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寫推理小說》第五十二章 向陽的詩
  報社頂尖就是全國前十了,至於成為全國前三的報社,蘇軒冕想都沒這樣想過,先瞅瞅前三是什麽報紙再說話。《參考消息》、《人民日報》、《華夏電視報》,這就是前三,再把要當前三的話說一遍?!

  蘇軒冕一點也不飄,老老實實的做著報社未來規劃,作為穿越者、系統創造者、未來文豪,蘇軒冕的野心稍微大一些,一年內做到市一流。

  [銷量方面可以用推理鍛煉累積,不過要進一步提高,增加凝聚力是關鍵,可以嘗試塑造偵探角色,進行長篇連載。]

  寫到這,蘇軒冕停了一會,才繼續起筆:[目前待定:基甸·菲爾博士、福爾摩斯、波洛、梅格雷警長、金田一耕助、神津恭介]

  這六個偵探角色,在地球拉出來那都是可以獨當一面,擁有大量人氣,密室之王——菲爾博士,世界上名氣最大的小說偵探角色福爾摩斯,推理女王的代表人物波羅,從推理到文學的梅格雷警長,最後兩位是,RB三大名偵探其中之二。

  “具體以哪位偵探為基準待定,至於報社的口碑,我就是口碑,這個不用思考。”蘇軒冕寫寫畫畫有些累了,起身又要了一杯咖啡,工作五分鍾休息一小時,說的就是蘇軒冕,有夢溪小談官微帳號的他,登陸上去看看。

  不管刷微博的這貨,我們視線回到報社。

  “老言下班後喝一杯?”李河基道。

  “好啊,正好我那口子和女兒一起旅遊去了,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就算回去也是隨便弄點東西吃吃。”老言笑呵呵的答應。

  李河基和老言年齡相仿,兩人在一起共事也好幾年了,所以是同事,也是要好的朋友。

  下午報社招聘了四個實習生,其中有兩個是大學生,另外兩個也沒超過三十歲,有文員的工作經驗,所以應該適應挺快。具體安排是兩位大學生跟著小杜,後者現在升為了報社網絡與宣傳部門的組長。

  有文員經驗的兩人,安排在了肖編輯手下,肖編輯也升了副主編的頭銜。

  現如今很多公司喜歡升銜不升職,比如說你是普通的銷售員,然後給你升一個副經理的頭銜,但實際上負責的工作,以及工資都沒有變化,沒有任何卯用。然而蘇軒冕從來不搞這一套虛東西,升組長和升副主編,都是升了工資的。

  另外除了肖編輯和小杜,報社其余的員工,也是有提升。雖說工資漲得不多,但至少是一種盼頭。

  七點整,報社下班,李河基因為有一些東西還沒處理完,所以多忙活了半小時,二老言因為等李河基自然也沒走。

  李河基忙完後,收拾東西,準備去兩人常去的小酒館喝一頓。

  “嗯?今天是小杜值班,還是小郭值班?”李河基出主編辦公室的門,看見還有三人沒走開,但夢溪小談的輪值安排,只有一人。

  “是小郭,但小杜今天鬥志滿滿。”老言解釋了一句。

  李河基聞言點了點頭,道:“小杜你一下是下班最準時了,今天怎麽主動加班?”

  “我工作一直很認真,主編你交代的事,我都是在工作時間完成了的,所以才按時下班。”小杜先給自己辯解了一句,然後才道。“給我們官微打廣告的事,感覺既然是我提出來的,就要盡快弄完。”

  “好的,那我和老言先走了。”李河基和老言一同離開,小杜打完招呼,繼續埋頭苦乾。

  兩人經常去的老地方離報社也不遠,沒十分鍾就到了。

  喝喝小酒,擺個龍門陣,這就是中年男人向往的生活。

  “我們新來的這位監督,真是個厲害的人物。”李河基突然道。

  老言一怔,沒想到會突然提及蘇監督,不過很快回神接話:“是啊,很多年輕人的本事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一開始誰也不相信,依靠連載小說能夠把報社救活,但偏偏這件事就乾成了。”

  說著抿一口江小白,繼續道:“三篇小說我都看了,不過可能年紀大了,腦袋有些遲鈍,我還是更喜歡最新的一篇敦厚的詐騙犯,更有生活氣息啊。”

  “嗯。”李河基把就端到嘴邊又放下,他道:“寫文章是厲害,但我說的蘇監督厲害不單指是寫文章。”

  “你是說……”作為老油條的老言自然是明白了李河基的意思。

  “看上去蘇監督是和和氣氣很好說話,甚至於每天都只是打卡下班不在報社多呆,感覺好像不管事,實際上報社的走勢以及所有發展都在他的計劃之中。”李河基道:“還有小杜那個傻小子,以為是自己想到的再次打廣告,其實根本就是監督他正準備說的話。”

  不說還沒注意,一說老言回想一番,真是如此,當說到官微和公眾號沒有粉絲,蘇監督就問起了廣告效果的事, 這明顯能看出是在心中打定主意再打個廣告,不過話被小杜先說了。

  但如此情況蘇軒冕就順水推舟的,當做是小杜提議,並馬上采納,應該怎麽說呢?

  是不會跟下屬搶功勞?好領導。

  還是有城府?少年老成。

  用來形容蘇軒冕,老言感覺都不對,最終也讚同了李河基的話,這年輕的監督,的確是很厲害,還是那種說不上來的厲害。

  說完國內的發展,說說RB潮星報上的事。

  《向陽之詩》可謂是,《zoo》諸多虛假的希望之花中,最真的一朵了,還是同以前的短篇差不多,充滿了腦洞。

  短篇一開始,就是一個老人製作了機器人來照顧自己飲食起居,因為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因為染上了病原菌,而世界上的其他人類,因為突然出現在空氣中的病原菌,在兩個月內全部死亡了,而製造機器人還有一個最終目的是,老人死後,希望機器人將自己正確埋葬在伯伯的墓地旁邊。

  老人在生命最後的階段,教會了機器人的感情,特別是教會了機器人“死”的意義,如果小說到這裡結束,那還真是一個令人感動的短篇,然鵝最後有反轉,這個老人原來也不過是伯伯製造的機器人,他所謂的中了病原菌大限將至,也只是因為被設定成這樣。

  所以簡簡單單的說,向陽之詩是兩個機器人的故事,至於人,死絕了!

  RB的物哀文化,倒是很喜歡這個死亡之中的美麗,所以向陽之詩得了比《小飾與洋子》還高的分,並且還很多讀者留言說很感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