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夢裡沒好人》一百五十七
  正說時,人回:“大夫來了。”寶玉便走過來,避在書架之後。只見兩三個後門口的老嬤嬤帶了一個大夫進來。這裡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個老嬤嬤,放下暖閣上的大紅繡幔,晴雯從幔中單伸出手去。

  那大夫見這隻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的通紅的痕跡,便忙回過頭來。有一個老嬤嬤忙拿了一塊手帕掩了。可見這晴雯愛怡紅樓不是沒道理的,也是個在怡紅樓這個家裡養尊處優的。

  那大夫方診了一回脈,起身到外間,向嬤嬤們說道:“小姐的症是外感內滯,近日時氣不好,竟算是個小傷寒。幸虧是小姐,素日飲食有限,風寒也不大,不過是血氣原弱,偶然沾帶了些,吃兩劑藥疏散疏散就好了。”說著,便又隨婆子們出去。

  彼時,李紈已遣人知會過後門上的人及各處丫鬟回避,那大夫只見了園中的景致,並不曾見一女子。一時出了園門,就在守園門的小廝們的班房內坐了,開了藥方。

  老嬤嬤道:“老爺且別去,我們小爺囉唆,恐怕還有話問。”

  大夫忙道:“方才不是小姐,是位爺不成?那屋子竟是繡房一樣,又是放下幔子來的,如何是位爺呢?”

  老嬤嬤悄悄笑道:“我的老爺,怪道小廝們才說今兒請了一位新大夫來了,真不知我們家的事。那屋子是我們小哥兒的,那人是他屋裡的丫頭,倒是個大姐,哪裡的小姐!若是小姐的繡房,小姐病了,你那麽容易就進去了?”說著,拿了藥方進去。

  長篇大套寫這一段,診病在其次,寫這胡太醫就是要讓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來的,對賈家不熟悉才是主要。因為不熟悉,缺乏對賈家規矩了解。可惜這因為不熟悉,反倒容易暴露出熟悉背後的一些駭人的貓膩。

  寶玉看時,上面有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藥,後面又有枳實、麻黃。寶玉道:“該死,該死!他拿著女孩兒們也像我們一樣的治,如何使得!憑他有什麽內滯,這枳實、麻黃如何禁得!誰請了來的?快打發他去罷!再請一個熟的來。”

  胡太醫給晴雯出的這個方子,並沒有任何問題。雖然沒有完整的方子看到。但明白一個簡單道理。傷風感冒屬於常見病,普通藥。這種藥一般都是定方定量。從來感冒病人隻分長幼,不分男女。即便現在也是一樣。晴雯十五六歲,算成人,賈寶玉小著兩歲,十四五歲,嚴格來說算半成人。如果二人同時生病,在用藥上確實有區別!

  晴雯這次病的很嚴重,胡太醫開具的藥方有枳實、麻黃並不為過。吃了只會對症,不存在身體禁不住的問題!賈寶玉之所以說該死,源於他心中的兩個誤解。

  第一,賈寶玉認為女兒是水做得,男子是泥做得。女兒需要精心呵護,仔細調養。男子吃的藥,女孩子要減量才行。這是典型的胡說八道!

  第二,他自己生病,沒有枳實、麻黃,就以為女孩子都不能用,也是謬論!

  賈寶玉年紀比晴雯小很多,未成年人用藥當然要仔細,加之尊貴,用點舒緩的藥,不對沒有錯!可晴雯得病很嚴重,對症的藥尚且要幾天,再減量豈不是硬要自己扛過去?這才是傷身體的事。

  老婆子哪裡明白這個,只知道爺是不喜歡了,就道:“用藥好不好,我們不知道。如今再叫小廝去請王太醫去倒容易,只是這個大夫又不是告訴總管房請的,這轎馬錢是要給他的。”

  寶玉道:“給他多少?”

  婆子道:“少了不好看,也得一兩銀子,才是我們這門戶的禮。”

  寶玉道:“王太醫來了給他多少?”

  婆子笑道:“王太醫和張太醫每常來了,也並沒個給錢的,不過每年四節大躉送禮,那是一定的年例。這人新來了一次,須得給他一兩銀子去。”

  寶玉聽說,便命麝月去取銀子。

  麝月道:“花大姐姐還不知擱在哪裡呢?”平日裡拿錢玩耍不見她不知道錢在哪,如今拿錢給晴雯治病,倒是要變白一番自己的清白了。這就是姐妹情啊。

  寶玉道:“我常見她在螺甸小櫃子裡取錢,我和你找去。”

  說著,二人來至寶玉堆東西的房內,開了螺甸櫃子,上一格子都是些筆墨、扇子、香餅、各色荷包、汗巾等類的東西;下一格卻是幾串錢。

  於是開了抽屜,才看見一個小簸籮內放著幾塊銀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問寶玉:“哪是一兩的星兒?”

  寶玉笑道:“你問我?有趣,你倒成了才來的了。”著寶玉也不是真傻,這麝月演的也太過了。

  麝月也笑了,演的再過也得尷尬的演下去,又要去問人。

  寶玉道:“揀那大的給他一塊就是了。又不做買賣,算這些做什麽!”

  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笑道:“這一塊只怕是一兩了。寧可多些好,別少了,叫那窮小子笑話,不說咱們不識戥子,倒說咱們有心小氣似的。”

  那婆子站在外頭台磯上笑道:“那是五兩的錠子夾了半邊,這一塊至少還有二兩呢!這會子又沒夾剪,姑娘收了這塊,再揀一塊小些的罷。”想來這個也是和屋裡人配合慣了,這就是把錢過了明路。

  麝月早掩了櫃子出來,笑道:“誰又找去!多了些你拿了去罷。”

  寶玉道:“你隻快叫茗煙再請王大夫去就是了。”想了想才想起來,這茗煙已經遇害了,有改口叫鋤藥去了。

  婆子接了銀子,自去料理。如此有得了一兩銀子的好處。

  這像不像大企業裡,報帳的那點貓膩。

  一時,鋤藥果請了王太醫來。先診了脈,後說的病症,與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沒有枳實、麻黃等藥,倒有當歸、陳皮、白芍等藥,分量較先也減了些。

  這就表明胡太醫的醫術沒問題。可這王太醫的藥方確實沒有枳實、麻黃。為什麽?因為王太醫對賈家太熟悉。賈寶玉對胡太醫的藥方不滿意,王太醫這種在豪門走動久了,為人謹慎,隻一問就會套出賈寶玉之前的意思。再出方子當然不會有枳實、麻黃。

  寶玉喜道:“這才是女孩兒們的藥,雖然疏散,也不可太過。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內裡飲食停滯,他瞧了,還說我禁不起麻黃、石膏、枳實等狼虎藥。我和你們一比,我就如那野墳圈子裡長的幾十年的一棵老楊樹,你們就如秋天芸兒進我的那才開的白海棠。連我禁不起的藥,你們如何禁得起?”

  可問題就是王太醫的方子有效麽?

  還是那句話:不對,沒有錯!感冒不吃藥身體扛過去也可以!但有些人扛來扛去,卻容易傷了身體根本。晴雯最後為什麽生病被攆後一病死了?與這次重感冒再拚死補雀金裘大有關系!也與王太醫這一劑治不死人的藥大有關系!

  這寶玉別有真有病了,就是一朝打個噴嚏,都能叫太醫來瞧瞧,他就沒重病過,可和晴雯如今卻是重感冒啊。

  王太醫是賈家經常走動的太醫。林黛玉吃她的藥,賈母吃他的藥,賈寶玉挨打,還是吃他的藥,加上晴雯這次基本賈家是很信任王太醫的。

  胡太醫是新來的,不知道賈家的規矩,根據病情開藥方,這種對症下藥的藥方才沒問題。而王太醫根據賈家的規矩和主人的意見開藥方。這就坑人了!

  這賈家要是自己會看病,還要太醫幹嘛?

  賈寶玉認為女兒禁不起,王太醫他就給晴雯開一個減量的藥。林黛玉身子弱,他一直給吃人參、肉桂。

  這是什麽?這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想想都可怕,林黛玉的病確實難醫,可對症調養怎麽一點不見好?薛寶釵查了很多醫典認為林黛玉的人參肉桂吃的太多,反倒虛不受補,王太醫會不知道?他還給林黛玉繼續吃,就是不願承擔換藥方的風險。

  王夫人曾給林黛玉換了鮑太醫的藥,吃了沒效賈母讓她繼續吃王太醫的藥。吃不好,吃不壞,不會像鮑太醫那樣丟工作少賺錢。王太醫這樣的醫生太最可怕。

  他要的不是治好你的病,他要的是五星好評。

  皇宮處處皆如是,這胡太醫做的是醫生,卻沒有工作了,這王太醫卻深知做官的道理,難怪一帆風順。

  麝月見寶玉這麽說,笑道:“野墳裡只有楊樹不成?難道就沒有松柏?我最嫌的是楊樹,那麽大笨,樹葉子隻一點子,沒一絲風,它也是亂響。你偏比它,也太下流了。”

  這話看著不找思量,卻是深有講究的,要不是前面有那薛寶琴的懷古詩,險些沒看懂。

  在《長生殿》裡,唐明皇和楊貴妃入蜀避亂,來到馬嵬坡時,發生兵變,楊貴妃被賜死,因為戰亂時期,條件也不允許厚葬楊玉環,所以就隨便找了一個地方,把楊貴妃草草安葬,這個也可以稱為野墳。

  而為了以後能找到楊貴妃的墳墓,高力士在曾在墳墓前用老楊樹做標記。而這大觀園中,薛寶釵就被譽為楊貴妃,如果這樣聯系起來,就可以明白這不是麝月非常不喜歡賈寶玉,為什麽要罵楊樹下流,這實際上都是在暗諷薛寶釵下流,為了金玉良緣,自從薛家入京, 開始各種各樣的杜撰故事,攀附與人。如今薛家另尋了高枝,又投了別家,端是下流人家的。

  寶玉笑道:“松柏不敢比。連孔子都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可知這兩件東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它混比呢。”

  說的貌似是和麝月一見不同,卻是端端的什麽主子,有什麽丫頭,這寶玉也是在罵薛家,這寶釵也曾自比松柏過。寶玉也是在罵寶釵沒皮沒臉。

  二人會心一笑。

  可見這紅樓夢裡真的沒好人的,誰看誰都不像好人。

  說著,只見老婆子取了藥來。寶玉命把煎藥的銀吊子找了出來,就命在火盆上煎。

  晴雯因說:“正經給他們茶房裡煎去,弄得這屋裡藥氣,如何使得?”

  寶玉道:“藥氣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神仙采藥燒藥,再者高人逸士采藥治藥,最妙的一件東西。這屋裡,我正想各色都齊了,就隻少藥香,如今恰好全了。”

  一面說,一面早命人煨上。又囑咐麝月打點東西,遣老嬤嬤去看襲人,勸他少哭。一一妥當後,寶玉方過前邊來賈母、王夫人處問安吃飯。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