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奮鬥在五代末》第81章 常在河邊走
李延慶說是要上門拜訪范質,他也確實這麽做了。

 不過是在五天之後的傍晚。

 收到父親李重進的回信後,李延慶帶著這封信叩響了范府的大門。

 說是大門,其實也就比普通百姓家的房門高上那麽一點。

 即便兼任了參知樞密院事,范質依然住在左二廂那略顯寒酸的府邸裡。

 開門的是一位兩鬢斑白的佝僂老頭,他打量了李延慶一眼,然後就沉默地立在門口。

 “在下李延慶,求見范相公,煩請老丈將這名帖呈給范相公,此外家父鄆州節度使有一封信讓在下代為轉呈,也請老丈一並呈給范相公。”李延慶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封名帖以及一封信,雙手呈上恭恭敬敬地遞給老者。

 宰相的府邸絕非想來就來,即便是李延慶也得先遞上名帖,得到的范質的許可後方能登門。

 老頭又瞅了李延慶兩眼,方才伸手接過名帖以及信封,丟下一句“稍等片刻”便關上了大門。

 李延慶等了一小會,老頭再度推開門,態度也和善了許多:“我家阿郎今日無空,還請這位郎君明日再來。”

 雖說要明日才能見到范質,但終歸沒有被拒絕,李延慶心中大石落地,回以和煦的微笑:“多謝老丈,那在下明日再來拜見。”

 范府的大門緩緩闔上,李延慶轉身走下台階, 抬手招呼牆邊候著的親衛。

 今日拜訪范質, 李延慶帶了包括李石、黃恤在內的十名親衛,個個都是能以一敵多的好手。

 現在的開封暗流湧動,出門多帶點人手總歸是沒錯的。

 眾人翻身上馬,踏上歸途。

 也不知是不是受局勢的影響, 黃昏日暮下, 開封街頭攢動的人群相比往常稀疏了許多。

 不過即便如此,李延慶一行也只能耐著性子緩緩前進, 無故在開封內城馳馬是違法的。

 行了一陣, 李石逐漸加速來到李延慶的身側:“郎君,有人跟著咱們。”

 李延慶毫無波瀾, 依舊目視前方:“確定?”

 李石壓低著聲調:“不會有錯, 白日裡街上人多,在下沒覺察到,現在這會天色暗了,街上人也少了, 那廝就露餡了, 就在離咱們後邊五十步遠的牆角下。”

 李延慶的一乾親衛都在烏衣台內受過嚴格的反追蹤培訓, 李石在這方面的天賦還算不錯, 不比烏衣台中的精銳差。

 說罷, 李石抬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李延慶給李石使了個眼色:“不必打草驚蛇, 回府再說。”

 若是在開封外城, 李延慶說不定還真就叫李石動手了。

 外城現在依然有著大片大片的農田以及無人居住的荒地, 隨便找個水渠就能悄無聲息地埋了這個不知死活的跟蹤者。

 可現在是在人煙稠密的內城, 著實是不大好動手。

 回到一心院,李延慶一如既往地與妻子共進晚餐。

 在餐桌上, 李延慶與安清念開始討論今日的跟蹤事件。

 “暫且不知是誰派來跟蹤我的,但他已經知道我今日拜訪范質了。”李延慶端著碗筷, 面色稍顯陰沉。

 在開封被人跟蹤,這是李延慶想不到的。

 從來都是李延慶的烏衣台跟蹤別人, 今日他竟然也被人跟蹤了,這就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嗎?

 安清念提出了一個假設:“會不會是魏仁浦的人?”

 李延慶就著鮮嫩的羔羊肉扒拉了一口米飯:“那追蹤者身手不錯, 最起碼在白日裡沒被李石發現, 我覺得更像是武將培養的私士,而且魏仁浦為什麽要在這時候派人跟蹤我?我李家與他魏家可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安清念則正對付著一塊焦香的鯉魚肉,她小心翼翼地剔除著魚刺:“若是他還敢繼續跟蹤的話,何不讓烏衣台確認一下?”

 雖然孔子有食不語的古訓, 但夫妻二人在私下裡自然是怎麽方便怎麽來,這種禮節通常只會用在人多的大規格宴會上。

 李延慶略顯粗暴地咀嚼著羔羊肉:“明日一早我就給烏衣台送去指令, 我倒要看看, 是哪個不長眼的敢派人跟蹤我。”

 任誰知道自己被跟蹤了也不會有好脾氣,更何況是在現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任何的不確定性都是李延慶所不能容忍的。

 同一片夜空下,與李府同處右一廂的趙家也到了吃晚飯的時間。

 趙家老二趙匡胤已赴任許州節度使,按照慣例,他得留點人質在開封。

 為了最後從郭榮那博取點信任,趙匡胤將老母杜氏以及兩個弟弟趙匡義、趙匡美都留在了開封, 隻攜妻子王氏以及八歲的兒子趙德昭趕赴許州。

 王氏是趙匡胤今年年初迎娶的續弦, 他的前妻賀氏在去年年末病故,隻為趙匡胤留下了趙德昭這一個兒子。

 說起這王氏, 她的出身說高不算高,但也不算低,她乃是巢國公、彰德軍節度使王饒的第三女。

 不過王饒卒於顯德四年的冬天, 與趙匡胤的前妻賀氏是同一個月病故的。

 所謂人死如燈滅,這年頭節度使的位置以及爵位都是沒法傳給子嗣的,再加上王饒根本就沒有兒子,所以王家隨著王饒的死算是門道中落了。

 按理來說,像趙匡胤這樣的新貴其實不太應該娶一位已故節度使的女兒。

 可趙匡胤畢竟年紀大了些,又是二婚,再娶一位待字閨中的豪門之女有些說不過去。

 王饒與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有不淺的交情,在加上當時趙匡胤隨郭榮北伐在即,眼見家中無人照拂老母,故而才迎娶了王氏。

 老二趙匡胤既走,開封趙府就隻留下了主母杜氏、老三趙匡義以及老四趙匡美。

 每到飯點,杜氏都會將兩個留守開封的兒子叫來一起用餐。

 趙匡美今年不過十一歲,依然有些懵懂。

 而趙匡義今年已滿十九, 在國子監進修過, 又在其兄組建的斥候軍歷練過, 已很是成熟。

 在其兄離京後,趙匡義也隨之被調入宮中, 正式成了一名殿直,與李家的李延順、安家的安守忠一樣,為郭榮扛矛,同時也是人質。

 今日用餐,趙匡義明顯心不在焉,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