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隻想安靜地抄書啊》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不是滿級導演,也沒有系統
《鬼吹燈》的訂閱仍在節節走高,《誅仙》網絡連載版的各項數據增長則陷入了停滯。

而實體版《誅仙》的首印22萬套、110萬冊幾乎全部售罄。

其中精裝版的2萬套早已被搶購一空,而平裝版的第5冊也早已經賣斷貨,前4冊還有少量庫存。

新芽出版社的總經理也不是笨蛋,早就預判了形勢,開始下單加印,第二次印刷的50萬套已經快要交付了。

首印的22萬套,購買者有一大半是《誅仙》的粉絲,購買實體版的目的是收藏,或是為了直接看結局。

但也有一部分書籍,是流入了並不屬於網文讀者的人手裡。

上市一個星期了,部分讀者已經看完,開始在網上留言評論。

總的來說,是好評大於差評吧。

這些讀者群體對文字方面,有著比網文讀者更高的要求。

一般的網絡小說在他們看來會覺得文字粗鄙,不忍卒讀。

但《誅仙》對他們來說還算勉強能入眼。

而《誅仙》的劇情,又繼承了網絡小說的特點,比他們平時閱讀的小說更加曲折、精彩,節奏更快。

所以他們對《誅仙》的接受程度較高,大部分人覺得,說《誅仙》是經典那就太過分了,但確實不失為一本可讀性較強的通俗讀物。

而在網絡小說的讀者群體中呢,則是將《誅仙》奉為經典。

你們說《誅仙》算不上經典?有種來戰啊!

大量的爭論,讓《誅仙》的熱度持續不退,也就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電商網站“WOI”、“探寶網”雖然早已賣斷貨,但都有大量的讀者下了訂金。

而FINDER電子閱讀器的官網也有不少讀者留言,希望FINDER盡快收錄《誅仙》。

由於《誅仙》的火爆,新芽出版社嘗到了甜頭,這幾天一直在糾纏著范玉弘談《仙劍》的出版。

為什麽不談《鬼吹燈》?

因為《鬼吹燈》的電子版成績太好了,杜采歌暫時不想談。

雖然還沒有賣出有聲電子書的版權,但已經低價授權了一些廣播電台進行有聲改編(僅可在廣播電台的節目中使用,如果集結出售等需要另外收費)。

所以其受眾已經不再局限於網文讀者,開始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所以如果再按照14%的版稅,已經不太合適。

這樣一本注定會大賣的小說,哪怕新芽出版社其實是自己的嫡系,杜采歌也不打算低價賣掉實體版權。

而且,實體版的《鬼吹燈》,假設平均25萬字一冊,一冊定價35元,一年內頂天了銷售300萬冊。杜采歌就算拿到18%的超高版稅,換算下來,也就是每千字7.56萬元的稅前收入。

而電子版呢?《鬼吹燈》現在的均訂已經在朝著30萬邁進,每千字的訂閱是0.5元,30萬次訂閱就是15萬元,而杜采歌的分成是70%。

算下來,他能拿到10.5萬元每千字。

遠超實體出版的收入。

所以杜采歌打算再觀望一下,等待《鬼吹燈》先把電子訂閱的潛力榨乾,把該賺的錢都賺了,然後引起更大的社會關注之後,再開啟實體出版談判。

大華國比地球上同時期中國允許的版稅率高一點,最頂尖的作家能拿到20%的版稅。

杜采歌希望《鬼吹燈》能拿到18%的版稅,但這個數字現在真的不太現實。

所以他寧願等等,讓《鬼吹燈》的口碑再發酵一陣。

反正電子版照樣能讓他賺錢。

而作為熱賣小說《誅仙》的作者,

新芽出版社又急需他的另一部小說來接檔《誅仙》,最好同樣是仙俠類。而在幾位資深編輯和主編看完了杜采歌給他們的《仙劍》前8萬字,以及作品大綱後,新芽出版社立刻做出了判斷:《仙劍》是無論如何也要拿下的一本書。

而另一方面,杜采歌並不打算親自撰寫《仙劍》的後面幾卷,這次談判隻談卷一,後面的幾卷要日後再談。

經過幾天的艱苦談判,最終達成了這樣一個協議:《仙劍:卷一》將與仙劍小說的網絡版本同步發布,發布時間暫定為7月15日。

而《仙劍:卷一》的版稅提升到了15%。

雖然隻比《誅仙》高了1%,但其實《誅仙》已經是給了個友情價了,通常一流的作者才能拿到12%以上。

而杜采歌作為新人就拿到了14%,第二本書肯定要讓一點步的,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首印30萬冊(25萬平裝版,5萬精裝版)。

並且對方還要預付90萬元(稅前),在7月1日前打入杜采歌的帳戶。

90萬相當於預付首次印刷版稅收入的30%。這個預付率是比較高了。

另外還有一個觸發條件的獎勵:如果《仙劍:卷一》的銷售達到了1000萬冊,將一次性給予杜采歌300萬元的獎金。

這麽一算,假設《仙劍:卷一》的定價是40元,那麽如果銷售達到1000萬冊,杜采歌將拿到6300萬元的稅前收入。

這麽一想……好像抄書比自己當導演拍電影還賺錢?

畢竟大華國的一流導演的純片酬也不可能拿到6000萬。

除非這電影允許他帶資入組,或者片酬中有較高的票房分成,而又恰好票房大爆。

否則的話,一線導演的片酬也就是800萬-2000萬之間,國寶級的那幾位才有可能超過2000萬的純片酬。

恩,那自己還是先老老實實抄一兩書,攢點家底吧。

畢竟拍電影太燒錢了。

而且就算自己在地球上有過3部成功的電影,也自信是一個能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之間做好平衡的導演。

但這天下真的沒哪個導演敢說“我拍電影穩賺不賠,賠了你盡管砍死我”。

蔚藍星沒有。

地球也沒有。

哪怕是老謀子,小鋼炮,寧耗,哪怕是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克裡斯托弗諾蘭,也有過賠錢的時候。

杜采歌當然覺得自己是個好導演,一個非常優秀的導演,雖然年輕,但是基本功很扎實。

但是讓他和以上這些導演比,他再自信,也覺得與這幾位還是有差距的。

畢竟他不是滿級導演,也沒有系統,對吧。

不過他這麽年輕,還有許多提升空間呢。

他覺得自己未來有追上、乃至超越這些大師的可能性。

……

6月6日,鹹魚節,又叫龍套節。

畢竟鹹魚和龍套是最喜歡喊“666”的兩種生物。

剛剛做完第三次谘詢,又再次找回了一些記憶的杜采歌情緒良好。

而在這一天,杜采歌和新芽出版社簽了合同,確定了《仙劍:卷一》的實體出版。

然後新芽出版社的代表口頭答應他,會在7月10日之前,將他《誅仙》首印的版稅收入全數轉給他。

也就是說,7月份的時候,即使不算電子稿酬,杜采歌也將拿到515萬的稅後收入。

算上電子稿酬,估計會達到千萬。

至於有聲讀物的版權收入等,還沒談妥,但如果談妥了,能在7月份入帳,那就更好了。

杜采歌現在很關心錢的問題。

因為他有可能要與段曉晨合作,開一家公司。

開公司當然要投真金白銀的嘛。

他問了下段曉晨,大概要投多少錢,段曉晨說成立公司時打算弄個3-5億注冊資金,希望杜采歌能夠認購20到25%的股份。

然後她自己也認購30%左右,她和杜采歌兩人的股份加在一起能超過50%,實現絕對控股。

哪怕是3億的20%,那也得要6000萬,

如果是5億的25%,呵呵,1.25億。

杜采歌對這個數目有點焦頭爛額。

雖然段曉晨嬌滴滴地說,“哥,這錢我可以先替你出,你慢慢還就是。”

但杜采歌當然不願意欠她這麽大一筆錢啊。

段曉晨出道這麽多年,2000年封後,雖然她跑商演跑得很勤,代言也接到手軟,但應該最多也就3、4個億的積蓄。

她負擔她自己的那一份出資就夠吃力了,杜采歌肯定不會讓她把老本都拿出來。

然後公司成立後,如果要立刻擴張,要啟動項目的話,那就馬上要進入燒錢模式。

3個億?呵呵,還真不夠燒的。

畢竟隨便製作一部大片就要2-3個億了,一部製作精良的電視劇,預算也得一兩個億。

到時候肯定還要追加投資。

不追加投資?那就等著股份被稀釋,從老板變成打工仔吧。

所以杜采歌現在很想到哪裡去撈幾筆快錢,在短時間內弄個5、6000萬。

當然,他還沒有決定,沒說一定要和段曉晨一起開公司。

只是如果到時候決定要開公司的話,他不希望自己被錢的問題難住。

……

次日,剛送采薇去念書,正在回去的路上,杜采歌接到余魚的電話。

他沒立刻接聽,把車靠邊停了,才撥回去。

“海明威老師!”余魚怯生生的聲音裡,透著一股興奮勁兒。

杜采歌笑問:“遇到什麽好事了?”

“您怎麽知道,我,我,我遇到了好事?”

杜采歌很無語。你對自己的單純,心裡沒點AC數嗎?你的聲音、你的目光,都非常情緒化你不知道嗎?

“我猜的。”

“您好厲害!”余魚驚呼。

“……”杜采歌問,“說吧,遇到什麽好事了?”

“就是,就是,我室友幫我聯系了一家公司,那家公司的星探來酒吧聽了我唱歌,想簽我做歌手!”余魚開心地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