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古中秘》第33章
十二月#地理君小課堂#合集

敲黑板

今天都是知識點!

12.01

奇特的地理現象太多啦,今天就講一個月虹吧~

雨後,大量的小水滴懸浮在空中

月光通過這些水滴時發生了折射

在折射過程中,不同顏色的光折射角度發生改變

便形成了七色的光譜

但月光畢竟是月球反射太陽光而形成

月光遠遠沒有太陽光亮,色彩也沒有那麽明顯

月虹通常出現於月亮反方向的天空

日落後,月亮在東方,月虹就會出現在西方

日出前,月亮在西方,月虹就會出現在東方

月虹的出現需要十分苛刻的條件:

首先要保證夜空背景要十分黑暗

另外,月亮位於天空中的角度要低於42°

還有,月亮出現的另一側要有降雨

因此月虹在瀑布附近比較容易出現

12.02

在風水中,水是生氣的標志

水能聚氣,尤其是呈環抱之水

因此中國古城大多選址於水邊

四川閬中就是其典型代表

閬中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嘉陵江江水呈U字形三面繞城

形成城北有盤龍山可依

南有錦屏山隔江相照的格局

西漢歷算學家閬中人落下閎編制《太初歷》

確定正月初一為新年的第一天

因此,閬中也被譽為是“中國春節文化之鄉”

12.03

關中平原,也有人稱它做渭河平原或者關中盆地

東起潼關,西至寶雞,南自秦嶺,北到渭河北山

素有八百裡秦川之名

大約3000多萬年前

受到來自近東西方向的強烈構造應力的擠壓

使這一區域的地層在秦嶺北部地區發生了斷裂

形成了一條東西走向的正斷層

斷層北面沿著斷裂面下滑

在隨後的千萬年中

由於渭河、涇河不斷地將上遊的沉積物帶到此地

最終形成了今天肥沃富饒的關中平原

12.04

澳大利亞希利爾湖(LakeHillier)

因其粉紅色的湖水

被網友們稱為“大自然的少女心”

湖水中一種鹽生杜氏藻

是導致水質變粉色的主要原因

鹽生杜氏藻是一種抗氧化能力非常強的藻類

在高溫和充足光照下能夠

大量繁殖並產生β-胡蘿卜素

(主要是為了抵禦鹽湖裡的強烈紫外線)

從而使得湖水呈現獨特的粉色

湖水的顏色並非總是粉色

會隨著鹽度的變化而改變

呈現出從淡綠到深紅等不同的色調

它確實是一個鹹水湖,而且含鹽量超過普通海水

12.05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

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規律

古人依此來進行農事活動

農業生產上所指的節氣是一段時間

不是交節氣那一天

在二十四節氣裡

‘節’指的是一年中的一個節段

是一段時間的表示

‘氣’則是指氣候

是天數變化的概述

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指一年中某個階段天氣變化

12.06

這是一道如何分辨冰蝕湖與冰磧湖的題~

先說答案,冰蝕湖

冰蝕湖是指在高山或高緯地區冰川運動過程中

刨蝕、掘蝕地面產生的凹地積水形成的湖泊

一般湖盆為堅硬的基岩

盆壁與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

冰川磨光面和冰川刻槽和擦痕

冰磧(qì)湖是指冰川消融時

其挾帶的堆積物剛好“擺放”成了一個窪地、

或堵塞部分河床

導致積水成湖,

這種被稱為冰磧湖北美五大湖有明顯的冰川刨蝕的痕跡,是冰蝕湖

12.07

中國還真有這麽一個“棉花堡”

在雲南香格裡拉縣的白水台

這裡白色的“棉花”質地堅實,表面有水緩緩流下

“棉花”的成分其實是碳酸鈣

這裡的泉水含有大量的鈣

水流出地表後鈣質沉積下來

形成了大片的“鈣華”

12.08

彭納投影,即等積偽圓錐投影

這種投影方法,中央經線為垂直直線

其他經線為對稱於中央經線的曲線

緯線呈等距的同心圓弧形態

其最大特點是實際面積不變

但離中央經線及標準緯線越遠,地形變形越大

下面是彭納投影的推導公式

12.09

是被風吹散的

剛形成的火箭雲的軌跡其實是一條直線

12.10

中國缺少的還有正在噴發的火山

人們通常把近一萬年來以來

有過噴發的火山稱為“活火山”

盡管我國的火山景觀為數眾多,但真正的活火山

當下都基本處於休眠或休眠期擾動狀態

短期內沒有噴發的跡象

隕石坑也是中國稀少的大地景觀

目前唯一被確認的隕石坑是遼寧岫岩的隕石坑

撞擊時間約發生在距今5萬年前

隕石直徑不超過100米

但其高速的墜落卻造成了

一個直徑1800米、深度近500米的大坑

12.11

主要有兩個:

第一,由於地球是自西向東運動的

太平洋在大西洋的西邊

水由於慣性的作用,會向西傾斜

就好比一桶水放在地上,你拖著這通水向前走

由於慣性的作用,水會向後傾斜

第二,太平洋的秘魯寒流將遠處的水帶到太平洋

而大西洋的墨西哥暖流則是將近處的水帶往別處

至於交匯處的顏色不同

是因為海水的密度不同

12.12

新月型沙丘,其平面如新月

是在單一方向或兩種相反方向的風作用下形成

沙丘兩翼順著風向延伸

大部分出現在沙漠的邊緣地帶

新月型沙丘一般迎風坡為凸坡,較平緩

背風坡為凹坡,較陡

拋物線沙丘是橫向沙丘遇植物灌叢阻礙時形成的

其形態一般與新月型沙丘相反

沙丘的兩個翼角指向風源方向,沙丘的凹側迎風

12.13

冰暈是大氣中存在的不同

形狀/取向/空間分布的大量冰晶

對光源(日月光、燈光等)進行折/反射

所形成的一系列光暈現象

有冰暈的如一輪光環

有的像一段彩虹

有的是一些亮斑,有的是貫穿天空的光弧

因其通過冰晶的具體光路和太陽高度角的不同

而形態各異

當大氣中存在的是多種類的冰晶時

可以帶來豐富的組合冰暈,如下圖:

多者可以同時出現二三十個種類

在天空的各個區域散布,如萬華鏡般絢爛

答案、供圖:計雲

12.14

斷層是地球表面最基礎的構造現象之一

依據斷層面兩側的岩石的相對運動特征分為:

正斷層、逆斷層和走滑斷層

正斷層:上盤向下滑動,兩側相當的岩層相互分離

逆斷層:上盤向上滑動,可掩覆於下盤之上

12.15

從巴音布魯克草原向西南行走100公裡

登上科克烏蘇達阪頂端

放眼望去,在雪峰環抱中

好像有一片原始森林散落在深谷兩面的山坡上

這是一片亭亭玉立的“石林”

(圖自網絡)

天山石林又稱奎克烏蘇石林,因位於天山山脈西段、那拉提山北麓的奎克烏蘇達阪之下而得名。石林地處天山深處,交通不便,反倒成了天然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圈,成群結隊的大頭羊、鵝喉羚,穿梭石林,在這裡棲息繁衍。

12.16

本題超長預警!!!滑動查看答案

要談輻射沙洲,首先就必須要先談談長江和黃河

它們是沙洲群的巨量物質來源

長江曾在今天的江蘇港一帶入海

在河口附近形成沙島和水下三角洲

距今約7000年前,受潮流等作用

這些泥沙逐漸被改造形成水上或水下沙洲群

構成了輻射沙洲的最初雛形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尾閭擺動變遷頻繁而劇烈

從北宋開始,黃河大致每隔數十年

便南下由今蘇北入海一次

公元1128年—1494年間,黃河南流時間漸長

公元1494年黃河全流奪淮

蘇北海岸入海泥沙大增

為輻射沙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至於輻射沙洲的成長

還必須要提到一支古老而生機勃勃的力量

獨特的潮汐動力系統

——基岩古陸山東半島

和朝鮮半島、江蘇海岸共同構成了

一條形狀如“巨鉤”般的海岸線

外海海潮在向黃海推進的過程中

受到山東半島的阻礙、反射

在地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

在江蘇北部沿海海區形成一組

呈逆時針運動的“旋轉潮波”

而在輻射沙洲的東南方向

還有一組來自太平洋的前進潮波

這兩個巨大的潮波系統奔湧突進

恰好在江蘇東台市港岸外相會、碰撞、疊加

形成了一個以港為中心

輻聚輻散的獨特水動力體系——漲潮時

漲潮流自北、東北、東和東南諸方向湧向港岸邊

落潮時,落潮流以港為中心呈扇面向外發散

年年歲歲循環往複

在這樣獨特的海洋動力的改造下

有研究者認為,到了18世紀左右

輻射沙洲區的南部和中部先行一步

陸續發育成初步的輻射狀

而北部因為仍有黃河的大量來沙

與輻射狀潮流場的塑造力量形成對抗

不斷淤積潮流通道,尚未形成“折扇”的樣貌

以代表性的西洋深槽水道為例

黃河奪淮前明初漕船可利用這條水道直抵鹽城

黃河全流奪淮後

這條水道被泥沙淤積阻斷

黃河北歸後

在強勁的潮流衝刷下水道又開始不斷加深加長

公元1855年,黃河北歸,由渤海入海

北部的巨量泥沙供應驟然斷絕

同時,在漫長的歲月裡長江入海口也在不斷南移

逐漸遠離輻射沙洲群中心地帶

在泥沙來源銳減的外在條件下

海洋潮流動力開始成為

沙洲群格局變化的獨掌大局者

南黃海輻射沙洲地區擁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

輻聚輻散潮流體系

南北兩大潮波系統的疊加

使得這一海域潮差大、潮流強

高潮時,細顆粒泥沙能夠向岸方向運移很長距離

塑造了寬達數十公裡的平坦潮灘

沙脊頂上流速小,有利於泥沙沉積

作為潮汐通道的沙槽底層流速大,不斷衝刷著泥沙

每日兩次的潮起潮落,定向的往複流運動

像是一把把永不疲倦的巨大耙子

改變著輻射沙洲的形態

漸漸,輻射沙洲北部也出現了灘淺槽深的沙洲群

南北“合璧”,共同構成了今天規模龐大的輻射沙洲

還有一點要提的就是,黃海南部的沙洲群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輻射狀沙洲群

並罕見地位於潮間帶

2019年7月初,位於沙洲群中的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

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

攝影丨孫華金

12.17

貝加爾湖是地殼斷裂形成的斷層湖

大約在2000萬~2500萬年前

這裡曾發生過強烈的地震

地殼岩層發生了大斷裂

一大塊土地塌落下去,形成了巨大的盆地

所有的動物、植物都葬身地下

只有急流的河川沒有消失,向著盆地飛奔而來

不舍晝夜、不斷地注入盆地,貝加爾湖便形成了

至於貝加爾湖冰期長

是因為大范圍下墊面熱力性質

導致相當長時間處在寒冷的西伯利亞高壓控制下

12.18

雲瀑就是瀑布狀的地形雲

地形雲,顧名思義

是潮濕氣團被谷風、季風、信風等動力

吹送至地形起伏變化的地方

氣團抬升、遇冷、凝結,形成雲霧

雲霧順著風向翻過山嶺,由於重力因素跌落

就像瀑布一樣,因此將這個景觀命名為“雲瀑”

雲瀑一般發生在地形起伏的地方:

一是山區,二是高原邊緣

至於雲體為什麽會從高處向低處傾瀉

首先是地形的原因

即雲體流經的地形經歷了從高到低的急劇變化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風的驅動

無論是低溫高密氣體的聚集、

還是其朝某一方向的運動,都需要風的驅動

而且只要條件具備,風就催生了雲

雲就轉化成雲瀑了

12.19

生長期和生長周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生長期是指植物能夠生長的時期

(候均溫度大於等於10攝氏度)

高緯地區生長期短,低緯地區生期長

長江以南的農作物生長期較長一般在8-10個月

淮河以北3-5個月,東北地區一般在4個月左右

生長周期即生命活動周期

指的是某一作物從播種到收獲所需的時間

即一熟,如南嶺以南一年可三熟

12.20

西北“暖濕化”的原因,科學界還在繼續分析和探討。目前的主流觀點是——西北‘暖濕化’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升高、陸面蒸散發加強,導致水循環加快及降水增多。”
至於降水增多的原因,也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印度洋季風通過不同路徑把水汽輸送到西北地區,但這不是經常出現的情況,僅靠此來解釋“暖濕化”現象有局限;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區域內水循環增強,也就是實際蒸散發對大氣水汽的補給增加,也增加了降水轉化率;還有一種說法是,近30多年來西風帶環流明顯加強,這使得從洋面往西北地區的水汽輸送能力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西北地區西部大氣中的水汽增加,為降水增加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另外,西北一些地區水資源增多、“變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冰川融化與冰凍圈消退。
其實,變暖變濕是一把“雙刃劍”,降水增加的同時,冰川加速消融、極端降水增多,也會埋下一些隱患。一方面要抓住氣候機遇,通過人為努力讓西北更美麗;一方面也要未雨綢繆,加強對潛在風險的防控。專家認為,西北一些地區目前降水量增加,只是量上的變化,還算不上是質的改變,還不足以改變基本氣候狀態。西北地區總體上仍將是溫涼乾旱的氣候環境,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不可能變為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

12.21

海底火山,是指分布於淺海與大洋底部的火山

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

而後逐漸向上增高

但是大部分海底火山噴發的岩漿在到達海面之前

就被海水冷卻

岩漿冷卻後會變成固態

覆蓋在海底火山與海水之間

但新的岩漿仍舊源源不斷地噴湧而出

於是噴發、冷卻、凝固、堆積

沉積物不斷累積便形成海山

海山露出水面便是海島

12.22

黃土塬(被溝谷切割後存留下來的高原面)

黃土峁(近圓形的黃土丘)

黃土墚(溝谷之間的條狀高地)

都是黃土高原上的地貌

它們的形成與黃土之下的原始地形有關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7.10

假如粉塵降落在平坦的高地上

粉塵會在平坦的頂面上堆積起來,土層逐漸變厚

最終形成黃土塬

如果原始地面不是平坦高地,而是平緩的丘陵

粉塵在頂面堆積到一定程度後

斜坡上的粉塵會自由滾落到邊緣谷地中

無法形成開闊平坦的黃土塬

只能形成黃土墚和峁

12.23

死亡冰手指、死亡冰柱

是地球南北極海域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當海面氣溫過低時,海水就會開始結冰

導致其中的鹽分析出

進而冰塊周圍的海水鹽度就會隨之增加

這些高鹽度的海水,有兩個特質:

冰點低,密度大

因為密度大的原因不斷下沉

使下方的海水溫度也隨之降到冰點以下

從而凝固,這個過程不斷向海底延伸

從而形成了死亡冰柱

由於冰柱的冷能主要來自海面的低溫

所以當海面回暖後,冰柱也逐漸融化至消失

巨大的冰柱不僅會凍死部分海底生物

也會威脅到正常潛水航行的潛水器

尤其是在布雷區,水雷接觸到冰柱會引起爆炸

12.24

石環”,是一種典型的凍土地區微地貌

在地表較平緩的冰緣區,夾雜碎石的活動土層中

水分凍結膨脹可把碎石上抬

其下的空間為細屑充填、補充

抬升到地表的碎石則向周邊移動

這樣的凍融作用反覆進行,就會形成

四周由較大的碎石環繞而中間微凹成環形的地貌

——石環

各地的環境條件不同

石環的成因、樣貌自然也有差異

12.25

分水嶺兩側的不同水系

因河床坡度、水動力強度不同

而導致侵蝕速度和向源頭擴展的速度不同

向源頭侵蝕和擴展速度更快的河流

將迫使分水嶺向另一側的水系後退

並把原屬另一水系的部分河段

變成自己源頭的一部分

這就是河流襲奪,河流襲奪後

奪水的河流稱襲奪河,被奪水的河流稱被奪河

被奪河的下遊因上遊改道而源頭被截斷

稱斷頭河

在發生河流襲奪的地方

河道往往形成突然轉彎,稱襲奪灣

上圖為若爾蓋地區水系襲奪示意圖

在若爾蓋地區長江水系是襲奪河

而黃河是被奪河

長江與黃河的源頭在這相互交錯

致使這裡堪稱研究河流襲奪的最佳地質博物館

12.26

日全食:在月亮的本影區內,太陽全部被月亮遮掩。
日偏食:在月亮半影區域內,部分的太陽被月亮遮掩。
日環食:當月亮距離地球較遠時,月亮的視直徑比太陽還小(月亮看起來比太陽小),無法遮住整個太陽,在偽本影區域內,可以看到太陽未被月亮遮掩的部分形成一圈明亮的光環。
A本影區出現日全食;B偽本影區出現日環食;C半影區出現日偏食。

12.27

因為地球的自西向東轉動

我們看到的太陽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如果我們以天空為背景

太陽就是天空中的一個很亮的光球

太陽從早晨到晚上的運動軌跡體現在人們眼睛裡

就稱為太陽視運動

研究太陽視運動就是研究太陽的運動軌跡

而太陽運動的軌跡可以用三個點來確定

這三個點包括:

日出方向,正午太陽位置和日落方向

這三個點用一條弧線連起來

就是當天太陽的運動軌跡

12.28

永凍層又稱永久凍土或多年凍土層

是指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

可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稱活動層

下層常年處在凍結狀態,稱永凍層或多年凍層

永凍層是連續兩年呈現冰凍層面的冰凍地面

主要出現在嚴寒氣候的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

永凍層由岩石、沉澱物、和泥土組成

其中包含了不同含量的冰

這些冰的作用好似水泥,將不同物質粘合在一起

永凍層上方是活性層(永久冰凍層上的溶化層)

夏季消融、冬季重新凍結

活性層深度可達30到200厘米

而永凍層的深度可達1500米

12.29

在自身壓力和重力的作用下

積在粒雪盆裡的冰體會發生流動

它們越過粒雪盆出口,蜿蜒而下

當冰川向前運動時,兩側由於受到山體的摩擦

使得兩側運動速度慢而中間部分較快

於是在冰川末端就會

出現中間突出形似舌狀的模樣來,就是冰舌

12.30

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區別在於

水系是指河道的結構

而文特征指的是河水的特征
水系特征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描述:

①流程長度、河流流向②流域面積③支流數量及其形態④河網密度⑤源頭、注入地、河道彎曲狀況等

影響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地形
水文特征主要包括:

徑流量、汛期、結冰期、含沙量、流速、水能等

影響水文的主要因素是氣候

12.31

第一,概率小

物理學與天文學教授PeterBrown

曾基於《Nature》一篇文章及當今的人口數估算

大約每七年會有一人被200克以上的隕石擊中

人類聚集地面積佔地球總面積連4%都不到

在這4%的人類聚集地中除掉廣大的郊區和農田

我們能看見或者被隕石砸到的概率很小

第二,落地前自行汽化

由於大氣的屏障作用,絕大多數的隕石

都會在距離地面10~40公裡的高空處

與大氣摩擦產生大量熱而完全汽化

只有極少數能夠投入大地的“懷抱”

第三,不一定能認得出

即便有一小部分隕石落到了大地,你也不一定能辨認出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大小,一些隕石的直徑可能只有幾毫米,與路邊的碎石差不多;2.外形,雖然隕石的結構、礦物組成以及化學成分與普通岩石有著很大的差別,但從外表上來講......一些隕石的與普通岩石的外形十分相似,往往難以區分;

3.標簽

一些隕石墜落地球角度如果偏小,那麽它們的降落方式就類似於“蜻蜓點水”,這樣就很難形成一個顯著的標簽---隕石坑。

比如,霍巴隕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已知隕石,重量約為11.9萬磅,估計為66噸,自墜地以來它默默無聞地在土中埋了幾萬年,直到1920年才被荷巴農場的開發者從泥土中無意間刨出...

十二月的你問我答就都在這裡啦

大家有什麽希望地理君解答的

歡迎私信哦~

-END-

編輯排版/尹詩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