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秦工程兵》第390章 沙州
,最快更新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從肅州傳來。

 第一個消息是月氏以議和為名將秦軍使節騙往月氏之後截殺。

 這時沈兵就感到事情不妙了。

 這並不是說月氏或匈奴稀罕殺這五十七人的使節團。

 而是月氏表明態度站在匈奴一邊並給匈奴下的投名狀……口說無憑,將秦軍使節團殺了也就是向全天下表明月氏與秦國翻臉,於是可以讓匈奴放心。

 第二個壞消息,就是月氏大封鎖河西走廊並全國范圍內搜捕秦國商人及要來投秦的西域少民。

 這才是真正讓沈兵頭疼的。

 此時月氏的位置在沙州也就是現代的敦煌一帶。

 這地方不僅是河西走廊的出口同時也是前往西域的重要基地。

 說是出口,是因為所謂的河西走廊就是北為合黎山南為祁連山,中間夾著的一條帶狀平原地帶。

 這條帶狀平原地帶不僅地勢平坦且中部還有許多由祁連山雪水融化而形成的河流綠洲,這些綠洲可以成為天然的補給點。

 說是前往西域的重要基地,則是敦煌此地四周要麽是山地戈壁要麽就是沙漠,方圓數百裡就那一塊綠洲,前往西域若不在補充食物淡水便很難到達西域。

 於是此地一旦與秦軍交惡,中原通往西域的路就可以說被切斷了。

 中原的路一斷,自然就不會有什麽絲綢之路。

 一想到這沈兵就緊皺眉頭,他沒想到原本一路向好的局勢突然就這樣急轉直下。

 原本大家都以為月氏是匈奴的敵人,所以秦國與月氏結盟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哪想月氏不僅沒跟秦國結盟反而與匈奴結盟。

 看來沈兵還是低估了匈奴在西域的影響力。

 為此沈兵專程趕回五原召開了一次會議。

 此時的五原在雲畋的和楊端和的共同的治理下已有些樣子:從昌平君那的吞絲已一批批運達,綢緞一匹匹從紡織工廠製出,甚至就連商隊都已經組建完畢……

 這商隊是由大小數十個組織組成的,僅僅只是運綢緞的馬車就有千余駕。

 之所以要數十個組織結成一個商隊,是因為許多小的組織甚至還有百姓個人加入的組織的沒有經商經驗。

 這些個人組織在途中很容易因為地形不熟迷路或是食物、水源不足等問題出狀況,尤其還會被流匪劫掠。

 因此將其全部結為一隊,統一請幾個熟悉地形的向導,沈兵再專為這支商隊派一支兩百人的騎軍護商……就會將風險降到最低。

 可現在卻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因為月氏的倒戈而使整個計劃陷於停滯。

 一眾將士自是對憤恨不平對月氏一片罵聲:

 “這月氏王好生無禮,便是兩國交戰也不斬來使,這廝卻誘我議和再殺使節!”

 “月氏原本便是蠻夷,又如何懂得這些禮數?”

 “待我等發兵北上,將那月氏王擒來問罪便了!”

 ……

 楊端和比較沉穩,他在眾人的一片喊打喊殺聲中對沈兵拱手道:

 “大將軍,屬下以為此事應從長計議。”

 “首先是敵我兵力懸殊,月氏據聞有兵七萬,現今又與匈奴結盟,再加十萬,便是二十萬兵。”

 “而我軍在肅州不過三萬,又如何能攻伐月氏?”

 王賁反對道:

 “月氏若是有兵七萬,又如何會被匈奴萬余兵力驅趕至沙州?”

 “若匈奴能以萬余兵力戰而勝之,我軍三萬兵力又豈能不勝?”

 王賁這推理雖是沒問題,但沈兵卻覺得形勢不能這樣簡單的對比。

 匈奴之所以在河西一帶能以一萬余兵力將月氏勢力驅逐出河西走廊,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匈奴對月氏兩面夾擊使月氏兩頭無法兼顧。

 另一方面……

 楊端和歎了口氣朝王賁拱了拱手道:

 “校尉有所不知。”

 “河西走廊到處是草地適合匈奴騎兵行軍,且其一路燒殺搶掠以戰養戰勿需擔憂補給。”

 “而此時我軍在河西的經營才剛起步,沿途營寨供商旅補給尚且捉襟見肘,又如何能供大軍與月氏、匈奴聯軍作戰?”

 楊端和這麽一說眾人就沒有聲音了。

 補給始終是個大問題。

 李岩五萬人從五原出發,一路留下兵力設營寨、剿匪、守村落,到肅州時就剩三萬。

 這三萬兵士的補給主要還是從月氏那頭供給的。

 確切的說,也不能算是月氏供給,而是隨軍帶去了絲綢布匹然後用它們換取軍糧。

 現在月氏那邊一翻臉並禁了商旅來往,就連這三萬兵士的補給都有困難,更別提增派大軍征討月氏了。

 楊端和接著說道:

 “是以,屬下以為我等應稍安勿燥。”

 “眼下應以守為主。”

 “只要我軍守住肅州並屯田種植,待明年收成之時便是月氏王授首之日!”

 魏呴讚同道:

 “屬下以為楊將軍所言極是。”

 “且月氏與匈奴乃一時之盟,若我等耐心等上數月,只怕兩國便又起戰事了。”

 王賁則反對道:

 “正因如此,我等才更要以快打慢戰而勝之。”

 “否則我軍那三萬士卒往後何以為生?”

 “難道還要從中原千裡迢迢運送糧食去不成?”

 “可我軍若是勝了月氏,不僅可以解決補給問題還可以此威攝西域各國!”

 一時各將領議論紛紛,主攻主守兩派爭論不休。

 沈兵沉吟半晌就問楊端和:

 “沙州可有城池?”

 河西駐防因為是楊端和負責,所以這些事他更清楚。

 楊端和回答:

 “回大將軍,並無城池!”

 敦煌古城是漢武帝大破匈奴趙破奴西征樓蘭所建, 月氏、烏孫都是遊牧民族,當然不會花力氣建城。

 沈兵又問:

 “那麽,月氏便是有七萬大軍,又如何能擋我軍三萬河內兵進攻?”

 楊端和趕忙呈上一份地圖,說道:

 “大將軍有所不知。”

 “沙州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北面是戈壁與天山余脈相接,西面則是一片沙漠。”

 “亦即朝向我方的三面皆有險可守,其不僅地勢險要無路可走,且大多缺少水源無法跨越。”

 “便是沒有城池也極難攻下。”

 沈兵“哦”了一聲。

 也就是說大多是易守難攻的山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