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小先生》第6章 良家子弟
  橋文有點兒驚訝,他知道上次遇見的那個中年員外有錢,但是沒想到這麽有錢。

  至於他突然送來這麽多錢,身份八成跟軍方有關,看來是自己說的預防和治療眼疾的辦法,能夠幫助到他們。

  橋文心道:“既然我幫助了他們,那麽這些錢我拿得就心安理得。而且我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不要白不要。大不了回頭還那老李一個人情就是了。”

  橋文有絕對的自信,他不會辜負那位員外的一番好意的。

  他坦然地笑道:“那在下就不客氣了。請問兄長貴姓?”

  那壯漢說道:“在下趙猛。”

  橋文說道:“請轉告老李,回頭我請他喝酒。”

  趙猛話不多,朝著橋文一拱手,帶著那些壯漢就離開了。

  突如其來的一幕,眾人都十分吃驚,羨慕嫉妒恨兼而有之,不過大部分人都是為橋文高興。

  原本大家就同情橋文,對王氏十分不滿。此刻,眾人看著王氏,都有些幸災樂禍的快感,目光中充滿了嘲諷。

  “叫你看不上人家橋文,後悔了吧,活該。”眾人此刻都是這種想法。

  王氏既尷尬又惱怒,狠狠地瞪了橋文一眼,轉身離開了。他的家仆撿起外面地上的錢袋,緊隨其後。

  鄰居們看到沒有熱鬧可看了,也都散去了,只有韓三和蕭大郎留了下來。

  眾人走後,韓三好奇地問道:“這些壯漢是什麽人,為什麽會給你錢?”

  蕭大郎也好奇地望著橋文。

  橋文也不知道那個員外的來歷,隨口說道:“他是在西市經商的,有事兒找我幫忙。算了,不說他了,先說說咱們自己的事情吧。”

  韓三問道:“你有什麽打算?”

  橋文說道:“我要經商。”

  蕭大郎說道:“經、經商,做什麽生意?”

  橋文說道:“我一時還沒有想好,咱們先去西市看看。”

  王氏回到家裡,王源看到她面色難看,問道:“是橋文不同意退婚嗎?”

  王氏不理他,氣呼呼地坐在了坐床上。坐床是唐朝時期一種家具。

  王氏的女兒王蓮焦急的說道:“母親,他不同意退婚,女兒跟郭二郎的事情怎麽辦?”

  她瞧不起出身寒微的橋文,已經喜歡上了禮部郭侍中的二兒子,覺得他才能夠配上自己的身份。在唐朝婚約是有法律保護的,如果橋文不肯退婚,那可是一件很大的麻煩。

  王氏雖然不給丈夫好臉色,卻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她說道:“女兒不必擔心,有母親在,那個小子不敢不答應,已經退婚啦,婚書都已經撕毀了。”

  王源松了口氣,說道:“這不是很好嗎,你為何還不高興?”

  王氏憋了一肚子氣,瞪了他一眼,自顧自地回到裡屋去了。

  王源叫來了跟王氏去的那個仆人,聽他說了當時的情況後,臉色變得十分古怪。

  巷子口上那棵大榕樹下,兩位老人依舊在下棋,高員外問道:“我瞧著王家那個婆娘就不順眼,在這個檔口上退婚,明擺著是落井下石。不過,橋文這娃有骨氣,退婚是對的,否則入贅過去還不得受一輩子氣呀!”

  呂先生說道:“王家婆娘……算了,不說她了。今天的事情有些奇怪,那些人突然給橋文送來了500貫錢,橋文居然就接受了,不知道是什麽緣故。”

  高員外笑道:“橋家小子是咱們看著長大的,不會有什麽問題。那些人來的正是時候,

狠狠地打了王家婆娘的臉,真是痛快!哈哈。”  在一座豪華的府邸裡面,一位身穿明黃色袍服的中年男子坐在花園的涼亭裡面,赫然就是橋文所遇見的那個中年員外。此刻,他正在聽趙猛的匯報。

  趙猛說道:“主人,小的把錢送過去的時候,橋郎君似乎感到有些吃驚,但是他馬上就坦然接受了。”

  中年男子點了點頭說道:“嗯,這份定力就不簡單,是個人物。”

  趙猛說道:“小的已經打聽過了,他的家庭背景十分簡單,是一個老實本分的人,有點兒小聰明,不久前從太學退學,沒有什麽問題。”

  中年男子說道:”你要隨時觀察他的情況。”

  “是,主人,小的知道了。”趙猛說道。

  唐代的長安,八水繞長安,氣候溫暖而濕潤。長安的大街兩旁,種滿了槐樹,此時,正值花期,花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

  下午,橋文、韓三和蕭大郎用馬車拉著錢箱子來到了西市,他們先去了崔氏的錢莊。

  唐朝的主要貨幣是開元通寶,對於大宗貨物的交易十分不便, 尤其是異地交易,拉著大批的銅錢幾百裡上千裡的趕路,簡直是不可想象。於是就出現了錢莊。

  客商們把銅錢存入田莊,開出票據,可以到異地領取相應數額的銅錢,這種行為叫做便換,票據叫做便換票。

  跟現代的銀行不同,客戶存錢是要給錢莊交手續費的,年費1%。異地支取隨著路途的遠近不同,也要交納數額不等的手續費。

  貞觀年間沒有官辦錢莊,錢莊是由世家大族開辦的。直到唐獻宗時期,才有了官辦的錢莊,叫做飛錢。

  橋文等人存入了400貫,隨後來到了市場上,去買了1000斤大米。此時大米的價格較高,一鬥米(大約15斤)要25文錢,貞觀十年以後,很長的時間米價保持在三四文錢一鬥。

  橋文付給米行車馬錢,讓他們把大米直接送到丁二巷。

  隨後,三人在市場上轉悠了起來。

  唐朝時期,長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西市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市場,店鋪疊次鱗比,最繁盛的時候是在唐玄宗時期,店鋪的數目達到了4萬余家。

  在西市有世界上各地的商人,貨物的種類數不勝數,店鋪的名稱也很有趣。

  比如說賣菜的菜店叫椒筍行,賣水果的叫果子行,這樣的稱呼還好聯想,墳典行不知道的人肯定會認為是賣殯葬用品的,其實是書店,真正出售殯葬用品的叫做凶肆。

  橋文等人轉悠了大約一個時辰,一時也不知道經營什麽貨物為好,這時,前面的一家經營兒童貨品的商鋪,引起了橋文的興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