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不搞事的武俠不是好武俠》第117章 論劍大會
1.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國,就應該謹慎地處理國家大事而又2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愛惜民力,適時征發力役,應不違農時。”

2.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說:“用道德來統治國家的人,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說:“用強權手段、法制禁令來管理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了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製去統一百姓的言行,不但懂得廉潔是非,而且從心裡歸服。”

4.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不明白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對於真正懂得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能少犯錯誤;要多看,有疑惑的先放在一旁不做,對於真正懂的,也要謹慎地去做,這樣就能減少事後懊悔。說話很少犯錯,做事很少後悔,自然就有官職俸祿了。”

5.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張問孔子:“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知嗎?”孔子回答說:“商朝承襲了夏朝的禮儀制度,其中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承襲了商朝的禮儀制度,其中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以後如果有繼承周朝的朝代,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6.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於夏、商二朝,是多麽豐富多彩啊。我主張接受周朝的制度。”

7.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魯定公問孔子:“君主差使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各自應該怎麽做?”孔子回答說:“君主差使臣子以禮相待,臣子應該以忠來侍奉君主。”

8.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孔子說:“居於統治地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恭敬,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麽能看得下去呢?”

9.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孔子說:“能用禮讓的原則來治理國家嗎?難道這有什麽困難嗎?如果不能用禮讓的原則來治理國家,又怎麽能實行禮製呢?”

10.子曰:“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

孔子說:“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麽要這樣做。”

11.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說:“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

12.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舜擁有了五位賢臣,就治理好了天下。周武王也說過:“我有十位能幫助我治理國家的賢臣。

”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虞舜時代以及周武王時,人才最盛。然而武王十位治國人才中有一位還是婦女,所以實際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說是最高的了。”13.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孔子說:“士如果留戀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

1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孔子說:“國家政局清明時,應該說話正直,行為正直;政局混亂時,應該行事依舊,但說話要謙遜謹慎些。”

15.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孔子講到衛靈公的昏庸無道,季康子說:“既然如此,為什麽他沒有敗亡呢?”孔子說:“因為他有仲叔圉主管外交,祝鮀管理宗廟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這樣還怎麽敗亡呢?”

16.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路問怎樣事奉君主。孔子說:“不能欺騙他,但是可以直言勸諫。”

17.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貢問怎樣實行仁德。孔子說:“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賢者,與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18.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 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顏淵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實行夏朝的歷法,乘坐殷朝的車子,戴周朝的禮帽,音樂就用《韶》和《舞》,舍棄鄭國的樂曲,遠離諂媚的人。鄭國的樂曲很淫穢,諂媚的人很危險。”

19.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說:“世道清明,那麽製作禮樂和發令征伐的權力都出自天子。世道混亂,那麽製作禮樂和發令征伐的權力都出自諸侯。由諸侯作主決定,大概經過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國家政治了。”

20.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周公對魯公說:“一個有道的國君不疏遠他的親族;不使大臣怨恨沒有被任用;故舊朋友如果沒有大的過錯,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一個人求全責備。”

21.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子夏說:“君子在得到民眾的信任之後才去役勞他們,沒有得到信任就去役勞,民眾就會認為是在虐害他們。君子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後才去進諫,沒有得到信任就去進諫,君主就會以為是在誹謗自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