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蠻族克星》第5章 大人,時代變了(中)
  清軍騎兵出擊了,在上校看來,這幫落伍的騎兵跑的慢吞吞的,簡直連步兵都不如。

  是啊,本身這幫家夥人高馬大的,又兩幅重甲,身上還帶著刀、斧子、長槍、弓箭,本就瘦弱的蒙古馬怎麽可能馱著這麽重的騎士跑的快?相比之下,翼騎兵和胸甲騎兵們的戰馬才是高頭大馬,而本身的武器和裝備既輕便又堅固耐用。上校實在不知道對方哪來的膽子敢和自己野外浪戰。

  但是這副景象在程璧和江陰城的軍民眼中,卻恍如洪流一般,有著雷霆萬鈞之勢。即便有閻應元這種天生的將才,他換位思考下,同樣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帶領沒有任何訓練的民兵在野外抵禦騎兵衝鋒。這是他的知識盲區。

  閻應元:“也不知道人數明顯佔劣勢的這支朝廷的騎兵,能不能擋住.......不要敗的太難看就好。明遇兄,我準備組織一波敢死隊員,布置在城門處。一旦朝廷支援的騎兵落敗,我們便打開城門,衝殺出去一陣,接應他們回來。”

  陳明遇嘀咕道:“這樣會不會損失太大?我們或許得損失一百號人才能接應幾個騎兵回城。”

  “哪怕隻接應回一個也好。”閻應元說道,“這不是單純的兵力損失問題。江陰城被圍許久,人們連城外飛來的鳥都沒見過幾隻,我們哪怕隻接應回一個人,那都是勝利。這是在告訴江陰百姓,大明還沒有亡,大明還記得我們,我們依然還有希望。”

  ...............................

  帶領翼騎兵衝鋒的扎格沃巴上校根本沒想過需要被人接應撤退什麽的,失敗?不存在的,再來五百這樣的古典騎兵也不是翼騎兵和胸甲騎兵們的對手(更何況劉良佐的騎兵在古典騎兵中都是不入流的存在)。現在唯一稍稍需要顧忌的是假設在大營炮台上的幾門佛朗機炮,如果這夥清軍騎兵被一擊而潰後逃跑的太快,上校可不願意讓自己的手下冒險深入追擊。

  “好吧,小夥子們,我知道這是你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次殺戮,一個個都饑渴難耐了。但都給我耐住性子,讓我們的對手再跑一會兒。他們一定會後悔現在沒有保存體力用於逃跑的。戰士們,我們要確保把他們一個不剩的殺光!逃走一個都會是我們的恥辱!”

  一部分清軍騎兵繼續挺槍衝鋒,另一部分清軍則拿出弓箭,準備學著滿洲大兵和蒙古騷韃子的套路玩騎射。扎格沃巴上校給這些清軍騎兵的評分再次降低,“當下所有騎兵該淘汰的戰法,我們的敵人全都用了個遍。這種對手讓我一點都感覺不到熱血沸騰,比我們的老對手哥薩克和瑞典人差多了。”

  清軍騎兵已經搭箭彎弓,跨過了上校心中在地上畫的那條線。翼騎兵突然開始行動,像沉悶的天空突然劃過的一道驚雷,不動如山的軍陣轉眼間動若雷霆。上校讓翼騎兵們排成二十人一排的隊伍,五排翼騎兵,以及隨後壓陣的排成同樣陣型的胸甲騎兵,隻小跑了一小段距離後,便開始了全速衝鋒。

  戰馬、戰術、裝備和訓練的全面碾壓姿態,在這一刻突然顯現出來。即便是身在後方的劉良佐,或是城樓上的閻應元、陳明遇,亦在這一瞬間感受到這宛如泰山壓頂的壓力,令人窒息。

  翼騎兵和胸甲騎兵的勝利無需質疑,因為他們的紀律像鐵一般堅強,在嚴明紀律的約束下整齊劃一的行動,集體衝鋒時時刻保持馬挨著馬,肩並著肩,就像一堵快速移動的“鐵牆”。

這堵鐵牆時刻保持著集體力量,避免散陣後各自為戰的混亂廝殺。  清軍很快發現,在雙方騎兵白刃戰時,總是會出現一個清軍士兵同時面對兩到三名翼騎兵或胸甲騎兵的局面,清軍引以為傲的武技硬拚近代騎兵團結的紀律,結果總是被毫無懸念的擊潰,被瞬間衝的人仰馬翻。

  紀天平跟隨著自己的部下們一起行動,留給自己這一排騎兵的清軍已經寥寥可數。飛馳的騎牆已經像鑿子一樣鑿穿了清軍的騎兵陣線,卻並不停留,而是迅速調轉馬頭調整陣型。在清軍的哀嚎、驚愕和惶恐中,以極快的速度迅速排列成更寬闊的陣型。

  因為這一回,扎格沃巴上校要的不是打懵這批清軍騎兵,而是要趁著清軍失去了所有的組織和士氣的時候,像剃刀一樣把清軍騎兵的頭顱給剃去。

  “兄弟們,第二次衝鋒!”

  這個時候大部分清軍士兵已經失去了白刃接敵的勇氣,他們有人想直接拍馬逃跑,有人還想騎馬射箭放風箏。但所有的這一切想法都因為胯下慢吞吞的戰馬變得不切實際。翼騎兵和胸甲騎兵再一次像旋風一般衝入清軍軍陣中,清軍騎馬所持的短弓射出的箭矢軟弱無力,被近代板甲輕易彈開,而射中身體不重要的位置同樣無法阻止騎兵的衝鋒。

  清軍騎兵打又打不過,逃又逃不走,不是跪地投降,就是引頸受戮。

  江陰城的軍民不會放過這個看熱鬧的機會,仿佛是看年戲一般熱鬧,城牆上好一點的位置都需要你爭我搶。當然,他們都沒有城樓上手持單筒望遠鏡的領軍人物們看的清楚。 只知道幾個來回衝鋒後,清軍騎兵慘敗。

  “大明萬歲!”

  “萬歲!”

  江陰城上的歡呼聲不絕於耳,他們看不清翼騎兵和胸甲騎兵的模樣,還以為真的是哪支精銳善戰的明軍騎兵碾壓了清軍騎兵。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幾人倒是輪換著用望遠鏡看的清楚。

  “我從未見過騎兵作戰能這麽打,太不可思議了,實在是......”

  “我亦從未在哪本兵書中見過這般騎兵打法(實在是進入知識盲區了)。”

  “天佑大明,這樣的強軍,在我大明的旗幟下戰鬥。”

  ..............................

  這場戰鬥同樣被劉良佐和他麾下的高級將官們全程目睹,也被許多守衛大營的清軍士兵全程觀摩。這場一邊倒的屠殺,讓所有人再不敢輕視這些來路不明的騎兵,正如上校所說的那樣,僅僅三輪衝鋒,這五百清軍騎兵便被剃光了腦袋,他們可沒有時間接收清軍俘虜。唱著戰歌的騎兵和噤若寒蟬的清軍大營形成鮮明對比。戰士們唱著戰歌,在古老的江陰城下,仿佛回到曾經那場同樣榮耀的戰役中。

  “當那翼騎兵殺到!”

  “絕望之際八方求援,圍困六十日夜,呐喊響徹雲霄,士兵流血犧牲”

  “古城能否逃脫陷落之劫?”

  “全力以赴,誓死保衛”

  “看那翼騎兵殺到!死神天降,令敵聞風喪膽。如虎添翼,宛若天兵天將”

  “當那翼騎兵殺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