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墨客》第五百三十六章 赤子誠心
對於格家的這個老祖宗,鄭長生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八十幾歲的老壽星了,這在古代已經算是非常少見的存在了。

盡管頭髮眉毛都刷白刷白的,也盡管手裡拄著拐杖,可是並未見行動遲緩,老態龍鍾的樣子。

反而是步履矯健,沉穩如松,言談舉止無不散發著威嚴。

尤其是那雙眸子,放射著寒光,讓人望而生畏。

八十幾歲的老人,未蓄須,這一點讓鄭長生有點意外。

還有,耳朵上一隻嬰孩拳頭大的金環,在牛油蠟燭的映照下,折射著光芒。

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印象。

當然這是見慣了儒雅的漢人形象,乍然之間看到異族人後的第一反應。

鄭長生可不敢小覷面前的這個老者。

說白了,他才是格家以及十八寨侗民的精神領袖。

他在侗民的心目中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在他的八十多年的生涯中,歷次力挽狂瀾與即倒,拯救侗民於水火之中。

要不是他的話,侗民們哪裡有現而今的穩定生活?

鄭長生看到格家老祖宗,不敢有一絲一毫的不敬。

規規矩矩的躬身施禮,口中尊稱老先生。

按說他作為代表明朝的使者,過來侗區負責商談改土歸流一事。

他的身份地位使然,是不用這麽對待格家這位老祖宗的。

不過現在他身為客位,身著便裝,並且商談還未開始。

他這麽恭敬,完全是一個小輩對老輩人的尊敬。

額,他的謙卑恭敬,頓時給格老頭心中增添了無限好感。

這個年輕人,眼皮子活泛做事有一套。

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也。

該低頭的時候就低頭,該昂首挺胸的時候也絕不含糊。

這是鄭長生的,為人處事法則。

格老頭面帶微笑微微的點點頭。

上前攙扶住鄭長生。

中國人歷來將就個禮尚往來,別人給你行禮,是尊重你。

是把你放在心上的,並不是傲慢無禮的。

可是你要是不識抬舉,居高自大受結實了這個禮,那就是你不懂事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面子上過得去,這就是皆大歡喜了。

格老頭果然如鄭長生所料到的一樣,阻止了他的行禮。

大家寒暄客套了一下,分賓主落座。

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仆人奉上香茗後,垂首站在格老頭的身後。

格老頭仔細的打量了一下鄭長生。

就是為了這小子,朵朵才舍身不顧一切的擋下那致命一擊?

孫子格吉魯他們認為格雲朵是為了改土歸流的和談,是為了侗民的福祉才那麽做的。

但是他可不這麽以為。

自己的小寶貝是個什麽脾性,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了。

自幼他就把格雲朵這孩子養在身邊,可以說是一手帶大的。

格家人,再也沒有比他更了解格雲朵了。

侗民的福祉雖然很重要,但是遠遠沒有重要到讓他的寶貝朵朵,付出生命都心甘情願的地步。

要說她為什麽這麽做?

那只有一個解釋,朵朵喜歡這小子,喜歡到為他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

他這次過來,就是要見見這個能夠讓他的小寶貝朵朵,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也要保全的人。

作為一個過來人,格老頭八十多歲了,早已經看破了人間的情愛,參透了生死。

可以說,沒什麽是能夠讓他的感情起波瀾的人和事情了。

都說人過五十而知天命,他都這把歲數了。

什麽事情都看的比較透徹了。

觀人來說,只需要瞄一眼,就能看個八九不離十的。

古人都是研究易經的,而且古人研究的易經可不是現在算命先生的那個版本。

易經博大精深,可不單單只有看人命相那麽簡單。

現在有些國學大師啥的,講的滿嘴冒白沫,也只不過是皮毛而已。

對於參悟了一輩子的格老頭,在他的面前,國學大師啥的都是渣渣。

“永和伯,你跟老朽那不成器的孫子說的改土歸流之事,可都是真的?”

格老頭面帶微微笑,輕輕的啜了一口香茗後發問。

鄭長生忙放下手中的茶盞,拱手道:”老人家,小子不敢妄言。改土歸流之事,絕對沒有半點虛假。

小子臨行之際,我皇賜給小子臨機專斷之權。

對於改土歸流,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既能給侗區生民帶來無盡的好處,比如高產農作物土豆,另外也能免去兩族之刀兵相見的苦楚。

這何樂而不為?

漢、侗兩族雖然有界限,但是終究來說還是華夏族群,炎黃子孫一脈相承。

一旦起了刀兵,那就是罪過啊。

小子, 每每響起刀兵之禍就心聲痛楚。

想當年,小子先人,遭受蒙元刀兵、暴政之禍,死者慘也!

是以,小子但願憑借一己之力,能夠免於刀兵戰亂,就一力承擔之。“

鄭長生這話說的完全是有政治工作的樣子,真正的鄭家也沒有受到多少刀兵戰亂的禍害,最多也就是暴政下,徭役、民夫的征發,死了些人。

但是這個時候,鄭長生說的是其言也誠,其心也懇。

好像是感同身受,對於戰亂咬牙切齒的樣子。

或許是鄭長生真的是有感於中華民族,苦於戰亂久矣,對和平的珍重更甚於這個時代的人。

他的真情實感,真真切切的敢染了格家的這位老祖宗。

他別的倒是沒有怎麽感慨,最多的一點就是對於鄭長生的這份宅心仁厚很是佩服。

一個能夠珍惜人命的人,再壞能壞到哪裡去?

額,朵朵丫頭果然沒有看錯人。

這小子,有點意思。

一個在大明皇帝面前都是極為受寵的寵臣,為了不產生戰亂,免去百姓生民的刀兵之苦。

他竟然不帶扈從,沒有護衛。

就敢帶著兩個馬夫,獨自一人趕赴侗區前來商議和談。

這是什麽精神?

別的不說,但是這一點,就很好的證明了他的誠心。

現在格家老祖宗的心中,已經給鄭長生下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赤子誠心!

格丫頭果然是沒有看錯人的。

鄭長生完全是發自肺腑的言辭,就在這一瞬間,就完完全全的,征服了格家老祖的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