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牛吏》四百五十二.陛下懂我
“牛吏 ()”

鄧奉從南陽郡到汝南郡,一路狂飆突進,襲奪了其郡治平輿,之後在水路要津興橋柵要塞下屯駐,以逸待勞,消滅來援之敵。這一套用兵組合拳動靜相宜、舉重若輕,一下子打破了郾城僵局,使建世漢順利將大半汝南之地收入囊中。

汝南大事已定,征東大將軍下令清剿汝南,掃清殘敵。因汝南南部還有幾個偏遠的縣尚未歸附,便要求鄧奉一部出兵平定。

鄧奉派使者前往召降,各地紛紛歸附,只有一個小縣新息還負隅頑抗。

新息是在桐柏山和大別山夾角處的一座小城,在淮水的北岸。

鄧終想率騎兵前去踏平縣城,鄧奉道:“區區小縣,不必勞動軍馬,徒增勞頓,過不了多久,彼等自然會主動來投。”

他對新息不再理會,帶兵奔襲六安國,跨過淮水,佔據陽泉。又向南佔據了蓼縣,之後便屯駐於陽泉,不再向前。

鄧終道:“兄長為何停駐於此?”

鄧奉道:“陽泉之地,塞斷淮水,連接灌水、決水,是此地一水上要津,進可攻退可守,正好屯留。何況我軍進軍過速,糧草不足,若再向前,恐被敵軍斷了後路,有去無回。”

董欣看著鄧奉道:“將軍之意。。。莫非在壽春?”

鄧奉道:“淮南之地處江漢之間,壽春為第一重鎮,欲得淮南,必得壽春。吳漢在壽春定然駐有重兵,我軍隻兩萬余人,深入敵境,攻打堅城,委實難下,不如在此地休兵積谷,看吳漢大軍的動向,再等待進兵良機。”

壽春之名初見於戰國,是楚國的縣邑。楚國令尹孫叔敖在其地修建了中國第一個大型的水利工程“芍陂”。芍陂上承渒水,南自霍山縣北界騶虞石入,號曰豪水,北流注陂中,凡經百裡,灌田萬頃。

芍陂的修建,使壽春一帶變得便於農業墾殖,立即成為沃野之地,每年產糧極豐,吳漢南征,軍糧供給多承壽春之力。

壽春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產糧區,也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其地北濱長淮,東依淝水,南有巨澤芍陂。

大軍出征,將士和戰馬馱畜消耗的糧草給養消耗甚巨,糧草後勤是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投送方式而言,舟船航運要比陸地車畜人力轉運效率高得多,而且能夠大大節省費用。南北走向的大軍出動,往往要利用江淮之間的水道。

從中原入江南,可從浚儀經陳、項、壽春、合肥至濡須口,由蒗蕩渠入潁水入淮,再自肥口沿淝水入巢湖,順濡須水入江。壽春就在這條水路的中心節點上。

當然從西部順漢水也可南入大江,張允進兵南郡、江夏就是走的這條水路,在東部,也可由彭城經下邳、淮陰至廣陵。由泗水順流入淮,再經中瀆水(古邗溝)至廣陵入江。

經壽春的南北水路位於上述兩者之間。壽春的地理位置十分適中,可兼顧東西,溝通南北。哪一地有事,便可立即出兵,都離得不太遠,又有豐富的水網,可以迅速將兵力投送到位。

這樣一個地點,又有糧草,又有很強的軍隊投放能力,具備了成為區域中心重鎮的所有條件。江淮之地,地域廣大,不能處處分散設防,但只要屯重兵於壽春,便可對敵軍入侵進行快速反應,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防守策略。

若有人敢於不佔據壽春,揮兵深入淮南,壽春就可以出兵,輕騎抄其糧道,讓入侵軍隊有去無回。

鄧奉深知其中利害,他有心攻佔壽春,平定淮南,可是壽春此時算是建武漢的腹地,他除非能長途奔襲,猝然得手,

否則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因為他從陽泉東下是順水,速度快,一旦奔襲未能得手,想要回來時,就變成了逆水,走得慢,所謂去時容易回來難。壽春是楚國舊都,楚國自春秋時開始經營,城池堅固,周圍水網密布,步騎難行,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要想一下子奔襲得手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鄧奉不可能貿然東下壽春,如今他的策略是北依新佔領的汝南郡,以陽泉為基地,一點點向東向南蠶食,慢慢集聚糧草,收羅部眾,壯大自己,等待時機。

鄧奉貫徹這個戰略方針,出兵南向,佔領了安風,收府庫之糧,盡集於陽泉,一時整個六安國都處於鄧奉兵鋒之下。

不久征東大將軍夏陽又派人來催促,要鄧奉出一支人馬平定新息,並率軍北上,與其南北夾攻,共擊沛郡,鄧奉絲毫不為所動。

董欣道:“大將軍有令,將軍若不遵照執行,恐怕大將軍怪罪。”

夏陽是征東大將軍,將軍前帶了一個大字,就可以節製諸將,人家比鄧奉這個南陽將軍高了一級。

鄧奉冷笑道:“大將軍懂得什麽?新息其地,在淮水盡頭,汝南之地已盡屬漢土,新息只能仰賴淮水與外溝通,我軍據住陽泉,截斷其水路,將其孤立於西部,可坐等其歸降,何須勞動兵馬?至於北上攻擊沛郡,更不可取。陽泉距壽春三百裡,順流而下,旦夕可至,我軍在此,吳漢便要分兵防范,壽春他是無論如何不能丟的。若我軍北上,則吳漢也必將北上,則沛郡之敵軍,反會增強。”

董欣道:“可是大將軍處,該怎麽說?”

“就說我軍久戰疲憊,先在此地修整些時日,拖上一拖。”鄧奉道:“我自向皇帝上書!”

數日之後,皇帝劉鈺在長安接到了前方的奏報。

征東大將軍夏陽彈劾南陽將軍鄧奉自恃平定汝南之功,不遵將令,自行其事,使汝南之地至今未能盡歸大漢。

奏書詳細描述了漢軍定汝南的過程,現在除了岑彭和郅惲在汝水以東還佔據幾座城池之外,整個汝南郡只有南部的新息縣還沒有歸降,而他數次命令鄧奉派兵攻取,鄧奉置若罔聞,公然不遵守命令。

鄧奉的奏書幾乎同時到了,他請求暫留陽泉,牽製吳漢,徐圖壽春。

禦史中丞宋弘等人認為,一支軍隊最重要的是令行禁止,步調統一,將領指揮如臂使指,如此才能將各軍戰鬥力整合在一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此要對鄧奉加以嚴懲。

皇帝當時沒有發表意見,散朝之後,便將閑置在長安的耿弇召至廣陽殿,與幾個參軍一起,將汝南之戰複盤了一下。

此時耿弇已經是這個總參謀部的第一名嘴了,辯論起戰事來,他可以舌戰眾參軍而不落下風。

這次也不例外,最終又幾乎演變成了耿弇的獨角戲,他侃侃而談,將此戰得失論了一遍,對鄧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他指點著沙盤道:“新息小城,不必動兵,吾料其不出一月必將歸降,南陽將軍屯兵陽泉,對壽春和合肥是一個威脅,吳漢不得不防,若壽春不可速取,南陽將軍也可進兵廬江,兵臨合肥,與伏波大將軍夾擊下雉,一旦雙方通聯,合兵東向,揚州唾手可得,吳漢在淮南就立不住腳了。”

耿弇的看法和鄧奉基本類似,只是小有差異,劉鈺知道這兩人都是軍事天才,當他們的看法一致時,不用想,那必定是對的。

劉鈺深知壽春的重要性。

在這個時期,因為江南還未全面開發,壽春隻算作是一個區域中心,等到後期南北對峙之時,壽春就成為南北雙方爭奪的焦點。守江必守淮,南方政權拚命要奪取壽春,鞏固長江一線,北方政權也是死活要佔壽春,作為其向江南進兵的跳板,因此壽春就開始不斷易主,忽南忽北地折騰。

東吳立國數十年,雖然幾次出兵,但從來也沒能染指壽春,只能被動地防守長江一線;東晉佔據壽春,在附近的淝水擊敗了苻堅百萬大軍;南北朝時,壽春就開始頻繁易主。

三國志系列是劉鈺上一世最喜歡的遊戲之一,玩過三國志遊戲的都知道,壽春是兵家必爭的四戰之地,也是令無數玩家聞風喪膽的絞肉機,但凡是誰敢佔據壽春,就要面對四面八方源源不斷的進攻,那場面就是兩個字—恢弘。

最好玩的是,壽春城地勢低窪,要是攻擊的部隊太多,守軍實在打不過,就放一支偏師在堤壩旁邊,等到攻方人馬都堆在城下,這支偏師就可以鑿開堤壩,決水灌城。雖然城池的血量會一下子降到極低,但是可以慢慢恢復,可是城外那一大堆人馬就全都淹在水中死翹翹了,無數敵軍被淹的一瞬間才真叫爽。

耿弇總是沙盤上談兵,早就心癢難耐,只是他是降將,歸降的時間又不太長,此時還不敢請求出外帶兵,怕引起皇帝的猜疑。劉鈺先把他撂在這兒,其實還真是有點不放心。

君臣兩個都在等,等一個合適的時機,能讓耿弇出去大展拳腳,不用在這沙盤上眼饞別人。

至於征東大將軍夏陽,佔了投靠皇帝比較早的便宜,否則他是當不上這個大將軍的。

夏陽本身具有一定的才能,但是比起鄧、耿這兩人就差得多了。他的用兵中規中矩,不會出大錯,也不會給人大的驚喜,屬於能湊合用的那種,但是他的忠心是沒的說的,隻這一個優點,也讓劉鈺能用著放心。但是在這個爭奪天下的較勁時候,只靠忠心就可以嗎?

前方兩個將領有了矛盾,皇帝應該居中調解,把問題解決,否則到了戰場上,有可能出大問題。在這中間要顧忌征東大將軍的面子,還要讓南陽將軍能發揮才能。

這是個和稀泥的技術活。

皇帝也想趁這個機會給自己的小夥伴們升升官,都提提級別。趁這個機會,也把幾個手握重兵的大將軍的兵權分一分,別等到天下沒打下來,再冒出個野心家,到時候不好收拾。

這一年多來戰績如此之大,皇帝大封諸將,有充分的理由,定南郡、江夏、潁川、汝南的功勞也到了兌現的時候。

皇帝劉鈺下詔,一口氣封了十幾個列侯和關內侯,車騎將軍劉茂益封三千戶,伏波大將軍馬援益封三千戶,征東大將軍夏陽益封兩千戶,其他列侯也都有所益封。

皇帝又新封了幾個大將軍,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其中包括孫易、王虎和劉彪。孫易用兵犀利,在江南之戰中功勳卓著,王虎極穩極堅固,平定潁川出力尤多,劉彪一戰穩定太原,功勞不小,但是能上升一級也虧了他是皇帝的發小,這三個人都是有百分之一百二十忠心度的將領。

皇帝的恩澤當然也沒拉下南陽三人組,身在陽泉的鄧奉等人在得到新息歸降消息的第二天,收到了長安的聖旨。

皇帝拜董欣為蕩寇將軍,益封一千戶,拜鄧終為討虜將軍,封關內侯,兩個人都喜滋滋地受了。可接下來的話立即在他們的喜慶上潑了一盆冷水。

平定汝南功勞最大的鄧奉沒有得到益封。

鄧終立即跳了起來,“平定汝南,兄長當為首功,別人都有封賞,兄長因何沒有?陛下為何有功不賞?”

董欣沉吟道:“想必是因為將軍不聽征東大將軍將令,陛下以此作為懲誡。可是如今新息已降,證明將軍之策是對的,陛下知道此事之後,定會對將軍有所加封。”

鄧終道:“肯定是姓夏的在陛下面前告狀,陛下不知其中詳情,才如此賞罰不明。兄長,你現在就上書,向陛下解釋清楚!”

董欣道:“大將軍上書彈劾,將軍最好不要對著乾,將軍可上書,以請罪為名,行辯解之實,讓陛下了解真相。”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出著主意,鄧奉卻始終一言不發。

鄧終急了,“兄長,到底該怎麽辦,你倒是說句話呀?”

鄧奉冷著臉道:“有什麽可說的?益不益封鄧某根本就不在乎,這個書我是不會上的!”

鄧終還要再勸,突然又有詔書下達。

三個人都有點摸不著頭腦,這剛來的詔書,怎麽又來一道?有什麽旨意不能一起說了呢?

這道詔書起到了很好的反轉效果。

皇帝拜南陽將軍鄧奉為平吳大將軍,負責平定淮南。

鄧終立即笑逐顏開,笑道:“哈哈,這下好了,兄長自為方面之將,不必聽別人的將令了!”

董欣疑惑道:“陛下沒有令將軍略定吳地,為何拜為平吳大將軍。”

鄧奉嘴角上挑,說道:“我要平的吳不是吳地。。。陛下懂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