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香祖》第二百六十四章 木煉之法
“李道友,你竟親自過來,真的是太好了。”韓康見到李柃,面露喜色。

 戚長老卻是饒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默然頷首。

 “如今情況如何,這邊的商會隊伍有沒有準備出發?”李柃明知故問道。

 “暫時還沒有,我們正等著道友把茶蕪香送來,好應對裡面的太歲孢子。”韓康說道。

 “說到此事,李道友此前來訊說已經煉製好了?”戚長老問道。

 李柃道:“幸不辱命,第一批茶蕪香已經順利完成,我在路上也添置了一些半成品,假以時日,第二批都可以完成。”

 這些全部都是商會訂購的,因商定合作的緣故,並沒有工錢。

 但李柃並不用自己出材料,也獲得了小欖島上和九靈門中的那些利益,算起來反倒比一般的委托煉製劃算多了。

 李柃把自己煉製出來的成品取出,滿滿上百份各自以瓷瓶分裝,擺在兩人面前。

 戚長老傳音召來兩人,下令道:“這邊留下二十瓶,其他的都分發下去,按照之前傳達的指令分配使用。”

 “是!”商會執事即刻照辦去了。

 做完這些,戚長老隱晦道:“我們的人已經做好準備,等到前邊探明情況,就可以出發。”

 所謂前邊探明情況,便是那些投石問路的石子傳回結果。

 這幾日間,他們都是以搜集情報為主。

 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前期的準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可以極大降低他們進入裡面的風險,還能切實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不至於盲目而動。

 “李道友遠程而來,稍事休息吧,不過若有時間精力,還是要抓緊時間繼續趕製此物。

 超出議定份額的,我們奇珍樓都按照市價收購,數量上不封頂。”

 戚長老又再說道。

 茶蕪香是好東西,除了用於解決這次事件,他們還打算趁機會囤積一批,以備不時之需。

 李柃點了點頭:“第二批預計二三個月就能完成,希望石璣子沒有那麽容易得逞吧。”

 說到這個,戚長老不禁問韓康:“依你之見,他要花費多久來完成這場祭煉大丹的典儀?”

 韓康遲疑起來:“眼下具體情況還未知,我也無法判斷。”

 戚長老看了看他,略帶不滿:“幾天前你就這麽說,如今見到了裡邊的情景,怎麽還是這樣?”

 韓康尷尬不已,這要是換成多疑的,說不定就懷疑他有意袒護自家師尊了,但他的確不知。

 這個李柃反倒要幫他說話了:“戚長老有所不知,煉丹製藥就和我們調香製香一樣,各分品相和時機的。

 好比如今已經開始流傳開來的信靈香,甲子日攢香品,丙子日碾,戊子日和於一處,庚子日丸成,供於天壇之上,壬子日裝入葫蘆掛起,完備的流程,是足足六十日,二個月時間。

 而有些香品,如龍涎香之流,需在抹香鯨體內醞釀多年,海中漂流足足上百年,數百年,方始結成。

 也有如我現在所煉茶蕪香,手頭留有半成品,配合貴樓所提供的靈材,數日乃成,但第二批就要從頭開始,花費近百日。

 我料想煉丹也差不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從七日,三十六日,七七十四九日,九九八十一日至年余,數年不等,並不能夠一概而論。”

 韓康道:“李道友所言甚是,我也要看清楚了師尊采用的煉丹手法和大致安排,才好下定論。”

 他說到這裡,卻又忽的遲疑起來:“不過……”

 “不過什麽?”戚長老奇怪問道,都到了這時候,還有什麽可吞吞吐吐的?

 韓康隻得道:“不過以我之見,他所采用的,並非一般火煉之法,而是木煉之法。”

 “哦?”戚長老訝然。

 李柃也露出幾分感興趣的神色。

 韓康是石璣子的弟子,對他手段有所了解,這是難得的窺探九靈門秘法的時機。

 “何為火煉,何為木煉?”他開口詢問道。

 話都已經說開了,韓康也不好敝帚自珍,坦白道:“以諸位經歷,當以火煉靈丹最為常見,蓋因丹者屬金,金丹之說,由來已久,而諸般靈材,寶物,也需要以火力融煉,催化各物反應。

 通常所見開爐煉丹,便是指這種手法……”

 他說到這裡,大致解釋一番,原來平常開爐煉丹,需要點火升溫的,都統稱為火煉之法。

 但和常人想象之中,所有丹藥都如此煉成不同的是,這只不過是其中一大主流大類,並非全部。

 有些丹藥,並不用這種火力就能煉成的。

 李柃道:“確實如此,我等常見之丹藥,都是鉛汞銅石等物所煉製,以火煉居多。”

 韓康道:“那是上古丹道的隱喻,流於後世,多有凡民照貓畫虎,誤以為平常的朱砂,水銀等物可以服用,鬧出悲劇來。

 我丹道與時俱進,攻略岐黃之道,化醫藥為丹藥,乃是從醫學的領域進行探究。

 而今諸般靈丹妙藥,多為草木之屬,煉丹手法也愈發豐富起來。

 火煉之法,仍然還是過往那般丹爐祭煉,而水煉之法,是煲熬煎煮,勾兌配釀,土煉之法是窖藏發酵,栽培種植,木煉之法,則是與草木之屬息息相關……

 簡而言之,丹道本質都是去蕪存菁,去粗取精的提煉之法,乃是把天地靈粹從雜蕪之中提煉出來,為人所用,又言去偽存真,也是一種借假修真的法門。

 譬如那一棵果樹,生於斯長於斯,汲取天地日月之精華,無論空氣,陽光,水土,還是腐爛屍體,便溺穢物都能轉化,經過多年生長,結出甜美的果實。

 正所謂道法自然,這果實就是自然之中的木煉真丹,所以木煉便是以種樹為喻,從地脈堆肥之中汲取養分的提煉之法。”

 李柃悚然而驚,想到了那堆積在內谷之中的萬千具屍體。

 木煉……

 說白了,不就是種植太歲,令其開花結果?

 正常太歲是不會開花的,靈芝菌菇也不會開花。

 但若以特殊手法使其變異,說不定還真的能夠開花結果。

 那果實,便是石璣子所要煉就的大丹!

 韓康又言:“土木二煉,息息相關,或許還有連接地脈,加以利用的複雜法門,師尊之道博大精深,我們幾個弟子也只是學了些許皮毛,不過旁觀者清,許多東西,還是有跡可循的。

 只要能夠有人探索到內谷深處的情況,讓我看清大致的布置,應該能夠猜測得出他的煉丹思路,從而有所判斷。”

 李柃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自己知道裡面的情況,但在明面上,卻又不應該知道。

 “這樣下去不行,始終還是太被動。”

 雖然商會已經開始籌備行動,但是李柃屢番想到此前神魂出竅所見的場景,隱隱感覺有些不安。

 就在這時,外面忽然響起一陣嘈雜的聲音,旋即有腳步聲匆匆而來。

 那是商會的管事,面上帶著幾分凝重:“戚長老,又一批散修回來了,這次報稱深入到了內谷,見到個高達百丈的大墳包!

 那裡面炸開,幾乎全都是屍體!”

 “什麽?”在場數人盡皆面露訝然之色,連李柃也大為意外。

 墳包,他知道,但並沒有百丈之高。

 難不成……

 “他們說得誇張了吧,百丈高的墳包,全是屍體,那數量起碼也得有上億人數了。”

 韓康嗤之以鼻。

 許多人對數量是沒有什麽概念的,張口就來。

 保守估算一下,就知丈許大小的空間或許塞不下上百個活人,但卻可以塞下上百具屍體。

 如若是高度腐敗,融成爛泥,肉醬,這個數量還可以增加至三五百,上千之多。

 百丈高的墳包,不說方方正正的山體,達百萬丈見方,起碼也有十萬方,數十萬方吧?

 那得能夠容納多少具屍體?

 這個數目是遠遠大於常人直覺判斷的,因為常人的直覺都是依據活人來計算,即便再如何摩肩接踵,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密度。

 而且,遷移至島上的凡民勞工也沒有那麽多,他們的總數只有十萬多。

 按下這個念頭,三人趕往外面。

 “啊……”

 沙灘上,一人痛苦掙扎,其他人遠遠避開,盡皆面露驚悸之色。

 旁邊持著香爐的商會管事急得大叫:“你忍著點兒,不然的話,會越來越嚴重的!”

 那人身上長出密密麻麻的肉瘤,如同白色菌菇生長在肩上,手上,旁邊血肉腐敗,潰爛流膿,如同天花皰疹,看起來恐怖而又惡心。

 好在終究還是神念好用,幾人同時施力按住了掙扎者,連忙趁機驅運香爐上前,嫋嫋煙霧熏蒸於其上。

 頓時間,生長的肉瘤萎縮乾枯,掉落在地,化為殘渣。

 執事見狀,暗松了一口氣,壯起膽子上前,喂他服下一些藥粉。

 茶蕪香內服外用皆可,對己土太歲和其感染變異產生的諸多亞種擁有著強效的克制作用,再加上修士自身的恢復和感知能力,完全可以杜絕隱患。

 但眾人並沒有完全放松,很快又被一物吸引去注意。

 “那是什麽?”

 沙灘上,幾個人形的囊狀之物散布,看起來仿佛從人身上剝下的皮膚,但是其肌理粗糙,又不像是人皮,反倒更加接近於樹皮。

 他們如同枯枝敗葉散落在旁邊,看起來就像是被擊殺的屍體。

 但詭異的是,從中散落出來的並不是血肉和腸肚,而是沾染著汙血的沙土。

 李柃見到,也有些不明所以。

 散修們受了詢問,紛紛道:“我們也不知道,這些怪物從島上起就一直都跟著我們!”

 “對,我們這幾日接連被他們襲擊,剛開始時還以為是那種黑魔僵,卻沒想到擊殺之後,變成這副模樣。”

 “這種東西實力不強,但卻著實煩人。”

 李柃看了看戚長老,提醒道:“這裡面似乎有些血肉的氣息,應該是和此前那些行屍走肉同出一源,但發生了未知的變異。”

 變異……

 韓康似乎想到了什麽,神色動容。

 “看來,得盡快解決裡面的事端。”

 戚長老下了結論。

 己土太歲除了快速繁殖之外,還有另外一大特性,就是腐化變異。

 它能通過孢子繁殖令得諸多物質生長,擁有繁雜難明的結構。

 放任石璣子在裡面為所欲為下去,天曉得會造就出什麽可怕局面。

 就目前所知,九靈門人使用了過去死去的邢鋒屍體做試驗,以其為母體,培植黑魔僵!

 這是最讓韓康痛惜和後悔的一件事情,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已經擯棄了所有的良知和底線。

 這樣做固然可能出成果,但也容易惹出難以想象的禍端。

 不過,李柃並沒有什麽立場催促,他是此次事件的參與者,但卻並非直接負責之人。

 協議規定的義務,也是通過商會提供的靈材煉製茶蕪香,保障他們深入探查。

 好好煉製自己的香品才是主業。

 於是,結束談話之後,他獨自回到商會安排的房間,閉關製香去了。

 戚長老等人一時半會也顧不上他,忙著安排人手嚴查出入人員,清理感染症狀。

 這種孢子能夠寄生在血肉之中,生命力非常頑強,好在商會已經取得了茶蕪香,對其擁有著絕佳的克制效果。

 只要做好防范措施,還是能夠將其控制住的。

 但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那些散修傷亡慘重,已經開始失去利用價值。

 當中一些人取得了豐厚的收獲,也不打算繼續冒險下去了。

 這種投石問路的利用之法,終究無法長久的。

 當夜,戚長老決定親自帶隊進入谷內,邀請李柃和韓康也跟著一起去看看。

 “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們必須找到石璣子,再作進一步打算。”

 李柃欣然答應:“那正好,我也想見一見他,看看他到底想乾些什麽。”

 當下,以戚長老,李柃,韓康為首,數名商會築基供奉,散修高手組成的精銳隊伍出發了。

 他們帶著充分的準備,沿著那些棋子清理出來的路線直奔內谷,也即是回報所稱的大墳包所在之地。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