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是每日一刊,相關采訪將會在當天編輯整理完畢後印刊,效率極強。
報紙總共有20個版,一至五版為要聞版,六版為視點新聞版,七版為理論版,九至十六版為新聞版,十七至二十版為周刊、專版和副刊。
鄭謙的采訪內容就在第十八版的人物專訪板塊中,整個版面只有鄭謙一人。
在采訪後,僅僅間隔一日,關於鄭謙的人物專訪便出現在了《人民日報》中,起初還沒有太多人知道,可是當央視新聞頻道也提及此事後,再加上粉絲們喜大普奔,奔相走告。
“《我的祖國》登上人教版教科書啦!小學生們也太幸福了!”
“鄭謙被《人民日報》特約專訪,厲害了!”
“鄭謙說我們即將成為現代化強國!”
“努力的人從不會被辜負,鄭謙的才華終於被官方看到了!”
相關討論、報道,遍布整個網絡。
行業內外幾乎都為之震動。
也不是沒有藝人被《人民日報》專訪過,但像是鄭謙這樣年輕的藝人,而且還是用幾乎大半個版面來報道的跡象,卻是從未有之。
一時間甭管是歌壇還是影視圈,都是為之側目。
甚至湘南衛視的晚間新聞,也援引了相關報道,為此番熱度更是添磚加瓦。
鄭謙徹底名聲大噪。
魏葉紅、張愛民等原空政單位的同事,以及副團長崔正義,都接連打來電話,祝賀鄭謙喜登《人民日報》。
按照幾位大佬的說法,鄭謙登上《人民日報》,那幾乎就等同於有官方背書的文職幹部,往後升職加薪都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在同等級的幹部晉升中,鄭謙有極大優勢能取得晉升名額。
除此之外,鄭謙寫的《咱當兵的人》、《當那一天來臨》也都被黨內提名表揚,並且還入選了《經典紅歌100首》,這些都將成為鄭謙在體制內的晉升資本。
鄭謙也特高興。
他第一時間讓王剛去訂購了《人民日報》,倒沒有真的訂個百十來份,那樣炫耀的意味就太濃了。
不過從這天起,悅享娛樂的員工上班時,都會發現,有郵政的送報員,每日都會來送上幾份《人民日報》,供公司員工閱覽。
與此同時,在南方粵省,公明街。
賣早茶的二叔公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的去城裡采買些食品包裝袋,路上路過一家報亭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喊道:“二叔公,你等一下。”
但二叔公置若罔聞,依然慢悠悠的踩著踏板繼續前進。
那人急了,連忙跑過去,大聲說:“二叔公,聽得到嗎?”
二叔公當然聽到了,他回過頭,看到對方的模樣,便訝然的下車說:“許主任啊?你喊我嗎?”
“是啊,二叔公!”
許主任跑了幾步,額頭汗都下來了,笑著說:“您這是去哪啊?”
“去買點食品袋,店裡不夠用了。”
二叔公推著車子,看著眼前的許主任,心裡有些納悶。
這許主任是新來的街道辦事處主任,說起來,上個月國務院剛剛下發通知,公明鎮剛剛被更名為光明區,轄下被劃分了光明、新湖、公明等六個街道。
而這位許主任,也是新官上任,剛剛被調來擔任街道辦事處主任,可能是臉嫩,看起來三十歲出頭,年輕有為。
許主任並非下來鍍金,此次調動過來,也是有任務在身。
公明鎮部分老舊建築物需要拆除重建,相關動遷方案已經準備就緒,許主任的到來,就是站在相對公平的角度上,勸說被拆遷用戶同意動遷。
當然,
政府對此也會有巨額補貼,有許多賠償方案可供選擇。因為拆遷費,相對這個時代的人均收入來說,的確很高。
而且政府不但給拆遷費,還給好幾套安置房,有的原住房面積就很大,堪稱巨型別墅,所以補償的時候,甚至能一連給十幾套房。
雖然是從大院搬到了筒子樓,空間狹窄了,但時代要發展,這也是大勢所趨。
所以很多拆遷戶對此都很滿意,爽快簽字
原本,許主任覺得這次的任務很輕松。
不過,當看到公明鎮市民鄭先生竟然出現在《人民日報》上後,他的想法頓時就有了巨大的轉變。
鄭謙是誰?
最近簡直如雷貫耳啊!
可萬萬沒沒想到,能跟我許某人扯上關系……
此時,許主任手裡拿著一份報紙,攤開來,指著其中的一個版面說:“二叔公,您認識鄭謙嗎?”
“鄭謙?”二叔公搖頭,但他總覺得有些熟悉。
隨後,當看到許主任手裡報紙上的照片後,二叔公頓時瞪大眼睛,詫異道:“這不就是多多嗎?鄭多多!鄭偉家的孩子!”
這下輪到許主任傻眼了。
但畢竟是年輕人。
旋即他也想起來了,鄭謙大概是鄭多多的藝名?
看二叔公的反應,這鄭謙肯定就是咱們公明街道的人啊!
“對,就是鄭多多!”
許主任笑道:“二叔公,多多現在可是了不起的明星啊,您看,這可是《人民日報》,連《人民日報》都對多多進行了專訪,你看著內容,鄭謙創作的歌曲《我的祖國》,都被收錄到教科書中了,昨晚的新聞聯播您肯定沒看吧!新華社都點名表揚了啊!”
許主任其實也是後知後覺,剛剛被調任過來,一切都還需要摸索和熟悉。
可每天慣例收看的《新聞聯播》,在昨天播出時,卻讓許主任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央視主播的敘述中,鄭謙不但是深城人,可不正還是我們公明街道的的嗎?
許主任緊盯著新聞畫面,得知鄭謙明天會登上《人民日報》,所以一早還沒到單位,就迫切的在附近的報亭裡查閱起來。
這一看,就瞬間入迷了。
萬萬沒想到,小小的公明街道,竟然臥虎藏龍!
如今紅遍大江南北的唱作歌手鄭謙,原籍竟然是公明鎮人。
昨晚上他其實就已經確認了這件事,但如今在《人民日報》上看到,那心情自然是截然不同。
堪稱激情而澎湃。
同時,許主任腦袋瓜子也是飛速的運轉。
一夜時間,就讓這位國際貿易專業出身的街道辦事處主任,想到了許多鬼點子。
特別是看到《人民日報》的專訪後,許主任更是激動的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鄭謙如今正當紅,粉絲何其多,話題也足夠,絕對是整個公明鎮的驕傲。
那麽,是否可以以此為賣點,打造“鄭謙故裡”的概念,吸引大批的粉絲來參觀和旅遊呢?
這種事情並非不可能。
因為是有先例的,比如魏葉紅走紅後,她的家鄉就成為了許多粉絲接連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為當地旅遊業創收做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們“鄭謙故裡”完全可以效仿嘛!
對比魏葉紅,鄭謙現在的人氣也絕對不差,甚至猶有過之。
他甚至想到要找寫手把鄭謙的事跡寫出來,出版成冊,加以宣傳了!
二叔公見許主任興奮的直翻白眼,也很是感慨。
這位許主任雖然年紀輕輕,但看來還真是個關注民生的熱心腸啊!
不過,鄭謙都上《人民日報》、《新聞聯播》,也是讓二叔公頗為驚訝和高興。
“我就知道這小子有出息,你看看,都上《人民日報》了,哈哈,是金子總會發光啊!”
二叔公拿著手裡的報紙看了一眼便不松手了,想必是不打算還給許主任了。
許主任原本還想拽回來,看著二叔公崛起的眼神,便無奈作罷。
唉,一份報紙九毛錢,都能吃兩個肉包子了。
“二叔公,關於咱們街道的發展規劃,你作為街道的長輩,也要多多參與一下嘛!”
許主任走在二叔公旁邊,“我是這麽想的,鄭謙既然現在已經是名人,那麽名人效應就能為家鄉帶來經濟效應,市裡雖然下了文件,要動遷一部分居民的住宅,但是鄭謙家的情況就很特殊,我們可以適當的保留鄭謙家的住宅,供遊客來參觀,我們公明鎮,也是要發展旅遊經濟的嘛!“
二叔公詫異了,這也能行?
他想要嘲笑許主任異想天開,可下一刻,就看到前方有幾個高中生模樣的少年、少女,各自背著雙肩背包,一看就是外地來的。
此時他們手裡撐著一幅地圖,不斷的來回打量,向路人詢問:“大哥,這裡是公明鎮嗎?”
“您知道鄭謙嗎?小名叫鄭多多!”
“對,我們是他的粉絲,很喜歡鄭謙,想要了解鄭謙的過往呢!”
二叔公傻眼了。
這也能行!
就連許主任都震驚了,深深被自己的遠見所折服,他連忙走上前,愉快的打招呼:“你們好啊,朋友們,歡迎來到——鄭謙故裡!”
……
聽說街道要拆遷的事情,梁蓉和鄭偉的反應並不大,如今,兩人事業煥發第二春,多旺鮮奶乳業如今已經成為粵省排名靠前的鮮奶乳業,雖然與常溫奶的勢頭無法相比,但每日盈利數額也想對可觀。
而同行給予的壓力,也迫使鄭偉向華北地區進發,在當地收購了一家牧場,雖然只是一家小牧場,但也有五十多頭奶牛。
鄭偉要在這裡試驗常溫奶市場,這是為以後考慮,萬一哪天鮮奶市場因為各種政策原因慘遭滑鐵盧,有這一手後路存在,也不會瞬間賠個底朝天。
當然,常溫奶市場常年被幾大巨頭壟斷,鄭偉現階段根本無法與這些巨頭們抗爭,所以他的主戰場,依然還是鮮奶行業。
而為了開疆擴土,把鮮奶的運輸速度保持一個較高的水準,鄭偉還斥巨資收購了一家物流公司近半的股份,開發了一條從華南到華北的專屬物流線。
鄭偉的想法很簡單,華北地區的鮮奶份額被常溫奶市場擠壓的沒有喘息之力。
在粵省,鮮奶還能佔據10%以上的市場。
但在華北,雖然這裡有最多的牧場,但許多地方的鮮奶市場份額,只有可憐的3%。
而且大多都是散戶運作,無法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利益鏈。
多旺鮮奶就是想要提高華北地區的鮮奶市場,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最關鍵的反而不是銷售渠道,而是物流線是否能夠正常運轉,甚至是說,在正常運轉的情形下,提高時速和效率。
這就是多旺鮮奶現階段許多攻克的難題。
除此之外,鄭偉最近這段時間,走遍大江南北,也逐漸了解到兒子鄭謙在當下的人氣是有多麽火爆,他非常欣慰和喜悅。
因為這就可以省下一筆產品代言費了!
不過,因為鄭謙正在參加《中國偶像》,而節目的冠名商是同行火牛乳業,按照節目合同協議,鄭謙在節目結束前,是無法代言多旺鮮奶的,所以還需要等節目結束,鄭偉才能狂薅兒子的羊毛。
另一邊,梁蓉開辦的教育機構“安新教育”,在經歷了兩個月的磨練和業務開展後,勉強維持正常運轉。
不過現階段,依然還是處於小幅度的虧損狀態。
雖然待遇和薪資在行業內都算中上,但現階段規模不大,很難吸引到真正的有才之士加入。
所以現階段,公司主打的依然還是中小學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至於其他業務,像是外語培訓、出國谘詢,甚至是圖書出版等項目,依然無法有序的開展。
不然的話,虧損的就更多了!
鄭謙了解過老媽梁蓉的想法,其實心底也很吃驚父母的這份事業心。
梁蓉顯然是想要做前世的“新東方”。
現階段,國內教育市場魚蛇混雜,不得人心,許多所謂的教育機構不過都是小作坊,交了錢跑路的比比皆是,所以引發了一定程度的信譽危機。
許多人寧願請專業性不太強的個人家教, 也不會考慮專業性極強的教育機構。
而安新教育,目前就面對這樣的窘境,任憑營銷說的天花亂墜,也沒多少人敢輕易嘗試。
梁蓉也知道,這必須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營銷案例才行,比如在安新教育走出去的孩子,考上了京城大學、水木大學,或者香港大學等等。
而安新教育起步時間太短,這樣的營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能熬時間。
而教育機構想要做大做強,也並非易事。
要麽建立一種模式,保證老師不會輕易流失,要麽建立一種模式,降低教師的重要性。
而安新教育現在,做的是第一種模式。
不僅需要保證老師不會流失,還需要更豐厚、優越的條件吸引更優質的體制外教師加入。
這都需要時間的累積。
不過,梁蓉和鄭偉也都在這段時間,陸續知道了兒子多多在娛樂圈是如何興風作浪了。
即便工作再忙,每周五晚上,也都會準時收看《中國偶像》。
從起初的不敢置信,到每次看電視的緊張,再到晉級時的喜極而泣,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裡,兩位爸媽的情緒真是忽高忽低,大起大落。
直到今天,從《人民日報》上看到兒子鄭謙的專訪後,那種發自骨子裡的欣慰和驕傲,讓得分居兩地的梁蓉和鄭偉,在電話裡說著說著就笑著抹淚。
“這可是我的寶貝兒子!所謂虎父無犬子……”
“呸,你靠邊站,明明是我的寶貝兒子!”
“嘿嘿,我養的……”
“我生的!”
“……我也出力了好吧?”
“嘟嘟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