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絕地求生之傳奇榮耀》第二百三十五章 枯燥的訓練
  新隊服的顏色比起原來的,有了不小的變動。
  在顏色上,黑色為主體,衣袖為橙紅色,褲縫也帶有淡淡橙紅色線條,搭配黑白相間的休閑鞋。
  整體為棒球服的風格,不再是之前的衛衣樣式。
  後背用灰白色的字體彰示了俱樂部的名字,左右兩邊的臂章位置縫製了俱樂部黑玄鳥的隊標。
  左胸口貼著國旗,右胸口是PUBG分部的標志,新隊服將俱樂部不同分部進行簡單的區分。
  隊服上其他比較醒目的位置,如肩膀正上面、臂章的上下兩側等,便是對稱分布的讚助商商標。
  怎麽說呢,第一眼看到這個隊服的時候,眾人都覺得有些不怎的。
  不過整體換上後,看起來也還行,起碼整體偏黑暗色的風格,與俱樂部的名字還算契合。
  當大家都在相互打量著的時候,眾人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新隊服,太顯身材了。
  像老馬(QIF_Tiao)這種比較肥胖的,傳上去整個人就感覺鼓鼓囊囊的。
  而這身衣服穿在從軍人退役下來沒多久,身材還保持著沒有走形的方樂身上時,頓時又有種型男俊帥般的乾淨利爽。
  鮮明的對比,鐵綠葉一樣的襯托,不知怎麽的,大家便接二連三地笑了起來。
  以至於,馬剛當場發誓:“爹從明天開始,一定要減肥!”
  不過很可惜的是,沒人當真。
  大抵上是從眾人那不信任的眼神與笑意中感受到了屈辱,於是當天晚上,幾局遊戲打完,大家開始點外賣的時候,老馬哥單人一口氣點了近百塊錢的燒烤。
  化悲憤為食欲。
  2月14號,為期兩天的賽季宣傳片拍攝結束,同時春季賽三個賽區的分組也完成了。
  QIF不出意外的分在了米拉瑪賽區,同組的還有去年夏季賽季後賽第5名KTO戰隊、第8名XTY、第11名FSE、第14名ST;
  以及夏季賽沒有進入季後賽的其他11支隊伍,包括新加入的、背後有著強大實業集團支撐、資金雄厚的安豐電子(ANF)。
  三個分組看下來,談不上哪個賽區一定強,哪個賽區一定弱。
  艾倫格賽區,有夏季賽冠軍、PGC第四名的盛世(SSE)戰隊;維寒迪賽區有春季賽冠軍天輝(TFG)戰隊,雖然他們在夏季賽的排名不高,可在PGC的表現卻並不弱,拿到第五名的成績。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年底三個杯賽的三個冠軍隊伍,恰好被依次分配在了三個不同的賽區。
  微博杯得主RA戰隊在艾倫格賽區,天命杯的QIF在米拉瑪,而黃金賽的冠軍BOS按照排名則是恰好被分配在了維寒迪。
  分組情況出來後,網上都在討論著這三個賽區哪一個更強,會不會出現某個賽區特別厲害,或者說某個賽區特別弱的情況。
  而這個時候,方樂他們則是在考慮著跳點衝突的問題。
  QIF所在的小組,艾倫格地圖還好,雖然有其他隊伍也跳G港,但上下城區可以和平共處。
  米拉瑪的大E城和薩諾的漢庭這兩個跳點,卻是沒辦法和平共享的。
  “要不然就乾脆訓練賽落地csgo,五局三勝,誰贏了歸誰?”小羅對教練提議道。
  “我正在跟DZ和FNB他們的教練商議,等等看吧。”吳暢暫時沒同意小羅的意思。
  對於教練組而言,落地剛槍這種事情,能避免就一定要避免的。
  因為前期的戰鬥不確定性太大了,就算打贏了,因為人員編制的不滿,也會導致後續教練安排好的戰術無法執行。
  教練組的作用會被削弱很多,甚至完全無用的地步。
  半小時後,結果出來了。
  “薩諾的DZ讓了,他們把跳點改到了TatMok附近。”
  “米拉瑪呢?”蜂鳥問道。
  “FNB不想讓,最後決定是打,訓練賽五局三勝。”吳暢按下ipad的電源鍵,熄滅了屏幕後,抬頭望著大家道:“那麽明天下午的訓練賽、還有後天的一場米拉瑪地圖,一共五場,不管航線怎麽走,你們就都得去大E城。”
  如果因為航線問題,自己隊伍不去,但別人硬是高飄飛過去了,那就等於天然0:1開局。
  跳點的問題,在絕地求生的賽事上,屢見不鮮。
  或許有人會問,明明平時路人局打RANK都是隨便跳的,這個點不行那就換一個點唄,不想落地csgo,幹嘛又非要跟別人爭?
  這其中就涉及到了戰術安排了。
  這也算是絕地齊聲這款遊戲的特殊之處。
  自由度比較高,地圖太大。
  教練組就算真的神通廣大,能設計出所有跳點在不同圈形下的轉移路線和打法,隊員們也吃不消。
  他們不可能去把每個跳點都練得滾瓜爛熟。
  因為每一場比賽涉及到的隊伍是16支,一共64名玩家。
  設計這些路線和打法的時候,還得考慮周邊敵人的問題,這個工程量太大了。
  職業選手在賽場上,本來就是神經緊繃,隨時要應變各種突發情況。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時不時換跳點,換打法。
  那最後只會打成一團漿糊,甚至有可能把原來最熟悉的打法和路線給忘記了。
  “休息好了,等下就開遊戲,去大E城好好再跑跑地圖,別忘了我之前給你們安排、講的那些東西。
  小羅你們三個要注意帶著方樂多熟悉,訓練賽搶點盡量別失敗,不然我們就得換跳點重新安排戰術了。到時候吃虧的只能是你們自己。”
  吳暢很快就安排好了晚上的訓練內容。
  主要就是帶著方樂在大E城裡挨個房間挨個房間的熟悉房間內部的布局和周圍地形,從哪個位置架槍可以輻射到哪裡,從哪裡往哪個方向走,在不用看地圖的情況下支援最快等等……
  反正……
  很枯燥。
  能想象到那種感覺嗎?
  一晚上,足足三四個小時,大家不停的開rank進入遊戲裡面,然後落地後就一遍又一遍地在大E城裡每個房間中轉悠。
  由於此前方樂並沒有接受過這種系統化的訓練,所以為了幫助他盡快熟悉,每到一個房間,其他幾個隊員都會分散開來,讓他仔細感受在這個位置可以觀測到哪些地方。
  然後分析攻樓時,甚至直接以隊員做沙包,進入建築內部的不同房間,讓方樂在外面用手雷轟炸。讓他記住從這個特定的角度投擲手雷只要不失誤,就可以進入指定的房間完成破點需求。
  最後還有跳傘時的落點。
  由於實戰中會有航線影響,所以他們得不斷地進入遊戲,然後根據遊戲中隨機的航線方向,用數量堆積來完成從不同方向飛往教練安排好的同一個落傘點的任務。
  以此來感受不同航線下想要跳到精確落點的操作要領。
  別小看了這個看似沒用的動作。
  在沒有人跟隊伍搶點的時候,這種練習顯得很雞肋。
  但如果有人跟隊伍搶點,那麽早一秒或者晚一秒落地,甚至於能不能準確落到教練安排的位置,都會直接影響到後面的對抗。
  偌大的大E城,城內當然什麽地方都可以跳傘落地,可有些地方,你落下去了,是沒法在拿到槍械後第一時間照顧到隊友,與隊友形成配合的。
  這就是教練要安排隊員們固定落點的緣由。
  所以,做職業選手,真的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麽光鮮舒適。
  經常會有玩家們看到有些隊員偶爾會直播一下別的遊戲,會有人覺得他們不務正業。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直播,從來就不是隊員們的訓練內容。
  更確切的來說,大多數時候,只要直播的是單排或者rank內容,那就代表著這個時間段是隊員們的放松和休息時間。
  當你一天有超過12個小時都在做著同一件事情,並且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持續下去時。
  這將極度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持久力。
  很少有人可以從一而終地保持最初的熱情與態度。
  更多的,是會慢慢把它當做一件工作、一件任務來完成,而不再是最初的興趣愛好。
  訓練消極怠工,下班局隨便亂玩,甚至於馬槍了翻車了也只是呵呵一笑,並不在意。
  更有甚者,訓練賽裡面,如果被人半路偷襲或者打掉了隊員,很不爽,就乾脆全隊停下來與對方死死尬住的情況都有,而且屢見不鮮。
  那些能夠名揚世界的職業選手,為何能夠拿到出色的成績,得到全世界范圍內玩家們的認可?
  除了他們很強之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對待這款遊戲從一而終的嚴謹認真的態度。
  街機遊戲裡,5秒內完成了15次完美格擋,並且在末尾更是采用了更容易失誤,但卻能在格擋後順勢接上連擊combo的跳躍格擋。出人意料的操作,最自身實力的自信,最終才出現了以絲血完成半血反殺的奇跡一幕;
  Moba遊戲裡,在率先遭受攻擊, 並且只剩下小半格血量時,面對對手大招加全部技能的攻擊,冷靜而沉著地閃掉所有非指向性技能和AOE技能後逆勢反殺滿血對手的經典鏡頭;
  ……
  這些一幕幕的經典還有很多。AWP在B點白車跳狙1V4,同樣是一把AWP在A點1V5,15秒之內,無縫銜接,流暢而華麗的完成滅隊壯舉。
  這些,無一不體現了操作者們對於同一款遊戲極致的研究。
  哪怕是在最緊張的賽場上,他們也能下意識地反應出來:知道不同角色不同招式的攻擊間隙、知道對手的技能是什麽、知道對手遇到這種情況後移動的位置、猜測對手在面對這樣殘局時可能會有的心理想法等等……
  然後,便是精準的、如同最精密的機器一樣,一環扣一環,沒有半分的失誤和卡殼,最終形成了令人經久不忘甚至可以永久傳承下去的經典畫面。
  這,就是電子競技。
  和傳統競技沒有多少區別,再複雜的動作,都是基礎操作的延伸。
  如果不是他們將這些最基礎、也最容易令人忽略的東西日複一日、戒驕戒躁地重複練習,怎麽可能在緊張而刺激的賽場上完成那種即便是現在看來都難以完成、難以複製的經典鏡頭?
  方樂很幸運,數年的軍旅生涯,常人最難忍受的枯燥和煎熬,對他而言,都不算什麽。
  還有什麽能比在熱帶雨林裡一趴就是三天三夜而更枯燥和煎熬的事情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