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草原有朵山丹花》第三十一章 德義的涼鞋丟了
  孫香:現在細想,生孩子有什麽好的,多鬧心啊。你就說山丹家這個孩子吧,最能哭了,半夜三更都嚎,像嚎喪似的。

  巧鳳:是不是有啥毛病啊?

  玉蘭走了過來,孫香沒有發現,還在說:誰知道呢。我覺得就是這名兒起的就不好,叫啥不好,偏偏叫“喜鵲”,怎想的呢?喜鵲喜鵲,一天到晚嘰嘰喳喳的,這孩子能消停嘛?

  諾敏:我家胡算計說過,遇到這種情況,那就找個陰陽先生,給寫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然後貼哪兒棵大樹上,過往的人一念,就好了。我沒結婚時,我們屯子有小孩兒晚上哭鬧,就這麽整的。

  巧鳳:你這就是封建迷信。你家胡算計就是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書看魔怔了。

  諾敏:去你的吧。

  孫香:也不一定,沒準管事兒呢?那孩子,你們是不知道啊,我是東西兩院住著,一宿一宿睡不著覺啊,就是乾嚎——

  玉蘭接話到:孫香,你說這話,可有根據嗎?

  孫香這才看到玉蘭,臉刷地就紅了。

  玉蘭:口裡吃進的是好東西,有時吐出來的就惡心人啦。說話啊,可得注意。

  孫香:我——我也沒瞎說。

  玉蘭:瞎不瞎說心裡知道。人家喜鵲可省事兒了,根本不那麽哭、也不怎麽鬧。

  孫香:我們東西院住著我還不如你?

  玉蘭:喜鵲那是我的侄孫女,我應該比你更清楚一些吧?

  玉蘭說完就走了。

  孫香問:她什麽時候來的?

  “我也沒注意啊,光瞅我家靜秋了,這孩子,沒老實的時候。”諾敏說完瞅其他人,都搖頭。

  “這人,屬貓的吧,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孫香撇了撇嘴,接著說,“還侄孫女?自己倒挺認親,人家認不認你啊?長個嘴就知道訓人,依老賣老!”

  …………

  敖德義還小,虛歲才7歲,剛上學前班。學校的學前班相當於幼兒園,學校管理也不嚴,只要老師有事兒就可以隨意放假。家長們都習慣了,沒有誰去找學校的麻煩。德義上學前班也是晚了一年,有家裡經濟困難的因素,也有家裡人忽視了的原因。這樣,他幾乎比全班的孩子都大一歲。德義特別懂事兒,學習很努力,成績一直在班級保持遙遙領先。

  德義不像其他的小孩兒那樣貪玩兒,但也免不了會“闖禍”。

  學前班放學都早。這天放學,德義架不住樁子和滿達的“引誘”,又跑到河裡去抓魚了。蒙古族人不喜歡吃魚,過去孩子們抓魚純粹是為了好玩兒,然後就放生了,後來也很少有人會帶回家。

  三人來到村頭兒臨溪峰下,這裡水較深,一般的孩子都不敢在這兒玩兒,人來得少,魚就多。

  顧名思義,臨溪峰因臨近一條小溪而得名。其實,這已經不是什麽小溪了,是一條正兒八經的河。這條河奔流向前匯入更大的河,然後再一路奔湧,流經城市後,在城市南郊與另一條河相匯,“整合”後繼續南下……

  德義說:咱仨別往水深處走啊,就在淺水這邊兒。

  滿達:知道了,真磨嘰。

  德義又指揮說:樁子,你去河邊兒修個魚池,抓到魚好放裡養著。

  樁子不高興了,說:憑什麽每次都我修啊?

  滿達樂了,說:你抓魚動作太慢,抓十把也弄不上一條來。

  樁子有些急了,說:我慢?比你快多了。

不信比一比?  滿達:比就比,誰怕誰啊!

  兩人說完就要比試比試。

  德義趕緊對兩人說:比什麽比?樁子,你別聽滿達瞎說。你修的魚池結實,滿達就知道糊弄,來股水兒就散架,魚都整跑了。

  樁子衝滿達笑了笑,驕傲地轉身去修魚池了。

  德義和滿達穿著涼鞋下了河,淺水處更為清澈,輕輕掀起石頭,就會發現藏在石頭下的小狗魚,手疾眼快,雙手一捧就抓到了。然後送到岸邊,交給樁子放到魚池中。

  樁子很快修好了魚池,也加入到抓魚的行列。三人玩兒得很開心。

  德義突然向二人喊:滿達、樁子,我抓到一條大的鯽魚!你倆看!

  滿達和樁子都抬起頭,一看德義手中的大魚,高興地喊:快過來,快送到魚池裡。

  德義趕緊往岸上跑。

  河裡石頭又多又滑,穿著的塑料涼鞋也不太跟腳兒,一擰一擰就把鞋帶兒擰斷了。有一隻鞋順著水就漂走了。

  德義見衝走了一隻鞋,喊著“鞋鞋”就往前追。

  滿達和樁子見德義往深水區跑去,趕緊衝過去拉住了他。結果,三人都摔在河裡,衣服也濕了,鯽魚也跑了,最關鍵的是德義的那隻涼鞋早不見了蹤影。

  …………

  德義和樁子、滿達坐在岸邊,三人隻穿著小褲衩兒,衣褲都晾在草地上。德義看著面前僅剩的一隻涼鞋,流下了眼淚。

  樁子勸他說:德義,別哭,不就一隻鞋嗎?有啥大不了的,也不是兩隻都丟了。

  滿達:你傻啊?丟了一只剩下那隻怎穿?

  樁子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腦袋, 憨憨地笑了。

  突然,德義站起身,抓起那隻涼鞋使勁兒扔進河裡,然後說:走,穿衣服回家!

  三人進了村子,德義光著腳,也沒有人留意。

  德義的涼鞋不是新的,但卻是他唯一的一雙。有一次,後跟兒那條帶子折了,德義都沒舍得扔。大哥德君把一個鐵片燒紅,把斷了的兩頭同時燙化,然後快速地粘在了一起。為了更結實,還在外側備上一小段兒。這樣一來,鞋是能穿了,就是有些磨腳。山丹發現後,又用布條把接的斷口包上,這樣一收拾比以前可就舒服多了。

  一雙涼鞋,是那個年代農村牧區孩子夏季必備的行頭,不像黃膠鞋那樣捂腳,下雨天又代替了水靴。下河更是方便,不怕扔的碎玻璃瓶子扎腳。

  幾天來,家裡誰也沒有注意德義的涼鞋丟了,他也沒說,就一直穿著黃膠鞋上學。

  大熱天的穿著黃膠鞋,還沒有襪子,捂腳啊。德義一天恨不得洗八遍腳,但一脫鞋那股臭味兒還是熏人。

  斯琴就問:德義,你最近的腳怎麽這麽大味兒?快洗洗去。我還以為喜鵲拉了呢。

  還是山丹最先發現德義好幾天沒穿涼鞋了,就問他:德義,我怎麽看你總穿膠鞋啊,涼鞋呢?

  德義低下頭,竟然哭了。

  山丹:別哭啊,你的涼鞋呢?

  德義邊擦眼淚邊說:在河裡玩兒,衝走了。

  斯琴真生氣了,罵道:你就是個敗家子兒!不讓你去河裡,就當放屁了!這回好,你就光腳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