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墨客》第一十三章 奏效
  漢代王充在《論衡.訂鬼篇》中說,鬼不是人死後精神變成的,而是人有了病痛,產生憂懼,就會幻想出鬼來,所謂疑心生暗鬼,正是此意。

  也可以解釋為多疑而產生的各種幻覺和錯誤判斷。

  其實啊,人只要是光明正大,做事無愧於心,是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的,所謂身正不怕影子邪,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

  但是人世間魑魅魍魎,宵小之徒甚多,而許多悲劇的發生,也正是他們的疑心所致。

  古之,曹操多疑誤殺呂伯奢遺憾終生,崇禎多疑濫殺棟梁誤國誤民,像這樣的案例,史書所記載多矣。

  今之,李瘸子和胖、瘦二拐子。

  他們都很好的被鄭長生利用了,鄭長生的話如同利刃一般扎進了他們的心裡,再也拔不出來。

  胖、瘦二拐子臉色如同變色龍一樣,來回的變化。

  “胖哥,怎麽辦?”瘦子回過神來。

  胖子看了看瘦子腰間的短刀,拍了拍瘦子的肩膀:“麻杆,咱們是兄弟,乾他娘的李瘸子如何?”

  他胖乎乎的大手,一拍之下,差點沒把麻杆給拍一個跟頭。

  瘦子忍著痛,皮笑肉不笑的豎起大拇指:“不愧是義薄雲天的胖爺,在金寧城誰還不知道您的大名,小弟佩服之極。

  這樣吧,乾掉李瘸子,他的錢我分文不取,另外我這把短刀賣的錢,咱哥倆一人一半。”

  他們商議已定,轉身就走。也顧不上管鄭長生、方進寶以及小叫花子了。

  鄭長生上前幫小叫花子解開繩子,一把拉過方進寶道:“我們快走,不然的話就慘了。”

  如果兩撥人一見面,沒有按自己預想的去互相傷害,而是一起交流一下的話,那自己的計謀就徹底的失敗了,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麽,他都不敢想。

  這個時候趁著他們還沒互相袒露,趕緊跑,能跑掉是最好不過了,跑不掉也只有認命。

  最起碼自己努力過,就算是死也沒什麽遺憾的,如果就這麽的坐著等待噩運的降臨實在不是他的風格。

  方進寶有點疑惑,為什麽生哥兒要撒謊?雖然不知道胖、瘦兩叔叔有沒有那麽說過李瘸子,但是他知道李瘸子肯定沒有那麽說過胖瘦二人。

  “生哥兒,我們不跟爹娘玩捉迷藏了,怎麽能跑呢,我們得好好的躲起來才是呀。”

  鄭長生一腳踢在他的屁股上:“你個小王八蛋,趕緊跑,在索羅我讓你爹娘永遠都找不到你。”

  那個小叫花子似乎回過味來,雖然他不明白為什麽方進寶為什麽那麽說,可是他知道這個時候是一個絕好的逃命時機。

  他很是疑惑的看著小小的鄭長生,看起來天真可愛到爆的小家夥,為何說話如此的沉穩老練?

  鄭長生剛才給胖瘦二拐子說的話,當時沒有明白,可是現在看鄭長生的表現,以及胖瘦二人的商議,他似乎明白了,這是鄭長生給他們下的套。

  實在是不敢相信,一個三四歲的稚子頑童,正該是撒尿和泥的年紀,怎麽會有如此的心機?

  雖然他聽說過有的孩子早慧,可是沒有想到竟然可以早慧到如此妖孽的地步。

  方進寶這家夥你說他傻嗎?不傻,可是就是太單純,太想玩遊戲,到了這般田地,還在想著玩兒。

  鄭長生眼珠一轉:“進寶,我們玩一個遊戲,你現在不要說話,無論發生什麽事情你都不要出聲,就跟著我們如何?”

  一聽到玩遊戲,

好家夥,這廝來了精神了,激動的鼻尖上的小麻子都要跳起來了。  他使勁的點點頭......

  當他們三人躡手躡腳的行至李瘸子家正堂的時候,隻瞥了一眼,鄭長生就知道不用再奔命了。

  因為此刻堂屋內,橫七豎八的倒著三具屍體,離間計奏效了,他長出了一口氣。

  胖子和瘦子口吐白沫的倒在地上,李瘸子胸口上插了一把剪刀,血呼哧啦的就像個血葫蘆似的,腳下流了一大灘殷紅的血。

  哇,方進寶嚇的大哭,一下子躲進小叫花子懷裡。

  小叫花子也沒好到哪裡去,嘔吐不止。

  鄭長生雖然心裡泛惡心的要命,可是畢竟是成年人的思維,強自忍著沒有吐出來。

  ......

  當官差被小叫花子引導著來到李瘸子家小院的時候,都有點詫異不已。

  老仵作驗屍過後記錄:“拐子內訌,李瘸子以酒毒斃胖瘦二人,胖者余生之際,以剪刀貫胸斃其命。”

  三條人命,在加上拐賣兒童大案, 這都足以轟動朝野了。

  之所以說是大案,是因為在李瘸子家的地窖裡發現了五六個,手腳皆斷的孩子。

  據孩子們交代,他們都是被拐來的,打斷手腳,在街頭賣慘行乞討事,所賺之錢財盡被李瘸子拿去。

  縣太爺周明通一臉的悲憤模樣,在他的治下沒想到竟然出了如此慘絕人寰的案件。

  在吏部即將考評的節骨眼上,給本官生事。

  這三個拐子幸好是內訌死掉了,如果不死的話,他都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以解心頭之恨。

  唯一讓他心中有些許安慰的是,有三個幸存未被加害者,鄭長生、方進寶以及一個衣衫襤褸的孩子。

  他所轄地面上出了如此大案,今年吏部考語是不可能在有優了。

  不過有了這三個幸存者,他也不至於被丟官罷職的地步。

  他完全可以渲染一番如何帶領三班衙役,破獲這個案件,如何救出受難的孩子們。

  而匪首因分贓不均,內訌,相互戕害而死,這是一個很好的粉飾的說辭。

  正是由於他的這份自圓其說,而忽略了鄭長生的作用。

  當然這也是鄭長生樂見其成的,要不然的話,真的追問起來,自己就暴露於野了。

  他可不想像看妖孽一樣的供人參觀,現在他太弱小了,還是按部就班的,老老實實的過完自己的童年才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道理他豈有不懂之理?

  更有俗語說,出頭的椽子先爛,他可不想當那個先爛掉的椽子,誰愛當誰當,反正他不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