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致富能手》第89章 賣油
  7月16日,距離華夏傳統的七夕還有21天時間,張家嶺錯傳出一個消息,七月七青雲寺今年過會秦腔名角任哲忠、肖玉鈴、雷開原等八位秦腔表演藝術家將會在青雲寺演出,演出時間三天,每天演出時間從早晨9點到中午12點,下午2點到下午5點,6個小時每天唱一本大戲,晚上6點過後所有名家老師都會上台演唱自己拿手代表片段,這個消息一下子從張家嶺傳出很遠。

  很快就有人專門來張家嶺村來詢問,證實消息屬實後,他又看到青雲寺門口一大片麥田正在被裝載機鏟平,張家嶺為了這次集會這是萬搞大事情啊!

  到了中午鄉裡專門派人來張家嶺村詢問,在留守村大隊部的張小亮親口證實後,竇錦鵬把消息傳到到甘井鄉的每個村子裡,然後縣城也知道。

  在青雲寺有秦腔名角演出,永康縣城沒有道理不去觀看,張國棟一大早開著拖拉機,拉著大小60多壺油來到縣城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在說張家嶺錯青雲寺唱大戲的事兒,任哲忠老師家就在縣城,他們想證實這個消息再正常不過,一時間張家嶺村青雲寺一詞在縣城開始火爆。

  “賣油了!賣油了!新榨的純菜籽油!”張國棟把車停在街道邊,有人路過伸頭看見張國棟車廂裡整整齊齊擺放這一排排裝滿菜籽油的油壺,便詢問了價格。

  “小夥子,油怎賣?”大媽提起一個10斤小油壺問到。

  “純菜籽油一斤一塊八!這個十斤20塊!20斤這個39塊,50斤的94塊錢,咱這油桶這次買了下次不要了還能退錢,小桶2塊、中桶3塊,大桶4塊。”張國棟笑呵呵的說到。

  “這真是純菜籽油?你要是騙我怎麽辦?”那大媽明顯又萬買的意思,不放心的說到。

  “我這榨油坊就在甘井鄉西大路張家嶺村,就是七夕唱大戲的那個村子,你發現油質量不好了隨便來找我們。”

  聽到張國棟這麽說對方這才放心。

  “你把這個十斤的放秤強我看看夠斤兩不,好…你稍等下我回家拿錢去!”大媽急著回家拿錢去了,這時候很多也都看見張國棟這裡在賣菜籽油,因為純菜籽油顏色發春清的黃亮色,來人只要經常炒菜鬥知道菜籽油的選擇。

  不一會兒張國棟賣出20多壺油,其中大壺裝的隻賣出一壺,是一家單位食堂買的,其他人都是買的10斤或20斤的,每賣一人張國棟都告訴對方自己的油是張家嶺村油坊產的油。

  縣北賣出20多壺油,張國棟又把車開到縣南賣出20多壺,中午在街道飯店吃了一頓飯又賣出一壺50斤裝的,到下午他在縣城周圍幾個村子轉了一圈,車上就剩下一大壺50斤裝的菜籽油,其他的就剩下十多個空油壺,數了下一共賣了3100多,一天他拖拉機隻拉了一半菜籽油,在縣城一天就賣完了,之所以菜籽油可以賣這麽好,一般糧油店菜籽油質量比新榨菜籽差太多,張國棟的菜籽油100%全菜籽壓榨,昨天新出的油質量沒的說。

  回到家裡,張國棟把今天收入交給五叔:“明天讓二哥去市裡一趟,看哪兒有批發這種塑料壺的,一次性10斤壺買2000個,20斤壺買1000個,咱就隻賣這兩個壺型的油,明天五叔你就把榨油的事兒讓我五嬸看著,咱倆去一趟坤縣,這次去了下次地方熟了你帶其他人都能賣油。”

  五叔點頭應允,他知道侄子忙,這還幫自己賣了一天的油,他們家這油坊才剛開始,

沒有張國棟想辦法賣出去不行,以後賣油的事兒還的他們自己。  “行,我今天跟你一起去。以後榨油坊要是人真的走不開了,我就買輛拖拉機讓四喜專門賣油,四喜現在開拖拉機沒有問題了!”

  五叔的話讓張國棟想到,這榨油和賣油其實完全可以分開,五叔家現在沒有精力負責賣油任務,那讓出點利潤給其他人把油賣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榨油坊一天出油三千多斤,張國棟賣一天也就賣了一千多斤,村裡那麽多拖拉機在磚廠排隊等著拉磚,還不如分出幾輛去賣油去,利潤定然比拉磚要高一些。

  “五叔咱們要不把賣油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吧!咱們統一賣油一斤一塊八,從村裡找幾個願意專門賣油的一斤一塊七給他,還可以等他一天油賣完了再回來跟咱結帳,如今在磚廠排隊的拖拉機就有十幾輛,每一輛一天拉個兩趟磚路遠點整個20塊,路進了也就十幾塊錢,如果給咱們賣油他們一天只要賣出200斤就能賺20塊。”張國棟想了下給五叔說到。

  “五叔沒有你懂的多,你昨天一天就賣了3200元,光是這菜籽油利潤已經非常大了。雖說你是我親侄子,但村裡人難免眼紅,分出點利潤也好,讓大家都參與進來所有人都有錢了,咱們這官路口商店買東西的人才更多。”五叔說到。

  昨天五嬸已經把二隊的商店搬遷到了五隊官路口,新的商店50多平米,商店內貨架擺放整齊,店內安裝了兩個大電燈泡,晚上照起來特別亮。

  張國棟回到村大隊部,今天是九叔輪流值班,張家嶺村大隊部除了大隊長,其他所有人都需要輪換值守,有事兒村委們可以輪換值班,剛開始村委們還有點不願意,但當新大隊部建成,廣場外人多了以後,大家值班的熱情開始高了起來,因為在這裡不到不會感覺到無聊,還能感受到所有村民尊敬的目光。

  “你先在大隊部等下,我去磚廠問問,看誰願意接賣油這活兒,磚廠前幾天還有人一直喊,一天就拉一兩趟磚等的人太多,最近劉家村村長一直求磚廠把他們村拖拉機也放咱們工地或者磚廠,現在他們村拖拉機都閑著。”

  九叔去了磚廠,沒過半個小時就回來了。

  “我和澤輝商量了下,現在磚廠15輛拖拉機等著,分出6輛賣油去,我說了賣油的條件,大家也有願意,他們把車已經來到門口了,要不你看看。”張國棟出門看見6輛拖拉機整齊的擺放在大隊部門前,他們六人有四人是一隊的,其他兩人是三隊的。

  “今年咱們村富起來了,咱們周邊村子情況也都有好轉,現在家家也都能吃的起油了。咱們官路口油坊前天已經開張了,榨出的純菜籽油味道香濃回味無窮,咱們賣油都是10斤壺、20斤壺兩種,油坊統一價格一塊八,你們六個人可以提到一塊七的價格,賣出去一壺就賺一塊或者兩塊。給你們透個底,昨天我一個人去縣城買了三千多塊,當然縣城最近幾天再賣效果會差一些,你們即便去附近鄉鎮、村裡去賣,效果也不會差,記著咱們一斤油買一塊八你們一分也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誰壞了規矩以後就別想從村裡拿油。”張國棟給六人說了賣油注意事項,6人都認真聽著,沒人預想得到,幾年後他們六個人會因為村裡賣油的權力被其他人羨慕不已。

  張國棟帶著六人一同來到官路口,昨天油坊榨油3400斤加上前天剩余的一千多斤,張國棟7人把所有菜籽油分成七份,今天他們要一起去坤縣賣油了。

  有張國棟給大家指導,到了坤縣大家在坤縣都來了一杆秤,6人就自己去坤縣附近賣油去了。張國棟車上拉著近兩千斤菜籽油到下午賣出一大半,然後等他回到官路口其他六人一個個也都回來了。

  7人一天總共賣了4700多斤菜籽油,6人都賣出500斤以上,今天他們第一次賣菜籽油掙了50塊到100塊,這次磚廠拉磚要好不少。

  “村長,今天有個老太婆想買兩斤油,他家裡沒有錢,就想用麥子換,我也是心軟最後讓他20斤小麥換了2斤油!今天這麥子就算我工錢裡了。”一村民回來對張國棟說到。

  “就是,坤縣村子裡買油大多都買不起整壺的,他們都在問能不能用麥子換,我沒到要麥子只收錢。”另一村民聽到後說到。

  “你一斤菜籽油換了十斤小麥?心也太黑了!今天是我疏忽沒來的急說,如今縣城菜籽價格一斤四毛六,小麥價格兩毛四,一斤菜籽換七斤半小麥是合適的,考慮到小麥的質量,明天咱們小麥錢都收,七斤半到9斤小麥換一斤菜籽油,記得說這油是張家嶺榨油坊榨的。”

  到了第三天張國棟沒有再去幫五叔賣菜籽油,6名張家嶺村村民每天一大早在五叔家拉菜籽油,然後6人各去一方,慢慢五叔的菜籽油每天都有3000斤左右的出售量,這和他們家每天壓榨的菜籽油數量差不多,五叔存放在張國棟家裡的菜籽開始一袋袋被搬運到榨油坊,每天榨油坊機器聲音從早晨6點多開到晚上10點,壓榨菜籽近萬斤。

  張國棟家柴房和停車場都堆滿了油渣,這個院子裡足足有數萬斤,這些油渣對張國棟來說可是寶貝,飼料廠正在建設當中,等建成了這些油渣都是錢。

  官路口榨油坊逐漸在永康縣打出了名氣,就連縣城周邊的榨油坊也被他超過,原因是官路口榨油坊每天出油量大,產量穩固,這幾天周圍村子還不斷有人把菜籽送過來,更有一些人自己拉著菜籽在五叔家榨油坊來榨油,五叔也是來者不拒,這幾天開始有人專門跑官路口來賣油,張國棟讓五叔打油時候盡量秤多打一些。

  五叔家的榨油坊火爆起來了,二小賣部卻是比榨油坊一點不差,每天在官路口等班車的人都要去小賣部看看,周圍村子很多人買東西也都專門來官路口,義功叔看見這樣子,第二個把家從二隊也搬到官路口了。

  7月24日義功叔搬家官路口,第二天官路口豆腐飯就開張了,一碗只要五分錢的豆腐腦好吃不貴,路過的人都要買一碗嘗嘗。

  7月26二哥、義峰叔、麗屏姐三家同時搬家,官路口開始賣起了壓餅、油餅,二哥在家裡開起了一個煤廠,周圍村子如果賣煤可以來這裡。

  7月27日,九叔搬家,西大路建材廠開張,其實也就是一個諾大的院子裡,賣一些水泥沙子等材料,九叔第二個門面也打出了加油站的字樣。

  到了7月31日,官路口五隊張澤輝、黑子家、啟博叔家、十八叔、十叔等全部搬遷到官路口, 整個七月張家嶺村五隊十六戶就剩下張國棟一家還未搬遷,官路口五隊沒見從早到晚都熱鬧非凡,尤其是張文斌前幾日在縣城買了一台電視機後。

  張文斌買了一台電視裡,很多路過官路口的人都要進去看兩眼,結果到最後大家都堵在張文斌家裡不走了,五嬸隻好把電視裡搬到商店門口。

  沒想到這還出了奇效,開往得各村村民到了官路口都得停下一會兒,張文斌家生意出奇的好,就連旁邊的豆腐腦店生意也火爆了。

  九叔一直想開個飯店的,他自己做建材生意還有加油站忙不開,這幾天和自己的父親商量後剛弟弟在這裡開家飯店。每天完成賣羊肉泡饃,中午改賣面條涼菜、涼肉什麽的,永康縣喜歡吃餄咯,四爺爺也買了一個電動餄咯機,一時間在官路口生意火爆。

  張國棟沒有想到官路口說發現就能這麽快發展起來,才剛剛一個月時間,每天下午官路口就有很多人聚集,張國棟本打算也趕快把家搬到官路口去,但是他們家已經全部裝油渣的袋子堆滿,他讓十叔張國祖盡快把飼料廠倉庫建立起來,不然五叔家的油渣就真沒地方放去了。

  與五隊的新建與繁華同行的是張家嶺村四隊的搬遷,張家嶺四隊最後有6戶院子搬遷出來,這6戶搬遷到飼料廠後劉變成了11家,守在四隊的3戶中有2名年輕人最後也把莊基地劃在飼料廠附近,再加上最近申請莊基地的3人,張家嶺7隊雛形已經成了,如果以後還有人申請莊基地,只能劃分到新的八隊莊基地區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