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致富能手》第130章 科技的力量
竇姍姍在張家嶺村做了五年書記,到了2004年終於也該是離開的時候了,在張家嶺這五年時間裡,他與影視公司一名年輕導演結婚,如今孩子已經兩歲多了。

 這次竇姍姍被調到秦省安康市,做安康市市長這一步看似很大,其實整個安康市的經濟實力還不如張家嶺村的?,省裡把竇姍姍派到安康市就是為了解決當地一個貧困縣脫貧工作的。

 歐陽書記去年在省委會議上決定兩年內全省所有縣摘除貧困帽子,五年時間內消除所有貧困村。

 這一決定下來全省就發起了一場脫貧戰爭的熱潮,很多官員都深入貧困山區第一線,了解百姓貧困的根本原因,很多老百姓因此而走出了秦軍。

 可是安康市脫貧工作進行的卻是非常緩慢,很多貸款資金下去後就會莫名其妙的消失,處理一批官員後下次還是這樣,省裡經過商議,最後還是決定讓竇姍姍去處理安康市的問題。

 竇姍姍在張家嶺村這麽長時間,經濟頭腦與眼光也是不錯,她原本就以辦事利索,手腕強硬所著稱,省領導這才把她放到安康市去了。

 竇姍姍的離開對張家嶺村來說是一個損失,以前很是輕松的工作村委會如今辦起來突然變得繁瑣,張國棟不得以又要常常去村委會處理村務,新開的書記雖說也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高材生,今年不到40歲就做過鳳薔縣縣高官,但是面對張國棟他還是顯得很低調,很多事情都要詢問張國棟。

 張家嶺換了書記,張國棟在村委會待了十多天這才讓新書記熟悉了自己的工作。雖說張國棟如今已經世界著名企業家,但是他的根永遠都是在張家嶺村,能為村裡做事兒他一直都感覺很是榮幸,從來沒有因為嫌棄村裡的事兒小就不用心過。

 都說張國棟手下各公司發展的好,其實張家嶺村這幾年發展速度一直都不慢。

 張家嶺藝術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國內最頂尖的藝術院校之一。

 全校6萬多學生每年招收上萬名藝術本科類應屆畢業生,從表演到繪畫還有劇本創作,藝術學院分出6大系40多個專業,已經成為張家嶺影視公司優秀人才來源之一。

 張家嶺影視公司的教學模式,就使得學校掙錢實力不會差,每年除了學校組織的各種電視劇拍攝,從影視公司得到的資金補助數額也是非常大,學校對學生的獎勵力度也就相應高了起來,這就使得爭靠張家嶺藝術大學的考生特別多,相應的報名費也要多很多。

 藝術大學發展越來越好,影視公司那就更不用說。

 自從張家嶺村紀錄片開拍以來,影視公司就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優秀電視劇、電影節目。在整個華國張家嶺影視公司地位無可撼動,這裡電影節目拍攝更專業,設施更完善,最主要的是這裡拍攝成本要比其他影視城少,張家嶺影視基地總共投入上百億,但每年影視城單方面收入還不到6個億,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能看出村裡沒有靠影視基地掙錢。

 不靠影視基地,張家嶺村2003年全村gdp達到900多億,純利潤130億,基本保持整個秦省10%的經濟量,要細說張家嶺村的經濟來源,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了當然是張國棟手中幾大公司。

 自從“張家嶺農牧公司”與“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準備上市以來,張家嶺村就隻留下1%的公司股份,不再享受每年10%的公司分紅,這樣張家嶺村在兩大公司身上每年也就只能獲取十多億資金。

 另外張家嶺村的養殖場利潤全部交給村大隊,今年收入也有近十億,這幾年包括養殖場與其他村鎮農民畜牧合作,鮮牛奶收購等各方面利潤。這一切企業收入其實只能算是張家嶺村三大經濟來源中最小的一個,一年下來也就十多億。

 第二大經濟來源是影視公司的收入。42個影視城每年店鋪租賃費用,管理費用,影視拍攝費用這大概有3億多,這是影視城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還有就是影視城門票,影視公司負責村裡的一切旅遊與影視拍攝,這些門票從20元的單景區票,到旅遊、娛樂、美食、住宿為一體的通票上千元不等,2003年張家嶺總招待遊客526萬人次,收入2.7億,平均每人門票花費50元,這在整個華國已經算是一流旅遊景區了。

 張家嶺影視公司還有手下傳媒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如今也是世界級傳媒公司之一,每年創收十多億,已經在世界50多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張家嶺影視公司的所有作品也都是通過手下傳媒公司與各大電視台、電影院聯系,這收入當然也算村裡收入。

 還有學校收入,如今張家嶺名氣外在,每年大學、高中、初中、小學乃至幼兒園每年都有不少收入,因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多借讀學生到張家嶺村,如今小學借讀費用已經用以萬計算,這些事情張國棟不會刻意去阻止,一切市場都是由需求決定的。張家嶺所有學校一年為村裡創收上億,這其中一大半都是藝術大學提供的。

 以上都是村裡零星的小收入,重點是張家嶺影視公司作品收入與村裡的基金會。

 張家嶺影視公司2003年拍攝出現象級影視作品一部,熱播電視劇5部,電影10多部,這些給公司創造60多億收入,這其中多少都有張國棟點撥的原因存在,國內後世大量著名導演,影視巨型加盟張家嶺影視公司,這使得張家嶺影視公司拍出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多。

 另外張家嶺基金會這幾年大力投資影視公司、機械租賃公司、大秦建設集團,每年收入超過幾十億,已經成為秦省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

 張家嶺這樣,永康縣這幾年發展也是迅速。2003年gdp總量超過700億,今年已經成了省內又一個縣級市,如今應該叫永康市了。

 而秦都市今年經濟今年繼續保持二哥位置,以2500億gdp緊追長安市之後,如今國家新規劃的國際機場就定在秦都市,秦都市已經穩坐華國二線城市寶座,與長安市一同撐起了華國西北、中部經濟帶動作用。

 由張國棟引氣的變化這個時候表現的非常明了。這些地方因為張家嶺的原因經濟發展速度都遠遠超過了以前,放在前世,秦都市一直處於華國四線城市位置,經濟發展依靠長安還是以旅遊、文化教育為主,而因為張國棟的出現,秦都煉鋼廠已經成為華國三大特種鋼生產基地之一,重工業帶動各行各業發展,使得秦都市無論是經濟、文化、科技發展上都上升了幾個台階。

 秦省2003年gdp接近一萬億,成為華國第二個進入萬億省份,這增長速度超乎了很多專家們的預計,因為秦省屬於內陸省份,交通致使經濟發展要比其他沿海省份要難很多。很多人預料等到秦省經濟進入華國前四名後就會停滯不前,然後被其他省份相繼超越,最後落在華國中遊位置。

 但是所有人都小看了科技發展帶來的發展動力。“盛唐”自私有化改造完成以來,紡織城建設飛速發展,大量高新設備在紡織城使用,這帶給長安的不光是經濟的發展,還有整個技術的革新、管理辦法的提升。

 長安開始品嘗到密集型產業園區的重要性,在內陸第一個大搞工業、科技製造業園區,如今已經成為華國最大高新科技軟件基地,世界多家公司在這裡建分廠,整個秦省人口幾年時間內提升了2000多萬,尤其是長安市人口,從1990年的420萬升到1280萬,13年時間增長了3倍還多,這也使長安市一躍成為華國超一線城市,世界服裝之都。

 2004年初,西蒙手機繼續熱賣,華國各大城市都能看到街上有人在玩西蒙一代手機,半年時間過去西蒙一代在全球銷量超過2100萬部,總盈利85億m元,西蒙公司股票一年時間增長了三倍,成為股市的一個神話。

 西蒙公司的成功致使眾多國內外公司尋求合作,很多新手機公司這個時候相繼而生,他們使用西蒙公司的芯片與系統,只需要一些手機硬件設計就能很快產生出新的品牌手機,而西蒙公司如今只需要看著每天就會有大量利潤產生。

 趁著這個機會,張國棟把手中一部分西蒙公司股份出手,他西蒙公司股份將近90%,太多的股份使得西蒙公司股東人數有限,如今減持西蒙公司股份,尋求其他公司合作對於西蒙公司而言也是必須的。

 幾個月時間張國棟拋售了手中12%的股份,這沒有給市場帶來太大影響,西蒙公司還是穩中帶進,近千億m元的西蒙股份很快被世界各大財團吃進,而張國棟手中資金多了,就計算在全國各地開展事業布局,尤其是華國的地產行業,可是他剛要出手就感覺到身邊壓力非常之大。

 張國棟去年以“振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名字在長安一些區域購買了一匹商業用地,這些省裡都是正常規劃建設,振華投資中標後按時完成建設,這其中一切都很順利。

 可是在紡織城的擴建新建上,省裡開始到處卡殼,很多國內地產公司也都相繼出手,因為有協議在,振華集團最後多花了10%的價格才拿下這幾塊地,到了今年4月中旬,振華集團在紡織城新建上又遇到了很多麻煩,對於這些問題,歐陽高官多次派人處理但效果不佳。

 張國棟知道紡織城這塊肉太大了,23萬公頃半個區的面積,如果按照張國棟的計劃,最後能安排數百萬人在次生活工作,這一部分人產生的經濟循環量比秦省很多市都大,一些人看到這裡才如此出手阻止。

 張國棟不打算讓“盛唐”放手,剛開始欠的協議沒道理現在就讓步,23萬公頃土地優先開發權力,在這個極速發展的2004年是如此難得。這不是某一個人的私利,而且“盛唐”到了這一步無論如何都要頂上去。

 張國棟考慮了半天決定還是得和政府談談,“盛唐”發展對於整個秦省都是至關重要的,不能因為某一些人的原因,限制了“盛唐”的擴張,阻礙了“盛唐”的發展。

 與省裡談過話以後,張國棟與省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省政府希望主導紡織城開發建設,如此大的一個地盤交給任何一個公司領導們也不放心,如今張國棟做主秦省趁機起飛,如果有一天張國棟不在了繼承這一切的人是否還會與他一樣無私,為了老百姓的生活甘願做出犧牲?

 因此張國棟代表“盛唐”放棄紡織城土地優先使用權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放棄這麽大一塊土地,省裡當然也會給予一定補償,“盛唐”新規劃的紡織城74200畝土地開發使用很快得到通過,土地價格都是按照最低開發價格計算, 同時省裡還留出了一部分“盛唐”未來擴建所需的土地,開始在紡織城外圍大興土木,內外加快紡織城的建設。

 張國棟這次趁機購買了紡織城很多的土地,一邊減持手中“盛唐”股,一邊加大長安土地使用管理,秦省施工的速度不知不覺開始加快,振華投資開始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張國棟轉了個身一下子又成了秦省最大建築開發投資者。

 一直到04年六月份,張國棟手中“盛唐”股份降到了19%,省政府五月用土地入股,換得了21%的“盛唐”股份,一下子成了“盛唐”公司第一大股東,而張國棟只能屈居於第二位。

 要從張國棟手中拿走這麽多的股份,秦省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長安6個購物廣場規劃建設,全部都處在長安最繁華關鍵位置,總面積超過4000畝,三十多個小區規劃用地建設,還有振華投資大廈建設,總共土地費用超過兩百億。

 這些土地距離20%“盛唐”股份還相差太遠,秦省政府當既與銀行、延長石油、煤化集團等多加公司合作,用盡一切辦法這才成了“盛唐”第一大股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