也不過是利用黃金的一些特性來判定真偽,比如說貝勒剛才看成色。
  但銅器上的黃金成色被羅安用特殊的金漆瞞過去了,那黃金的其他特征又是否能瞞得過貝勒呢?
  譬如說硬度這一點。用現在的話說,黃金易鍛造易延展,相比起其他的金屬,在硬度上也是獨一份的特殊。所以,古人對黃金硬度的測試基本有兩種,一是稱重量,而是用牙咬來試硬度。
  但羅安早有準備,那些銅器在刷漆之前,都被他用一種極其特殊的藥水泡過,不僅沒有銅臭,就連硬度也與黃金相差不多。
  至於重量他就更不擔心了,這裡的每一件銅器都是他設計過的重量,貝勒要想測重量,也不過是拿真金和器物作比較。
  可很顯然,這一招沒什麽意義。羅安知道貝勒的單塊黃金有多重,畢竟是貝勒爺親手把自家的黃金交給他的。再說了,羅安把兩成的黃金還給貝勒,就是要他利用還回來的金子與銅器相比。
  看到這裡或許會有人問:難道貝勒就不能打家裡拿新的黃金和銅器相比嗎?
  這點當然可以,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貝勒的黃金早就被羅安看過了,之前有了那麽多的金子可以被他計算,所以,不管貝勒拿不拿新的黃金出來,這些銅器都可以與其相比!
  反正簡短截說吧,羅安利用外洋的技術和自己膽量與智慧,成功玩了一出瞞天過海,並且在貝勒那邊獲取了百分百的信任和口碑。所以,經過這次的考驗,不僅這個貝勒對他信任有加,就連別人也都找他幫忙打造金器了!
  但羅安非常的謹慎,不管誰把金子給他,他都會計算好每件銅器的重量和成色,然後才會交還給對方,而這一來二去,羅安手裡的黃金可就是一個大數了!
  可惜,騙局再怎麽漂亮也不會做到百分百的成功,而最終的敗露,也使梁家的手藝徹底失傳。
  那是一次非常巧的巧合,其中有一個大人物請羅安打造金器之後,大人物得到了完美的假貨時,他家裡的一個下人不小心手滑了,把一件金器摔在了地上。
  如果是小件的金器沒啥事,羅安的金漆很黏,既不掉渣也不掉色,如果高度適當的話,也不會出現坑窪的變形。
  可巧的不能再巧了,那個下人失手摔掉的‘金器’居然是一個實心燭台,而掉落時的位置和時間,正好是給燭台換蠟燭的時候。
  要不說這個故事很滑稽嘛!你說誰家打金器做燭台呀!而且還在面上擺著用!也不知道這個大人物到底是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個傻子!
  但也因此,羅安的騙局徹底崩盤。因為那麽高的位置上掉下一個實心的‘金疙瘩’,‘金器’本身不僅沒有半點的變形,竟然還把人家屋裡的地磚砸碎了,下人驚慌之余撿起來一瞧,當即就拿著東西給主家看了!
  結果自然不用多說,無非是那位二到極點的大人物差點沒氣瘋,羅安的騙局也因此敗露!
  只是這個羅安很機靈,他早就給自己留好了退路。所以,等各種人物找上門來時,這缺德的洋人早就跑沒影了。
  沒抓到羅安,所有人都不痛快,所以被騙的人們聯起手來找他,同時還調查這些銅器的出處。
  有人就對銅器看出了線索,說:就這種手藝的人,咱們這片不會超過三個,無非是誰家的小誰,還有他家的那個誰,以及城東的梁鐵匠!
  呃....那倆鐵匠沒必要起個名字了,用‘誰家的誰’形容,我覺得就挺好!
  所以呀,梁金匠在這裡就被牽扯了進去,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和他無關,但這群受了騙的大人物們,總得找個出氣的地方吧!
  不過這些人也比較人道,沒有為難梁金匠,隻說:不找到羅安,你暫時別離開我們的視線。
  就這樣,梁金匠因此事受到了巨大的精神衝擊,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選錯的專業不僅沒有用武之地,反倒給自己惹了麻煩。這真是聽了上梁沒有下梁好!
  梁金匠打了一輩子的鐵和金子,雖然敲打金子的次數翻個次方都追不上敲打鐵器的次數,但他也因此對這一行失去了信心。
  可畢竟做過金器,火爐旁有不少的金渣,他家裡也有點金子,所以梁金匠在灰心意冷從此消聲滅跡之前,在火爐旁又做了最後一次金器!
  梁金匠知道,這次打金器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件金器了,所以這最後一件金器,他要給自己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不然的話,別人想起他的故事就只會停留在銅器上,而並非像他的專業那樣!
  梁金匠在火爐旁整整待了三天三夜,除了喝水以外,他沒有吃過半點東西,而第四天的一早,當金黃色的朝陽撒在梁金匠的身上時,他的人生中最後一件純金打造的手工藝品,便誕生了!
  “就是這盆金梅!梁金匠將其打造之後,意欲給自己的人生畫了一個句號,或者說是想以此物給他的金匠生涯畫一個歎號!可惜,這盆金梅也沒能留在梁家代代傳世,因為梁金匠病逝之後沒多久,這盆金梅就和他的家人一起消失了!”
  章醒一口氣講完了結尾,舉起手中的茶壺滿滿的灌了一口,這才又道:“可半個多月以前,這盆金梅卻再度現實,它以展品的性質出現於哈市的博物館裡!它的藏主你們知道是誰不,就是當年坑騙滿清貝勒的羅安的後人,中文名叫羅泉!”
  聽到這,王林等人當即蒙圈,心說:怎麽轉了一圈又轉回來啦?而且此寶要是真在羅泉的手裡,那以洋人的生意頭腦又怎麽會拱手送人呢!
  章醒說:“當然,我說的這些只是這件東西的起因,其實事實遠非你們想的那麽簡單。而且大林剛才也說中了,這件東西是有人托我帶給你的,他希望你能見他一面,並且幫他討回一件東西!”
  王林心中了然,試探性的問道:“是不是梁金匠的後人托你找我的?”
  章醒驚訝道:“你怎麽知道?”
  劉義插口說:“你這就是廢話!按照小說的套路,仇家沒有繩之以法必定還有下一部嘛!你剛才說的也很清楚,洋人羅安卷東西跑路了,可幾百年後他的後代來了哈市,還帶來了當年至關重要的道具。任誰想也知道這是一件追憶加主流思想的故事!”
  章醒無語,好半天后才反問道:“那你們知道梁金匠的後人是誰嗎?”
  王林琢磨了一會,再次抱著僥幸的心理說:“在哈市,姓梁的大活人足有千百,可能和章哥你說上話的,就不一定超過個位數了。我猜這個粱姓後人肯定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孩子,保不齊還是一家之主,坐擁大筆的財富!最關鍵的是這個人肯定是個好人!”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像章醒這種三觀正常的大老板,自然是不會找痞子們喝啤酒的。所以,王林的猜測非常明確,他甚至已經想到了一位姓梁的大人物!
  章醒道:“大林你猜測不錯,托我的人真是一個好人,而且他這次給出的報酬足夠你吃一輩子的了。不管是看錢還是看人,又或是看事還是看勢,我覺得你沒有理由拒絕他!”
  王林擺手道:“別把我說的那麽大義,其實我的人生目標很渺小。我可不認為自己能發大財,而且我也不覺得自己是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人!”
  柳姑娘拍了他一巴掌,直接問章醒:“你就說對方叫我們幹什麽吧!還有他到底能給多少錢!如果只是一棵金梅樹的話,我們真的不想接這單生意!”
  說實話,這棵金梅樹遠非本身物體重量的價值,它身上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年代價值、甚至還包含著故事價值,這都遠遠超過了金梅樹本身。
  也就是說,如果這棵金梅樹按照黃金價值出售的金額為一塊錢,那加上它本身的其他方面價值,最後的成交價至少能夠翻上十倍。
  可柳姑娘說一棵金梅樹不夠讓他們幾個接下這件事,難不成柳姑娘得知王林的身份後,對金錢的渴望以幾何倍數增長了嗎?
  當然不可能了,其實柳姑娘的意思是:我們不想為報酬接活了,我們現在也不缺錢,犯不著為了身外之物去做能力以外的事情!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