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生活在唐朝》第二百九十九章 典型的渭南縣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我生活在唐朝新書海閣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霹靂一聲震天響,渭南又來新縣長。山帶歡顏水帶笑,從此咱有了領頭羊......

看著當地士子為自己到來做的詩,李南覺得翻譯過來,意思跟上述口號沒什麽不同。

甚至還有所不如,看著上面寫著“聖皇德澤深”之類的句子,李南覺得你們真的要知道皇帝是個什麽樣的人,怕不是理想要幻滅。

李南剛剛到了下邽地面,還沒有看到藥王山的影子,就看到渭南新縣的鄉老,讀書人,還有原來的下邽縣令就烏央烏央迎了出來。

那場面,當真是鑼鼓喧天,人頭攢動,人人齊聲讚頌,年長者送酒,小童揚塵舞蹈,端地熱鬧無比。

鑼鼓聲中,有一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一枝獨秀,高音堪稱裂石穿空,看著那個好似的嗩呐造型但是小了一號的樂器,穿越客久久無言........

李南覺得這個陣仗,自己不躺著聽,就是對這個樂器的不尊重。

好歹太平公主見多識廣,看著自己郎君對著那樣樂器怔怔出神,於是趕緊給他科普,那是西域出來的樂器名曰篳篥,李南這才否定了對方要把自己送走的意圖。

郭老師說得好:天下沒有不透風的褲子。

而比透風的褲子更“透”的,除了風本身,那就是消息了。

李南剛剛拿到“聘書”,或者說是敕旨不過短短幾天的功夫,遠在長安百裡之外的新渭南縣就知道了,而且趕在自己上任之前就有了盛大的迎接隊伍。

看著一乾士紳貴人還一副惶恐的樣子,生怕自己準備的陣仗不夠規模,讓長安來的貴人看了笑話的樣子,李南不禁感歎。

這種習氣,果然古今一般同!甚至古代還比後世濃烈得多。

這讓李南的想要學電視劇裡面微服私訪然後怒懲貪官汙吏,其中還夾雜著惡少強搶民女裝逼打臉美好願望落了空。

此地一片“祥和安寧”,哪裡有那麽多的貪官汙吏嘛,直到此時李南才發覺電視上那些劇情是多麽離譜——封建制度下人人都按照既定規則生活,哪裡有特別出圈的行為。

雖然這個“規則”極度不公平,但是極度穩固,那就是四海承平的好年景。

這個時代的人最怕的,就是想當奴隸而當不得的“亂世”!

看著歡迎的人群,李南從善如流地聽從了太平公主的建議,僅僅是騎在驢上跟他們拱手打招呼,然後派仆人送上燙金的拜帖,表示不日將會拜訪。

沒想到他這一副目中無人,強龍看不起地頭蛇的做派,則讓他收獲了更多的敬意,大家紛紛稱讚他不愧是長安貴人,這氣度,這規矩,就是跟一幫子失了“規矩”寒門破落戶不一樣,咱老百姓今後算是有了盼頭,迎來了父母官。

講道理,父母官嘛,講得就是一個權威,真的要像電視裡一樣“親民”,別人就會覺得你實在不堪大用,不像是個“官”。

所以李南一出現,就贏得了廣大“老百姓”的熱烈歡迎,紛紛表示如同禾苗盼雨露,天然就站到了一部分人的對立面。

當然,這群自稱“老百姓”的,一般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百姓,而是當地大大小小的“世家”和家裡出過貢士的地主,而他們口中的寒門破落戶,指的就是華州刺史馬倫。

關於這一點,李南在來的路上,無孔不入的太平秘衛就將情報送上了。

渭南在長安東南方,比鄰黃河,又分南北兩山,古稱下邽,武德元年改名華州,垂拱元年,華州改為太州。

神龍元年(705年)又複為華州,但是此時華州的區域已經遠不止下邽渭南一地了。華州在古渭南區域,下轄下邽,合陽、慶山,蒲城四個縣,共計十七個鄉,此次華州將南山以南的下邽縣,古渭南區域,還有慶山縣合並,組成了一個新渭南縣,足足將原本華州的區域分了一小半出去。

這哪裡是一個縣,差不多半州之地了。

所以華州刺史馬倫沒有來迎接自己,想必是心頭不爽,或者是階級的天然對立。

什麽,你說一個小小的縣令怎麽會讓刺史親自來迎接?

諸君,請看看李南的官銜,他最高的散官是五品的朝議大夫,用來當一個七品上的縣令,本身就很不尋常,還特賜銀魚袋,只能說明兩種情況:

一種是大家族子弟來地方鍍金的,一種是朝中大佬被貶。

但是看著李南的年紀,再看看他以前八品右拾遺的官位,還有之前加封的一系列散官,是不是超擢拔升,這還看不出來麽?

更何況,他手裡還是敕旨而不是吏部的任命,經過了門下省的,光是這道敕旨,就足以讓這幫牛鬼蛇神低頭,刺史親自歡迎了。

別看電視裡聖旨很常見,唐朝一般的低級官員,五品以下全都是吏部公文,代表吏部出面進行聘任和調動,而門下省發出的文件,意思是這個任命經過了皇帝和宰相們的討論的,最高政務機關直接任命。

這就好比XX海直接任命一個縣長,處級幹部,這不是驚天新聞?

再看看敕旨上簽名的人,在朝的兩位三公,左右仆射都簽名了,準三公的張仁願也簽名了,吏部的尚書都簽名了,代表從上到下的一致同意,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支持。

一個超擢的五品散官去當七品上的大縣縣令,任命得到了皇帝,宰相到六部首長的簽名,特賜銀魚袋,特地畫了半個州給他,再加上他又姓李..........

怎麽看怎麽像皇室內部的人出來鍍金,以後肯定大用!

皇帝本來想封他渭南縣子的,結果李南一定要當縣令,於是皇帝想了想,為了不“委屈”他這位妹夫,後面又補了一道旨意——

讓他不必向華州請示,擁有直接上書門下省甚至皇宮的奏事權,而且還給了他調動新渭南縣府兵的兵符。

當然就算皇帝不給,這些太平公主府也是能給他的,皇帝也是做個順水人情,不過這樣一來,渭南縣的軍政大權全全集中他一人之手,李南堪稱真正的百裡侯!

所以哪怕身為下州刺史,四品下、算是他上司的華州刺史馬倫,按照此時某種不成文的官場潛規則,還是要過來打個招呼的,有些不堪點的,甚至會按照上官一樣接待。

畢竟這個時代科舉雖然流行,但是比科舉更加流行的,還是行卷薦官制度!兩者涇渭分明,分別代表著寒門和高門的官員。

而馬倫,也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寒門官員。

馬倫,今年四十三歲,證聖元年同進士出身,江州人,為官二十載,歷任陳縣縣令,江州司馬,江州推官,通州府從事,理政中上,共有七歲考績上上,中人之姿,為官多懲豪強不法事,頗有清名。

其人身高八尺,面黃而長須,額角有兩粒淡淡黑痣,愛飲長安春和汾酒,妻乃其師幼女劉氏,另納兩小妾林氏與張氏,三子兩女,與華州韋氏姻親趙氏不睦,多有仇視地方世家之舉。

直到此時,李南終於明白了太平秘衛的真正用法..........

別的不說,就是如此詳細的資料,甚至直接從吏部拿到他授官時候的文書,上面還有他的身高相貌,還有他平日裡上書的文件,以前的地府哪裡辦得到?

而且不僅如此,李南手裡還有另一份私下裡更加詳細情報,包括他平日裡的喜好,行蹤,最愛的下屬,親近的官員,敵對的官員,同年同鄉組成的關系網,還有他師門一系的勢力........

李南越看越吃驚!

他一方面吃驚於太平秘衛的無孔不入,而更加讓他吃驚的,則是寒門官員,或者是簪纓,對於帝國的侵蝕,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這話當然不是說馬倫就是簪纓的人,或者他這一系關系網有簪纓的人。像他這樣中人之姿,靠著磨堪才堪堪做到四品下,還是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夾在洛陽和長安中間的下州刺史,是沒辦法被吸收入簪纓的!

李南吃驚的,則是這背後的侵蝕。

簪纓雖然不在其中,但是無處沒有簪纓的影子。

一個地主階級,也就是寒門出身的士子,寒窗苦讀十幾年考上進士當官之後,天然偏向於他們所在的小地主階級,再加上他們又是在儒家某個君君臣臣,士當弘毅的話語體系中,天然對於士這個階級表示親近,而且對於壓在他們身上的世家痛恨,越發想要掌握天下律法和教育的解釋權。

哪怕是小小的一個寒門士子,通過科舉改變了命運之後,短短二十年,已經能爬到四品官了,讓當地的地主階級的日子好上不少,甚至越來越多的地主家的孩子通過科舉進入了行政體系,手下門生故吏也有不少,組成了一張關系網,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如果再過三十年,四十年呢?

壟斷了知識和教育的“新士族”,不可避免的形成一股冠絕天下的勢力,勢必跟舊世家一戰。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李南重新通讀了頂級教材《長短經》之後,李南終於把名為真實的女神裙角,掀開了一條縫。

所謂的新舊之爭,或者說是寒門和世家之爭,最終根源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放在這個時代,就是文武之爭!

所謂舊時代的世家,他們的根源在軍隊,順便壟斷了知識土地等生產資料,關西楊家的隋朝,隴西李氏的唐朝,無一不是如此,哪怕建立帝國後,還有不少擁有個人強大武裝和政治的世家存在,他們代表的,則是奴隸製文化發展出的豪強或者是軍頭文化。

因為在奴隸製時代,掌握了刀劍的人其實就代表著權力和財富,然後他們彼此征伐,勝者為天下共主,存活下來的為諸侯,五代時期繁鎮割據,正是這個制度的最後掙扎。

而地主階級代表的科舉士子階級,他們的根源在於文化,或者說是教育權,他們是以筆做刀槍,所謂的綱常為盾,掌握了文化和教育的解釋權。

這股“文武”之爭,爭得就是天下的話語權和基本路線!

教育,決定了幾百年後這片土地上還是不是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國家,而軍隊,則是讓一個國家撐過這幾百年。

舊的生產關系被新的所取代,這是必然規律。所以李南知道,這股文武之爭,世家是必敗的。

在他看來,後世終宋一朝,被無數憤青所詬病的以文壓武,其實乃是生產關系變革前夜的一次陣痛和鬥爭。

因為當時的生產關系決定了宋朝不得不這樣!

你以為宋朝的統治者不知道以文壓武的危害?但是他們依然選擇打壓武將,其實就是打壓這股軍頭政治!

畢竟宋朝的開國皇帝就是最大的軍頭,五代時期的亂象證明了軍頭當政對於帝國的危害,所以為了帝國不被分裂,宋朝統治者選擇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畢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對於帝國來說,讓一幫書生當權,好過一幫武夫軍頭當權,就是這樣壓製,都還出現折家軍,嶽家軍這種軍隊隻屬於個人將領的軍隊呢。

所以為了皇權穩固、防備軍頭政治,才有了十二道金牌和風波亭,才有了崖山遺恨。

而新生的生產關系不是沒有,但是壞就壞在儒家實在太強大了,君臣綱常和南宋的禮教制度,牢牢壓製了新生且孱弱的生產關系,強悍的封建制度,壓死了宋朝資本主義萌芽,壓死了科技的火光。

關於這一點,富庶的宋朝就是明證,當時宋朝已經開始海貿,有了專業的商人階級,活字印刷術,民間自動發行了紙幣,發明了皮帶傳送的紡織機,發明了火藥。

四大發明產生在宋朝,真正應用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朝,這個就是明證!

而且當時,商人地位提高到甚至可以影響政治,宋朝的商人的力量之大,野蠻生長的他們托庇於科舉士族之下,甚至為了利潤掀起戰爭,通敵賣國。

還是那句話說得好,有了300%的利潤,資本敢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

不過這股萌芽還是被士農工商的制度給壓死了,大商人們雖然地位可以提高,但是長期受到儒家價值體系的影響,最大的理想還是做官,變成簪纓的人上人!

不得不說,中華文明的傳承,有時候過分強大,也有祂的缺點。

腦袋裡擁有後世歷史可以借鑒的穿越客,自然比此時唐人看得更遠,所以他也更急迫。

所以,這才是他舍棄渭南縣子,親自向皇帝大舅子討了一個七品縣令,成為渭南縣的百裡侯的由來。

因為這渭南縣,簡直就是一個典型的大唐的小小樣本和縮影——

世家依然高高在上但是日漸衰落,地主階級小心翼翼地崛起,大量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的平民,還有儒家文化濃厚的氛圍,貧瘠也不肥美的土地,糧食只是剛好夠吃,平民勉強生存,也是采用府兵制度,周圍的群山裡,還有各種“外敵”盜匪,整個縣按照既定的路線,可以這麽維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他正是要通過渭南縣作為樣本,闖出一條新路來!

雖然舊的生產關系代替新的生產關系是必然,但是如果能讓這個陣痛短一些,再小一些,能夠讓日後強悍無比一家獨大的儒家牢籠再松一些,容得下一些其他的聲音和思想,讓軍頭政治再平和一些,吃相不要那麽難看........

哪怕只有一點,能夠稍微改造這兩個對立的階級,足以讓穿越客覺得不枉自己過來一場。

畢竟那樣的彎路導致的陣痛,穿越客是不想再見到了。

所以當他看到這個典型的大唐上縣的時候,眼裡不僅閃動著火光,而且閃動著深深的憂慮。

我行嗎?

隨著穿越客的毛驢踏遍了整個新渭南縣,回到藥王山的時候,這三個字還不停地在腦中回響。

於是在穿越客回山之後,五莊觀的天地的牌位下面,多了兩個牌位,一個姓德,一個姓賽,一起享受著學生們的祭拜。

而誰也不知道的是,就在天地的牌位後面,穿越客悄悄地寫了兩個字,然後看著這兩個字,歎息久矣。

人民!

人民才是世界的主人,關於這個場景,希望李玄玄,或者李玄玄的後輩們有一天能看到吧。

穿越客恭恭敬敬地對著這幾個牌位鞠了一躬,然後關上房門。

我生活在唐朝最新章節地址:https://

我生活在唐朝全文閱讀地址:https://

我生活在唐朝txt下載地址:https://

我生活在唐朝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15章典型的渭南縣)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我生活在唐朝》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