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朝求生實錄》細數西魏北周8大柱國及12大將軍背景、來歷及勢力分配…
八柱國、十二大將軍是西魏軍的高層領導職務,尤其是八柱國,出則為將,入則為相(比如說獨孤信的精煤印章,上面十幾個職務),極大團結和調動了當時西魏不多的政治軍事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建立,是伴隨著府兵製出現而出現的。與府兵製形成的過程一樣,八柱國與十二大將軍並非一下子就定好了。(一開始也沒有那麽多兵力可以調動)

 由於八柱國中宇文泰是全軍統帥、元欣是宗室代表,實領兵的僅6 人,下文稱六柱國。

 這六人分別是:於謹、趙貴、獨孤信、李虎、李弼、侯莫陳崇。

 在大統八年(542 年)宇文泰謀劃府兵製改革的時候,所謂的柱國,僅有宇文泰一人,柱國此時是全軍的統帥。

 其余5人中,以於謹地位最高,因征討稽胡劉平叛亂而被授大將軍之職。

 另外5 位後來的柱國,趙貴、獨孤信、李虎、李弼、侯莫陳崇只是開府。

 到大統十五年(公元549年)前後,6 人先後晉升為柱國。

 這與西魏/北周府兵製改革第一階段的時間吻合,也與王思政當初死守潁川的時間吻合。公元549年,宇文泰才把西魏的府兵理順,為了平衡內部勢力派系,論功行賞“分封”了六大柱國。

 六大柱國裡面資歷最老,分量最重的人是於謹。

 於謹早年在北魏從軍參與過對六鎮起義平叛作戰,曾是北魏廣陽王元深的謀主。

 後隨爾朱氏與高歡作戰,爾朱氏滅,於謹逃入關中依附賀拔嶽,從此與宇文泰結緣。

 於謹是西魏軍中最富智謀的大將,他早年就因為謀略過人被北魏靈太后通緝求索,魏末向宇文泰建迎孝武帝以佔據政治名分之策。

 一句話概括,於謹是宇文泰的智囊,但於謹麾下的部眾不值一提,實力比較弱,厲害的是他本人。

 他相繼擔任過丞相府長史、行台尚書、尚書左仆射等行政職務,歷來是宇文泰決策的重要助手。

 到後來,他對侯景反叛東魏,投降南梁後心懷不軌、南梁蕭繹的布防等作出過準確的預言,宇文護執政時又率先以柱國身份表示擁戴,足見其見識超卓、謀略深遠。是一個既善於謀事,又善於謀身的厲害角色。

 大統十五年(公元549 年),於謹晉升為柱國。由於偏於謀略、出身不高,雖是第一個晉位大將軍,升柱國反在諸將之後。

 說完於謹再說李弼。

 李弼出身爾朱氏,關中之亂時隸屬侯莫陳悅。這麽說吧,李弼曾經是宇文泰的心腹之患。

 在宇文泰討伐侯莫陳悅的關鍵之戰秦州之戰時,李弼權衡利弊,突然背叛侯莫陳悅,反戈一擊,為宇文泰立下大功。憑借這個投名狀,歸順到宇文泰麾下。

 李弼驍勇善戰,騎射俱佳,是六柱國中親冒矢石、一線衝鋒最多的一位。他多次充當先鋒與東魏作戰,特別是在河南多次與侯景交鋒。戰鬥力在六柱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李弼沙苑之戰率60名裝具騎兵橫截東魏20萬人大陣是其經典之作,河橋之戰創下陣斬敵先鋒大將的記錄。大統十四年他由驃騎大將軍越級直接升格為柱國。

 李弼能成為柱國,是因為宇文泰需要穩住侯莫陳悅的舊部,一句話,李弼是爾朱氏舊部的代言人。

 再來說獨孤信,獨孤信在本書中戲份很重。

 他的招牌是金牌嶽父,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宇文泰之子北周明帝、李虎之子李(唐高祖李淵之父)、大將軍楊忠之子隋文帝楊堅。

 然而獨孤信並非靠女兒起家,相反,他能夠把三個女兒嫁給三家豪門(楊忠是後來才發家的),正是由於他自身煊赫的地位。

 獨孤信的祖父一輩曾在武川做鎮將,與賀拔勝、宇文泰幾家合謀殺死擁兵作亂的六鎮義軍將領衛可孤。後來獨孤信被任命到荊州駐防,因此與賀拔勝結緣。

 宇文泰收賀拔嶽余眾時,獨孤信作為賀拔勝的代表也前來接收,可惜晚了一步。

 雖同為武川人,獨孤信與宇文泰卻隱隱約約存有嫌隙,大概就是從爭奪賀拔軍團控制權始。

 大統五年後,獨孤信在隴右足足幹了11 年,期間除了率隴右兵馬會戰河橋、邙山以及大統十六年(550年)伐北齊,其他時間一直被摁在秦州刺史任上。

 這顯示出宇文泰對其一直在猜忌,十分不信任。獨孤信曾兩次上書請求返回長安都被宇文泰拒絕,可以說他與中央關系之微妙是六大柱國中僅有的。

 獨孤信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他治下,河西走廊此起彼伏的異己勢力被漸漸削平,隴右基本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局面。

 獨孤信在大統十四年晉升為柱國。

 總結一下,獨孤信麾下的勢力,是一些出自武川鎮,但又非宇文泰嫡系的人。

 說完獨孤信再來說趙貴。

 趙貴是武川鎮出身,從祖父一輩便在武川定居,與宇文泰家世舊交。

 六鎮之亂,趙貴被義軍裏挾,後來輾轉經爾朱氏到賀拔嶽帳下。

 侯莫陳悅刺殺賀拔嶽後,在諸將紛紛不知所以的時候,趙貴第一個提出迎宇文泰為軍主,這個建議奠定了他在宇文泰集團絕對穩固的地位。

 趙貴雖常年在軍中,但似乎野戰爭鋒並非所長,在河橋、邙山兩場規模宏大的戰役中他作為一軍主將都有失利的記錄。

 後來王思政死守潁川之戰他總覽救援,也沒能成功救援對方(不排除是排除西魏軍界異軍突起的王思政)。

 在個人武勇方面,他也不如侯莫陳崇、李弼、獨孤信等人敢於臨陣單騎格殺。

 由此可見,趙貴的柱國更多是由政治地位所致,因為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宇文泰的,混了個從龍之功,趙貴授柱國應當在大統十五年之後。

 說完趙貴再來說李虎。

 李虎也是武川人,他的祖上是西涼李氏王族,北魏統一北方後李氏祖先慢慢遷移到武川(史學界有觀點認為李虎的身世是李家後人冒認的)。

 六鎮起義後李虎成為賀拔嶽的部將,趙貴等將軍迎宇文泰為主,李虎不同意,便脫身南走找賀拔勝來統領賀拔嶽余眾。比如宇文泰,李虎和獨孤信的關系更近些。

 返歸關中時李虎被高歡的軍隊俘虜送給孝武帝,孝武帝便讓李虎回關中聯絡宇文泰。可見宇文泰與李虎也有一定隔閡。

 其後李虎在西魏所做貢獻並不十分顯赫,謀不如於謹,武不如李弼,為政又不如獨孤信。

 他能夠升作柱國,一方面是因為資格老,另一方面則是統領了一些部眾,讓宇文泰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他是賀拔嶽余部的代言人。

 一句話概括,李虎在武川軍團起家時是大股東,宇文泰非常忌憚。《周書》《北史》均把他列在諸柱國之首,只是因為李唐皇室祖先的緣故。

 最後說侯莫陳崇,他排在最後,也最沒什麽可說的。

 侯莫陳崇也是武川人,原為賀拔嶽部將,與趙貴同謀迎宇文泰為軍主。

 侯莫陳崇是一位勇猛的戰將,隨賀拔嶽平定關中之亂時,他單騎出馬在陣上生擒賊首萬俟醜奴。在平定隴右諸郡、小關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中立下大功。

 只不過呢,這位勇猛的將軍謀略不足,城府也不深,後來被宇文護逼死也是為此。

 大統十五年晉升柱國後一直排位在柱國最末。

 侯莫陳崇的武力是很強的,但影響力幾乎沒有,也對政局不感興趣和缺乏敏感性。

 總結一下六大柱國:於謹是謀士,李弼、李虎、獨孤信都有自身的勢力而且起家時跟宇文泰不是一條路子,趙貴是宇文泰的世交有從龍之功,侯莫陳崇你當他不存在就好了。

 北朝求生實錄

北朝求生實錄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