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翰墨》第15章 解師憂初涉諸紛爭
  林如海思考片刻,便否定了陸璟的說法,多年前他就覺得處境尷尬,一直夾在太上皇和皇上之間早晚會出事。

  因此他多次上書要辭去巡鹽禦史的職位,最開始太上皇不同意,後來是皇上不允許,他這才繼續連任巡鹽禦史。

  “為師也想過這個問題,只是去年我已連任兩屆時,就想辭去這個位子,怎奈皇上不準,為師這才又任了一屆,若是皇上不滿,大可直接找人接替我便是,又怎會讓我繼續擔任此位?”

  “此事是否和太上皇有關?”陸璟隨即問道。

  據他所知元雍帝雖然極度想要收回太上皇手中的財權,可是以他近些年對元雍帝行事風格的了解,皇上不會明著和太上皇相爭,而會暗中出手,讓林如海自己倒下去,這樣一來皇上就可以順勢而為,收回兩淮鹽政的大權。

  林如海聞言頓時沉默下來,沉思片刻後解釋道:“太上皇確實希望為師能夠繼續擔任兩淮巡鹽禦史,不過幾年前,我就多次寫信懇求上皇,希望上皇能夠另派他人主持兩淮鹽政之事,去年上皇也同意了為師的請求。”

  “可是去年九月皇上仍欽點為師坐鎮兩淮,如今又多番來信斥責,對於皇上的心思我實在猜不透?”

  陸璟聞言眉頭一皺,此事竟然和他猜測的不一樣,按照林如海所說,他多次上書辭官,太上皇也同意了他的辭職申請,那麽皇上明明可以直接派人來接替林如海,將兩淮鹽政抓在手裡,可是元雍帝竟然仍任命林如海為巡鹽禦史。

  這就奇怪了,怪不得林如海會感到疑惑,元雍帝前後行事的態度差別太大了,讓人摸不著頭腦。

  此事也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他原本就是想要勸林如海辭去巡鹽禦史的位子,沒想到林如海早就有此打算,而且已經付諸實踐。

  但是元雍帝竟然不準,再結合林如海所說,以及林如海今年九月份的結局,陸璟斷定元雍帝是想對付林如海,但是林如海只是臣子,雖然名義上是太上皇的心腹,但元雍帝想要對付林如海,也不用繞這麽大一個圈吧!

  陸璟開始思考元雍帝此舉的深意,突然他想到兩年前元雍帝派人接手長蘆鹽政的事情,心中頓時明白了元雍帝的想法,隨即問道:“老師覺得若是你辭去巡鹽禦史的位子之後,接替你的人會是皇上的人還是太上皇的人?”

  林如海聞言神情一暗,去年皇上再次欽點他為巡鹽禦史時,他就想到過是這個原因所致,從太上皇傳來的旨意來看,他卸任後恐怕是甄家在江南的姻親高恆來接替他的職位。

  如此一來江南的八成賦稅都要被甄家所掌控,恐怕這也是皇上繼續讓他擔任此職的重要原因。

  只是他想不明白皇上既然讓他擔任此職,應該是對他有所信任才是,可是這才過了幾個月,皇上對他的態度就發生如此大的轉變,他思來想去也沒想明白皇上的心思。

  “十有八九是上皇的人接手這個位子。”林如海也未隱瞞,直接將此事告訴了陸璟,在他看來他的這位弟子恐怕早就對他的處境有所了解,他也沒有隱瞞的必要。

  陸璟覺得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隨後繼續問道:“老師覺得若是皇上的人馬接手老師的位子,他能否在這江南有所作為?”

  林如海思忖半響後搖頭歎道:“恐怕也是寸步難行。”

  陸璟覺得這才是皇上繼續任命林如海為巡鹽禦史的真正原因,如今這江南仍被甄家經營猶如的鐵桶一般,

皇上即便是從京中派心腹前來,恐怕也難以有所作為。  當年元雍帝派人接手長蘆鹽政,結果就引發了內亂,最終還是以元雍帝的退讓而告終,如今江南局勢比著長蘆更加複雜,想必元雍帝也不想重蹈當年的覆轍。

  林如海雖然因賈家的緣故也被認定是甄家的同黨,但林如海畢竟和甄家的牽連並沒有那麽深,這才讓他得以在夾縫中生存。

  不過林如海的立場,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再回到京中,而皇上的舉動應該就是為了試探林如海對甄家的態度,順便看看林如海能否為他所用。

  陸璟想明白問題的關鍵後,看林如海還沒有悟透元雍帝的意圖,就問道:“老師如今是幾品?”

  “三品!”林如海有些不解的說道,不明白為何陸璟突然問起他的品級。

  不過僅僅片刻,他就反應過來,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懷瑾的意思難道是皇上不打算讓我回京了?”

  林如海瞬間明白過來,巡鹽禦史乃是欽差,並不屬於地方官,而且巡鹽禦史只是兼職,並無品極。

  他如今的官職還是從三品的蘭台寺大夫,巡鹽禦史這個位子本就是京官到地方上鍍金的,一般卸任後都要回調京城再升一步,若是他卸任必然也要調到京城。

  陸璟看林如海已經看明白他的處境,但還沒有看明白眼前的形勢,不過他也沒有急著對林如海說出他的猜測,而是打算和林如海將此事分析透徹。

  “不錯,老師如今已是三品,而且吏部考核優良,政績斐然,老師本就是欽差,如今又在巡鹽禦史這個位子上任職多年,若是調往京城,必然會再升一步。”

  “而京中能適合老師的職位也只有六部左右侍郎、督察院左右都禦使、內閣大學士等要職,而老師是上皇心腹,這晉升之路就斷了,老師政績優良,又不能無故貶謫,因此便只能困在這裡!”

  陸璟心中感歎,林如海被困在揚州數年來都未調動,因為他一旦調動必然是要升遷到中央,元雍帝這幾年一直費盡心機的在清除太上皇在朝堂中的勢力,自然不可能將林如海再調往京師掌握朝中的實權。

  “你說的不錯!”林如海深以為然的點頭歎道,心中讚歎他這位弟子竟然能將朝中的形勢看的如此透徹,現在想來恐怕這也是皇上繼續讓他留任揚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陸璟繼續說道:“這只是其一,弟子猜測京中這段時間傳來的政令恐怕就是皇上對老師的試探,皇上應該是想看看老師到底會做何種選擇。”

  林如海聽了陸璟的話十分不解:“懷瑾這話倒讓我越發糊塗了,皇上想要試探我什麽?”

  陸璟心中暗歎林如海的政治敏感度太低了,他隨即解釋道:“如今這江南是鐵板一塊,即便是皇上從京中派來了新的巡鹽禦史,恐怕也難以在江南站穩腳跟!”

  “如今太上皇還在,若是新來的巡鹽禦史動作大了,恐怕會引起太上皇的不滿,若是動作小了,也起不到什麽效果,因此這江南唯一的破局點就在老師身上。”

  陸璟說完又補充了一句:“老師想想兩年前的長蘆之事就會明白。”

  陸璟點到即止,相信他的話都說到這種地步,林如海也應該能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朝廷公文中多次提到對鹽稅不滿,恐怕元雍帝是想借林如海之手,動一動這江南的鹽道勢力,元雍帝應該是想讓江南的勢力從內部亂起來。

  若是林如海能體悟到元雍帝的這層意思,能夠幫皇上控制江南鹽政掃平些障礙,林如海還能有一個好點的結局,否則他在皇上眼中就是堅定不移的甄家同黨,只會讓皇上在對甄家動手之前先將他剪除掉。

  林如海心中一驚,他為官多年自然明白陸璟的意思,皇上這是要逼他做出選擇,只是他心中清楚這江南豈是說動就能動的。

  如今這江南大多數勢力之間都有勾連,江南的形勢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他敢動手,恐怕還沒翻起什麽浪花,就會被各方勢力聯手撲滅在萌芽之中。

  同時他也理解了皇上的意圖,若是由他動手,即便引發再大的動蕩,那也是江南內部勢力的鬥爭, 若是由皇上新派的禦史動手,恐怕就會被人解讀成皇上要對太上皇動手了。

  很有可能引發太上皇和皇上兩方勢力的鬥爭,而且皇上也背不起這個不孝的罪名,更有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借此機會對付皇上。

  林如海對皇上的謀算感到心驚,恐怕皇上讓他任這一屆巡鹽禦史時就有了這種打算,同時林如海也飽含深意的看了陸璟一眼,他沒想到尚未涉足官場的弟子,竟然比他這個老師看的還要透徹。

  只是他現在也無心顧及陸璟的政治眼光,江南如今的局勢讓他徹底陷入左右為難之境,江南勢力動不得,尤其是甄家,一動就是死。

  可是皇上的暗示他也不能置之不理,如今皇上已經坐穩了皇位,若是以後清算起來,恐怕他也落不了好,一時間他竟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心中更是煩悶不已。

  萬般無奈之下,林如海向陸璟問計道:“懷瑾,你說為師可還有退路?”

  陸璟心中歎息,林如海畢竟是老了,而且又無子嗣,失去了打拚的動力,一心隻想安然度過晚年。

  只是林如海似乎忘記了身在官場事不由己的道理,他想安然退出也得看皇上和太上皇同不同意,如今即便是太上皇想讓他退,皇上也會逼著他向前。

  而且陸璟懷疑林如海之所以落到如此地步,也和他一心想退有關系:“老師可曾疑惑皇上為何會逼迫老師做出選擇?”

  林如海雖然明白了他的處境,但是還沒搞明白這個問題,急忙問道:“不錯,懷瑾可猜到了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