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金鈴十二拆》第三十二章 神秘的8思巴文
  孫家兄弟反覆確認後,斷定石寬拿的手把件兒就是老大要找的黃蠟石,兩人興奮得幾乎分不清東西南北了,如同懶漢發現了狗頭金。

  而此時,一個關乎聖旨金尊命運的重要碰頭會議,正在一間封閉較嚴的會議室裡熱烈舉行。

  紅樓市公安機關張大龍局長簡單開了場,之後就由文物研究站周權站長對聖旨金尊進行背景講解。

  周權邊放映投影照片邊介紹說:我們之所以暫時將其定名為“聖旨金尊”,主要是對照前些年咱們紅樓市出現的聖旨金牌,相信大家對這張圖片並不陌生吧——

  周權說著放出聖旨金牌的圖片,大家紛紛點頭,開始交頭接耳。

  周權:大家再看看聖旨金尊的圖片——

  “噢——”很多人都發出了驚歎。

  周權介紹說:這張照片不是太清晰,因為是用手機隨便拍的。但就是這樣的隨手一拍,將在紅樓市文物保護的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因為,如果沒有這張照片傳出,一件舉世矚目的國寶,也許就銷聲匿跡了。

  周權由於得很客觀。其實,“二五八七”的劉國川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照片盡然如此重要。

  周權說:這枚牌符,形狀有些像高腳酒杯,其實,就是古代時一種喝酒用具的“尊”型,所以我們研究站商議就先稱之為“聖旨金尊”。聖旨金尊上的文字和聖旨金牌上的文字是基本相同的,都是既古老、又神秘的八思巴文——

  有人問:這塊兒聖旨金尊有多大呢?

  周權笑了笑,說:文物工作講究實事求是,包括定這樣的名字時,我們都是用“初步”“暫時”“先”等字眼表述,因為除了從河裡撿到它的劉國川,再有就是撿到那條絲袋子的人外——這個人也是個假設,我們誰都沒有親眼見到這枚牌符實物。據劉國川講,大約有一張撲克牌大小。

  趙鐵隊長插話說:是的,上次我們專門詢問了劉國川,他講了這個情況。至於牌子的材質,他也說不清,當時就當成是銅的了,上面鏽跡斑斑的。這個人應該沒說假話,不然也不至於那麽大意弄丟了。

  周權:銅這種金屬在自然環境中是會生鏽的,其實就是氧化形成了氧化層。黃金也可以被氧化,只是速度特別特別慢,時間過於久遠也會在物體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影響金子自身的光澤。我們認真查看了照片,覺得雖然有一些鏽跡,但更多的應該是附著上的汙垢。也許,聖旨金尊和聖旨金牌一樣,是金、銀合金的材質。

  冷峻飛發問道:周站長,如果——我說的是如果,這枚金屬牌真的就是“聖旨金尊”,那文物價值和聖旨金牌比起來,哪個更高一些呢?

  周權笑了笑,說:峻飛問出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這麽解釋說吧,首先,這種形狀的牌符就很稀少,自然就珍貴。另外,“尊”的字面意思就是地位或輩分高,受敬重、尊崇等。“尊”在古代又是一種盛酒器,和現在帶“木”字旁的“樽”相同。蒙古族人尚酒,對酒器更是講究和喜愛,特別是這種“尊”型“酒杯”,應該是高官貴族才能擁有的。所以,把牌符做成“尊”的形狀,就有了更加至高無上的寓意。綜合分析得出結論是,這枚聖旨金尊,要比前些年發現的聖旨金牌更具權威性,也更尊貴。

  白印圖笑了笑,坐直了身子說:說白了吧,在過去,手持聖旨金牌的人,見到手持聖旨金尊的人,那就得下馬磕頭。

  大家都笑了。

  周權:印圖科長說得很直接,但事實上就是這樣。這回大家應該明白聖旨金尊的的尊貴和重要了吧?

  冷峻飛帶頭說道:明白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它!

  周權:對啊,保護國寶文物,人人都有責任!

  趙鐵又問:周站長,您剛才說上面是巴思八文,這和蒙古族現在用的文字有什麽不同嗎?

  周權介紹說:大家看電視劇或讀歷史小說等書籍,知道成吉思汗身邊有位“全真七子”丘處機這樣的大師,並創造了“一言止殺”的奇跡。成吉思汗的兒子托雷,有個兒子叫忽必烈,身邊也有一位這樣的大師——八思巴。當然,八思巴不是他的本名,是一種尊稱,意為“聖者”。八思巴是元朝第一位帝師,北京城的選址、設計、規劃,都有他的智慧和功勞。忽必烈就是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是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君臨天下後,估計是也想學秦始皇統一文字,便把創製統一文字的任務交給了國師八思巴。八思巴在西藏苦思冥想了八年, 終於帶著八思巴文回來了。忽必烈要求用八思巴文“譯寫一切文字”,包括蒙古文、漢文、藏文等。但這種八思巴文特別難學,很多人都是乾學不會,推廣受到了限制。於是,忽必烈下詔要求百官百日內學會八思巴文,官兒小的學會了可以升官兒,沒具體官職的學會了馬上就給。再後來,被尊為“元國字”的八思巴文始終也沒能在民間推廣。

  大家都聽得入了迷。

  周權接著說:其實,我們大家知道八思巴文這回事兒,或者說是這個詞兒,大多數還是因為聖旨金牌的出現。

  很多人都點頭,表示認同。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年聖旨金牌被發現後,持有者首先帶著它來到紅樓市,但根本沒有人“慧眼識真金”。特別是對這種既像蒙古文、又像藏文的“天書”,更是一頭霧水。後來,終於找到一位學者,認出這些文字就是八思巴,但寫的是什麽呢?該學者能夠流利地讀出文字的語音,卻不懂文字的意思。

  這可真是奇了怪了,世界上還有這種能夠讀出音卻不知道“說”了啥的文字?這就是八思巴文的精妙之處。

  由於仍然破譯不了文字內容,加之了解到八思巴文不是成吉思汗時代的文字,就認為這塊牌子價值不高了,也直接導致聖旨金牌流出紅樓市。後來,那位學者又見到了另一位學者,說起此事,當他把文字再複述一遍時,後一個學者大吃一驚——因為,他聽懂了!

  可惜已經晚了,聖旨金牌此時早就走出了紅樓市!留給紅樓市文物界的只有——捶胸頓足的懊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