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蠻族克星》第50章 新時代(下)
  時間來到了1646年,南北進入短暫的劃江而治局面。在南方,南京軍政府一方面通過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控制了湖廣的隆武政權的糧食來維持著平衡的局面。大西軍與歷史上不同,沒有被永歷朝廷收編,所以在雲貴川地區大明西路軍與永歷朝廷軍摩擦不斷。

  北方的“小站新軍”編練的如火如荼,這不是因為滿清朝廷比南明朝廷開明廉潔、也不是說滿洲大人的機構運轉更高效,而是單純的因為新軍主帥張夏添以一己之力克服了各種官僚機構的弊病。

  小站新軍的戰法並不與當今歐陸戰場完全相同,而是張夏添結合了歐式、滿清以及後世現代戰爭的優點進行本土化結合的產物。它既強調軍事戰術上的革新,也強調訓練的嚴格性,更強調軍官的高素質與忠誠度(對張夏添的忠誠)

  令張夏添有些失望的是,過去驍騎營的親信部下,此時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完全忠誠於自己。怪不得攝政王如此輕易的松口抽調他們協助張夏添。

  “只能把這些老東西當做工具人來爭取經費了,遲早要把他們一點點清掃出去,重新培養效忠於自己的軍官團。”

  在天津小站,張夏添正和戰士們一起,進行著日常的軍事訓練,毫無半點主帥的架子。也讓所有試圖在訓練中摸魚的將官只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

  ...................

  永歷和隆武政權所謂的西式新軍計劃,最後因為各種矛盾,逐漸降級成了純粹的擴充軍隊。沒有武器的更新,也沒有戰法上的更新,連家丁製和大小相製的傳統陋習也原封不動的繼承,甚至更加不如。

  在湖廣,何騰蛟在他的兩個得力乾將章曠,傅上瑞張羅下,到處收編湖南各地的雜牌明軍。無奈這些人隻知要官要錢,危害地方,收了好處卻不來奉承何老爺。何督師大把的銀子扔出去卻聽不到一個屁響,惶惶然中不免有些肉痛起來。

  於是何騰蛟轉換政策,創建親軍。大舉建立“督標”,“撫標”。呼啦啦一下子拉起來三萬多人。何騰蛟這才過了一把“壯歲旌旗擁萬夫”的癮。但是這一系列騷操作,是需要花銀子的。何騰蛟派義餉,兼預征一年民田稅,每畝至六倍以上。湖南民眾苦不堪言,何騰蛟此舉硬生生把湖廣的民心逼向了原本非常不得人心的滿清一邊。

  南京軍政府的局勢也不好過,因為此時的天下糧食重地是兩湖,素有兩湖熟,天下足之稱。控制了部分江西和湖南地區的隆武政權在糧食供給方面卡主了南京軍政府的脖子。盡管南京軍政府嘗試了一切手段,例如從越南、緬甸等地購買糧食,但仍有不足。

  但是南京軍政府在這一年的工業發展方面卻發展了不少。南京軍械製造局、上海造船局、江南製造局、蘇州紡織局等一系列官商合營大工廠相繼建立起來。以及延伸出的各類民辦工廠,通過迪米特裡使勁砸錢和軍政府強壓的作用下,因戰爭而興的幾個大的工廠企業在江南地區立足。

  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小農經濟的逐漸破產,只是因為工業化才剛剛有了個開端的緣故,導致江南地區的小農經濟並未完全破產。而迪米特裡也在尋找轉嫁危機的可能性。

  ...................................

  “你們手裡的武器都是玩具嗎?這麽多花樣......還在用刀盾、狼牙棒、鐮刀槍還有飛刀這些亂七八糟的的武器,

哦,上帝,這實在太落伍了。你們是中世紀的騎士老爺嗎?還是打家劫舍的賊寇?”  “在火槍沒有配備齊全之前,全軍近戰步兵只能配長槍和短劍,然後把其他玩具統統扔掉。”

  “還有你們背的那些什麽《三十六計》啥的,那都是華而不實的家夥,全都給我忘了。如果你們一定要看古書的話,《紀效新書》、《練兵紀實》還有點作用。啊當然了,那只是課外書,現在都給我從最基礎的內容補起。你們居然連最基礎的數學都沒系統學習過,這還怎麽用炮兵......”

  心高氣傲的西夷教官對上同樣心高氣傲的南京講武堂學員,一瞬間就點燃了“火藥桶”。學員們眼中自己要麽是風度翩翩的儒將,學遍自古以來的各家兵法,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要麽是使得一手好功夫的好漢,配上花哨的武器,義字當頭,把講武堂當做了聚義廳。

  “粗鄙蠻夷,不知中華兵法博大精深,居然讓我等學算學這種雕蟲小技。莫不是西夷沒有分清楚何為算術,何為廟算?”

  “蠻夷編寫的兵法也太呆板了,完全不如《三十六計》中那樣有如此多的奇謀妙計。”

  “可是西夷兵為何如此強?莫非只是西夷勇猛善戰?”

  “有道理,說到底還是要恢復漢唐時期尚武習俗,西夷和韃虜在貧瘠之地,窮山惡水出強兵,我天朝上國物產豐饒,久而久之也就沉迷於享樂之中,尚武習俗不再,兵不能戰。”

  .....................

  人說天下強軍出北方, 江南文弱,但幾十年前的天下強軍戚家軍就出自江南,出自浙江義烏。再說萬歷年間抗倭援朝的戰爭中,來自南方的川浙兵表現不比關寧軍差,在步兵和火器運用方面更勝一籌。江南的士子,也有他們在軍事方面的驕傲,並不願意隨意屈服於西夷的軍事理念中。

  誇誇其談之輩不少,但也有不少有潛力的人才值得培養。

  作為南京講武堂的校長,迪米特裡對這些新軍軍官的培養也非常上心,吃穿用度總是最好的,而且在講武堂內,迪米特裡不喜歡大夥稱呼自己為“元帥(太子殿下封的)、執政”,更喜歡讓大家稱呼自己為“校長。”

  校長也偶爾來親自授課,每次迪米特裡親自授課時,無論步兵科、騎兵科、炮兵科還是工兵科等等,都會蜂擁而至大會堂,聽迪將軍親自上課。人的名樹的影,作為一力改變天下局勢的迪將軍,哪怕授課時“口吐芬芳”,也會被學生們腦補為各種“高大上”的理論。

  更何況迪米特裡本身就是來自後世的穿越者,借助四百年的歷史經驗教訓,哪怕只是說些皮毛知識,也能為這個時代的軍官打開新世界。迪米特裡已經陸陸續續講了不少內容,都是自己根據後世所學添油加醋的內容,比如“戰爭總動員中的宣傳方式”、“明清局勢分析之人口經濟篇”、“炮艦外交”、與“工業時代戰爭模式淺析”。

  讓學員們大開眼界,比聽戲還有意思。

  今天的大會堂課上,迪米特裡就在大談“抗清統一戰線與民族主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