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牛吏》八十九.刮目相看
  在鄭縣的劉盆子喜見自己隊伍又壯大了許多。

  劉茂留守接收各營子弟,整整訓練出了六千少年兵,加上原來的軍隊和一路招收的新兵,羽林軍人數輕松突破萬人。

  練兵這種事情已經不需要皇帝親自過問了,他乾脆把羽林軍全部交給了二兄劉茂和軍司馬羅由,讓他們兩個人商量著統一整合。

  皇帝回來後的第二天,丞相徐宣和大司農楊音求見。

  徐宣上一次面聖還是皇帝剛登基後的第二天,當時樊崇還在鄭縣,幾大首領一起拜見,三跪九叩,把隻懂放牛的小皇帝嚇得手足無措,樊崇等人便不再把這個上不了台面的娃娃放在眼裡,該幹嘛幹嘛去了。

  楊音在行宮門口還曾見過皇帝一次,對他的印象早就有了改變,徐宣卻是許久不見,雖然每天都能聽到皇帝的消息,這時隔多日後的見面還是讓他十分震驚。

  小皇帝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在徐宣的印象中,皇帝還是那個頭髮蓬亂、穿著短褐的邋遢少年,臉上時時帶著惶恐,眾人向他禮拜便不知所措,手腳都不知往哪兒放,一副沒見過世面的農家少年模樣。

  可眼前的建世皇帝哪還有一分一毫當時的模樣,他身著黑衣端坐榻上,顯得莊重大方又不失英武之氣,面對二人的跪拜沒表現出絲毫不適,明顯已經適應了皇帝這個角色。

  不得不說,什麽樣的位置就養出什麽樣的氣質。

  徐宣對小皇帝刮目相看,不得不把從前的輕視之心全都收起,舉止越發小心起來,他規規矩矩地行了大禮,起身後在一旁垂首侍立。

  劉盆子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幾十萬軍隊的大管家,在歷史上留名的風雲人物。在前世那個放牛娃的視角裡,徐宣是個令人敬畏的人物,年齡和地位讓他顯得深不可測。可是從現在小皇帝的視角來看,這個人和混跡官場多年的老吏沒什麽本質區別。

  徐宣身材中等,略有些消瘦,臉上一派恭順神情。

  “陛下,陛下離京整整三十五日,臣,臣無日不在思念陛下。”徐宣說著抹了抹眼睛。

  皇帝還沒想好是說“我想死你了”還是“我想你死了”。徐宣又道:“陛下不在京中,臣等如失父母,惶惶無所歸依,臣懇請陛下莫再輕出,在朝主政。”

  劉盆子龍軀一震,臥槽,這麽惡心的話你也說得出!

  朕還是個孩子,沒有你這麽又老又猥瑣的兒子!

  古代禮法有時就是這麽變態,徐宣說得有毛病嗎?沒毛病!

  “君父”對應“臣子”,地位就是君臣父子的關系,別以為年輕就不能當爹!

  當年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六歲便母儀天下,十五歲時昭帝駕崩,她升格為皇太后,算作是昌邑王劉賀的母親,僅僅一個月後,劉賀被廢,漢宣帝劉病已即位,上官皇太后又迅速升格為太皇太后,比她大三歲的宣帝從禮法上來說是她的孫子,見面得叫她一聲皇祖母。

  小皇帝開口道,“丞相,朕有一個夢想,你知道是什麽嗎?”

  “夢想?陛下做夢了?”徐宣聽不懂小皇帝那些現代詞匯。

  “不是夢,是夢想,就是……理想,就是……志向。”

  “臣冒昧問一下,陛下有什麽志向?”

  “朕想讓天下子民皆無凍餒之憂,卿等重臣安享榮華,青史留名,朕垂拱而治,做一個悠閑的皇帝。”

  徐宣很意外,這話根本不像是一個放牛娃說得出來的,

看來自己從前絕對是低估了皇帝。  他起身再拜道:“陛下英明仁慈,實乃社稷之福,臣能為陛下效尺寸之功,是臣的榮幸。”

  劉盆子下了龍榻,親手扶起徐宣,兩隻手握住他的,眼中含著熱淚,說道:“卿等皆為朕之股肱也,君臣相得至此,何愁國家不興?”

  徐宣更是涕淚並流,說了許多感激的話,中心思想是感念皇帝的信任,他一定忠心耿耿為皇帝效命,請皇帝看他的表現。

  兩個人相對流淚,場面極其感人,旁邊的兩個太監牛頭和馬面都感動得不行,跟著暗暗流眼淚,感性的牛頭甚至發出嗚咽的聲音,為了免於禦前失禮,隻好偷偷地退了出去,前腳他出了帳門,帳外立刻傳來號啕大哭之聲。

  君臣都很激動,會面在極其感人的氣氛中結束,等到出了宮門,徐宣臉色立時平靜無波,向楊音道:“大司農,陛下所言屯田之事,你看如何?”

  “丞相,這些年咱們東跑西跑,四處劫掠,自己不安生,百姓也不得安寧,要我說,咱們也該找個地方安定下來,自己種點地了,總不能靠搶過一輩子。”

  徐宣一笑,“若是大軍都去屯田了,那麽誰來打仗?誰去攻佔長安,征戰天下?”

  “丞相,陛下只是想用饑民屯田,並未說要大軍全去屯田。”楊音道:“若是屯田能成,每年都有糧吃,我軍便可長駐關中,再不用四處顛沛,說不準還真能坐穩長安,號令天下。”

  徐宣淡淡一笑,沒再說話,看著楊音漸漸遠去,心中暗道:“坐令長安,號令天下。可那時的長安到底是誰的長安,天下又是誰的天下?”

  在行宮之內,劉盆子正和鄭深對坐於案,研究著如何開始屯田。

  小皇帝已草創了自己的文官機構“尚書署”,以鄭深總理尚書之事,這個職位在漢朝還不像後世那麽貴重,俸祿一千石,隻及郡守的一半,但是因為是內朝官,可以處理天下奏章,位卑而權重。

  因其權力大,品秩低,相互不匹配,故經常由朝中重臣兼領,如著名權臣霍光,便是“大司馬大將軍錄尚書事”,從他之後,這個頭銜便成為漢朝權臣主政的標配。

  赤眉軍的一幫泥腿子都不會寫字,不會有什麽奏章上奏,如今的文牘主要是在小皇帝的系統之內運轉。

  劉盆子的形勢頗像霍光主政的昭帝、宣帝時代,所有權力都在權臣之手,皇帝被困在宮中,只是一個尊貴的囚徒。但是樊崇、徐宣不是霍光,沒有霍光那種大政治家的氣魄和能力,皇帝卻比昭、宣二帝多了兩千年的見識。他已掙脫了這個小小的囚籠,有了自己的班底,正在一步步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劉盆子知道,兩套系統並行不是長久之計,他要把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滲透到赤眉軍的大隊伍中去,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合二為一,自己要麽成為大權獨攬的真正帝王,要麽退回到籠子裡繼續做囚徒。

  皇帝道:“子淵,依你看,丞相和大司農對屯田態度究竟如何?”

  鄭深道:“大司農似是很有興趣,丞相雖也說可,但是臣覺得他未必支持。”

  皇帝歎氣道:“不是未必,是肯定不會支持,子淵,屯田之事還要安排周詳啊!”

  當年綠林軍立了更始帝劉玄,經昆陽一戰,擊潰了王莽軍主力,奪取宛城,佔據洛陽,兵鋒強勁。赤眉軍當時正在濮陽,樊崇、徐宣等人見更始政權勢大,幾大頭領集體跑到洛陽朝見劉玄。

  如果劉玄對這些人妥善安置,是真的有可能將他們和平收編,進而坐穩天下的。可惜劉玄沒這個政治遠見,對赤眉軍首領一點也不重視,雖然也封了侯,但是只有空頭銜,沒有封地,態度上也很傲慢。

  樊崇手下幾十萬人,實力還在綠林軍之上,怎麽能受他的窩囊氣?幾個人一商量,便逃出洛陽,回到濮陽, 從此兩大起義軍正式決裂。

  等到劉玄入主長安,成了天下共主,赤眉軍在濮陽卻又面臨斷糧。將士們離家數年,不免思念家鄉,一個個都不想打仗,隻想回家,以致於許多人日夜號泣。

  幾個頭領商議說,若是回軍向東,恐怕士卒會一哄而散,都回家去了,咱們就全成了光杆司令。還不如繼續向西,斷了將士們回家的念頭,咱們直入關中,打進長安城,建立大功,也坐個天下玩玩。

  如今長安城在望,眼看要大功告成,若是屯田開展起來,人人有地種,有糧吃,大家是會安心扎根過日子呢?還是會繼續團結在樊崇、徐宣的周圍,隨著他們四處流浪?

  每個人考慮問題首先從自身角度出發,關注事情對自身地位利益的影響,這是非常正常的,也許徐宣還沒考慮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但是以他能做上這個位置的智商,怎麽也會對皇帝的意圖有所察覺。

  饑民屯田只是第一步,皇帝的打算是進長安之後,將幾十萬大軍打散,讓其中大部分去種田,那樣的話,幾大頭領的權力肯定會大大削弱。

  徐宣若能想到這一層,必定會極力反對屯田,即便表面上不好對著乾,暗地裡也會使絆子。

  鄭深道:“陛下去長安,羽林軍必要隨駕,可鄭縣城外還有五個營,雖是‘我軍’,其意難料,若無陛下的軍馬鎮守,屯田難以推行。”

  皇帝道:“那五個營也該敲打敲打了,總做牆頭草,牆也有倒掉的一天。至於留守的軍馬,負責屯田的將軍、校尉也有人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