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致富能手》第44章 事起
  商量合買拖拉機,最後變成所有人都想投入,有張國棟提議的辦法多少人也不怕亂,黑子家與義功叔家裡已經商量好買一台15馬四輪拖拉機。二哥回去大伯、大爺爺還有二嬸娘家一轉,最後竟借到3000塊錢,二隊8家人你200他500,最後竟讓而且集得了6800塊錢,這25四輪拖拉機的錢都夠了。

  二隊買拖拉機的錢都準備好了,就等著明天張國棟和他們一起去長安提車去,四叔這時候也是來到了張國棟家中。

  “你柏林爺爺把家裡三頭牛賣了,又借了一些,錢是夠買一輛手扶拖拉機了,四叔我沒錢,整個隊裡借遍了才湊夠4000塊,這次四叔可都是壓你身上了,你可別讓四叔翻不了身。”張承東玩笑說到。

  “四叔說什麽話,今天早上開會你都聽到了,這修路一直要修到明年九月,咱們這緊挨著山溝的村子還好,甘井鄉周圍那幾個村子石頭怎麽來?鄉裡最先盯得也是他們。還有每年種麥著一茬,弄得好幾天就能掙上千塊。”

  拖拉機的確是現在農村乾活利器,在80年代能借錢買拖拉機的後來沒有窮的,張國棟鼓勵大家多買拖拉機,為的就是解放村民的思想,在張家嶺發展方面邁出堅實的一步。

  第二天一大早張國棟就帶著村裡一行十多人去長安接回來四輛拖拉機,發動了自家拖拉機,張國濤、張文斌、王樂、九叔四人也都跟著去了,作為村裡除張國棟外技術最好的人,他們一路平安把車開了回來。

  “二弟,你就幫二哥先開幾天,等二哥熟悉了你賣回來。文斌你就跟你四伯,王樂你去柏林爺爺家,九叔這幾天你好好教黑子,學車要小心千萬別出事兒。”張國棟再三囑咐安全,學開拖拉機容易要開的穩健就難了。

  張家嶺又買了四輛拖拉機的消息很快傳便了整個甘井鄉,尤其是四輛新拖拉機一起開到鄉政府門口領政府補貼,更是羨刹了旁人。張家嶺村路也開始修了,陣勢搞的很大,旁邊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10月1日華夏第37個國慶節,張國棟帶著全隊村民在西溝邊挖石頭,這裡屬於二隊的低等耕地區域,張國棟選擇一些石頭最多的地方所有人一起用三齒撅挖著,挖到地上女人們用鐵耙把黃料石挑出來分到一邊,黃土用鐵掀堆到一旁。

  “拉了幾車了?”張國棟乾的滿身大汗,他一個人挖在所有人最前頭,腳下出的石頭最多,一個上午就已經有一噸多可,其他人看他的樣子也都卯足了勁。

  “12車了,早晨就到這兒吧!下午四點後再來。”麗屏姐跟在張國棟身後也是賣力的很,她作為村裡的老師算是文化人,隊裡記帳的事兒都交給她,麗屏姐乾活都是衝在最前頭。

  石頭路得先給大路上墊一層厚土,張國榮與張國濤從早晨就開始拉土了,張國棟把隊裡兩輛大拖拉機留下了,黑子與九叔的15拖拉機去支援三、四隊去了。

  “那就有36噸了,夠鋪70米底了,還是人多力量大啊!咱們隊基本人來完了,等這路修好了,我請大家吃烤肉!”張國棟的話讓二隊成員都高興起來,尤其是那些半大的孩子,乾活速度頓時提升了幾個檔次。

  張國棟把這次挖石頭點放在了二隊溝邊的一個高坡上,這個高坡只有數米之高如果這次挖平二隊又能多出十多畝田地來。一個上午挖出10噸多的黃料石,被堆在坡底下,等下午大路上底土鋪好後這些石頭就可以拉去了,

下午大家一起過去把石頭鋪好明天再墊一層黃土一段路就算修理完成了。  從早晨6點多出門到中午11點,十月的陽光已經開始柔和起來,下午去西大路只要4點去就行,修路是個體力活,隊員們需要充足的休息。

  剛躺炕上,這幾天父親已經安排給幾個新房都盤了火炕,如今已經能睡人了,張國棟正打算稍微午休一會兒,黑子就來了。

  “國棟哥!我剛才問了咱隊的人,你們一個早上拉了十幾大車的土,石頭挖了十多噸了!三隊能氣死人,裝個車一群人圍著,看起來都積極的很,車廂半天不見滿,一個早上乾到現在我就拉了8車。”

  黑子的8車最多就是大車廂3車的量,一車按照最終商量的4塊錢來算,這也是30多塊錢了,比給鄉裡拉石頭少不了多少。

  二隊的四輛拖拉機基本涵蓋了隊裡的每一戶人家,每多拉一趟其實就是自己多掙一些,這比起來以前的無償勞動做“水保”大家感覺是不一樣的,到下午等把所有石頭鋪完,竟然隻用了兩個小時,張國棟不得已只能繼續帶大家一起去挖石頭,讓兩台拖拉機繼續拉土。

  作為新的隊長,他有上輩子和人打交道的幾十年經驗,父母和他都在溝邊挖石頭,家裡的服裝偶爾還有人來賣,張萍就被放在了家裡,張國棟專門跑了一趟永康縣城,買了一大包糖,每次乾活錢都給所有人發幾個,算是對三妹每參加乾活的一個補償。

  國慶7天對整個二隊來說是充實的一周,大人小孩50多個勞動力每天挖石頭鋪路10多米,看著自家門口道路一天天變著模樣,所有人內心成就感油然而生。可惜在8號以後麗屏姐去學校上課了,上學的孩子們也都走了,少了十多個勞動力,工程進度一下子慢了一些。

  一日一天忙完正在對帳,自從麗屏姐走了他每天還要弄這些事兒,兩個星期過去了,二隊石頭路已經修成近200米,新路剛修成比以前路面高出了30公分左右,張國棟還專門讓自家拖拉機拉著轆柱壓了幾遍,現在新修的大路比以前平整、寬敞很多。

  “再過幾天就是該種小麥的時間了,要不這周修路先停一停吧!”張承林來到兒子身邊,提醒的說到。

  張國棟差點忘了種小麥的事兒了,永康縣都是種的冬小麥,每年十月中旬播種,來年六、七月收割,錯過了種地的時機,麥子種的遲了是抗不過這個冬季的,但如果種的早也不行,冬季以前長出麥穗這一茬莊稼肯定是顆粒無收。

  “行,那就讓大家歇息半個月吧!拖拉機最近也可以掙點耕地、種麥錢,明天咱們就讓把門口的糞拉地裡去。”

  農村種地先要把一家門口堆積的生物肥拉到地裡去,然後再用耕牛耕把地犁一遍,再然後再用牛把地裡的大土塊用“擺磨”碾碎,最後才是播種。

  張國棟把秋種的消息告訴二隊所有成員,這也是隊長的職業,有拖拉機的人都開始找鄰村親戚,看誰家需要拖拉機。

  張國棟隻用了半天就和父母、弟弟把肥施完,然後開始套上耕犁犁地,25拖拉機力氣比牛大了太多,地犁的深不說,速度也是不慢,從中午到晚上9點18畝地就全部犁完。

  張家嶺秋種開始了,田地裡到處都是耕牛犁地還有拖拉機的聲音,耕牛一天最多耕地5畝已經到頂,而拖拉機耕地50畝輕而易舉,因為今年大家經濟情況都有所緩解,家裡沒有耕牛的人大多都選擇用拖拉機耕地,一畝地三塊五雖說是貴了點,但是拖拉機犁地比耕牛深的多時間也塊,二隊在驚人的兩天的時間裡所有地都已經耕完。

  張國棟與二哥家的拖拉機最是受歡迎,因為馬力大耕地比小拖拉機犁的更深,總是有人在後排隊等著。

  這一天張國濤開著拖拉機去趙家原去耕地,他正在父親商量種麥的事情。最近家裡肉菜種類變多了,糧食消耗還不如以前的一半,中小麥的經濟效益確實不如種其他農作物高,所以他打算今年種一些其他的東西。

  想到這裡張國棟腦海裡第一個蹦出的念頭就是種植烤煙,張家嶺這個地方是個種烤煙,21世紀烤煙是農村最賺錢的作物,烤煙種植對育苗、栽種、培養、烤製技術都要求很嚴格,剛開始弄難度會很大。

  再一個就是種花生、菜籽了,這些東西對土地要求不高,而且容易變現成錢,經濟效益怎麽說都要比傳統種植小麥好的多。

  其實張國棟最想弄的還是種植果樹,上一輩子他就是開辦果業公司最後發家的,可是秦省最好的蘋果紅富士需要94年才會傳入,現在自己就算去一趟日本也不見得這個品種已經培育出來,秦省蘋果產業現在還是零規模,讓自己開這個頭去搞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張國棟正在考慮今年地裡該種什麽,門外張文斌的喊聲把他拉了回來。

  “國棟哥,塊!咱們村和北莊村又打起來了。”

  張國棟聽到後急忙走出院子,二隊很多人都那些農具往北跑去,自己上輩子就是因為北莊村的事情最後傷人入獄,看來該來的事終究還是來了。

  北莊村在張家嶺村北,兩個村子相隔不到2公裡,因為北莊村是建國後才有的,村子都建立在張家嶺一隊地邊上,這給兩個村今後留下了嚴重的矛盾隱患。

  張國棟一口氣跑到村北地界,看見北莊村已經有好幾十個村民正拿著鋤頭、鐵掀等工具與張家嶺對峙,張家嶺這邊帶頭的正是村支書,張國棟的大伯張承志。

  “今天我就把地種這兒了!我看誰敢把他翻了!你說地是你們的就是你們的?要比人多我們可不怕你。”北莊村一領頭青年高聲喊到,他身後人數已經有60多,是張家嶺這邊的一倍還多。

  “這地界明明就這裡杵著,你們每年往這邊來兩犁,你看這都佔了多少了?”大伯張承治在張家嶺隊伍最前方與北莊村人交涉,但對方顯然不會聽這些。

  “無論地界在哪兒,這就是在我們家門口,這地界明顯就不合理,你們村離這裡多遠的,我們村門口的地還能讓你們種了去,天下還能有這樣的道理?”

  “對,鄉裡劃地本就沒有道理,我們村一人平均才兩畝多地,你們村四畝多,還都是上等地,讓這麽一點能有多難的。”

  “這片地本該都是我們的……”

  場面異常吵鬧,北莊村照著這裡距離自己村子近肆無忌憚的鬧騰著,張家嶺後面上來的也越來越多,大家開始有了肢體接觸,張承志一時間快要控制不住局面了。

  “都分開,幹什麽呢?”張國棟的聲音從遠方傳來,還好他在這時候趕來了。

  張家嶺眾人看見張國棟都停下了陸續吵鬧,一個個都看向身後的張國棟。

  “國棟,你來了,這北莊村太欺負人了, 每年佔半步你看哪裡是界石,今年又不聲不響的佔了一米多。”一隊一村民看張國棟到來急忙上前解釋到,現在張國棟讓村裡人都掙了錢,大家從內心對他還是比較信服的,都在看他怎麽處理這件事情。

  北莊村這幾個月石頭都是張國棟拉的,大家看見熟人也都有所克制,看見張家嶺村人都後退了也都沒有再鬧騰。

  “為民叔!這是幹什麽呢?帶全村人這是要打村架?”

  胡為民作為北莊村村長,張國棟拉石頭經常和他交涉,他站在隊伍後面不說話也吭聲,這才使得村民情緒越來越嚴重。

  “國棟,這事兒叔也不願看到,這片地你也看到,距離我們村不到半裡路,大家耕地過去個半米一尺的也是正常,你們村非要為了這點事兒帶著整個村子的人鬧騰,咱們鄉裡都知道你們村地最大最好,少個一畝半畝的能虧個甚?”

  村幹部在處理與鄰村矛盾上都是非常強硬的,要不然自己村裡人唾沫星能把你淹死,張國棟感覺到身後張家嶺村民的氣憤,臉上表情依然如常。

  “要是真只有一畝半畝的,讓了北莊村也沒有什麽,咱們作為鄰村大家都願意和睦相處,可是你著得有10多米寬了吧!這片地通到西大路最少得有300米了,這可是5、6畝大的地了。”

  “張國棟,我們村可不怕張家嶺,想要打架就來乾,不打就回去吧!你們要是敢把地犁了,這邊的麥子你們就別想著收了。”一個北莊村村民不等胡為民說話,便開始威脅喊到,北莊村民頓時一大片村民應呵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