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香祖》第三十二章 眾妙化香
  自創神通……

  李柃對此早有構想,乃是以自身香道基礎為體,五行煉氣理論,魔道的三寶煉魔訣,萬煞化毒功為用,雜糅並濟,融會貫通。

  “《神農本草經》雲,香者氣之正,然而斯惡積邪,臭氣熏天也有天地大道的奧妙,甚至一些香料本身就是從惡臭物中提取,香氣過濃同樣會產生惡臭之效。”

  “有些香料的來源不可細究,否則純屬自找惡心。”

  “比如龍涎香實際上是抹香鯨腸道內的分泌物乾燥所得,或吐或拉,出現在外界。”

  “古人不知,還一度以為是鯨魚唾沫或者精華所化。”

  “麝香則是林麝之類動物香囊內的分泌物。”

  “君子遠庖廚,這才是明智之舉。”

  李柃又想起自己的妻子九公主。

  “青絲身上有無形之香,是為德之馨,美之韻,可以為我聞香天賦所感應,呈現出蘭桂之質;”

  “也有有形之香,卻是身體分泌油脂,汗液,激素等物共同作用。”

  “梳妝打扮的胭脂水粉,佩戴的香囊,沐浴的香湯,處理衣物的熏香……”

  “這些種種混合在一起,形成少婦幽香,我聞之甚喜,但從白獅,花豹二貓的反應就可以看出,它們對此深惡痛絕。”

  “或許在它們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麽香味,而是一種惡臭。”

  這是日常生活之中的事例,但卻蘊含著極其深奧的修煉道理。

  “香臭本是一體!”

  這是李柃悟出的道理。

  一樣事物究竟是香還是臭,除生理構造之外,修為境界,心理認知也有所影響。

  此事另有親身經歷為證。

  曾經孩提時期,李柃非常喜歡吃某家店鋪所賣的肉餡包子,又香又油,頂飽解饞。

  突然有一天,包子鋪被封了,說是黑心老板用病死豬肉作餡,為掩臭味,亂添香精。

  李柃當時就震驚了,手裡的包子……它不香了!

  這個經歷害得李柃即便再世為人,都沒有再吃過任何肉餡包子,心理傷害太深了。

  “心之變亦物之變。”

  “佛家心本論曰,一切唯心造。”

  “道家炁本論曰,通天下一炁耳。”

  “以心照物,這才是真正的煉氣本意!”

  “此間有虛幻現實之交,有精神物質之變,我自創神通排除五行,隻取陰陽,主要借鑒了萬煞化毒功,就參照它,稱之為眾妙化香訣好了!”

  結合諸多時日以來的認知,還有當前的天賦異稟,修煉成果,李柃終於融會貫通。

  隨著心靈上的覺悟,神念力量也達至破百關竅,符合了一些硬性的條件,他瞬間感覺,此處荒林和天地萬物都變了。

  絲絲香魄被其神念攝住,但卻不再止於搬運移動,而是改變性質,成為了和信靈香一模一樣的香魄。

  隨後,這些香魄盡數被他吸收入體,轉化魂力!

  這可不僅僅只是省下一些修煉材料而已,還是神通偉力歸於己身的象征。

  “試試看是否能夠自化改良香品……”

  李柃興致勃勃,再度嘗試起來。

  結果依然可行,費了一陣功夫就成功以神通化出靈香級的改良信靈香香魄。

  雖然數量上遠遠不及真正靈香的上百萬道,但它所代表的意義仍然非同小可。

  因為傳說中的元神大能陰極化陽,陽極生陰,然後陰陽相生,循環往複,這是極為高深境界才有的神通本領。

  不曾想到,自己的神魂也可以效仿幾分。

  心念流轉之間,李柃飛快根據自己作為香道大師的感悟繼續推演這一神通。

  前世今生,古今中外,文人士子,大家閨秀,香坊工廠,理論實踐交織。

  忽然,李柃明悟道:“眾妙化香,法生萬象,我聞其味,便知天下道德。”

  “氣分陰陽五行,味有香臭善惡,化香之法,當有五重境界。”

  “其一為鼻根香,草木妙樹,香之本源。”

  李柃攝取萬物之魄,轉換天地元氣為一種根本氣味。

  鼻根香!

  這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氣味,信靈香之類就處在這一層次,因多從草木之物而來,故又可稱妙樹香。

  這種層次的香魄基本上都是現實中可以找到相應物質憑依,或者凡人也可以感知的存在,與鼻根聞嗅的功能息息相關。

  “其二為意識香,或許又可稱之為善德香,善德有馨,香自馥鬱。”

  李柃聞香天賦有奇特之處,他能聞到德之馨,美之韻。

  這是一種心靈層面的映射和聯想,也是人類與生俱來想象力的體現,已經開始步入唯心領域,超越五識,進入到第六識,意識的層面。

  “其三為通感香,又稱靜氣香,心正氣靜,香自流長。”

  這是余韻流風,香感的後勁,同時亦是一種鼻根關聯其他知覺器官的通感能力的體現。

  通感又稱移覺,是一種基於知覺器官和先導經驗的神奇能力,能夠察覺到天地五行和萬物之味便已經處在了這個層次。

  由於萬物味雜,諸識交混,需要清心靜氣才能分辨明晰,所以又名靜氣香。

  這時候李柃才明白,為何那些五行氣息都有著各種各樣似曾相識的氣味,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聯想所賦予的質感,也是香質具現的根本。

  它本質上,是由五識交混配合第六識所生成。

  “其四為意根香,又名見性香,見性明心,其香自現。”

  凡夫俗子其實常有這種感受,一些氣味可以讓人聯想起某些情緒和感覺,而不再僅僅只是畫面或者事物。

  它與第三層次感受是循序漸進的演變,只是更為深入。

  這一層次超越六識,深入到了記憶與潛意識的即視現象,可以達到第七識意根的層次,涉及到的是末那我執之念。

  李柃這時候才猛然醒悟,自己天生魂異,擁有著極其豐富的通感知覺和入微能力,只怕早已邁入這一層次的門檻。

  只是平常精神蒙塵,不得顯現,只有煉魂或者覺悟達到一定成就,才會真正凸顯出來。

  而在此之上,還有更深一層的阿賴耶識,關涉化香第五重境界。

  “其五為空明香,又可稱無垢香,無塵無垢,香之極境。”

  這是《楞嚴經》中所描述,香嚴童子菩薩因觀香非木、非空、非煙、非火,證得香嚴體空,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的空明無漏之境。

  這或與煉神返虛,煉虛合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此,李柃已為自己這一自創神通搭建好了大體的框架,但目前實際能夠做到的僅僅只是第一重,化出鼻根所聞的信靈香。

  明確這一點,連他自己都不由得感慨:“修煉這一法門,同樣極賴天賦啊。”

  “但和利用五行煉氣不同的是,這裡首重感知天賦。”

  “化香五重,實際上是感知力的層層遞進,入微洞玄,漸至空明。”

  “倘若沒有足夠敏銳的感知,連香魄的存在都察覺不到,就無法修此神通。”

  “以我資質,只怕修成前四重都沒有任何障礙,只需要循序漸進,靠著時間精力去積攢。”

  ……

  道途可期,李柃心情大好,以致起床時都仍笑意盈盈。

  九公主見狀,不禁調侃道:“夫君做了什麽美夢,笑得如此開心,不會是夢見哪家的小娘子吧?”

  李柃拉過九公主香了一口,道:“我都已經有你,還要哪家小娘子?”

  九公主吃吃笑道:“我才不信,母妃說過,男人從來都是吃著碗裡望著鍋裡的。”

  李柃道:“那可真是冤枉我了,我可不像老丈人那麽豪橫。”

  九公主罕見的臉一黑,輕擰他腰肉,警告道:“你可千萬不能學那個老不羞,又是養男寵又是眾樂樂的,簡直為老不尊!”

  李柃哈哈笑道:“學不來學不來,我不是那等性情中人。”

  溫存好一陣,兩人終於起來,洗漱用膳。

  結果面對琳琅滿目的美食,李柃竟莫名的反胃。

  “怎麽回事,我聞著這些食物,竟然就已經飽了?”

  心念一動,感知入微,他才發現,眼前的諸多食物竟然飄散出了各種各樣的香魄。

  絲絲香魄匯聚成流,在無人察覺的虛空向自己湧來,只是片刻工夫,靈體就已經吞噬了成千上萬道。

  這些食物的香魄原本是惰性的,但自李柃神念變強,竟也變成活性了。

  由此可知,惰性和活性之間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界限,神念入微,力量強大,它就是再惰性,也得活過來。

  反之亦然,感知層次不夠深,力量又太弱,就無法利用活性成分。

  這時候李柃才回想起來,其實昨夜自己祭煉轉化信靈香也有類似的感覺。

  信靈香同樣能夠補充精神和體力,只不過,自己以為那是正常的魂力增長,忽略過去了。

  這恐怕是修煉眾妙化香訣的附帶成果,屬於神通變化衍生的奇效。

  李柃不由得震驚了:“以前只聽說過秀色可餐,卻沒有想到,香魄也可餐。”

  “不過,這不是鬼神之能嗎?”

  祭祀文化之中,有一句話叫做“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這是希望鬼神來享用祭品的意思,鬼神享用祭品,可不是像活人一樣開口吃喝,而是吸食其中的氣魄。

  “夫君,你怎麽了?”看著李柃食欲不振,一副不願張口的模樣,九公主關切問道。

  “今日起來有些飽腹,不想吃了,隨便喝點燕窩粥吧。”李柃回過神,應了一聲。

  “也好。”九公主旋即招呼侍婢舀粥。

  李柃勉強喝下了一小碗粥,結果忙碌整個上午,都體力充沛,絲毫不覺饑餓。

  這種香魄當真能夠維持身體機能,如同真正吃喝一般。

  甚至因為隻取其精粹的緣故,遠比凡胎肉身的吃喝更具效率,類似煉氣有成的修士餐風飲露。

  “難不成道體自生,終於也能進入修煉階段了?”

  李柃想到這裡,不由有些激動。

  一直以來,肉身體魄方面都是他擔心的短板,但如今看來,修出神通變化之後,自有裨益之能,能夠實現全方位的增長。

  不過想想傳統煉氣,也不足為奇了。

  五行靈根煉氣達至後期,也是能夠餐風飲露,不食五谷的。

  凡人想要突破凡胎肉身的限制,辟谷是個開端,一直到餐風飲露,隻取五行靈氣補益自身,逐漸習慣整個身軀和天地元氣的循環,方才能夠築就道基,修成道體。

  但是……

  自己的神念力量,明明才隻相當於煉氣前期啊!

  李柃猜測,這可能就是道途的特殊性。

  自己另辟蹊徑,雖然依舊沿用法道煉氣的修為境界來度量,但在許多方面的表現早已大為不同。

  李柃特意找來府中武師,詢問凡人武道煉體訣竅,想要做個參考。

  這個世界也是有武道的,還能鍛煉出一些內氣,但卻並不是那種玄乎其玄的內力,真氣,也不存在什麽以武入道。

  充其量,只是一些氣感,同樣止於強身健體的程度。

  武師卻道:“駙馬爺,您若想要強身健體,當然還是靠食補!”

  “府裡大把上好食材,藥材,都可以拿來進補,再不然,您尋仙師求些靈材,肯定比練什麽武功都有效。”

  李柃道:“練武不是靠打坐運功,氣運周天的麽?”

  武師道:“您說的那是煉氣,仙師們的本領!”

  “我等凡人,功夫全靠吃和練,其中吃是基礎,沒有足夠營養,怎麽練都是白搭,甚至氣血兩虧,把自己身體弄垮!”

  “其實我是不建議你練武的,反正練來也沒有什麽用處,還不如尋常強身健體的鍛煉。”

  “至於陣前搏殺的真功夫,那就更加不適合您這等貴人了,我等廝殺漢練了才會有用武之地,才能出真功夫。”

  好吧,說的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但李柃壓根就沒指望練出個什麽內息氣功來,隻把它當作一種消食手段,借以遮掩自己食香煉魂所產生的異狀。

  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吃飽了撐的,找消化呢。

  於是,李柃又順便對此進行起研究。

  不知不覺間,時間慢慢到了七月中旬。

  李柃想起自己曾經答應過九公主一起出去遊玩,於是決定兌現諾言,一起去看那賽舟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