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霸者三國志》第43章 敬天地尊君王
  “大人,兩百裡加急快報“

  丁原此時已經行至馮翊城,與呂布匯合,也見到了董卓,董卓是朝廷大臣,丁原是一方諸侯,論此時的實力自然是丁原強一些,董卓在漢恆帝年間就在涼州和並州擔任官職,年輕的時候武藝超凡,力大無雙,擅長佩戴兩副箭囊,騎馬飛馳時左右射擊。

  早年間董卓也當過並州刺史,沒多久就又被調往平叛,足跡遍布整個北方,現在的董卓已到中年,對政治的敏感已經大於了軍事,丁原出身貧寒,能做到刺史這個位置,全靠戰功卓越,還有文采很不錯,寫的一手好文章,備受文人推崇。

  兩人年齡資歷差不多,董卓還更深一些,朝中有人,已經混成了老油條,盧植這等大儒戰敗一次就能被陷害撤職,他董卓經常敗卻毫無關系,依然掌控兵權能屯兵河東,全得益於袁家和大將軍兩邊都能說上話。

  “仲穎兄,是大將軍的來信,陛下被困函谷關,洛陽和長安都去不得了”

  董卓是剛被張角擊敗,心態上倒是沒啥變化,張角數倍於自己的兵力,打不過是正常的,現在的董卓只有三萬人馬,玩家軍團戰力低微,只能湊數用。丁原就不一樣了,在並州耕耘多年,經常和匈奴打仗,士卒戰力很強,麾下武將也是強的一筆。

  自己東奔西跑,都沒時間韜光養晦招兵買馬,麾下將軍倒是不少,核心的牛輔,段煨,胡軫,徐榮,弟弟董旻,侄子董越、董璜,第二層級的李傕,郭汜,張濟,樊稠,李蒙等人。

  李傕,郭汜等人都是帶兵投靠的董卓,地位自然高一些,但比起董卓的心腹還差了些。

  段煨是當朝太尉段熲的族弟,董卓也是靠此人推薦進入了朝廷公府,牛輔是其女婿,胡軫是西涼豪傑,在董卓出仕時就跟隨了,徐榮是本是朝廷中郎將,能力很強,後來被調遣跟隨董卓征戰。

  “匈奴南犯,不是我不願早些前來啊,見了陛下還望董大人為我辯駁幾句,免的陛下怪罪”

  信中一頓責備丁原,嫌他不早些起兵勤王,當然也罵了董卓,不過董卓敗的太多了,估計何進早已習以為常了。

  董卓一向大大咧咧的,看似魯莽,實則雄心不小,自己只是不願意被當槍使,剛在一個地方募點兵,屁股還沒坐熱,又往其他地方調。

  董卓臃腫的身體往起一站,平淡的說道:“走吧,咱家也想看看丁大人並州狼騎的風采”

  “董將軍,這潼關可就交給你了,眼下情況很危急,在遲些陛下定然責怪我等,就不是巧言能逃的了”丁原也不藏私,直言道。

  馮翊到潼關也就一日的路,丁原帶來的都是騎兵,到時候還得靠董卓的步兵出力。

  董卓表面雖然很認同,內心卻滿腹牢騷,關我屁事,老子這些年也算是為大漢出了力了,都中年了還不能享享福。

  函谷關外

  張角已經派出了所有的低階士卒,人海戰術還是很好用的,螞蟻多了咬死象,皇甫嵩的大軍攔在最外面,大軍征戰數日,又疾走半日前來支援,將士們累的精疲力竭。

  黃巾軍也同樣如此,張角本想先安營扎寨,先讓士卒們養一養精神,卻被韓星河勸阻了下來,我軍累,敵人就更累了,就是要讓對方疲於應付。

  黃巾軍爭分奪秒的進攻想擊殺皇帝,搶劫物資,朝廷這邊也是一刻不敢耽擱,想護送皇帝出去,函谷關周圍已經成了一個絞肉機,每一秒都是幾百上千人死亡,這已經不是比戰術實力的時候了,

就看那邊能堅持到最後。  自虎牢關開戰以來,已經快一個多月了,明日就是除夕,後天就是春節,天下一半的兵力聚集在此地,只為了等待一個結果,太平道是否能成功,或者被朝廷的軍隊撲滅,最裡面是皇帝,往外一圈是朝廷的直屬軍隊,在往外是黃巾軍,再往外是諸侯聯軍,這個神奇的戰圈真是千古難見。

  若是歷史上的黃巾軍有韓星河,逍遙子這般妖孽的人物,說不準真能成事,歷史上就是敗在了戰術上,並不是人不夠多,黃巾軍巔峰的時候,僅青州就有百萬之眾,能戰者半數之眾,張角若是能早點集結各地兵力,再有優秀的將領輔佐,最次也是一方諸侯。

  出身草莽的黃巾軍得不到那些正統家族將士的投靠,文人不多,熟讀兵法的沒有幾個,敗亡不是不得天時,不是不得人心,不得人心怎麽有那麽多人的,是敗在了地利和出身上。

  社會最底層的暴亂從古至今,能成者都是得到了士家支持或者極其特殊的境遇,明朝李自成,滿清時期的太平天國沒有一個成功的,農民出身的起義軍格局能有多大,有點勢力就想偏安一隅苟居一方,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是阻礙其成功的因素。

  韓星河就是明白這一點,才不斷想接近張角,挑戰這個重構的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將黃巾軍扶正,為此他花費了數十億的錢,堆出來這玩家大軍,反正這些錢對自己來說就是九牛一毛。

  關玉跟隨孫堅一路追殺,兩人擊殺上千之數,功勳卻只有80多點,也幸好都是些雜兵一兩階的,但凡有點厲害的兵,怕是這點功勳也沒。

  一路追到函谷關,孫堅停下了腳步,他也不得不聽,奔襲五十多裡路,天都要黑了,而且前面是張角的部隊,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兩萬人馬比起來就是滄海一粟。

  函谷關豎立在中間,前面是張角,張曼成所部,後面是波才,張牛角的精銳,大戰一天,很多人已經沒有體力再戰了,替換了下來新一波的士兵又頂了上去。

  現在的洛陽,亂的無法形容,數十萬黃巾雜兵和人口散在城中搶劫,有的諸侯還在維持秩序,有的已經暗地裡吩咐士卒去撈點好處。

  袁紹雖然明面上在裝好人,自己卻第一個到達皇宮,安排淳於瓊四下搜尋,袁紹和淳於瓊以前是洛陽官,對皇宮還是比較熟悉的,直奔可能有收獲的地方搜尋。

  “盟主,函谷關來信”

  袁紹看完信,臉色沉重,心裡也打起來小算盤,現在皇帝身邊只有十五萬人馬,雖然都是些高階士卒,但是黃巾軍更多,四階以上的兵就有五十萬, 四階以下的就更多了,包括些散兵雜勇後勤人員,在加玩家數十萬,雖然戰死很多,但是現在依舊有了兩百萬之巨。

  “本初,你還在這作甚,黃巾軍已經圍了函谷關,陛下被困其中,我等不應該先救陛下麽”

  曹操快馬急匆匆的趕來,他早已明白這洛陽短時間是沒的救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到函谷關救援,留點人馬守住皇宮即可,哪有空管這些百姓。

  “阿瞞,難道洛陽的百姓就不管不顧了嗎,就這樣走了,還對得起這天下百姓麽”

  袁紹裝的大義凜然的樣子呵斥道,曹操算是他的小弟,大哥教育的肯定是對的。

  “陛下難道不更重要嗎,百姓或許丟失些財物,可是賊人一旦得手,這大漢氣數可就盡了”

  “敬天地尊君王,吾不負皇恩,豈能事事顧著天下人”

  論起大局觀,曹操自然無人能及,歷史上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言論,或許是一時亢奮,情勢所迫,但是他曹操就是這樣想的。

  “賢弟,你莫要緊張,陛下身邊還有數萬兵馬,哪有那麽快落敗,自然等得到我等前去,現在這洛陽城到處都是人,亂成一片,我大軍集結需要時日啊”

  看著如此激動的曹操,袁紹想笑他傻,卻又感覺他傻的可憐,宦官出身的曹操自幼生活在這洛陽,一步步爬上來,他忠的是皇帝,可他袁紹不一樣啊,袁家勢力龐大,競爭激烈,他還是得多謀一些好處的。

  皇宮無人,袁紹還偷偷體驗了一把龍椅的感覺,真是舒暢,不禁迷戀上這感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