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楚史亂國志》第355章 整合揚州,天子之殤
  次日,劉基出歷陽奔赴丹陽郡城,一日奔波,便抵達了丹陽。

  與此同時,刺史派出監察使巡察丹陽的消息,被快馬送至丹陽太守案上。

  新任的丹陽太守名為安原,是司隸一小世家的庶出子弟,機緣巧合之下步入仕途,運氣也算不錯,年逾不惑就攀升到了太守之位。

  不過,這也是他能夠做到的極限,再往上,那便不是他的出身可以染指的官位。

  但太守也算是大漢朝堂中高層的官員,作了太守也算擴大了家族的地位。

  倘若他的子嗣想要從仕途,便不會像他這般麻煩,若是積累數代底蘊,後代機緣巧合之下也有步入朝堂頂點的可能。

  所以,安原此時算得上是志得意滿,方新官上任,便開始大肆掃除孫堅留下的“異己”,換上了自己的親信之人。

  可他不會忘記,自己是帶著監視刺史的任務前來揚州的,所以,在上任的同時,他也秘密組建了一支探子,監視著歷陽的全部動向。

  當然,項明早已將歷陽經營地滴水不漏,他所能夠探知到的情報,不過是項明故意透露出去的罷了。

  而劉基任監察使監察各郡的消息,也被探子第一時間探知,送了回來。

  雖然這個時間點正值春耕,與往常不符。不過今年朝堂推行了新的政策,而新政策的發起人與執行者便是吳侯,對方派人來監察制度改革情況有理有據,讓他看不出什麽異常。

  “去,告知那些世家,在監察使巡察期間,盡量收斂行事,莫要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安原叫過手下,吩咐道。

  作為一名不依靠出身便爬升到太守之位的官員,安原自然也不是太過碌碌之輩。相反,倘若沒有兩把刷子,他也不敢接受孫堅留下的丹陽郡。

  自他上任以來,為了打壓孫堅殘余,他便和當初那些與孫堅不對付的世家建立起了往來,由這些人來幫助自己清掃官場,不過,他也付出了一定的承諾與代價。

  因而,這些世家便成為了丹陽郡內的特權階級,行使著孫堅所禁止的諸多特權。不說肆無忌憚,但總有著紈絝做出橫行鄉裡之事。

  不是說孫堅治下就完全沒有,不過這種情況比孫堅在時嚴重數倍,相較而言,丹陽百姓甚至開始懷念起孫堅的治理。

  那名親信略帶遲疑,因為他本身就是當地世家的一份子,倘若帶來太守這樣的命令,怎麽說都有些掉價。

  “不願意?”

  安原補充著笑道:

  “不願意也得照做,倘若哪家給我惹了麻煩,那我必將讓讓其付出雙倍的代價。”

  雖是笑著,但那笑容卻多少帶著些許陰冷,這與其說是交談,倒不如說是直接的威脅。

  上任一年有余,讓安原在丹陽算是徹底地站穩了腳跟,若只有個別世家給他添亂,他的確有能力進行相應的懲治。

  那名親信帶著些許不滿領命而去,而安原卻又對著那封情報露出了一抹複雜的笑容。

  雖然這個監察使此前籍籍無名,但是他並不打算因此小看對方。不過,他也沒有將劉基看得太重,畢竟他此時確實是有恃無恐。

  畢竟他的上任是朝堂利益的布局,倘若動了他,便等同於和朝堂做對,所以他確實不怎麽擔心被人針對。

  刺史都不能,何況是區區一個監察使?派出一人隨對方巡察田間,也就罷了。

  他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第二天,當劉基來到太守府之後,

得到的卻是太守事務繁忙無法接待的答覆。  不過,對方也派出一名小吏跟隨自己巡察,這倒是正中了劉基的下懷。

  若是安原跟著,他也不好那麽明目張膽地收集消息,此事雖然體現了安原對自己的輕視,但也意味著,安原的警惕程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高。

  於是,劉基借巡察之機,探查安原上任以來的一切問題,以從中找到對付安原的方法。

  不得不說,還真的讓他抓住了對方些許紕漏,雖說不至於憑借這些讓安原垮台,但至少能夠讓對方名譽大損。

  安原有些能力,但說實話並不出眾,本來能夠當上縣令已經是仕途巔峰,但他善於巴結,有著大漢官員基本上共有的貪腐特點,只不過比這些人更加嚴重。

  況且他的最大特點就是本人並不貪婪,勾結世家剝削百姓後所得錢財,有八成以上都用於上下打點,所以盡管斂財瘋狂,但對他所做的彈劾也都被阻截。

  黃巾之亂後,劉宏名義上是整頓天下官場,但數百年形成的利益鏈又豈是那麽容易動搖的。如此,舉措不過是斷絕了一些買官的情況出現,官員對百姓的剝削,卻依舊存在。

  安原的手下, 至少有上百條人命,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勢力較小的世家。

  安原如此行事,自然會生出仇家,劉基著重尋找,最終聯系到了一名身家盡被安原吞並的世家子弟,其家人亦被安原清除。

  對方此生剩余的唯一目的,便是向安原復仇。並且其收集到安原的諸多罪證,足以將其置於死地。

  不過,劉基並沒有打草驚蛇,在裝模作樣巡察完丹陽之後,他立刻西行,前往廬江與豫章二郡。

  同時,他在丹陽也安排了後手。

  等到他花費一個多月時間,巡察三郡結束之後,便回到了歷陽。

  廬江太守年歲已高,經他的說服,已經決定支持項明行動,構不成威脅。

  而豫章太守的罪行雖不及安原,卻也足夠嚴重,劉基略施手段,讓兩郡太守相互檢舉,並且“走漏風聲”,讓百姓得知了其中原由。

  這兩郡太守於是在民間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憤怒的百姓甚至衝到太守府,卻被前者調動駐軍鎮壓下去。

  但項明便有了瓦解雙方的緣由,他先是將豫章太守免職,再將安原處以刑罰,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認同。

  一時間,他在揚州的民心更盛。

  就這樣,用時不到三個月,項明便算初步整合了整個揚州。

  那兩郡太守的殘余勢力自然不依不饒,他們爭不過吳侯,卻可以向朝堂通風報信,但他們沒等到傳出所列的吳侯罪狀,一則消息便從雒陽傳來:

  天子劉宏,在半月之前,崩於頌風閣雅殿!

  (本卷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