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子不坐堂》第1章:天降祥瑞
  將至端午,陽光熾熱,長寧街上人煙稠密,街北蹲著兩隻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關得嚴實,往上是一石匾,上書寧國公府四個大字。

  旁邊角門一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正領著兩個人往裡,神色匆匆。

  “王太醫請,又勞煩您走一遭。”

  管家一邊領著人快步向前一邊客氣開口,後者抬起袖子擦擦額頭的汗擺手。

  “無礙,醫者仁心,應當的,應當的。”

  接著一路無話,一行人皆是疾步前行,又穿過一個東西穿堂,徑直走到一個大院落,上面幾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鑽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

  此時王太醫已然走得氣喘籲籲,來不及觀察周圍環境,又一個十二三歲的消瘦少年拱手相迎。

  “煩勞王太醫,我父親這已是第三天了,依舊人事不省,您快給瞧瞧吧。”

  一群人蜂擁而上,把他簇擁進東廊正室

  “公子稍安,老夫必定盡力而為。”

  步履匆匆,王太醫喉頭湧動,勉力壓下口腔的乾澀,再往裡,又是一神容憔悴的鶴發老媼朝他點頭並抬手止住欲行禮的腰開口。

  “本就是我們勞煩您的,不必這些虛禮,快去瞧瞧罷。”

  王太醫曉得這一屋子都等著裡頭那位的消息,當即也就不再拘禮,立時點頭領著童子熟稔的行至床榻前。

  秋香色金錢蟒褥被下面,約莫三十來歲的年紀,一張蒼白中偷著青色的中年男人臉,額上虛汗密布,分明就是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

  王太醫見此情景心裡“咯噔”一下,面色微沉,又眉頭緊鎖的伸手朝他手腕抓去。此番作為讓旁邊的人心思各異,那坐在椅子上的老媼更是猛的抓緊拐杖,屏息凝神緊張望著。

  良久,王太醫遲遲不見動靜,才傳來老媼顫抖的聲音。

  “我這把老骨頭還頂得住,你隻管說實話,這便是多謝你。”

  眼眸發紅,老媼握著拐杖的手青筋暴露。

  “這......”

  微微遲疑,再次往病人脈間探去,王太醫沉吟一番,又從童子手上接過銀片撬開他的嘴仔細看了,再取了一支羽毛往病人鼻間懸空片刻,雖然依舊百思不得其解,但臉上的神色卻是稍緩。

  “老太君這邊說話。”

  沉沉開口,抬手示意眾人往旁邊廳堂行去,王太醫領著童子行至桌邊,端了丫頭送上來的茶盞呷了,嘴裡適才的乾澀緩解幾分,方才徐徐開口。

  “老夫人莫怪,劉大人此番歷經大喜、又是突遭驚嚇,這才導致驚嚇過度、急怒攻心,這大喜大悲世事無常,雖令郎正值壯年,但人之脆弱,原本已是強穹之末,眼看就要......”

  那床上之人的神色,周圍人即便不知醫理,原也猜到幾分,請他來原意就是想他妙手回春,不曾想一口氣吊在嗓子眼半晌,結果等來這個調子。

  登時王太醫話沒說完,那老太君已是“啊”的一聲朝後倒去,眾人驚懼,一時人仰馬翻,臉色煞白手忙腳亂的把人扶了坐好,王太醫又疾步上前迅速拿針扎了穴位,又連連幾聲“莫急”,老媼才勉強坐穩,待稍微緩緩,又是狠狠呼吸幾口,然後胸口劇烈起伏的朝他厲聲開口。

  “你說,明說,說實話,我老婆子受得住!”

  一句話色厲內荏,王太醫被看得脖子一縮。

  “哎,老太君莫急,下官剛才話還沒說完。”

  背後一陣冷汗,王太醫生怕自己再墨跡下去多出什麽變故,

也不再繞彎子。  “只是剛才下官為令郎把脈,劉大人神色雖然依舊透出青灰色的死氣,但脈象不知何故比照昨日卻是多出幾分渾厚磅礴,雖比不得常人,卻又愈演愈強之兆,在下愚見,賈大人此番雖然凶險,眼下卻是峰回路轉、吉人天相的征兆。”

  心裡原本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聞言老媼心下一喜,當即眸子發亮,起身拉住王太醫的手腕。

  “此話可當真?”

  其他人聞言也是一臉希翼。

  “這,這也只是下官的臆測,世事無常,這、這究竟如何,還是得看令郎的自身造化,不過我倒是可以開個安神的方子,你們照著法子抓藥煎了,我明日再來瞧瞧,那時心裡就有底了。”

  當大夫的話不能說得太滿,人心難測,若是好了自然是好事,千恩萬謝、救命恩人、再生父母的。

  可這要是不好了......

  他是太醫,宮裡頭當差的都是人精,逢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語,這是人之常情。

  老媼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寥寥幾語,自然曉得其中關竅,曉得王太醫這裡怕是再難說出什麽,加上和前兩日王太醫的搖頭擺手相比,今日的話赫然讓人安心不少,當即也不再強求,只是吩咐身邊的人好生備禮,又才親自將人送到門口。

  “這些天辛苦王大人,適才失態大人莫怪,我兒若是痊愈,必當另外備下厚禮重謝。”

  一番話誠懇客氣,和剛才那番神色截然不同,王太醫也佯裝不覺,客氣推辭幾番“不敢當”示意童子將禮拿著,那老媼又緩聲道。

  “一事不勞二主,此番家中突逢變故,我那兒媳又是高齡產子,想來王太醫也是知道的,如此我老婆子再碘個老臉,托您再給瞧瞧,也是個可憐見的。”

  王太醫聞言神色不變,眸子微微轉動,客客氣氣順著應了,與老太君拜別,跟著領路的又往旁邊走。

  大慶四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城東天降祥瑞華光閃爍,曾經顯赫一時的寧國公府,寧國公劉忠次子劉延慶得一銜玉而生的嫡子。

  京城豪門顯貴眾多,時事八卦消息靈通,此等稀罕事兒,幾乎前後腳的功夫,消息就傳到了京城人盡皆知的地步。

  天降祥瑞......

  搖頭,王太醫歎息一聲頷首。

  漢高祖劉邦其母夢與神遇,白蛇起義;晉原帝司馬睿出生有神光、一室盡明;宋太祖趙匡義赤光繞室、異香不散;明太祖朱元璋夢神授藥、紅光滿室。

  不到一刻鍾宮裡就遣了宮人前來賀喜。

  這劉家次子慶老爺,當初寧國公在世時便多有誇讚,人肯定是聰慧的。

  據聞宮裡的人前腳剛走,他後腳就直接人事不知,也是那時候他收到了劉家的拜帖。

  不消片刻的功夫,宮裡貴人就給他傳出話來,他這連著來了兩天,宮裡也問了兩回,那脈象一把,就知道怎麽回事。

  宮裡......

  越是聰明人,這驚嚇也就越厲害,沒被嚇死,已然是萬幸了。

  不過......

  “夫人,老夫人讓奴婢請王太醫過來給您請個脈。”

  思索間已到裡間,應該是之前有人來報過信,床幔放下,裡頭“嗯”了一聲又傳出幾句柔弱客氣聲,一陣“窸窸窣窣”隨即伸出一隻皓腕。

  王太醫目不斜視,等丫頭墊了帕子,他摸了摸下巴的山羊胡子,老神在在的把脈。與之前那番緊張不同,只是手指稍搭,他的神色便也放松下來。

  “夫人安心,產婦生產血氣虧損此乃常態,因著夫人年歲比尋常產婦稍高,所以精氣虧損嚴重些,但也不必憂心,我給您留下兩個方子,一個安身、一個補血益氣,吃上幾副,再坐個雙月,便會大好了。”

  說話間旁邊已有人捧了筆墨請王太醫去寫方子,裡頭又傳來幾聲婦女的道謝客氣聲,又問了幾句劉延慶那邊的情況,王太醫見她才生產,凶險的話也就沒說,打個哈哈又謙虛兩句跟著人往桌邊走兩步,須時突然想到昨天貴人的問話,微微停頓又佯裝自然的轉頭。

  “對了夫人,本官於小兒也有幾分研究,不知今小公子何在,左右當下且還會叨擾幾時,不若也幫令郎瞧上幾許,請個平安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