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戲曲大佬到天王巨星》第433章 京劇界也叫菊部
“從戲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新()”查找最新章節!
 電視機前的孫雅琪,看著裴琰之鄭重其事的鞠躬,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伸了一個懶腰,靠在沙發上,將自己的雙腳挪了挪,換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

 坐在一旁的董傾情則是一臉羨慕的說道,“真羨慕你有這麽一個優秀的師弟啊!”

 孫雅琪白了她一眼,笑得跟個小狐狸一樣,說道,“這是命,你羨慕不來的!”

 哼!氣抖冷!

 裴琰之繼續說道,“而京劇粉絲最高的境界,那自然就是票友了,雖然我在之前的節目裡提到過票友,但是我發現好像很多觀眾對這個稱呼還不是很理解,認為我聽了裴老板一場戲,看了裴老板一場脫口秀,我就是裴老板的票友了,不是這個意思啊,想要成為一個票友,你得懂戲,而且不是一般的懂戲,最起碼你喜歡的這個角兒的戲,你都要懂,而且你得會唱戲,不說唱的多好,你得能來上幾句,而且還得正兒八經的上過台,不是說你在家裡唱幾句就是票友了,所以說,要想成為一個票友,是需要修煉的,票友是最高級的京劇愛好者!”

 “在我們京劇發展的200多年的歷史中,沒有伶票兩界的合作,沒有票友對於這個行業的支持和推動,是不會有當年京劇的輝煌和今天京劇的地位,在當初四大須生,四大名旦的時期,這些大師的身邊都有很多的大票友,大文人幫他們寫作,幫他們打點藝術生活。用剛才我說的,這些人其實就算是文捧的代表,如果沒有這些人,京劇演員的地位不會有這麽高,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就是因為京劇演員的身邊有了這麽一群人,這麽一群有文化的人,所以京劇演員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因為就算你唱的跟梅蘭方先生一樣好,但是下了台你就跟一個二流子一樣,沒有文化,出口成髒的,這些文人也不會在你身邊捧你的。”

 裴琰之衝著梅文玖一躬身,笑眯眯的說道,“接下來,我還要講一下關於梅祖身邊的這些捧角兒的大人物。”

 梅文玖微微頷首,眼中也是閃過了一絲緬懷。

 裴琰之說道,“梅祖的身邊也有這麽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江湖上把梅祖身邊的這些熱愛者,票友,智囊團成為‘梅黨’,先說一位,錢袋子馮耿光,就相當於我師姐一樣,他是梅祖身後非常重要的一個人,他是當初中國銀行的總裁,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財團的代表人物,而梅祖所有的錢都存在中國銀行裡,當年的梅祖,也是中國銀行的股東之一,而馮耿光對於梅祖來說,那是貼心的摯友,當年梅祖有這麽一句話,他人愛我,而我不知,知我者,其馮侯乎!可見兩人之間可算的上是知音了!”

 梅文玖微微頷首,這位馮耿光確實是梅蘭方先生當年的摯友,錢袋子,最初的時候,梅蘭方還沒有大紅的時候,這位馮耿光就開始資助梅蘭方先生,要什麽給什麽,需要什麽,就給置辦什麽,揮金似土,毫不吝嗇,梅蘭方先生也是深感其恩。

 裴琰之繼續說道,“馮耿光是梅祖的錢袋子,而梅祖的另一位戲袋子,就是我在之前經常會提到了齊如山先生,齊如山先生一個海歸,在歐洲的時候,他看了很多的歐洲戲劇,所以回國之後,就致力於華夏的戲劇,想要把西方戲劇中先進的理念帶到國內來,所以,當初,齊如山先生每天都會去看梅祖的戲,坐在固定的一個座兒裡,看完之後,回去就給梅祖寫信,寫完之後就寄出去,然後第二天接著去看戲,在通了很久信之後,兩個人才見面了,真是一見如故,因為梅祖通過這些信件,對齊如山先生的心胸和抱負都非常的認可,信裡面一些對自己表演方式的見解也是非常的客觀獨到,能夠讓自己發現很多不足的地方。”

 “兩人在面前了之後,聊了很多關於京劇藝術的一些理想和藝術觀,感覺相見恨晚,於是齊如山先生就決定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找出時間來為梅祖寫戲,為他打點一些舞台下的工作,所以,齊如山就成為了梅祖的禦用編劇之一,《天女散花》、《廉錦楓》、《洛神》、《霸王別姬》、《西施》、《太真外傳》、《鳳還巢》等等都是出自齊如山之手,在舞蹈動作、服飾化妝、劇本文學性各方面皆卓有創造,開一代新風,為梅祖創建獨樹一幟的梅派藝術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裴琰之一臉讚歎的說道,“當年梅黨的成員眾多,光智囊團就國會議員、銀行家、知名文人、畫家、教授林林總總幾十人之多,梅宅整日人流如川,盛景空前,每一位拿出來都是當時鼎鼎大名的人物,也就是因為有了這麽多的支持者,才鑄就了梅祖的梅派藝術,也是因為每一位京劇名角兒的身邊都有這麽一群強力的支持者,才鑄就了京劇藝術在當年的輝煌,才鑄就了京劇藝術在今日的崇高地位!”

 台下有很多觀眾都是一副震驚的模樣,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種事情有些難以想象了,他們很難想象有那麽多的有頭有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會圍在一個京劇演員的身邊,為他奔走,為他出謀劃策,為他寫戲,為他排戲,為他做一切事情,放在現在,這是一件很難以理解的事情。

 如今,就算是梅文玖,韓平正這些大師級別的京劇演員,也不會有當初那種家中人流如川,名流雲集的盛況了,要知道,當初梅府之所以會有梅府家宴,也是因為每天家中貴客雲集,才會慢慢形成了有體系的梅府家宴。

 裴琰之笑著說道,“在我們京劇界,還有一類票友,非常的神奇,這一類人資質特別高,情商,智商,口碑,基本功都特別好,師出名門,身份高貴,最後這些票友下海成了真正的京劇演員,成了我們的同行,比如說,四大須生之一的言菊朋,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言派。

 言菊朋是在當年京劇那個‘無生不譚’的天下學譚鑫培先生學的最地道的一位,嚴菊朋先生是蒙古人,當然人家最開始也不叫言菊朋,他的蒙古族的名字叫延壽,後來改漢姓,延和言同音,所以就用言字為姓,由於他酷愛京劇,自詡為梨園友,所以取名為菊朋,意為菊壇朋友!”

 台下忽然有個觀眾一臉茫然的舉手問道,“裴老板,菊壇是什麽,我只聽說過梨園啊!”

 裴琰之不由的一滯,看到有不少的觀眾都是一臉的認同,不由的一陣苦笑,說道,“看來你們還真是對咱們這個京劇界不是很了解啊!”

 梅文玖也是微微搖頭,衝著邊上的韓平正歎了口氣,說道,“任重而道遠啊!”

 韓平正微微一笑,說道,“咱們都老了,交給琰之吧,我相信他!”

 梅文玖看著裴琰之的背影,也是微微一笑。

 裴琰之解釋道,“梨園,菊壇說的都是戲曲界,梨園說的是唐代訓練樂工的機構,《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後來,就把梨園泛指我們戲曲界了!”

 台下的觀眾一陣低呼,沒想到裴琰之直接脫口而出了一段歷史典故,可見其博學。

 “而菊壇呢,等會我說的時候大家不能笑,誰要是笑了,就說明誰很齷齪!”裴琰之一副義正言辭的樣子,讓台下的觀眾很是疑惑,有什麽好笑的,我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一般我們都不會笑,除非……

 裴琰之一臉正派的說道,“菊壇又稱為菊部!”

 噗——

 呵呵呵——

 咯咯咯——

 哈哈哈——

 一連串聲音各異的笑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聽得裴琰之也是一臉的黑線。

 臥槽,說好不笑的,你們這些人,心裡都在想著一些什麽啊,“菊花”這個詞, 在我小的時候,還是代表一種植物,但是現在,你看下面這些人的齷齪樣子,就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麽了!

 台上的幾位長輩神色各異,梅文玖,韓平正和高峰都是一臉疑惑,只有那位天天上網刷視頻,自詡裴家三少的裴景祺強忍著笑意,發出庫庫庫的聲音。

 看著三位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裴景祺也是只能深深的低下頭,狠狠的掐著自己的大腿,但是也不敢告訴他們為什麽台下的觀眾會發笑,要不然,“菊部”這個在他們心中代表京劇界的名字就會被玷汙了。

 裴琰之揮了揮手,說道,“行了,別笑了,你們這些人,果然很齷齪,聽我說完,傳說宋高宗時內宮有菊夫人,善歌舞,精音律,宮中稱為‘菊部頭’。”

 這句話一出,台下的觀眾都已經要笑癱了,菊部就菊部,還帶了個頭,真是讓人不由的遐想連篇啊!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433章 京劇界也叫菊部)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從戲曲大佬到天王巨星》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