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秦魂昭》第105章・步天歌謠
  大秦,遼西郡。

  遼西郡在戰國時燕國所置,有狗澤都,陽安都,白庚都,酉城都等。

  到始皇帝建立大秦時,便將治所設在了陽樂。

  此時的陽樂縣內街頭。

  周正宇在一早就帶著毛豆到達了陽樂縣。

  只是因為沒有命盤的指引,到了陽樂縣之後,周正宇也是一頭霧水,暫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只能帶著毛豆在陽樂縣各個街頭尋找線索。

  陽樂縣甚至是整個遼西郡以及遼東郡下轄的城市並不似大秦治下的其他郡下轄的城市一般。

  首先這裡說不上繁榮,甚至居住在這裡的人連溫飽的問題都很難解決。

  但這裡的人還不和大秦治下其他郡的人一般,吃不飽穿不暖就去做流民尋找生機。

  因為這裡是關外,始皇帝在當初傾全國之力修建所謂長城時,並沒有將遼西遼東兩郡算在其中。

  兩郡的人民都知道,再往南去,過了長城高牆,到漁陽郡,那裡才是關內。

  遼西遼東兩郡在始皇帝看來,就是為了防止東胡人突然南下入侵大秦做的緩衝地帶。

  這裡沒有官道,這裡沒有律法,甚至這裡多的居民本就是在關內犯了罪才被發配到這裡來低於東胡人的。

  這裡的官員也多是犯了事被下放到這裡等死的,可以說前途盡斷。

  走在陽樂縣的街道上,周正宇的第一感覺就是冷清。

  這裡的人基本上很少有在外逗留的,男人多是戍邊將士,留女人在家也不常出門,偶有出來,也是急匆匆辦完事就回到了家中。

  像江南諸郡那般人聲鼎沸,叫賣聲震天的現象是斷斷沒有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跑慢點,再教教我那首歌謠怎麽唱來著,我學學。”

  在周正宇前行的路上,前面不遠處的巷道裡由遠及近傳來了一群孩子的笑聲。

  不一會,周正宇就看到了四五個只在腰上裹著獸皮的五六歲孩子互相追逐著。

  其中有一個稍微高點的孩子對另一個跑在前面的孩子喊著。

  “我再唱一遍,學不會我可就再不教你了啊,一會兒聽仔細嘍。”

  前面跑的那個孩子聽後面追的孩子求他了,面也不跑了,在周正宇不遠處一個草地裡站好準備教他歌謠,其他的孩子見此紛紛安靜下來,靜等著聽那孩子唱,好跟著學。

  “四星,其形,似簸箕,

  箕下,三星,名木杵,

  箕前,一黑,是糠皮。”

  見其他孩子站好了等著自己唱歌謠,那孩子也是有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早知道隨口學來的這麽幾句歌謠兒能這麽出風頭,他早去學了,何必等到這時候。

  想到這,這孩子也不在拿捏身段,而是開口一句一句的唱了起來歌謠兒,唱完,他抬起頭眯著眼向下看了幾眼那些孩子,高傲道,

  “都學會了沒,學會了就回家去吧,免得你們娘親們等急了出來尋你們,到時候免不了要吃頓樹條子!”

  “學會了學會了,你聽我唱的可對?”

  那之前求著他教的高一點的孩子在他唱完後閉著眼皺著眉在原地站著,細細學著那些字眼的發音和唱調兒,此時想來是學到了,急忙出聲說到。

  “那你便唱來我聽聽,若是唱錯,我可是要說你的!”

  教的孩子不屑的笑了笑,那眼角看了那高個子男孩一眼。

  “四姓,齊姓,思簸箕...”

  那孩子嘴上說著學會了,

到他唱是,確是開口就錯。  那教的孩子只聽了這一句,就氣的翻白眼,

  “行了行了,你也別唱了,那是四姓齊姓嘛,你怎不說你張姓呢,氣死我了,那是四星,其形,似簸箕,星星的星,形狀的形!”

  “嘿嘿,喜兒哥你也別生氣嘛,俺家被流放到西郊之前就是奴隸。

  不似你家,有個識字的爹爹,好歹讀過幾本書,能教你認幾個字。

  你同俺講那星星是哪個星,形狀是哪個形,我也不知道都長得什麽模樣。

  能跟著你學著怎麽讀,就已經很不錯了。”

  被罵的孩子也沒生氣,嘿嘿笑著辯解了一句,又出聲到,

  “這下我記住了,喜兒哥你聽我再唱給你。”

  說完,也不等教的孩子再說什麽,就又唱了起來,

  “四星,其形,似簸箕,

  箕下,三星,名木杵,

  箕前,一黑,是糠皮。”

  “這次可對了,喜兒哥?”

  “勉勉強強吧,繼續努力,回去以後多多溫習!”

  喜兒哥皺皺眉頭,沒想到那奴隸家的種還挺聰明,才跟著學了幾遍就學會了。

  “喜兒哥,溫習是什麽意思?”

  “就是讓你多唱幾遍!”

  喜兒突然有些煩躁,剛才教人唱歌謠是的優越感這會也沒了,見那孩子連溫習是何意也不知道,突然就失去了性質,沒好氣的回了一句就抬步撇開這些人走了。

  “走,我們去問問。”

  見喜兒要走,周正宇抱著毛豆往前追去。

  方才,就在他尋思著去城外看看有沒有什麽能找尋到的信息時,他聽到了那幾句熟悉的歌謠。

  而那段歌謠吸引自己的地方不僅僅是自己也對那首歌謠熟悉,更在於那首歌謠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就出現。

  那首歌謠在周正宇穿越前,在天文領域特別的除名,而學考古的他有時候也會用到那首歌謠。

  所以在聽到那孩子唱出那歌謠的其中幾句之後,周正宇就站在了原地等那孩子唱完。

  他想知道那孩子能唱出來多少,還印證自己的猜測。

  “四星,其形,似簸箕。

  箕下,三星,名木杵。

  箕前,一黑,是糠皮。”

  這三句那孩子唱的歌謠,出自穿越前唐代鄭樵《通志.天文略》裡的《步天歌》。

  《步天歌》是唐人通過觀星,總結下來的二十八星宿下轄幾乎所有星辰的數量位置描述。

  那孩子唱的三句,是描述二十八星宿中東方蒼龍七宿第七宿,箕宿下轄三星官的三句。

  箕宿,又叫箕水豹,為東方蒼龍龍尾擺動所引發之旋風,下轄有,箕,杵,糠三星官。

  這些東西,本身在周正宇的記憶裡是要到唐才有的,卻不知為何,這才是秦時,就已經成了孩子們口口相傳的歌謠,這讓周正宇吃驚不已。

  發生這樣的事情,代表著時空的運轉,似乎都因為他的穿越,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改變。

  “喜兒?”

  在喜兒將要離開那群孩子時,周正宇一個閃身追了過去,開口叫道。

  “誰?”

  本已經轉身要走的喜兒聽見有人叫他,轉身問道,似乎被直接叫喜兒有生氣。

  “我,我是朝廷派過來的大將軍,現在算是暗中走訪,問你們一些問題,回答好了,這些半兩錢,就是你們得了。”

  周正宇見喜兒轉過身來了,便自連心戒裡拿了一吊半兩錢出來,向著喜兒揚了揚手,示意他回答問題有錢拿。

  “你是朝廷派來的大將軍?”

  喜兒皺著眉頭,陽樂縣是遼西郡的治所,負責邊境的布防,總有軍隊進進出出,所以他不是沒見過那些將軍們,莫說大將軍,就是一個偏將,都不是周正宇這麽年輕的人能擔任的。

  看周正宇的樣子,比他也大不了多少歲,卻說自己是大將軍,真是好笑,要不是看那一吊半兩錢是真的,他就轉身走了。

  “哎,怎麽不信呢。”

  周正宇搖搖頭,果然十四歲的年紀在別人看來,就是太嫩,連一和七八歲的孩子都不信他。

  “呐,這回總信了吧。”

  說著,周正宇將手中的那一吊半兩錢拋在空中,用魂氣控制著送到喜兒面前, 並懸浮在那裡上下沉浮。

  “仙人?”

  喜兒本來還在尋思怎麽騙了周正宇的這一吊半兩錢就走,此時見著一吊半兩錢就在自己面前憑空懸著,哪裡還不知道是仙人駕臨,嚇得他連忙跪在地上。

  “劉大喜見過這位仙人,剛在對仙人多有冒犯,請仙人莫要和小人計較!”

  說著,喜兒轉頭看著還愣在原地的幾個孩子,怒喝道,

  “一個個的不知死活,仙人駕臨,還不快快跪下拜見,杵在那裡,是要當樁子嗎?”

  “不用了,你也起來吧,不用跪著,你只需要回答我一個問題,得到答案我就走,這一吊錢,還是你們的。”

  “是,是,仙人您吩咐,我聽您的。”

  喜兒聞言站起身來,他也不敢不站,仙人讓他站著,他也不敢再跪著。

  “我問你,你放在教他們幾個的歌謠,可有出處?是誰教給你的。”

  周正宇看著誠惶誠恐站在這裡的幾個孩子,知道自己對他們的壓力太大,於是也不拐彎抹角,直奔主題問到他想要知道的信息。

  “是老瞎子老瞎子經常在唱,我聽了覺得有趣,便忍著他身上的臭味在他身邊待了一日,才學到這幾句。

  但小人聽那瞎子,似乎這歌謠不止這幾句,只是那瞎子就記得這幾句了,便隻唱這幾句。”

  喜兒在周正宇問完之後,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在誰那學的,怎麽學的都一一道來,甚至還說了一些自己對這歌謠的猜測。

  “老瞎子?老瞎子是何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