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時代之巔》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芯片雙子星
韓妍在陳燕只在首都留了兩天,周不器陪她倆看了場京劇、聽了場相聲,去國貿買了一大堆東西,總共花了40多萬。

 尤其是兩隻零售價16萬的LV包包,讓陳燕瞠目結舌,韓妍老師更是嚇得連連推遲,說什麽也不肯要。

 在周不器的幾番堅持之下,她也就美美地收下了,臉上的笑容,洋溢了一整天都不消失。

 這天上午,周不器安排飛機,送她倆回東北了。

 回到公司,處理點重要的事。

 沈向陽的關於AI芯片的報告打上來了,總共是13頁的A4紙,上面羅列的各種數據和技術方向,也把AI芯片的前沿思想和未來期待給講清楚了。

 很多內容周不器都看不太懂。

 但大體內容是明白了。

 所謂的AI芯片,其實就是AI加速器,專門用來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可以作為單獨的芯片存在,以後技術強大了,也可以集成到通用芯片中。

 根據先知先覺的一個案例,周不器對AI芯片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不是什麽多前沿的科技,二十年前就出現了。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廣泛地應用了。二十世紀初,我國的公安部門就可以根據人臉識別技術抓捕罪犯了。

 可是,為什麽智能手機直到iPhoneX才真正地開始用上人臉識別技術?

 因為直到這個時候,蘋果的A系列芯片才終於有了仿生功能,也就是把AI芯片的技術集成到了A系列的芯片中。

 所謂的人臉識別,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種,是計算機仿生的一種判斷,需要有超大計算量才行,市面上的通用芯片很難這個問題。

 就算出現一些人臉識別的安卓機了,那也是假的,是2D識別,用不著真實的人臉,拿個人臉照片就可以解鎖。

 人臉識別的3D結構光不算太難,全世界有很多家公司能夠做到。

 難的是仿生芯片。

 全世界只有蘋果獨一家。

 有了AI處理技術的強大支撐,給蘋果的A系列芯片的計算力和處理力大幅度提高了,4核芯片能夠輕松吊打安卓機的8核芯片。

 而當下的2008年,AI芯片還是最前沿的一個領域,是一個新的賽道,全世界的科技企業都在摸索地前行。

 根據沈向陽的報告顯示,對於AI芯片未來的技術方向,業內始終不能達成共識,分成了幾大流派。一來是深度學習等算法模型的研發並未成熟,二來是AI的基礎理論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空白。

 也就是說,AI芯片是真正的“軟硬一體”。

 軟的層面,是代碼層面的AI算法;硬的層面,通過集成電路的芯片設計。而芯片設計的方式和嵌入式語言的應用,就是根據軟件層面的AI算法。

 兩者要深度結合、高度統一,把軟件上的技術通過硬件來展現出來,才能開發出最強大的AI芯片。

 再往深裡說……AI芯片會涉及更廣更複雜的領域,不僅是集成電路半導體行業了,還要跟互聯網技術、跟軟件技術深度結合才行!

 像高通、英特爾、三星、IBM這些頂尖的芯片公司,最強大的實力體現在“硬”的方面,“軟”的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他們不是互聯網公司,也不是軟件公司,存在著技術短板。

 AI芯片的核心是AI,要先有AI技術,然後才能根據AI技術進行相關的芯片設計。最強大的AI芯片,一定是有最好的AI技術和最好的芯片設計才行。

 同樣的例子,還有雲計算。

 IBM、思科、惠普等服務器巨頭搞不起來雲計算平台,這個市場被互聯網巨頭瓜分了。因為雲計算平台的核心是雲操作系統的虛擬能力和調度能力,是“軟”技術,幾百萬台服務器的分布式連接只是配套設施。

 AI芯片跟雲計算一樣,是一個存在著互聯網統治硬件的領域,主導的不應該是芯片公司,而是互聯網公司。

 對周不器和紫微星來說,眼下就是一個機遇!

 紫微星研究院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由沈向陽負責,研究的就是AI技術。完全可以技術拓展,把AI技術和芯片設計相結合。

 雖然要結合兩種技術,可這個工程不見得比李易男要做的4g通用芯片要難。

 通用芯片因為是通用屬性,所以功能更多、更精密、設計得更複雜。AI芯片功能單一,在芯片設計上的複雜度就沒那麽高了。

 國內最缺的是芯片領域的人才,相比較之下,AI的相關人才還是比較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做AI芯片要比做通用芯片更可能成功。

 而且這是個新賽道,只要做出來了,就是世界頂尖。

 周不器的思維馬上從沈向陽的報告中跳了出來。

 第一步,通用芯片;第二步,AI芯片;第三步,通用芯片跟AI芯片的結合,推出類似蘋果A系列芯片那樣的仿生芯片。

 很顯然,對當下絕大部分的芯片巨頭來說,欠缺的都是AI芯片的能力。

 紫微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不錯,既有沈向陽這個頂級科學家,又從雅虎挖來了陸器,可以說是充滿了機會。

 下午快6點多了,周不器給沈向陽打了電話,“老沈?有空的話過來聊聊。”

 這可是大事,沈向陽推掉了手裡的會,馬上跑了過來,“是AI芯片的事嗎?”

 “對,我決定了,這個項目必須做!”

 “真做?”

 “嗯,必須做,這是我們的機會。”

 沈向陽深深地看他一眼,“這個方向比雲計算的風險還大,而且國內缺乏相關的配套設施,也缺乏足夠多的人才。想做AI芯片,就需要有精通軟硬兩種技術的頂級人才,既要懂人工智能,又要懂芯片設計。”

 “你呢?”

 “我不行,”沈向陽搖了搖頭,“我對芯片設計的方向缺乏研究。不過李易男還可以,他的互聯網知識不算頂級,也挺不錯的。”

 周不器一揮手,“不管怎樣,這件事就這麽定了,馬上啟動。紫微星這邊,做AI芯片;愛斯達那邊,做4g通用芯片。雙子星,缺一不可。”

 沈向陽早就猜到這個結果了。

 這符合他對周大老板的認知。

 稍做沉默,緩緩地說:“這會是一個大工程,國內不僅缺乏相關產業,更缺乏相關人才。我認為要分為三步走。”

 “你說!”

 “第一,讓李易男加入紫微星的技術委員會,並擔任紫微星研究院的副院長,協調和完善兩邊的技術協作。”

 “好!”

 這當然沒問題。

 雖然是改名了,但紫微星和愛斯達就是貨真價實的一家人。雖然不是一個集團公司,但屬於控股的關系。

 就像阿裡和拆分後的螞蟻,從股權結構上看是兩家公司,可從管理體系中看,螞蟻依舊在阿裡的組織體系內。

 沈向陽道:“第二,跟清華大學合作。我跟李易男談過了,他也去微電子所考察了。做芯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五年、十年能出結果就不錯了。國內缺少人才,那咱們就自己從零開始培養。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來設計專業課程。”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

 靠!

 又來布置任務。

 這種事,肯定要周大老板出面協調了,不僅要溝通好學校,還要跟中央和教育口的主管部門協商。

 在清華弄一個新專業,又是這種級別的高科技……少說也要投資幾十上百億,要邀請國內外最頂尖的教授,必須得靠國家力量來推動。

 沈向陽也知道這很有難度,說道:“如果開設不了本科專業,可以設碩士和博士專業。吸納計算機專業和集成電路專業的本科同學。”

 這就簡單多了。

 甚至都不用國家推動了,紫微星出點錢就能給辦了,周不器臉色好看了許多,輕輕點頭,“嗯,回頭就組織一個技術訪問團,去跟清華接洽。”

 沈向陽道:“第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了,還是要去矽谷發展,在矽谷建立生物計算實驗室和AI芯片實驗室。把那邊的研究成果拿回來,跟國內這邊的研究對接,也可以在教學中應用。”

 說白了,就是錢。

 普通的工程師只能做一些普通的技術崗,在科研實驗室裡工作都是頂尖工程師,也就是說這一類的實驗室人均薪水都很高。

 初步評估,一個矽谷的50-60人團隊的科研實驗室,每年的薪酬、福利開銷會達到4000萬-5000萬美元。

 此前,已經計劃好要在紫微星美國研究院建立四個實驗室了:認知計算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現在又多了生物計算實驗室和AI芯片實驗室。

 每年為這個研究院的開支可能要達到3億美元。

 周不器對金錢數字什麽的已經麻木了,沒覺得2億美元和3億美元有多大差距。

 只要移動互聯網的風口捕獲住,那賺錢就會比搶銀行都快。

 這點研發經費根本不算什麽。

 人工智能,就是移動互聯網之後的下一波巨大的機會。

 要盡早入場。

 周不器大手一揮,“就這麽定了!開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