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唐君子演義》第五百四十三章 這等雄師勁旅,實在是孤的大敵
第543章

 楊謙之前本部兵馬連同來整一共六萬,之後又得裴仁基兩萬五千余,之後又得了單家兄弟的一萬五千余人。

 也就讓楊謙單單在洛口倉城的駐軍暴漲至十萬之數。這還不算那兩萬五千余正在嚴加整訓的戰俘營。

 那兩萬五千余戰俘已經被訓練了快兩個月,早已經變得老老實實,雖然還稱不上脫胎換骨,可好歹也有了新軍氣象。

 而自打新來的軍隊,楊謙為了讓將士們能夠親如一家,擰成一股繩。

 已然將麾下的兵馬盡數打散,重新整編訓練。按照營為基本編制。

 營以下有旅帥五人,每人轄管一百士卒,下面還有什長、伍長這些基礎軍官。

 一營五百人,由一名都尉節製。五營為一鎮,由一校尉,一名副校尉節製。

 到得郎將這一級別,就不再直接管理士卒。

 平日裡,他們所需要負責的就是進行各種訓練,或者說進行兵法演練。

 戰時,將會根據需要,調配兵力,由郎將,以及更高的將軍級別負責指揮作戰。

 當初裴仁基到得楊謙麾下之時,便是這麽處理,一開始裴仁基父子還擔心楊謙會不會鬧什麽妖蛾子。

 到得後來,失望的發現,那些將士們很快就融入了靖難軍的大集體之中。

 到得後來,根本就已經不再分你是誰誰誰的兵,我是誰誰誰的兵,全部都成為了優秀的靖難軍將士。

 而單雄信、單雄忠弟兄早就已經從徐世績如聽聞過靖難軍的編制,倒也不覺得是被架空兵權。

 更何況,單雄信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指揮一隻像靖難軍這樣的精銳縱橫天下。

 #####

 第三天,楊謙率三萬騎兵,兩萬步卒離開了洛口倉城,徑直向東而去。

 一日後,先是渡過了運河,收復了滎陽郡北部的原武、陽武、酸棗三縣。

 之後一路東進,進入了東郡地面之後,這裡可是瓦崗寨的老根據地。

 可是如今的瓦崗寨主力已然移師東都附近,留在東郡守備的兵力不足兩萬,分守東郡諸縣。

 在靖難軍跟前,實在是顯得有些不堪一擊。靈昌、胙城、封丘這三城,除了靈昌抵抗了半日,胙城與封丘直接就是望風而降。

 正奉李密之命駐守於東郡的徐圓朗先是興兵欲援靈昌城,卻被打得大敗,隻得千余殘兵逃回東郡治所白馬城。

 而單雄信自告奮勇,前往白馬說降徐圓朗,單雄信入白馬城的第二天清晨。

 徐圓朗就大開白馬城門,獻東郡而降。

 東郡,正是瓦崗寨起義的老根據地,東郡這一降,更是讓那李密的軍心浮動,亦讓天下諸雄紛紛側目相看。

 而之前已經高舉魏公六六六的義旗的濟陰郡聞太守聽得此消息之後,當日就新製了一面靖難旗,高懸於濟陰郡治所城頭。

 又派了心腹官吏屁顛顛地竄到了東郡去向楊謙表達忠心。

 表示濟陰郡早就巴不得靖難軍前來鎮撫,以安民心。對於這樣的官場老油子,牆頭草騎牆派的做法。

 楊謙也是十分服氣,並且還派出了使者安撫了濟陰郡,有了濟陰郡的效法。

 周邊數郡之中,濟北郡、東平郡以及魯郡紛紛派來使者表達他們對於靖難軍的歡迎。唯有琅琊、齊郡仍舊死硬的忠誠於李密。

 不過這個時候,楊謙沒有功夫理會他們,而是經由濟陰郡直入彭城郡。

 就在這個時候,收到了趕回了彭城郡的來整送來的捷報。

 宇文化及命司馬德戡進攻彭城郡,在呂梁山,擊潰了三千關隘守軍,繼續北進,卻在彭城狂攻數日無果。

 還被來整率軍夜襲,麾下兵馬炸營逃散近萬之數。

 駐於下邳郡的宇文化及聽聞此消息,破口大罵司馬德戡為無能之輩。

 又因為秦瓊統帥的靖難軍正在緩步北進,已然收復了整個江都郡。

 只能一面催促馬司德戡繼續進攻彭城郡,又命大將陳伯圖率軍在淮陽阻擊秦瓊。

 而他自己,則率中軍主力,移師下邳北部的郯縣,而此時,靖難軍海軍,李子通所部已然在東海郡登陸。

 因天子殞命,天下紛亂,縮在沿海瑟瑟發抖不敢自立的東海郡陳太守當即投效於靖難軍麾下。

 得知靖難軍海軍入東海郡,東海郡百姓軍民響應靖難軍之後。宇文化及大懼。

 不得不繼續北行,欲破琅琊郡,繼續向北逃竄。一面又派遣使節去尋竇建德。

 欲與竇建德結為盟友,守望相助。

 #####

 “諸位,此事,該當如何處置為妥?”身形魁梧,卻向來簡樸的長樂王竇建德坐在上首,輕拍了拍那封來自於宇文化及所投來的盟書。

 目光落在了自己麾下的那些謀臣武將身上。納言宋正本當即出列,朝著竇建德道。

 “大王,臣以為,我等切切不可與宇文化及交道,而且還必須與其切割開來。”

 “此人狡詐殘暴,反噬恩主,簡直禽獸不如。”

 隋朝河間郡丞,現如今的瀛洲刺史王琮亦朝著竇建德一禮。

 “大王,宇文化及名聲之惡,可謂人神共棄之,此等賊寇,天地不容。當不可與其往來。”

 “更何況,如今那位東都留守,靖難軍之主楊謙已然大敗瓦崗寨軍主力之後,興兵東來,又命江南的秦瓊北上。”

 “靖難軍的口號就是奉天靖難,誅惡除奸。而宇文化及等一乾賊子,便是靖難軍的目標。”

 “靖難軍……”竇建德深吸了一口氣,撫了撫眉頭。

 “天下諸雄之中,殺伐決斷,坐擁數十萬兵馬者,令孤忌憚者, 唯有魏公。而今看來,是孤小看了天下人物。”

 “這楊謙,孤本以為他小小年紀,不過是幸進之輩。卻不料,鎮撫江南數載,令江南成天下唯一安泰之地。”

 “奉天子意,興兵北援東都,數戰下來,便連魏公也對他懼之如虎狼。”

 “他那靖難軍,聽說軍紀之嚴苛,冠絕天下,行軍作戰,對百姓秋毫無犯。”

 “這等雄師勁旅,實在是孤的大敵。”

 內史侍郎孔德紹揚了揚眉頭。

 “大王,此人一直以楊廣純臣自居,如今天下,三帝並立,他卻自命靖難軍之主,不遵任何人之號令。”

 “可見其忠,止於楊廣,必定為大王一統天下之大敵,所以,臣以為,陛下雖然需要避嫌,不與宇文化及直接交道。”

 “但是卻也可想辦法,使宇文化及成為我大夏與靖難軍之間的一道屏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