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始皇帝修建長城一事,的確無可厚非。但是,長城在秦朝統一之前便已經開始了建設。”
朱尚炳開始給兩個兄弟普及長城的知識。
萬裡長城的最大功勞,自然是歸功於秦王嬴政。
單要說是秦始皇修建,卻有些偏頗。
因為長城在周朝時便已經開始建設。
老五說的“烽火戲諸侯”便是在原始長城的基礎上。
始皇帝在長城上的最大功勞,應該是他將各地長城相連。
“大王,燕王世子求見。”
正當朱尚炳還要繼續考校兩個兄弟時,房間外面響起了一個太監的聲音。
燕王世子,那便是未來的明宣宗,朱高熾了。
只是現在的朱高熾,雖然與自己是平輩兄弟,但從身份地位上看,說求見自己也不無不妥。
畢竟自己是秦王!
“好了,你們去尋夫子繼續學業。”
朱尚炳對兩個兄弟安排了他們接下來的時間,便大步邁出房間,跟著太監去見朱高熾。
王府正殿
因為朱高熾是代表燕王朱棣而來祝賀朱高烈成年禮,故而走的是官方渠道。
一切都非常正式。
朱尚炳也是換上了一身正式的服飾,接待朱高熾。
“朱高熾見過秦王。”
朱高熾見到朱尚炳後,微微彎腰向其行禮。
朱尚炳道:“高熾,你我是兄弟,還是無需如此。”
朱高熾點頭,再次行禮:“臣弟見過王兄。”
“為何來遲?”
朱尚炳第一句問話,就讓朱高熾呆立當場。
很明顯,這是問罪了。
朱高熾心中苦笑。
因為他也知道,比他們燕王府更遠的寧王等其他藩王使臣都趕到了。
“臣弟會代表燕王府向尚烈表達歉意。”
朱尚炳點頭,又問出一句更加尖銳的問題:“朝廷與四叔的爭鬥,高熾你怎麽看?”
然而,朱高熾沉默。
朝廷要削藩,燕王府自然不能敵。
但是,身為燕王世子,父親朱棣又決定武力反抗,他自然不會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而朱尚炳卻是感歎一聲後,繼續說道:“四叔可以說毫無勝算,又何必非要讓百姓受難。”
朱高熾依然不接話,而朱尚炳依然像是自言自語。
“四叔的利益心太重了,既然太祖指定了允文為皇帝,我等後人豈能做出違背他的意願。”
朱元璋在朱棣與朱允文兩人中,選擇將皇位傳給朱允文,必定是有著他老人家的考慮。
“即便皇帝也違背了太祖制定的分封製,可他畢竟是皇帝,我等皆是臣子。”
朱尚炳這話,讓朱高熾不敢苟同。
他看向朱尚炳,很想問。
“那你為何還傳檄天下,誰動打誰?”
皇帝現在針對的燕王府,而你秦王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嗎?
朱高熾雖然沒有言語,但是他眼中表露的一絲鄙視,還是被朱尚炳給撲捉到了。
朱尚炳笑著說道:“當然,雖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我皇族卻不應該在其規矩內。”
“王兄是要幫助朝廷對付我燕王府嗎?”
朱高熾心中雖然肯定,卻還是忍不住問出口。
朱尚炳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皇帝始終是皇帝。”
聽到朱尚炳近乎肯定的回答,朱高熾唯有苦笑。
朱高熾道:“不瞞王兄,
其實臣弟也勸誡過父王,只是父王過於執著。” 明白了朱尚炳會對燕王府動手,朱高熾甚至大松了一口氣。
他當然明白,燕王與朝天對立無疑不是以卵擊石。
有了朱尚炳的明確態度,想必能將父王的幻想徹底擊碎。
畢竟武力反抗,如同於造反。
一旦失敗後,燕王以及燕王府眾人的處境不言而喻。
朱尚炳點頭,他當然明白四叔朱棣的野心不是一般大,幻想以蛇吞象。
卻不料,朱棣最後竟然真的辦成了。
當然,現在沒有人能看好朱棣,北平四周,朝廷布置的百萬大軍可不是擺設。
“高熾,其實王兄以為,四叔老了,也該退位讓賢了。”
朱高熾皺眉,他聽明白了朱尚炳的意思。
只是這件事,他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
朱尚炳走到朱高熾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王兄沒有其他意思,即便四叔退位,那也是皇帝和朝廷的旨意。”
“為什麽?”
朱高熾問道。
朱尚炳道:“因為四叔有不該有的心思。”
朱高熾反問:“王兄你呢?你敢說你會束手就擒。”
朱尚炳搖頭,肯定的說道:“當然不會。”
朱高熾氣急而笑,說道:“既然王兄做不到,為何還要求他人去做。”
朱尚炳沒有一絲表情變化,滿是自信的說道:“因為太祖給我秦王府留下了遺旨, 秦王一脈為帝室屏障。”
朱高熾道:“王兄,即便有太祖遺旨,以允文現在的做法,難免到頭來,王兄也會落得一個和其他藩王一樣的下場。”
朱尚炳並不否認朱高熾說的這種可能,但是,他還是說道:“即便如此,我也認了。”
朱高熾已經無言以對了。
他明白,朱尚炳的回答,顯然不是嘴上敷衍自己。
“王兄能告訴臣弟,為什麽嗎?難道真是因為太祖的遺旨?”
朱尚炳搖頭,雙眼看向正殿外無邊的天際,斬釘截鐵的說道:“為了大明沉澱起來的底蘊不會付之東流,也為了大明百姓免受戰火塗毒。”
轉過頭,看向朱高熾。
“為此,誰動我只能打誰。”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積攢的底蘊,幾乎在靖難之戰中損失殆盡。
這與漢武帝劉徹,將漢朝數十年積累的財富敗光一樣。
然而,劉徹雖然敗光了底蘊,但是,他卻是對外用兵,並且徹底解決北方的威脅。
與之對比,朱棣發動的靖難之戰,無論口號喊的多好聽,都無法避免一個事實,他發動了全國性質內戰。
從南到北啊!
戰火燒遍了繁華的中原和江南。
還有一點更加致命的一點。
朱棣登基後永樂二年,帖木兒帝國皇帝擦窩帖木兒,以八十萬大軍親征大明。
要不是上天垂簾大明,擦窩帖木兒病逝在東征路途上,導致八十萬大軍退去,剛剛歷經靖難之戰的大明朝,拿什麽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