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戲曲大佬到天王巨星》第582章 小包拯1出,燃炸全場
雖然說這次比賽的全稱叫做“全國少兒組戲迷擂台賽”,但是大多數的選手都是來自豫省。

 主要還是因為《梨園春》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那種製霸戲曲節目的風采。

 十年前的《梨園春》那是真正的在全國范圍內都非常有知名度的。

 舉辦的全國戲迷擂台賽,那真的是全國各地的戲迷都紛紛前來參加。

 像這次的少兒組的比賽,總共進入決賽的有五個小朋友,全都是豫省人,而且唱的全都是豫省的地方戲。

 豫省,新密。

 這是豫省的省會的下轄縣,新密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中國羲皇文化之鄉”“岐黃文化發祥聖地”,這是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

 “我叫劉賀軒,來自豫省新密,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老城縣衙,老師說,這裡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新密縣衙博物館,位於新密老縣城中心,是豫省的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隋大業十二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縣衙裡好多東西,告訴我們,做官一定要做一個好官,清官!”

 西漢的時候,密縣有個縣令卓茂,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好官,在隋朝的時候,在這裡修建了卓茂祠,來紀念這個讓人民愛戴的好官。

 劉賀軒來到了縣衙的公堂上,看著牆壁上的“海上朝日”,以及高高在上的“明鏡高懸”。

 “大家看一看,這像不像戲曲舞台上的公堂啊,站在這裡,我唱小包公,特別的有勁!”

 “老家豫省,大美新密歡迎你!”

 8歲的劉賀軒,來自豫省新密,表演的是四平調《小包公》選段。

 四平調源自皖省碭山縣,在碭山花鼓的基礎上,吸收了很多戲曲的元素,發展而成。

 京劇中也有四平調的唱法,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貴妃醉酒》中的“海島冰輪初轉騰”,這就是四平調的唱法。

 因為四平調的演變發展過程脈絡清晰,有證有據,被業內專家稱之為“中國戲曲發展的縮影”,在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回到舞台上,劉賀軒穿著一件藍色的褶子,紅色的彩褲,頭上梳著書童的雙抓髻。

 “相爺!”

 劉賀軒單膝跪下,拱手言道。

 舞台的中間坐著一個老生演員,後面站著四名護衛。

 “娃娃,起來講話!”

 “謝相爺!”

 “這一娃娃,你姓甚名誰,家住哪裡,為何流落街頭賣詩呀!”

 只見劉賀軒一拱手,喊道,“相爺,容稟——”

 前面的時候,劉賀軒的嗓音還是脆嫩脆嫩的娃娃腔,但是到了最後容稟二字的時候,聲音感覺如同滾雷一般的粗狂了起來。

 既然是包公戲,那就是花臉了,嗓音肯定是要粗一些的。

 但是這個小孩子忽然之間變聲,而且變得這麽自然,聲音這麽渾厚,也是讓現場沒有見過這個孩子的評委和觀眾們大吃了一驚。

 就連裴琰之也是眼睛一亮,好嗓子!

 “家住安徽廬州府,

 小包村上有我的門庭啊——”

 裴琰之忍不住直接站了起來,一個8歲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渾厚的嗓音,而且劉賀軒身上的那股氣質,真是讓裴琰之都忍不住的想要挑大拇哥。

 豫省果然不愧是華夏的文明的發源地,人傑地靈之所在。

 劉賀軒沒有一點小孩子的稚嫩,擅長包公戲的他,渾身上下有一股子讓人讚不絕口的大氣。

 台下的觀眾都被劉賀軒這一聲氣勢磅礴的甩腔給震的頭皮發麻。

 前面三個小朋友的表演本來還算不錯,尤其是劉依晨,在這個年齡段已經算是天賦異稟了。

 但是劉賀軒一出場,就把前面三個孩子的表演直接壓了下去。

 就連裴琰之都已經忘記了剛才劉依晨帶給自己的震撼,因為這個孩子是真的厲害。

 旁邊的李正素也是不由的嘖嘖稱奇,劉賀軒的表現讓這位梅派大青衣也是忍不住的交口稱讚了起來。

 場下的評委裡,最激動的應該算是於德剛了。

 因為這孩子的嗓音太適合唱麒派了。

 於德剛這些年來,一直在培養自己的京劇人才,但是很可惜的是,麒派的唱腔在南方非常受歡迎,但是到了北方,麒派的風格大眾們還是接受不了。

 如今全國能夠登場演出的麒派傳人已經屈指可數了。

 當年,北有梅蘭芳,南有周信方,南麒北馬,周信方在京劇界的地位非常之高。

 但是,由於麒派太難了,主要就是因為麒派其實就是因為周信方先生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創造出來的唱腔,非常的獨特,並不是單純的把嗓子喊啞了就能唱麒派了。

 真正的麒派,並不能像其他的流派那樣,靠一板一眼地模仿來學習,所以,現在麒派真正的傳人,寥寥無幾。

 而今天,於德剛竟然在《梨園春》的舞台上見到了一位這麽小,就唱的這麽有味道的小家夥,而且,他的嗓音條件,非常接近麒派的風格。

 “剛才琰之都收了一個徒弟,不如我也湊個熱鬧吧!”

 於德剛心中一動,也起了收徒的心思。

 不過,現在還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還是要好好聽這孩子的唱。

 劉賀軒在舞台上的一舉一動,都顯得那麽的規矩,一看就是有人專門的指點過。

 手眼身法步,全都是那麽的到位,這讓於德剛的心裡多少有點含糊了, 莫非這孩子有師承了?

 “爹爹包忠人稱員外,

 我的名字叫包拯,

 自幼南學把書來念,

 十四歲進京來求名,

 路遇賊子將我來短,

 沿路乞討到了京城。——”

 裴琰之和於德剛在下面聽得是搖頭晃腦,這一段唱真的是抑揚頓挫,聲聲入耳,主要是這孩子的嗓音實在是太衝了。

 兩人忍不住的同時喊了聲好,然後不由的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對這孩子的喜歡。

 於德剛和裴琰之中間隔著李正素,李正素也是用手拍著桌子,臉上帶著笑容,嘴裡跟著劉賀軒一起唱著,看樣子,李正素對這個孩子也是非常打喜歡。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