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秦工程兵》第276章 宣傳戰
這其實就是沈兵用上的宣傳戰。

  在這時代想打宣傳戰其實是很困難的,原因是這時期宣傳工具十分落後。

  電台?

  喇叭?

  電視?

  ……

  一概沒有。

  若是要發傳單,或許就要加班加點製作上千卷竹簡,然後將這上千卷竹簡運往敵境……若幸運沒被敵人發現,還要將竹簡四處分發,但卻是要粘在牆上都十分不易。

  然而有了紙之後這些就變得簡單了。

  首先書寫起來容易得多。

  沈兵暫時還沒想把印刷術給折騰出來,於是就用了個簡單、直接的土辦法:將壽春所有識字的人集中起來,擺一張樣本讓他們沒日沒夜的抄寫。

  紙張的來源就不用說了,沈兵只需在壽春再弄一個造紙作坊就成了。

  扶蘇身為大梁軍的監軍所以什麽事都不能瞞著他。

  開玩笑,所謂的“監軍”就是大王派來監視這支軍隊的意思,還瞞著他?那差不多就是欺君、意圖謀反了。

  不過沈兵原本也就不打算瞞著扶蘇也沒必要瞞。

  扶蘇倒是對這造紙術十分有興趣,畢竟在大儒淳於越門下呆了那麽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天生就好書法、好文筆。

  扶蘇認真的看完了整個生產過程,到那一張張紙從抄板上揭了下來時,不由吃驚得瞪大了眼睛,接著憤怒的瞪著眼睛問沈兵:

  “敢問副將,製作一張紙需要成本幾何?”

  沈兵據實回答:

  “屬下未曾算過,因幾乎不需成本。”

  如果說需要什麽成本的話,就是買來的一些木桶、抄板之類的東西。

  當然,這也是因為沈兵是副將手下有數萬免費勞力,否則這勞力成本還是要計算的。

  扶蘇怒道:

  “既是無需成本,為何外市一張紙卻要十錢?”

  “副將可知許多人卻是為了買上一張紙節衣縮食餓上半月?”

  這說的倒是實情,雖然在大梁雲畋那紙已降到五錢,但在別的地方還是需要八錢十錢甚至更高。

  十錢就是兩斤米。

  這時代吃的本就緊張,為省下這兩斤米再減少飯量,於是半饑半飽餓上半月就稀松平常了。

  沈兵回答:

  “公子此言差矣。”

  “我等從未將紙用於售賣,只是將其用於抵債。”

  “至於紙在市面上是何價格,卻與大梁軍無關。”

  扶蘇想了想覺得沈兵說得也對,他因為也曾花重金購買過許多紙,所以知道它的出處。

  但扶蘇依舊憤憤不平:

  “然副將此舉卻成了奸商的幫凶。”

  “若其成本如此便宜,副將何不方便世人低價售賣?”

  沈兵回答:

  “稟公子,首先我等身在士伍不得經商。”

  “若允許經商,這紙便是一張隻售半錢,我沈兵也可一夜暴富。”

  “其次,公子以為若是紙價便宜了便能方便世人?”

  “公子應知道大多是何人需要用紙!”

  這麽一說扶蘇就無言以對了。

  因為要用紙的絕不會是什麽在田地裡耕作的百姓,甚至都不會是普通的讀書人……

  原因很簡單,普通的窮苦讀書人考慮成本問題依舊會使用竹簡,不過就麻煩些、不夠輕便而已。

  之所以有人拚著餓肚子買紙,那是圖新鮮趕時髦,並沒有到非用不可的地步。

  所以大多數需要用紙的卻是有錢的達官貴人。

  比如扶蘇,自從有紙後他行文作畫就再也沒用過竹簡了。

  所以此時紙價貴那妥妥的是劫富濟貧……劫了達官貴人的富,濟沈兵這個貧。

  等到有一天,教育普及率高了普通老百姓都會寫字對紙也有需求了,那時紙價才會影響到普通百姓。

  接著沈兵又加了句:

  “不過,若是公子想要用紙,卻可隨時來取。”

  扶蘇“哼”了一聲沒回話。

  扶蘇自己也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他十分看不慣沈兵的作為卻又說不出沈兵哪裡有錯。

  事實上不只說不出沈兵哪裡有錯,反過來扶蘇還認為沈兵說的是對的。

  或許,這才是扶蘇不習慣的原因……他潛意識依舊站在淳於越一方,沈兵是對的也就意味著淳於越是錯的,於是沈兵就應該是敵人,至少是思想上的敵人。

  接著,扶蘇看到許多貴族子弟被集中在大堂裡抄寫……

  這時期會識字的基本是貴族子弟,如果說有例外的話就是儒家。

  此時的儒家雖然因為其思想不成熟且不切實際養出許多迂腐的大儒,但其進步之處就是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

  所謂的“有教無類”就是不分貴賤賢愚,每個人都可以進行教育。

  這在受教育權基本被貴族壟斷,普通百姓只能一代又一代的種田、受剝削、受壓迫的時代簡直就是個福音。

  於是,許多布衣就成為儒生學習治國的道理,接著受舉薦進入官場走上仕途。

  不過這情況畢竟是少數,集中在大堂內的絕大多數依舊是貴族子弟……壽春是完整的投降的,於是遺留下許多原楚國的受過教育的貴族子弟。

  扶蘇驚問:

  “副將何故將他們集中在此受刑?”

  沈兵回答:

  “稟公子,只是抄寫些東西罷了,並非受刑。”

  不過想想,沈兵自己也覺得他們這樣子與小時被老師罰抄時頗為神似。

  扶蘇拿過一張“告示”看了看……確切的說應該是“傳單”。

  只見上面有配文字的幾小格畫,大概說的是楚民只要到淮河向秦軍投降,就可以得到一塊田及一片宅地,且有新式農具從事生產,能享受更好的生活。

  扶蘇看著不由笑了起來,道:

  “副將此舉是希望以此勸說楚民投秦?”

  沈兵回答:

  “正是,公子以為不妥?”

  扶蘇搖著頭抖了抖手中的“傳單”,略帶得意的笑道:

  “若此物能讓楚民投秦,我等又何需勞師遠征斥之數十萬大軍。”

  “副將將此事看得過於簡單了。”

  “副將需知,欲要楚民來投,唯有仁德二字。”

  沈兵隻笑了笑沒回答。

  他認為扶蘇應該將“仁德”換成另外兩字“利益”。

  國家之間講利益,百姓也同樣也是跟著利益走,尤其是中原各國沒有外族仇恨的百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