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蠻族克星》第52章 驅逐何騰蛟(2)
  戰爭,就在迪米特裡不經意的言論中一觸即發。南京軍政府的準備並不充分,冒然發生戰爭,實屬不該有的舉措,但隨著新軍和軍政府官員或明或暗的各種情願,迪米特裡已經感受到了“下克上”的勢頭竟不經意間出現在南京軍政府。

  “遲早都要解決湖南的糧食供給問題,晚打不如早打,雖然我們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但問題不大,因為何騰蛟這廝更加沒做好準備。”

  出兵討伐,首先要佔據大義,要把宣傳機器開動,不僅是軍政府治下的百姓,更是要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認識到南京軍政府師出有名,是正義之師。

  甚至都不用去特意挖掘黑料,南京軍政府的特派員和民間士人就找到了無數何騰蛟在湖南橫征暴斂的證據。這位治軍無方,治理地方效率同樣低下的湖廣總督整日不乾正事,要麽與親朋好友討論學術,要麽沉迷於針對隆武朝廷和南京軍政府的陰謀詭計中(何騰蛟對隆武皇帝的忠誠並不純粹)。

  迪米特裡:“發動宣傳攻勢,我要讓大江南北都知道何騰蛟是一個橫征暴斂的貪官汙吏,同樣還是一個不忠不孝的亂世奸賊,甚至想勾引滿清進攻南京軍政府,破壞抗清民族統一戰線的團結。對了,別忘記請太子殿下發一道詔書,既然何騰蛟指責我們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就做的乾脆些,物盡其用。”

  趙尚義:“大人,從未聽聞任何消息說何騰蛟要引清軍......”

  迪米特裡:“所以要發動宣傳攻勢啊,報紙、宣傳畫、戲劇統統用上,重複個一千遍,他何騰蛟不是奸賊也得是奸賊了。”

  即便何騰蛟是要利用湖廣總督的權勢,把湖廣兩地經營成自己的地盤,亂世中有這樣的野心無可厚非,但其糟糕的治理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撐他的野心,只能讓湖南成為南京軍政府和滿清之間的一塊肥肉,之所以還沒有攻取湖南,僅僅只是因為軍政府和滿清之間互相忌憚罷了。

  迪米特裡:“我命令,新編第一軍、第二軍隨我、沿江而上,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湖南戰役。同時軍政府要密切防備滿清趁勢攻擊我南京軍政府的地盤,第三、第四、第五軍進行沿江布放。第六軍擺在南京,準備隨時支援各處戰場。近衛第一軍......對福建方面進行布防吧。”

  趙尚義驚訝道:“福建?”

  迪米特裡:“嗯,福建,對,我怕戰士們不願和隆武朝廷的部隊刀兵相向,但我又怕隆武帝一心護著何騰蛟,不惜與南京軍政府一戰。只要近衛軍還在,福建的鄭家軍隊就不敢踏進南京軍政府的地盤半步。”

  ......................

  南京軍政府不是戰爭狂,更不是內戰專家,只是唯有做充分的戰爭準備,才能求得真實的和平。迪米特裡更不是要把湖湘地區的官員、士紳統統鏟除,待驅逐了何騰蛟後,為了避免與隆武朝廷的關系全面破裂。

  從戰略上看,只要控制了湖南的物資和人力資源即可,名義上的佔領對南京軍政府毫無意義。所以迪米特裡必須提前物色好可以合作的對象,這個對象既屬於隆武朝廷序列中,又可以支持南京軍政府在湖南的實際管轄,最好在思想上也能支持抗清統一戰線這一概念。

  何騰蛟在湖南的所作所為,讓湖南的官場不說是鐵板一塊,連表面上的團結也沒有,可謂四分五裂。歷史上只不過是沒有其他的選擇,大家才在大明朝的旗幟下追隨何騰蛟,

現在有了有錢有大義有實力的南京軍政府的拉攏,大夥隻盼著“簞食壺漿迎王師”了。  迪米特裡的“散財童子”們兵分數路,向湖南各處要地進軍,而他們最重要的目標人物便是堵胤錫。相較於何騰蛟,堵胤錫是一個務實的多的人物。他建立“君子營”,設科募士,親自去觀察和了解當地青年的狀況,測驗其膽氣和力量,取越王勾踐君子六千之意,不叫兵丁,而稱為君子,以示尊重之意。

  同時,他也是一個骨子裡認同聯合農民軍路線的人物。

  李自成死後,李闖麾下戰將李錦等人,擁眾三十萬,駐軍於澧州界上,聲稱約明軍會獵。南明滿朝文武也十分恐懼。堵胤錫卻說:“國家新造,勢不能剿,應當招撫。事成乃吾國家之福,不成即吾畢命之日。”他自告奮勇,單騎前往,由武陵過澧水,到達草坪,入營與李錦等會見。

  堵胤錫講明忠孝大義,慷慨激昂,主張聯合抗清,情意懇切,使南下的大順軍願意臣服,表示聽從命令。胤錫傳達上諭,賜自成妻高氏命服,又賜李錦及驍將高一功等蟒玉及金銀器, 並犒賞諸軍。即便此時由大順軍改編的忠貞營脫離了隆武朝廷序列,改旗易幟成了南京軍政府的新編第八軍,但他們與堵胤錫的關系依舊很好。

  選擇堵胤錫來代替何騰蛟,對迪米特裡、新編第八軍這種非南明傳統官員、官軍出身的“異端”勢力來說,無疑是上好的合作對象。

  冒然拜訪堵胤錫,不僅可能讓拉攏任務失敗,還有可能導致使者被殺或者被囚禁。因為從目前來看,是南京軍政府主動挑起了這場戰爭。關於使者的人選,趙尚義為迪米特裡推薦了一個人,是趙尚義在嶽麓書院遊學期間認識的同學,湖南衡陽縣人,王夫之。

  .......................

  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煉的人文精神。

  1643年,張獻忠所率大西軍進攻長沙,與明軍進行激戰,但與歷史不同的是,此次激戰並未導致嶽麓書院的焚毀,使得嶽麓書院作為湖湘文化的代表,至今依然傲然屹立於世。

  當南京的宣傳攻勢開足馬力後,湖南的輿論開始隨著南京的宣傳步調一同轉向。何騰蛟在湖南的胡作非為本就引起了不少非議,如今有南京作為大家的靠山,上至文人士子、下至販夫走卒,都開始表達對何騰蛟的不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