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金鈴十二拆》第一百三十章 聖旨金尊放異彩(大結局)
  你要是不仁在前,就別怪他人不義在後。孫家“豪強”有著兄弟倆自己的江湖規矩——啥人就得啥對待。

  石寬聽到了動靜兒,就拉著楊梅湊了過來。

  孫子強一見石寬,馬上給他使眼色。石寬開始還有些不解,觀察了一會兒就明白了。

  孫子豪齜牙咧嘴,一個勁兒地喊疼。孫子強對甩鞭子的橫眉立目,大喊:你怎麽不注意點兒呢?這裡是你甩鞭子的地方嗎?你以為這個公園是你家的啊?這回傷到人了,怎麽辦?

  甩鞭子的人支支吾吾,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

  石寬開口說:咱這金鈴公園本來就不是很大,是政府為了老百姓就近有娛樂去處才花了大價錢建的。你說你甩個大鞭子,誰也不敢靠近,“啪啪”山響還賊嚇人,你一個人都快佔半個公園了,別的不說,還講點社會公德不?

  甩鞭子的人吭哧了半天,才對孫家兄弟說:要不,去醫院包扎一下吧?

  孫子豪:去醫院就好使啊?胡說八九道!如果我的胳膊落下了殘疾,乾不了重活兒了,你得養我一輩子!

  “啊?”甩鞭子的汗珠子立即從腦門子滾下來了。

  石寬給孫子強使了個眼色,意思見好就收吧。

  孫子強這才說:這樣吧,你要是保證以後不再來金鈴公園甩你那煩死人的破鞭子,今天這事兒就算拉倒。如果我們以後見你還在,後果——希望你能猜得到!

  “行行行……”甩鞭子的連連點頭如鞠躬。

  楊梅也偷偷地笑了。

  …………

  原來的金鈴胡同就有一株高大的柳樹,成為人們納涼閑談的好去處,也承載著胡同裡長大孩子的童年記憶:春天擰嫩枝做柳笛,夏天爬樹上捉知了……大柳樹見證了變遷、成長和樂趣。

  金鈴公園的設計者應該算是有心人——至少金鈴胡同的居民是這樣認為的。因為那株大柳樹還保留著,樹下圍上了座椅。

  這一天,石寬和楊梅又走到大柳樹下,並肩坐在長椅上,親昵地交談著。

  石寬:楊梅,你什麽時候考研?

  楊梅:得十二月份。石寬,你平時也要多看書、多學習啊。

  石寬笑了,說:怎麽,嫌我文化配不上你啦?

  楊梅:不是那個意思。作為“大飛”電動汽車的區域領導,要有更高的追求啊。

  石寬笑著說:想當初,你寬哥在學校也是尖子生,那年高考時,學校就有一名保送北大的名額——我沒去。

  楊梅有些吃驚,問:我怎麽沒聽說?

  石寬認真地說:那時你才上高一,小孩兒呢,知道啥。我沒去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我這人特別要強,喜歡挑戰,希望靠自己的實力證明給大家看。二一點呢,我不喜歡北京的環境,當時霧霾挺嚴重的——

  楊梅瞪大了眼睛,說:太可惜了?你是不是傻?那可是北大啊?再說,霧霾已經治理得不錯了。

  石寬嚴肅地說:我不是傻,最關鍵的第三點——那個名額——人家不是給我的。

  石寬說完哈哈大笑,楊梅恍然大悟舉拳就打,石寬起身跑,楊梅在後面緊追。

  石寬回頭笑著說:我就是讓大家看看,是你楊梅追的我石寬,哈哈——

  楊梅追石寬跑到公園大門口,恰好郭凡出現了。“平頭哥”改變了髮型,成了“光頭哥”。

  石寬向郭凡跑去,楊梅緊隨其後。

  郭凡笑著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氈。

祝你們幸福。  楊梅不好意思地笑了。

  石寬也笑了,說:郭凡,行啊,剃了光頭,人也亮堂不少啊。

  郭凡:從頭開始嘛,一切都要從頭改變。

  石寬笑著說:生死看淡,不服就乾?

  郭凡也笑著說:別跟我裝屁驢子?

  兩人大筆。

  石寬:還有,你這臉洗了多少遍啊?比原來可白多啦。

  郭凡笑著說:人嘛,洗洗都會白。

  石寬笑著答:那也得趁早,等染得太黑了,就洗不出來嘍!

  …………

  紅樓市博物館,聖旨金尊被展出在最顯眼的位置。

  在這件展示品的旁邊還有“陪展品”。左側放著白雲起用作業本拓的拓印件,右側放著石寬做成手把件兒的小黃蠟石。這兩樣物品緊挨著聖旨金尊,供人們參觀評論,講述一個小學生與國寶級文物的奇緣,講述一位“二五八七”的撿石者與聖旨金尊的擦肩而過,講述一個“管得寬”的胡同青年的江湖義氣……

  “尋尊行動組”的趙鐵、白印圖、冷峻飛、鄭星爍四人總會創造機會,爭取一起走進博物館,回味“尋尊”的曲折與苦樂。

  “二五八七”劉國川成為博物館的常客,有事兒沒事兒都願意去看一看。因為,這裡有他人生巔峰的記憶。

  佟德、陳彩霞也會約上金鈴胡同的老住戶們一起去參觀,並手舞足蹈地講著自己如何撿到那個絲袋子的故事。

  白雲起也會約上趙小鋼,倆人摟脖抱腰去博物館, 眉飛色舞地說著拓印的技巧。

  前來參觀的紅樓市居民絡繹不絕,大家都惦記著和聖旨金尊合上一張影,特別是要帶上““王侯將相,見此聖旨,如聯親臨!若有不尊,即可誅之,重則滅門!”幾行大字。

  工作人員驕傲地介紹說:聖旨金尊驚現紅樓市,打破了前些年聖旨金牌出現時專家說的“天下僅此一枚”此類國寶級文物的“神話”……參觀結束後,我們還有一些文創產品供大家選擇,包括聖旨金尊形狀的U盤、瓶起子、書簽、鑰匙墜兒……

  …………

  “大拖鞋”此時正在拘留所裡望著四角的鐵窗發呆。突然,他苦笑了一下,眼角卻掛滿了淚花。

  和“大拖鞋”一樣享受“單間待遇”的還有高良和馬虎,只是各自所在的地點不同,但表情都是相同的麻木。

  …………

  當然,紅樓市博物館裡展出的只是一件高仿的複製品。真正的鎮館之寶聖旨金尊已從銀行的保險櫃轉移出來,正靜靜躺在博物館的保險庫裡,需要打開一道又一道機關重重的鐵門才能看到。有這個權利的人不多,而有這種眼福的人也不多,但石寬和楊梅是特許的,只要他倆想去,就會有紅樓市文物研究站的人員陪同,看一看“老朋友”,覲見聖旨金尊的“本尊”……

  文物記錄歷史,文物也記錄人性!

  文物回放歷史,文物也回放溫情!

  聖旨金尊和金鈴胡同的故事暫時結束了,但保護文物的行動永遠沒有終點!因為,守護文物,就是守護人類的文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