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結束後,仙人被皇帝劉宏加升三公,但被仙人婉拒了,而仙人則索要一物,“地動儀。”
皇帝劉宏自然是同意了,當然他並不知道仙人這玩意是什麽,他只知道有,而得知此事的眾人也都議論紛紛,唯獨仙人,微笑不止。
仙人不要三公要物,於是趙雲、甘寧、張遼、張任、張繡、曹性都得到了官位,即始是賈詡、李儒,也得到了太史副令,但是虛職,職務是協助太史令觀星。
至於那支獨立特行的軍隊,因為人數少,便被表為禁軍,專門負責保護洛陽一事。
......
洛陽城,靈台裡的某間。
此時的周文文非常高興,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周文文的背後就是賈詡、李儒、甘寧和趙雲、張遼和靈台太史令王立。
哦對,這位靈台太史令王立就是預言了東漢末那位預言了三國的“強人”。
漢獻帝兵敗曹陽,想要浮河而下,侍中、太史令王立則說:“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牛鬥,過天津,熒惑又逆行守北河,不可犯也。”
於是漢獻帝便不北渡河流,率領軍隊從軹關東出。
王立又對宗正劉艾說:“前太白守天關,與熒惑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也。漢朝的壽祚已經到終點了,晉、魏之地一定會有興者。”
衣帶紹那段時問,王立又對漢獻帝說:“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繼承漢朝的是魏啊,能夠安定天下的,是姓曹的人,只能委任曹氏。”
曹操聽說過,便派人對王立說:“我知道你忠於朝廷,但是天道深遠,請不要多言。”
意思很明顯,馬屁拍的不錯,但下次不要再拍了。
此時的周文文己經走進了擺放地動儀的房間,對眼前真實的此物,既激動卻又感到悲劇。
激動的原因,它是真的,是人類古代不朽的偉作。
悲劇的是它沒有保存下來,如果歷史沒有改變,地動儀和整個靈台,會毀滅於董卓的火燒洛陽撤退長安。
而說來也巧,火燒洛陽撤退長安傳說這事還和賈詡、李儒有關系,周文文內心想道,但不管如何,這個世界從今天以後,都會保護地動儀。
“文遠,你來之前,董卓還在涼州?”
等王立走後,周文文看向張遼問道,張遼回憶了下,肯定的答道,“答仙人,興霸和文遠走前,董卓確實還在涼州。”
“那我命令你現在就和繡、張任回涼州,與繡的叔叔張劑匯合後,在明年6月己前,平定涼州叛亂,並收了董卓兵馬。”
“是,末將這就去準備。”
聽到仙人的話,雖然有點鬱悶不能陪在仙人,但張遼還是答道。
而張遼走後,周文文又對賈詡、李儒、甘寧、趙雲道,“我算出北地未來會有叛亂,到時候烏恆、鮮卑人也會加入。”
“我想讓你們和盧將軍在一起前往冀州的時候,去幽州,提前解決這個問題。”
“有你們在,我才好放心這件事,如何。”
“謹尊仙人法旨!”
......
回到原來的話題,為什麽周文文這麽高興呢?
答案還是要回到地動儀上,因為周文文發現,地動儀才是東漢這個時空的國器,並不是什麽斬蛇劍。谷
而國器,就意味的大量能量資源,這些能量資源可以用來激活元域裡各廢墟建築的殘靈,到時候在投入金屬資源修護,就簡單多了。
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
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候竟然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他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
當時就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而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漢順帝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動儀的一個龍機突然發動,吐出了銅球,掉進了那個蟾蜍的嘴裡。
當時在洛陽的人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地震的跡象,於是有人開始議論紛紛,奇怪地動儀不靈驗。
沒過幾天,隴西(今甘肅省天水地區)就有人快馬來報,證實那裡前幾天確實發生了地震,於是人們開始對張衡的高超技術極為信服。
而隴西距洛陽有一千多裡, 地動儀標示無誤,說明它的測震靈敏度是比較高的。
......
周文文深吸一口氣,召喚出離火,在離火的照明下,周文文緩緩念出那段話,而每一字每一句的吐出,地動儀就會發光。
“陽嘉元年,複造候風地動儀。”
“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
“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
“其牙機巧製,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
“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
“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給我起!”
隨著最後一字的吐出,地動儀裡的能量再也按捺不住,直接衝破了雲宵,並在雲霧中形成雲晶,被周文文接住。
......
備注:三個記載候風地動儀的史書,《後漢紀》比《後漢書》早約69年,《續漢書》比《後漢書》早約139年,從記載的原始性看,《續漢書》優於《後漢紀》,《後漢紀》又優於《後漢書》。
......
未完待續
第016章預告新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