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戲曲大佬到天王巨星》第77章 驚掉下巴的定軍山
  裴琰之一臉委屈的樣子看著韓平正,笑著說道,“韓老,我剛才說的話你也都聽到了,我也不知道那一句話惹到了采薇啊!”
  韓平正聽著裴琰之叫采薇的名字感覺有點別扭,但是也沒辦法去說,隻好裝作聽不到就算了。
  韓平正看了一眼屋內韓采薇的背影,也不知道自己的孫女到底是在鬧什麽別扭,但是只要他們倆不在自己的面前眉來眼去的,自己的心情忽然就好了起來。
  韓平正露出了一個不易察覺的微笑,看著裴琰之也是順眼了起來,畢竟裴琰之的條件是真好,當然如果不打我孫女的主意那就更好了。
  韓平正淡淡的說道,“小子,你這次來,不光是來拿你的扇子吧!”
  裴琰之一看說到正題了,趕緊也是收斂了臉上的笑容,規規矩矩的說道,“琰之此次來,還是為了拜師而來,請韓老再給琰之一次機會!”
  韓平正輕咳了一聲,說道,“剛才我說了,給你一次機會,上次我也說了,希望你能把你身上的一些旦角的習慣給我改了再來,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呢!”
  裴琰之清了清嗓子,說道,“那麽,就請韓老指點!”
  韓平正看了裴琰之一眼,問道,“這次,你還要自己操琴嗎?”
  裴琰之看了一眼放在韓平正旁邊的那把胡琴,眼中閃過了一絲炙熱,但是還是搖了搖頭,說道,“這次,就不用了!”
  韓平正不由得認真了起來,上一次裴琰之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點,所以才親自操琴,沒想到這次他竟然不用了,看來是對自己的身上有了很大的把握了,韓平正不由得露出了一個期待的表情。
  裴琰之臉色一整,渾身的氣質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臉上的表情變得威嚴了起來。
  雖然穿著一身常服,但是在韓平正的眼中,眼前的裴琰之竟然有了那麽一絲殺氣,讓韓平正不由得坐直了起來,手不由自主的伸向了旁邊的胡琴,這一次,韓平正準備給裴琰之操琴,看看他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只見裴琰之雙手握拳,一副氣勢凜然的樣子,口中唱道,
  “夏侯淵武藝果然好,
  可算將中一英豪,
  將身且坐蓮花寶,
  營外因何鬧吵吵。”
  第一句一出口,韓平正不由的一臉的震驚,如果自己閉著眼睛聽,真以為自己的師父馬聯良大師複生了一般,手中的胡琴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合上。
  上一次裴琰之來的時候,那音色雖然是非常的讓人震驚,但是很明顯,對方沒有抓住馬派的特點,只是浮於表面,外人聽根本聽不出來。
  但是自己作為馬派的掌門人,裴琰之一張嘴,韓平正就知道他的底細了,但是知道了裴琰之的身份之後,韓平正也是覺得這小子有點意思,主要還是外形和音色真是太適合馬派這種瀟灑的流派了。
  但是這一次,裴琰之一張嘴,韓平正就覺得頭皮發麻,因為這聲音幾乎跟自己師父馬聯良的聲音一模一樣了,不由得心中一陣的駭然,這個世界上難道真的有這種天才,這才過了一周的時間,沒想到裴琰之竟然已經能夠模仿的如此的惟妙惟肖了。
  而這時,裴琰之已經準備繼續往下唱了,韓平正也不敢怠慢,手中的胡琴跟著裴琰之的張口,也是直接響了起來。
  西皮流水。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
  助我黃忠成功勞。
  站立在營門三軍叫,
  大小兒郎聽根苗:
  頭通鼓,戰飯造;
  二通鼓,緊戰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進退俱要聽令號,
  違令難免吃一刀。
  三軍與爺歸營號!”
  到了這裡,韓平正手中的胡琴停了下來,等著裴琰之醞釀一下,只見裴琰之拉了一個雲手之後,一提氣,韓平正手中的胡琴也是再次拉響。
  “到明天——”一聲高音也是響徹雲霄,韓平正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驚喜,好嗓子!
  “午時三刻成功勞——”一連串的甩腔,裴琰之的眼睛也是非常的有神,雖然沒有化妝,沒有帶髯口,也沒有扎靠,但是還是讓韓平正不由自主的叫了聲好!
  這聲好叫完之後,韓平正和裴琰之都是不由得看向了另一側的屋門,原來剛才除了韓平正的一聲叫好聲以外,還有另外的一聲叫好聲。
  正是一直探著頭偷看的韓采薇,韓采薇叫完好之後,看到兩人都看向了自己,也是俏臉一紅,輕輕地躲了一下腳,扭頭就回到了屋中,臉上如同火燒雲一般,不由得哼嚀了一聲,“都怪你,害得人家在爺爺面前丟醜!哼!”
  而韓平正則是一臉震驚的看著裴琰之, 對這個孩子的看法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來隻覺得他是一個聲音天賦非常好的孩子,很適合馬派的唱腔,但是還是需要歷練。
  但是還沒有一個禮拜的時間,這小子的唱功竟然進步到了如此的地步,真是可以說恐怖如斯啊!
  這一段是定軍山中最經典的片段了,定軍山是譚派的戲,但是馬聯良大師一直學習的就是譚派的藝術,所以很多譚派的戲,馬聯良大師也是非常的拿手。
  而這一出定軍山,當年馬大師在年輕的時候演出過,有人傳到了譚派第三代譚曉培的面前,說有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敢在魔都掛牌唱《定軍山》,這不是挑釁你們譚派嗎?
  譚曉培當場就是哈哈大笑,說道,“誰規定《定軍山》就是我們譚家的禁臠了,別人還不能唱了,雖然說家父唱的好,但是這出戲是從老祖宗那裡傳下來的,可不是我們譚家的傳家寶,以後可不能再說這樣的話了!”
  而當年,余派的創始人余舒岩先生,當年他拜師譚欣培,學習老生,他不光全面繼承了譚派,而且在譚派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演唱技巧,加以改造,形成了所謂的“新譚派”,也就是“余派”!
  在20到30年代,余舒岩,梅蘭方,楊曉樓,並稱為京劇界的“三大賢”,代表當初老生,旦角,武生的最高成就。
  而且這三位大師,都跟馬聯良同過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