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墨客》第六百七十九章 雪原殺機
貪嗔癡恨愛惡欲七罪,這是佛家的偈語。

簡單的一句話就概括了人性。

有人為財,不擇手段是為貪,就比如余光輝。

為了從高麗攫取暴力,不惜以身犯險,親自前往。

當然,這是在順利的搭上了鄭長生的路子的緣故。

不過,就算是不搭上鄭長生的門路,他也是決定高麗一行的。

糧食此刻在高麗已經成了比黃金白銀都要稀缺的資源了。

只要能夠在途中不被饑餓的高麗民眾劫掠,把糧食順利的運往高麗王都,那就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等著他。

都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一點都不假。

可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他則不認為這句話有什麽貶義。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才是他的真實想法。

這次他可是足足的準備了一萬石的大米,如果不是鄭長生嫌他礙事,耽誤行軍的話,給他定額一千石,他能把遼東的庫底掏空,全運往高麗去。

長長的行軍隊列,光是他的騾車都佔了好大一部分。

這家夥的家底還真是不一般啊,就連鄭長生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如果不是大明現在全國普及土豆的種植的話,鄭長生絕對不允許他把糧食這種重要的資源賣到國外去。

另外,高麗不久之後也算是大明的領土了,是以,鄭長生就沒有對他采取什麽舉措。

畢竟糧食到了高麗,也算是可以幫他穩定民心的。

這對他接下來的計劃是有助力的。

~~

雪雖然已經停了,可是寒風呼嘯,卷集著雪沫子,鋪天蓋地的向大軍襲來。

鄭長生騎在馬上縮了縮脖子。

雪沫子在風的作用下,撲面而來,臉都感覺生疼生疼的。

幾乎眼睛都睜不開了,這該死的鬼天氣。

行軍已經一天了,可是才走了六十幾裡。

這要是跟平常一樣,快馬奔襲,早就過了關隘,進入高麗的地界了。

在這樣的冰天雪地裡行軍,對於這支隊伍來說,還是頭一次遇到。

已經有凍傷的人了,這讓鄭長生倍感壓力。

非戰鬥減員,這可不是好現象。

就在鄭長生想著是不是找個避風的地方,讓將士們休整一下的時候。

余光輝喘著粗氣催馬趕了上來:“伯爺,看這天氣,一時半會兒的大風停不下來。對下面的形成您是怎麽安排的?”

鄭長生看了一眼余光輝,這家夥眼神閃爍,一點慌亂焦急的樣子都沒有,就知道這家夥肯定有想法。

於是,鄭長生勒了一下馬韁繩,讓馬的速度放慢一些。

扭頭問道:“余掌櫃的有何高見,本伯願聽其詳。”

能夠得到鄭長生如此言語禮遇,余光輝心裡美滋滋的。

“伯爺,咱們可不能停啊,連夜趕路,爭取天亮以前趕到隘口。

這風刮起來沒完沒了的,以小人的經驗來說,這白毛風一旦刮起來沒有個三兩天是不會停的。

我的意思是,咱們盡量的趕路,中途不要停。

否則的話,這荒郊野地的,露營的話,一旦躺下就不一定能起的來。”

這正是鄭長生所擔心的問題。

這天寒地凍的,萬一出現大規模的凍傷,那可就麻煩了。

雖然棉衣等禦寒東西準備的都有,但是誰又敢保證一定不出問題呢?

將士們畢竟都是南方人,盡管南方的冬天也寒冷,可是哪裡有遼東這苦寒之地這般厲害?

沒有經歷過奇寒的人,是頂不住透骨寒意的侵襲的。

好吧,擇其善者而從之,這是美德。

不能拿余光輝這個地頭蛇的話不當回事,

畢竟他常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對地形也熟悉。鄭長生催動跨下馬,趕上前面開路的武雲照:“傳令下去,保持戰鬥隊形運動,警戒哨放遠一些,間隔近一些。

直到隘口停軍休息,沿途不得懈怠。”

軍人就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不管什麽情況,只要命令下達,那就要忠實的執行。

這個道理,作為老行伍的武雲照不是不懂。

可是看著艱難行軍的隊伍,他還是開口道:“伯爺,兄弟們真的很辛苦的,是不是可以休息片刻。”

武雲照有點心疼手下人,鄭長生看的出來。

他愛兵如子的名頭可不是吹出來的,這也是將士們對他認可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過,鄭長生並沒有同意他的這個請求。

“不是我不通情理,北方的天氣奇寒無比,兄弟們一直運動著雖然辛苦些,可是並不會失溫而亡。

可是一旦停下來,疲累不堪的人,萬一要是睡過去,可是再也起不來了。

你懂我的意思吧?”

武雲照低頭思索了一下,對身邊的傳令兵道:“傳令下去,讓兄弟們咬咬牙在堅持一下。

沒有命令不得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否則軍法從事。”

傳令兵:“是,將軍。”

沿著大軍行過,開辟出來的道路飛馳而去。

余光輝心中佩服不已,永和伯爵的這支隊伍,還真是一支鐵軍啊。

他有點慶幸,幸虧是跟對了人,這要是換一支大明的衛所軍,就這天氣行軍,想都不要想。

就算是開動了,也不會有這支軍隊的成效。

在沒過膝蓋的大雪中行軍六十裡不帶休息的,還一直往下走, 不到隘口不停歇。

這根本就不是衛所軍所能媲美的,甚至連敢想都不敢想。

~~

冥冥中或許自有天意,

鄭長生苦於沒有派往高麗錦衣衛秘諜的情報的輔助,心裡是一點底都沒有。

對於任何未知的危險,都做最壞的打算。

他要為這五千將士負責啊,但凡是有任何一絲的危險,他都要排除在外。

所以,當余光輝建議他不要休整,要不間斷的行軍到隘口的時候,他接受了余光輝的建議。

就連鄭長生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這個決定,雖然將士們心中都頗有微詞,有的是腹誹連連。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個決定,卻救了大家的命。

三十裡外,李成桂的兩萬大軍正嚴陣以待。

關於永和伯對於高麗各方勢力所掌握的程度看,李氏的老底都被人家摸的透透的了。

按照兒子李芳雨的建議,千萬不要跟永和伯爵鄭長生起什麽衝突。

凡是要以隱忍為上策。

不過,事到臨頭的時候,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高麗的時局動蕩,尤其是出現了糧荒。

現在誰的手裡掌握的有糧食,才是有話語權的一方。

李氏經營幾十年,糧食作為戰備物資,那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這次動蕩的機會,他是大肆的招募兵馬。

實力一下子擴充了將近三倍。

李成桂現在是實力雄厚,腰杆子就硬。

鄭長生帶著五千人馬就敢前來高麗調停,你還真把自己當成救世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