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傳令兵火急火燎地在跑到府衙,驚動了佟養甲、李成棟二人:“報!城外出現賊兵,人數眾多!”
“賊兵終於開始圖謀廣州城,今日便要將他們一網打盡。我們去看看有多少賊兵敢來自尋死路!”
李成棟帶領部將來到南城的五羊門,果然發現南城門外旌旗招展、人頭湧動,至少有上萬人。
這是廣州城外第一次出現上萬的義軍,繼廣州城東郊校場大火以後,城內第二次因此震動,尤其是不少投降了佟養甲、李成棟的南明將士人心動搖。
李成棟發覺身邊降將的不對勁,估計是人心思明,眉頭不經意間微微一皺。
上萬義軍對他來說不過如此,但若是投降的南明將士因此起義,他有可能無法控制廣東這塊地方。
佟養甲見到城下義軍人數不少,汗流浹背,他用絲布擦汗,向李成棟抱怨:“你不在義軍分散的時候逐一擊破,卻說什麽要等各路義軍匯合再一同粉碎,現在可好了,僅僅是一路義軍就有上萬人馬。若是廣州城被賊兵攻陷,你我該如何向朝廷交代?!”
李成棟沒有理會佟養甲的怨言,他盯著下方出現的人馬:“今日是七月初五……不知道各路賊兵約定的是幾號一同攻城。不過城下僅僅只有一路義軍,看來他們可能提前到達了。其統帥說不定是文官,大明以文禦武,文人帶兵能有什麽本事。”
李成棟從李自成農民起義,轉戰各地,乃是軍伍出身,自然看不起儒生帶兵。
部將郝尚久對李成棟說道:“下方之人能夠聚攏如此之多的賊兵,足見其名望,但其旗號不一、部眾五花八門,在廣東一帶定是舊朝遺老,而不是鄭家余孽。依在下來看,宜在鄭成功與其合兵一處之前將其消滅。”
李成棟點頭:“你派一小隊輕騎從東門潛行,想辦法去抓幾個賊兵,問清楚他們的虛實,再做打算。”
郝尚久抱拳:“遵命!”
廣州城南門外出現在義軍是陳子壯從南海縣帶來的上萬義兵,這些義兵還來自於高明、清遠等地,普遍綁著白色的抹額,以示對遇害的先帝們的悼念。
陳子壯率領的義軍比約定的七月七要提早兩日到達,這個結果他本人也沒有想到。無論是他還是各路義軍首領都普遍缺乏帶兵作戰的經驗,他們認為提前到達也沒有所謂,只需要小心防備,清兵見義軍勢大,定不敢輕易出戰。
一小隊輕騎在郝尚久的帶領下從東門悄無聲息潛行出來。
陳子壯等人見陳邦彥、鄭成功還沒有到來,於是他與眾多義軍首領轉屯五羊驛,四處收集柴火,搭灶做飯。
上萬人僅僅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問題。他們除了收集薪柴,還要向周圍的村鎮募集糧草,防止陷入長期的圍攻。
一隊鄉勇正在附近的村莊征收糧食,突然有人大喊起來:“騎兵,是清軍的騎兵!大家快逃!”
這幾十個鄉勇一哄而散。
嶺南的丘陵、水田地形不利於大規模的騎兵展開,但是不意味著騎兵在這裡無用,小規模的騎兵仍然是徒步鄉勇的噩夢。
“抓活口!”郝尚久率領的騎兵撞見這一眾義兵,如同羊入虎口,用馬刀輕易地將他們斬殺,同時還活抓了幾個人。
村莊裡的鄉民門窗緊閉,他們驚恐地目睹了一面倒的戰鬥。
在騎兵面前,一群鄉勇轉身逃走將後背暴露給鋒利馬刀,毫無抵抗能力。
郝尚久與一眾騎兵圍著幾個來不及逃走的俘虜轉圈,
他們手中握著的馬刀還有猩紅的液體滴落,他在給這幾個俘虜巨大的心理壓力。 幾個被騎兵包圍的義兵俘虜絕望無比,馬匹的氣味、鋒利的馬刀還有面目猙獰的清兵在一點一點地摧毀他們的心理防線。
其中一個鄉勇頭皮發麻,他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而跪倒在地上向郝尚久等人磕頭:“大人饒命!我有重要情報交代,請大人饒命啊!”
郝尚久冷道:“你是什麽人?有什麽重要的情報能夠讓我饒你性命?”
“小人乃是陳子壯的家僮,城中有內應,小人知道內應是誰!”
“內應?”
郝尚久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他的眼神閃爍:“帶他回城見提督大人。如果你所言有誤,那麽就做好被殺頭的準備。”
家僮劫後余生,向郝尚久接連叩頭:“謝大人、謝大人!”
廣州城的李成棟很快就從陳子壯的家僮口中得知城中有南明降將打算與陳子壯裡應外合、攻陷廣州城。
“原來陳子壯之子潛入廣州城內是為了物色內應的人選,他倒是寧死不屈,而他們的家僮就是一個軟骨頭。立刻逮捕楊可觀、楊景燁、黃天錫三人,推到菜市口斬首,以儆效尤!”
李成棟得知城內有叛徒,立即動了殺意,派遣親兵去處決義軍的三個內應。
同時他從家僮口中得知駐扎在五羊驛的是陳子壯的部眾,並預定在七月七與鄭成功、張家玉、陳邦彥等人共圍廣州城。
佟養甲聽說各路義軍要一同攻打廣州城,汗流浹背:“果不其然,這些刁民都造反了,一路兵馬就有一兩萬人,再加上鄭成功、張家玉、陳邦彥之眾,至少有四五萬人,這下可不妙,朝廷忙著平定其他地方,不見得會及時來援……”
李成棟輕蔑一哼:“在吾眼中,陳子壯、陳邦彥等人土雞瓦狗罷了。既然城外只有陳子壯一路兵馬,則我明日便可以在鄭成功、陳邦彥到來之前將其擊潰!”
廣州城內的清兵急忙調動起來,三個打算舉火為號的南明降將因為叛徒泄密而被殺害,其他的南明降將見狀更是人心惶惶,唯唯諾諾。
施大瑄、施福、施琅等鄭家舊部更是被李成棟、佟養甲兩人軟禁在城中,防止作亂。
李成棟的清兵算是鷹犬之中比較精銳的部眾,他親自披甲出城攻打陳子壯,雙方在五羊驛提前爆發戰鬥,屍骸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