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呂武的思維來看,公族以及其盟友這一波的操作簡直天秀。
然而,以當前的人來看……,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春秋人思維,他們那麽乾是最優的選擇。
諸夏除了楚國之外,其余列國都算是周天子麾下的諸侯,泛體系來判定就是一家人。
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麽事,請求他國干涉內務不算是太過份的行為,需要擔憂的是出現“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窘況。
還有另外一種認識,每一個諸侯都是一個“家族”,本“家族”的家人因為矛盾爆發乾架,請外人來幫忙總歸是一件挺丟人的事情,能自己解決,最好是不要讓外人來摻和。
晉國現在是當世唯一的霸主國,內鬥搞到需要向列國求援,尤其求援是公族發出,不但顯得極為丟人,甚至是體現出了晉國國君的式微以及公族的衰弱。
所以,這一次動蕩之後,無論是哪一方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各個諸侯恐怕很難打從心裡敬畏晉國了。
既然公族乾出了拆自己家不心疼的舉動,呂武何必再客氣呢?
陰氏開始進行征召,快騎前往各個“城”、“邑”和“邦”,鑒於陰氏也成了一個半遊牧半農耕體系的家族,少不了需要有快騎前往北方的各個地點召集騎兵。
快騎到了當地會先找總督,再由總督來貫徹和執行呂武的命令。
他們從“陰”城出發,往四面八方而去,最東邊跑到了“東山皋落氏”,也就是“祁”以東,“邯鄲”以北;最北跑去了汾水上遊,該處是陰氏放牧的集中地之一;最南隻到“楊”地,這邊的軍隊只需要在當地集結待命,不用去“陰”城集合;最西則是去了梁山(不是梁山泊),並沒有動用在秦國那邊的兵力。
“父上,我往秦國,抑或……”呂陽必須問的。
晉國這次是真的出大事了!
陰氏加入到內戰,晉國將會分成兩個陣營,以陰氏和范氏為首的一方,以公族、趙氏和魏氏為首的另一方,打起來肯定會將本來中立的貴族卷進去,戰火勢必會蔓延到全國。
事實上,陰氏將羊舌氏代表國君和公族邀請列國攪和進晉國內戰的消息傳出去,陰氏表態將要加入內戰,晉國的貴族就到了必須站隊的時刻。
到了這個時候再不站隊,哪一方最後贏了都不會放過他們。能不能選擇站到會獲得勝利的那一邊,要看他們的腦子好不好用,眼睛有沒有瞎掉。
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呂陽遲疑要不要離開晉國是對的。
呂陽是陰氏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呂武率軍出征之後,總要有一個人來進行“看家”,還有比第一順位繼承人更合適的人選嗎?
“滅秦一事刻不容緩。”呂武就實說道。
晉國這一波動蕩,是不是就此瓜分掉晉國的時機,局勢不發展到那一步,誰都無法確定能不能乾?
當然,呂武有瓜分晉國的機會肯定不會放過,要看的是士匄和中行吳的態度了。
以士匄和中行吳的思維,應該是想著增加家族的封邑,把某一塊區域弄成家族的永久收益地,超大概率沒有心生分裂晉國的想法。
呂陽當然知道滅秦很重要,陰氏要滅掉現在的秦國幾乎沒有難度,需要評估的是給秦國現存的國君、公族一個好死,還是選擇將他們流放而已。
如果不想被世人指著脊梁骨罵,再給陰氏事後吞並秦國增加難度,秦君肯定不能殺,相當部分的秦國公族也只能流放。
陰氏不但不能殺掉現任的秦君,還需要選個好地方讓他養老,平時的供奉甚至都不能缺。
呂陽走了,
聽從父親呂武的指示,還帶上了呂去病,說是讓呂去病見識世面。講一句天大的實話,要是有一個“人有旦夕禍福”的事,陰氏第一順位繼承人呂陽沒了,作為呂陽同父同母的弟弟呂去病就會是陰氏的下一代家主,呂武其余的子嗣在資格上差的不會只是一點半點。
一個月後,關於羊舌肸邀請列國參與晉國內戰的消息徹底傳開,引得晉國舉國上下群情激湧。
特麽的!
俺們是霸主,並且當了一百多年的霸主,家事什麽時候輪到外人來插手了?
要是喊楚國也就罷了,晉國跟楚國雖然打生打死,互相之間還是挺認可對方強大的。
喊鄭國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國,忘記晉國有大軍前往討伐宋國了嗎?這是要斷掉出征大軍的歸途啊!
另外一點,有十來個諸侯受到晉國的邀請一起去打宋國,他們要是得知羊舌氏的操作,會不會玩華麗轉身跟宋國結盟來對付出征的晉人?
也許,羊舌氏等人以為自己很聰明,將以國君的名義迫使陰氏站到自己這一邊,還能將出征的范氏大軍葬送掉,裹挾解氏等各家族的大軍,來增加己方獲得內戰勝利的希望?
幾乎所有的可能性都被陰氏幫忙宣傳了一下,但凡還有點羞恥心和正義感的人,一個個還不將幹了那些事情和即將乾那些事的人恨死?
“主,已有二十三家自發攻打公族、魏氏、趙氏,余下七成家主願從元戎之命,行奉辭伐罪之舉。”宋彬看上去非常振奮,還有著一種難掩的激動。
那可是晉國七成的非公族貴族,看起來陰氏好像成了某種眾望所歸呀。
呂武心裡卻是門清。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來經營,要說能拉攏晉國四成左右的家族很合適,多達七成的家族願意奉命效力則是大勢使然了。
這裡面不知道有多少家族是看到有肉吃,歡天喜地選擇獲勝希望最大的一方站隊,並不代表著其余的什麽。
而那七成的貴族,缺不了范氏和荀氏的附庸和友好家族。
所以了,看起來和聽上去有那麽多家族願意以陰氏馬首是瞻,不代表他們會無條件服從任何命令。
這種場面呂武已經經歷過好幾次,一次次有許多的貴族表示唯陰氏馬首是瞻,甚至某一段時間公族都認了呂武當老大,然後每每排排站分完了果果,該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當然了,呂武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獲,每一次多多少少是能收到一些忠心的小弟,慢慢累積下來佔了晉國的兩成左右。
這“兩成”特指的是無論陰氏幹什麽,他們都會追隨的類型。
陰氏的大軍從各地匯集,五成來到“陰”城郊外駐扎,三成集中到“楊”地的“郜”,剩下的則是去了韓氏的“耿”地。
呂武這一次集結了多少軍隊?他做的是征召家族六成的兵力,負責檢查編制的家臣陸陸續續匯報上來,陰氏集結起來的兵力數量達到了十二萬,其中騎兵的數量佔了兩萬。
那麽就是說,呂武只動用六成兵力,一下子拉出了三個晉國“軍”以上的部隊。
各方都在關注陰氏的動作,得知陰氏軍隊的集結點在哪,肯定會進行重點關注。
士匄在知道陰氏集結的軍隊數量超過十萬時,下達了新一輪的征召命令,事後湊出了一支十五萬人規模的大軍。
作為盟友的中行吳看到兩位大佬玩得那麽嗨,再怎麽不情願也要亮一亮肌肉,再次下達征召命令,使得荀氏、中行氏和智氏集結的總兵力達到十萬。
我了個天!
僅僅是呂武、士匄和中行吳征召部隊,合起來的兵力就有三十七萬?
好些個諸侯,他們的臣民滿打滿算還沒有三個家族軍隊的零頭。雖然三個家族的軍隊裡面還包括附庸以及盟友,怎麽也能充分體現出春秋時期的“貧困差距”了呀!
必須要知道一件事情,打內戰跟打國戰在春秋是兩回事,內戰動用的兵力必然會比國戰多得多。
原因?事關家族的生死存亡,再來就是出征距離的遠近,怎麽能一樣呢?
呂武征召起來的士兵絕對是都有經過訓練,沒有拉農夫湊人頭。
而這就是呂武二十多年來的努力成果,並不是一朝一夕給“變”出來的。
某種層面來講,能夠看出呂武想要“化家為國”是多麽的處心積慮了。
公族、魏氏和趙氏那邊又是什麽反應?他們肯定知道到了必須玩命的當口,很多顧忌根本不再是一回事,必然會拚命地挖掘潛力。
結果是什麽?人口大約有五百萬左右的晉國,各個家族玩命組建軍隊之後,參戰人員的總數量竟然超過了七十萬!
關注晉國事態發展的列國,他們派到晉國的情報人員無法拿到準確數據,光是看到晉國各地旌旗招展,一支又一支部隊在來往穿梭,看到了屬於霸主國的強大,還有那種各國根本就比不上的動員能力。
呂武率軍來到“楊”地,抵達“昆都”的時候,碰上了國君派來的寵臣。
這個寵臣是一個樂師,他自稱叫遼,以當前的稱呼方式就是叫師遼。
用師遼的話來說,呂武是晉國的元戎,怎麽能不製止內戰,相反起兵加入到內戰呢?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言此何用?”呂武不喜歡樂師,主要是各國的樂師都太能搞事,並且都是借著國君的寵愛在搞事。他面無表情說道:“公族禍亂,魏氏、趙氏同夥,不清汙垢,何來清淨?”
師遼說道:“公族有罪,罪在羊舌,他人何辜?”
呂武搖頭,說道:“奉辭伐罪,戒旦晨征,如是!”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