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寫推理小說》第五十四章 忠實粉絲
  兩個微博帳號,一個叫:蘇軒冕,另一個叫:蘇大nc粉。

  看帳號名字,就知道各自的用途,首先來說“蘇軒冕”以後就是他本尊帳號了,向新浪提交了認證,然後用報社的官微艾特#@蘇軒冕,慶賀我們報社的王牌作家開通微博了,希望能夠在我們報紙上,連載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回復:夢溪小談#共勉,加油JPG#

  弄完這些蘇軒冕開始造作了,忽然他想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蘇大nc粉這個帳號,是新號,會不會讓人誤會這是我小號?不能讓熱讓你產生這樣的誤會。”

  隨機,蘇軒冕在網上買了個帳號,28軟妹幣,本來剁手網就有這項業務,不知道為什麽最近被清查了,所以我們的小蘇同學還費了番功夫。帳號有3年的博齡的的,雖說關注的粉絲只有幾十個人,但看上去就是個普通帳號。

  買來第一件事是改名,由於“蘇大nc粉”被自己暫用了,所以隻好改為“蘇大的忠實粉絲”,也低調了點。

  開搞,蘇軒冕劈裡啪啦在手機上戳字,明明就是戳屏幕,卻硬生生的被蘇軒冕搞出了敲機械鍵盤的氣勢,靈感爆發——

  [我必須要反駁一番,本來我不喜歡上網打很多字,看我這個帳號就知道,三四年了基本上都是轉發和點讚,但今天我不得不站出來了,我不能眼見一篇傑作,因為無人解讀,讓其蒙塵。

  首先在解說前,我先給各位介紹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拉康,他可以說是歐洲最受爭議的精神分析學家,他用語言結構弗洛伊德,還有提出鏡像階段論。我沒有跑題。《失竊的信》看上去好像很兒戲,實際上其中的人物描述,是完全吻合拉康的精神分析。

  小說一共只有兩個場景,一是皇宮,二是D部長的家,其中這兩個場景反覆而又無持續的出現,同時能夠回看過小說的朋友應當也知道,整體故事又是由兩個竊信劇情構成。

  部長竊取了女王的信,而杜賓竊取了部長的信,兩個竊取都是在正大光明的角度下進行,拉康的精神分析主要涵蓋:無意識、語言與結構,鏡像及其主體三角結構,秩序等。

  精神分析是比較枯燥的,所以我盡量往簡單的說,信所在什麽地方,是無意識的,主要取決於持有它的人,所以人就是主題,那麽小說中的主體有國王、王后、部長、警察局長和杜賓。]

  “可把我牛逼壞了,我叉會腰。”蘇軒冕一口氣寫了這麽多,喘口氣。

  他還發現及時是不回復,微博發帖也是有字數限制的,所以在手機上創建了個文本,把以上內容全部複製到自己文本上,嘬了一口咖啡,繼續擼。

  [我們將這些主體分為三類。

  第一類主體(什麽也沒有看到):警察、警察局局長。

  第二類主體(看見第一類主體什麽也沒有看見,因此誤以為隱藏了自己要隱藏的東西):女王、D部長。

  第三類主體(看見誰都可以拿走那件必須隱藏但又無處隱藏的東西):部長、杜賓。

  三類主體呈完整的三角結構。

  以上透過三類主體我們能夠清晰的發現一點,信作為無意個體,其表現在於主體的決定,任何持有信的主體,或者更準確地說,任何被信持有的主體,都必然表現出某種特定的盲目,既命運是一團迷糊,除了周圍,你看不見任何失誤,而你所知的所有事物,也是在你身份范圍內。

  也就是說,

隨著信在主體間流轉,“盲目”這個鏡像,便在相應的主體身上“自動重複”,猶如完完全全的重合拉康的語言分析。  根據持信或被信持有必然盲目,當杜賓作為第三主體,在持有信或者被信持有後,他也應該表現出特定的盲目,但在小說中並未見,準確而言杜賓跳出了第三類主體的盲目,反而出現第四類,這就是杜賓作為高智商的證據,

  從幾處課件,杜賓是精神分析的大家,他清楚警察局局長以及部長,甚至於包括他自己是作為盲目的主體,所以他能夠跳到第一以及第二類主體思考,並且隨時跳出自身的第三類主體。]

  蘇軒冕書寫速度慢了下來,因為時不時需要查探資料,他寫的所有東西可都不是胡謅,在地球拉康用坡先生的《失竊的信》作為例證,和另一位法國著名的哲學家德裡達進行了非常著名的大辯論,而關於失竊的信,更加是被兩位大師分析個辯。

  這個世界依舊存在德裡達和拉康,但因為沒有愛倫坡存在, 也更加不可能有《失竊的信》這篇小說,因此著名的辯論自然也沒有,蘇軒冕寫的東西也就是這兩位大師的一些零碎。

  [“……這樣惡毒的計策如果配不上阿爾特拉厄,也配得上蒂埃斯特了。”在小說結束,敘說了杜賓在給部長的空白假信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此時能夠看做杜賓被假信持有人,或被信持有的主體,他更加期待,“奪回信的王后面對部長的威脅將寸步不讓,但自以為抓住了王后把柄的部長將有恃無恐。當對質的那一刻到來時,部長將拿出這封信,但那時他將讀到那句留言。而且他會認出杜賓的筆跡。這就是杜賓期待的,他將在想象中見證這戲劇性的一刻,即使他不能在這一刻身臨其境。”

  但這一刻真的會到來嗎?並不會,從小說一開始,D部長當著女王的面拿走信件,並且把信件放在信夾上,就能夠看出,他是個賭徒性格的人,賭徒性格會不顧一切,但他在和女王攤牌錢,一定會事先檢查自己的底牌,當他發現是杜賓將信竊取之後,他一定會采取報復行動,這就是杜賓被信持有之後的盲目。

  小說中所有人的選擇,所有人的盲目都無比貼合了其本身的身份以及性格、認知。

  杜賓隨時進入第一類以及第二類主體,並且跳出第三類主體是杜賓厲害的地方。

  而最後在被假信持有後,也展現出了盲目,這就是作者厲害的地方。

  綜上所述,《失竊的信》是一篇傑作,而杜賓的聰明並非是通過強行降智商來達到。

  歡迎討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