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百年金錢棒球》二十六海堂練習賽一十二
提起2018屆新秀,球迷們能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多半會是東契奇跟特雷楊。而作為這一年的狀元秀艾頓,曝光不夠,鮮有人提及,即便是在偶然間被談到,也多半讓人用一句“被太陽荒廢了”就給蓋過了。

那麽,新秀賽季的艾頓,究竟向我們展示了些什麽,他的未來又該怎麽走呢?今天,我們就一塊來聊聊這位狀元郎。

艾頓在新秀賽季出戰了71場比賽,在場均30.7分鍾的上場時間裡,貢獻出了16.3分10.3板的兩雙數據,是NBA近20年裡第五位在新秀賽季就打出場均兩雙表現的球員。他有著很強的籃板球爭奪能力——前板率10.5%,後板率23%,比聯盟8成以上的中鋒球員都要來的優秀——光補籃這一項,就佔到了他整體出手比重的13.5%,1.345分/回合的效率更是超過了聯盟92%以上的球員。

而作為一個持球背打比重接近3成,在進攻端有著很強自主性的球員,艾頓還交出了58.5%的終結效率,可謂驚人。

你能從他的身上,看到傳統中鋒的影子。

雖然這是艾頓在NBA打球的第一年,但他卻已經能夠交出非常可觀的背身產出了。上賽季,他一共通過背身單打的方式得到了316分,位居聯盟第7,54.6%的命中率更是在產出前十的球員中,排到了榜首的位置,而每回合1.029分的產出效率,也只是稍稍遜色於恩比德和阿爾德裡奇。

艾頓在進攻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扎實的低位腳步。

在這點上,他跟恩比德有些相似,都是剛進聯盟就展示出了與自己年齡不相符的低位技術。不過相較之下,艾頓在終結時的手感要顯得更為柔和,手指手腕對於球的感覺在觀感上也要來的更好一些。

如果將二位同時擺進這個聯盟,單論新秀年的進攻表現,你是很難直接判斷,究竟誰才是那個擁有更好明天的年輕人。

不僅如此,艾頓還有著很可觀的下順吃餅能力。投射+移動+腳步的組合,注定了他在作為掩護人下順時,能打出比卡佩拉、小喬丹這類球員更加多變的後續進攻。

而基於這兩點特質,太陽在後續對於艾頓進攻的開發工作,其實是非常值得人們期待的。

上賽季的菲尼克斯太陽,有著兩個明顯的短板:

1、進攻空間。

太陽在上賽季場均僅能投進9.6記三分,排倒數第3,命中率32.9%,聯盟最爛。極低的三分把握率,意味著對手在防守時可以更加大膽地進行有選擇的夾擊防守。

而受災最嚴重的,自然是布克跟禁區了。

2、控衛資源。

太陽缺好的傳球手,是路人皆知的事了。他們在上賽季的大多數時間裡都缺乏合格的控衛人選——卡南、梅爾頓這樣的選手都曾坐上過球隊先發控衛的位置——以至於,德文-布克這個曾經在選秀模板上寫著克萊-湯普森的男人,都快被太陽逼著走上詹姆斯-哈登的路了。

空間感和傳球手的缺失,對艾頓造成的直接影響,便是他很容易被推離自己的進攻舒適區——他很難在進攻端舒服地接到傳球,同樣,他想在多人限制的油漆區裡討生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之所以說後續的開發會值得期待,是因為太陽在這個休賽期的確對此做了針對性的補強。

他們拿6號簽換了薩裡奇+11號簽,一個帶有部分策應屬性的空間型四號位,以及11順位新秀卡梅倫-約翰遜,射手。接著,他們又用明年的雄鹿簽從凱爾特人換回了貝恩斯+泰-傑羅姆,

一個內線肉盾,外加另一個擁有即戰力潛質的替補控衛。之後是卡明斯基,一個能在4/5號位搖擺的空間型大個。太陽的這番補強,不僅填充了射手資源,同時也補強了自己原本就真空的四號位。

而盧比奧的加盟,則是他們在今年夏天最大的收獲。

對於一支以布克、艾頓為核心來打輸出的球隊而言,他們並不需要自己的控衛擁有很強的進攻能力,能夠有效地執行教練的戰術,在場上完成進攻的梳理,來為核心球員創造更好的投籃機會,是球隊最希望他能夠具備的素養。

而盧比奧就是這樣一名球員,雖不以進攻聞名,卻是這個聯盟裡最能為隊友創造機會的球員之一。這其中,最為受益的球員自然就是艾頓了——上賽季的盧比奧,通過擋拆傳球為隊友創造得分的效率超過了聯盟89%的球員,下順吃餅的效率更是達到了每回合1.35分。

更開闊的進攻空間+更好的傳球人,就是艾頓在這個夏天從管理層手中所獲得的支持。老實講,每場穩定收割20+10,對新賽季的艾頓來講,應該算是件板上釘釘的事。

當然了,我洋洋灑灑寫了這千把字,也不是單純為了告訴你,他有多牛逼,有多被低估什麽的,其實他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

雖然掩護吃餅在艾頓的整體進攻中的佔比達到了21.1%,但他似乎依舊對擋拆這項工作有著一些認知上的偏差。艾頓的擋拆質量是很低的。

就拿這個回合來講。

布克在三分線外運球做觀察,右路有隊友,不好走,艾頓如果要做掩護為布克創造空間,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給掩護,擋住防守人,讓布克走中路去錯位攻擊亞當斯。

但艾頓的選擇恰好相反,直接堵在了布克的前進路線上,而亞當斯則借機協助隊友逼停了布克。雖然最終憑借著艾頓的中投,太陽還是拿到了兩分,但這並不代表著艾頓在這次擋拆中的選擇就是沒有問題的。

還可以再看看這次進攻。

布克在很高的位置尋求了一次掩護,本意應該是要拉開衝刺距離,去製造錯位來攻擊大個,但艾頓所提供的掩護卻是綿軟無力的,未能完全將斯瑪特卡在身後,導致凱爾特人很快就在高位形成了夾擊,逼停了布克。

這就是艾頓在擋拆中的縮影。他會習慣性地早拆,甚至是未擋先拆,倒不是說早拆不行,但這往往會更加考驗持球人的出球能力。倘若與艾頓搭檔是哈登,他的早拆下順,就很有機會打出卡佩拉的升級版效果。可問題是布克不是哈登,他在出球的能力和時機的把握上都遠不及哈登,過多的假掩護,反倒拖累了布克的個人進攻。

上賽季,布克在進攻中遭到夾擊待遇的比重是11.9%,高居聯盟第一。作為他的內線搭檔,懂得如何提供更高質量的掩護,去為隊友創造更好的進攻空間,是艾頓在日後必須要去學習的地方。

當然,這也不是他唯一需要去提升的點。 跟進攻相比,艾頓在防守中的問題其實要來的更大一些。

他不是一個好的防守者,這點你從最基礎的數據統計上就能看到。

作為一名身高2米16,臂展2米27的大中鋒,他在接近31分鍾的上場時間裡,隻交出了0.9次的封蓋數據。再高階一點,在上賽季71位中鋒的防守真實正負值排行榜中,艾頓排第52位。當他在場時,對手在籃下命中上升8%的表現,僅優於2%的中鋒球員。

他的防守問題基本集中在了選位上。比如他有時候會在擋拆防守時過於上提,導致小個球員可以很輕易地通過加速擺脫他的追防,又或者,當他處在禁區時,時常會因為錯誤的選位而將整個禁區優勢點暴露給對方,以至於不得不通過身高、臂展來進行後續的補救。

當然,這可能也跟艾頓的比賽風格有關——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都不喜歡進行過多的身體對抗。

跟進攻端可以確定的提升比起來,艾頓在未來的防守價值其實是挺難預估的。要說鐵定不行,畢竟他的身高、臂展、噸位以及靈活性都擺在這,可要是僅憑靜態天賦,就說他一定能夠在後天開發出多強悍的防守能力,似乎也並不現實。

說到底,現在的艾頓,是個攻強守弱,有著些許偏科的新人,但這並不代表著他的未來就必定會沿著現在的軌跡一直走下去。在這條養成線上,艾頓跟太陽將會擁有多次分岔路的抉擇,至於最終結局將路向何方,或許,還是得看艾頓自己的意願了。

(代號9527)

聲明:新浪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