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宗周出手整頓五城兵馬司的時候,京城前往大同的官道上,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在快速前行!
這支隊伍全部都披著盔甲,身上帶著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有手拿的長矛,腰上挎著的大刀,有肩膀上的長弓,還有的背著足有一人高火槍。
從遠處看,這一支軍隊隊形絲毫沒有混亂,不管是緩步行走,還是突然的跑步,讓人一看就感覺是一支精兵。
官道周圍經常有百姓遠遠地觀望。
然而若是真正的知兵之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裡邊只有大約四成的士卒可以說是真正的精銳,甚至還不是一般的精銳,他們看起來身材挺拔,目光堅毅。
而另外的三成一看就是只有花架子罷了,參軍時間絕對不會超過半年。
事實也正是如此,這支軍隊是盧象升帶領的一支隊伍,一共接近兩萬人,這一支隊伍是很龐雜的,其中有五千人是羽林軍,這些人都是經過了一年以上的訓練,在這個時代,絕對可以稱的上是精兵了。
甚至他們當初在在各個省份訓練時也剿滅過不少的山賊,多說人都是見過血的,朱由檢這次專門調撥了五千人過來,並且他們之中有三千人用的是燧發槍。
軍械司在畢懋康的領導下,幾乎每天都是一個變化。
現在經過了三個月的時間,在朱由檢親自下的聖旨要求下,九邊的所有製造軍器的人才在一個月前已經全部抵達了軍械司。
現在的軍械司的人數已經超過了萬人,不過令朱由檢驚訝的是這一萬人中火器的人才比冷兵器還要多,這讓朱由檢意識到自己還是小看了大明的火器發展水平了,仔細想想也的確如此,畢竟火器的發展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大明將近三百年。
因此燧發槍的生產速度大大的加快,現在加班加點的製造出了三千支,雖然還不多,但是軍械司已經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了。現在裝備燧發槍的士兵已經全部帶過來了。
當初生產燧發槍前面的刺刀時,軍械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無他,大明現在製造的品質最好的鋼硬度還不能夠達到要求,畢竟刺刀的要求是在是太高了。
沒辦法,畢懋康只能在燧發槍槍上留下了安裝刺刀的位置,等待著技術能夠達到要求。軍械司內部甚至懸賞三千兩白銀來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最終還是一位從遼東回來六十余歲的老工匠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提出了改進方法,直接將鋼的硬度、韌性都提高了一倍有余,完全達到了刺刀的要求,這才有了刺刀。
並且之後製造的冷兵器也已經全部采用這種新鋼來製作,不管是大刀還是長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位工匠據說是家族祖傳的手藝,朱由檢親自來到軍械司,當著所有工匠的面將三千兩銀子的銀票交給他,還特別賜予其見官不拜、不跪的權力。
還別說,自己這一次的出場效果還是相當的不錯,據錦衣衛奏報,軍械司內部很多工匠的積極性大為提高,也已經有人向管事的提出一些方法,雖然作用不是很大,但是畢懋康也按照自己的規定,只要有用都給予了不小的賞賜。就算是在京城也引起了不小的熱議!
……………
這支隊伍有五千的羽林軍,兩千五百人是原京營的精銳,其余的一萬人是左鑲軍一個半月前招收的新兵,他們僅僅經過了一個半月的訓練,現在他們訓練的也都是軍紀,也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只要不細看,絕對看不出他們僅僅只是新兵。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機械動作,劈砍或刺!
左鑲軍剩下的一萬余新兵仍然留在京城訓練,
畢竟新兵的比例若是太多也容易出問題,畢竟這次的任務是不容有失的。朱由檢也不想派這些新兵去大同,可是大明實在是沒有精銳可以調動了,遼東也正在整頓,他們直面建奴,也有很大的壓力。尤其是這次作戰行動他們也是要出力的,輕易調動不得。
朱由檢還從寧夏鎮、甘肅鎮合計調動了一萬精兵,其中有五千騎兵去大同,相信憑借著這一萬七千余精銳,以及一萬新兵作為援兵也足夠了,畢竟大同鎮還有足夠的兵馬,滿桂的整頓也還是很有效果的。
再說了他們又不是和林丹汗作戰的主力, 並不需要太強大,這一場仗能不能打的起來還是一個問題呢!
在這一路上盧象升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在旅途中訓練士兵,一萬新兵的訓練一刻都不能耽擱。
朱由檢給他的趕路的時間是充足的,畢竟林丹汗的最早出兵時間也是十二月初,這樣盧象升至少有半個月的時間,綽綽有余了。
盧象升自從擔任左鑲軍指揮使後,就兢兢業業,訓練和士卒們一同訓練,嚴格遵守經過朝廷修改的各項軍紀,深深地贏得了龍驤軍上下兩萬五千余人的尊敬與愛戴!
原本的兩千五百名原京營士卒現在在他的手中訓練了兩個月已經可以對所有人說他們是精兵了。
至於新兵們,他們本身就是礦工,身強體壯,多數還是遼東難民,訓練也就更加刻苦,盧象升對這次新招收的士兵很滿意。再加上朱由檢時不時的來到京營轉一轉,士兵們的訓練更加的賣力。
據盧象升估計,雖然他們的訓練時間只有一個半月,但是也相當於正常情況下訓練半年時間的新兵了。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才決定派出了一萬余人的新兵去試試水,看看訓練情況到底如何!
這一路上盧象升也是想盡辦法對這些士卒進行訓練,所有需要訓練的科目他全部訓練了一遍,而效果也是極其顯著的,當大軍抵達太原的時候,這些新兵看起來仿佛已經是飽經風霜的老卒了。
當然花費的時間也不短,當他們抵達大同城的時候,從西北寧夏鎮、甘肅鎮趕來的士兵已經抵達大同五天了。
而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月的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