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隋唐君子演義》第四百八十八章 起名困難症的博學君子楊謙
一秒記住【800♂小÷說→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第488章

怎麽的,起個橋名,當事者不樂意,你們也不樂意。難道這橋要叫不樂意橋?

“老朽請楊太守重新為此橋賜名。”作為當事者的李春亦看出來了楊太守不太開心,趕緊又道。

“對對對,還請太守為此橋賜名。”

得,看在大家都這麽紛紛進言的份上,楊謙最終還是回心轉意,認真地思考起來。

仔細地打量著橋面,又領著人來到了橋下,考慮了半天之後,楊謙湊向身邊的長孫無忌詢問道。

“叫五拱橋如何?你看,這橋下共有五拱,正所謂名符其實。”

楊謙等了半天,愣是沒聽到身邊習慣性多嘴多舌的長孫無忌開口,下意識地一扭頭。

就看到長孫無忌那滿臉驚駭欲絕的表情。

楊謙直接就黑了臉。“我說長孫哪,你這是什麽表情?”

“太守,你這起名的本事,實在是神鬼莫測……下官不得不服。”

“???”

“子敬莫惱,你容我想想,要不,咱們叫此橋為江都橋如何?既然是江都第一座石拱橋,這樣的橋名會更妥當?”

起名困難症的博學君子楊謙想了半天,深感頹然,也是,好歹這江都橋的意境比五拱橋更有歷史韻味。

“江都橋?行,那近高郵的那一座便叫高郵橋,至於更北,靠近山陽縣的那座橋便以山陽為名。”

“太守高見,那從今日起,此橋便為江都橋。”

一乾官員都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生怕這位楊太守再把悔過、自新類似的字眼也給套到橋上。

#####

所獲得的捐贈款,足足達到了四十萬貫。這個數目,著實讓楊謙都暗暗砸舌,足以得見江都郡以及江南商賈之富庶。

這就就是他們的九牛一毛而已,都達到了這樣的財富。

想想後世,農業完全變成了免費,所收的稅賦,便是以工商業為主,足以得見,商賈之事,到底有多賺錢。

多出來的那麽多錢怎麽辦?這反倒成了一個新問題。

不過沒有人會樂意把這些錢退還給那些富得流油的商賈。

“當然不能退給那些商賈,這可是他們對於當今陛下的一片心意。”

房喬現如今作為楊謙的大管家,小算盤打得劈裡啪啦作響。

“至於這筆錢,除開要給陛下打造龍舟諸船的之外,尚可余下三十萬貫之數。”

“之前太守不是還犯愁全面改造江都的道路交通,缺口甚大嗎?這錢,就正好用在此處。”

“下官也覺得可行,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些商賈做生意,就是要往來於各地,我們修繕道路,正好也便利到他們。”

看到一乾文官都對房喬的建議表達了認同,楊謙自然也沒有異議。

至於一乾武將,更是你們愛怎怎的,反正跟我們關系不大。

最終,四十萬貫捐贈款都找到了去路。正好乘著農閑之際,將那些主乾道一一平整修繕成碎石路。

而資金到外,自然龍舟的建造也就將要提上了議事日程。

作為奉旨造龍舟的楊謙,卻並沒有按照過去的做法去建造,而是提出了新的方案。

以楊廣那很喜歡標新立意的性情,楊謙覺得自己的四明輪方案將會顯得更加的標新立意。

重要的是,采用了四個巨大的明輪之後,還能夠極大的減少槳口,利於船隻的結構牢固性。

而且,四個明輪,完全可以用畜力來取代人力,一個明輪,只需要四到五頭健牛,整個龍舟,也不過是二十頭牛。

就能夠將整個龍舟運動起來,並且不比過去采用過百槳手的龍舟速度慢。

而且在明輪的外罩上,還可以將那四隻龍爪繪在其上。

令楊謙沒有說誰想到的是,自己的新方案,還真獲得了楊廣這位大隋天子的批準。

既然楊廣批準了,那還有啥可說的,造唄。

另外,楊謙向楊廣請奏,在流求島上設置縣治的要求,也獲得了通過。

並且,楊廣親自命名為流求縣,屬江都郡所管轄。

有了當今天子的聖旨,楊謙更樂了,沒有想到楊廣居然這麽的上道,直接就把這流求大島的管理權交給了自己,還能說啥?

思來想去,最終從一乾屬下官員之中,挑選出了一位能臣乾吏薛收,讓他前往赴任,又挑了十余名得力的書吏隨同前往。

不過為了能夠確立大隋在那流求大島之上的掌握力,楊謙派出了一隻約兩千人的精銳前往流求大島駐扎。

當然也告訴了他們,只需要駐滿一年,便可回轉大陸,一年一輪。若願意留在那裡,那自然更好。

每個願意留在那裡的軍人,都可以得田兩百畝,足夠他們攜家帶口的過去安居樂業。

反正楊謙是準備持續性的經營流求大島,定然不會放任大島自生自滅, 脫離朝庭的控制。

#####

另外還特地成立了一個衙門,專門負責流求縣開發的各項事務。

包括那些已經砰然心動,想要派遣人手前往流求縣去佔據地盤的商賈們,也只能老老實實地跟這個衙門打交道。

三個月之後,位於流求縣南的簡易碼頭,終於迎來了第一批開拓者。

那是足足十二家商賈湊出來的三千青壯,感受著這裡比大陸更加溫暖的氣候,還有那片廣闊的平原。

讓那些開拓者們的內心充滿了開疆拓土的期待感與使命感。

待到又是夏初之時,一艘嶄新的,金光刺目的巨型龍舟,終於建成,緩緩地沉入了水中。

這艘長度約為十五丈,入水之後,高達四丈的龍舟顯得份外的巍峨大氣。

威儀而又充滿霸氣的龍首在前,船身上以黃銅箔為鱗甲,整艘船都顯得很是金碧輝煌。

船身共分五層,最下一層則是裝載食物輜重的地方,第二層則是船上的宦官宮女和侍衛的休息室,當然也少不了四個巨大的明輪室。

第三層後部,則是天子還有一乾嬪妃的居所,再往上,便是那通透到一覽無遺的甲板。

不過甲板上方,完全被一層台閣所遮擋,若是有雨雪之下,這層甲板自然是最好的欣賞煙雨的場所,而且還不用擔心被日曬雨淋。

而台閣這一層,則只有一座四面漏風,專門給天子觀景所用的小殿,其他地方則沒有任何的遮擋物。

利於吃飽喝足閑得蛋疼的某些人站在這裡迎著毒辣的日頭曬日光浴,又或者是站在這裡感受一下江南的細雨迷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