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暴躁小侯爺》第六十七章
要說削藩策不好,其實不盡然;相反,他對於漢室的中央集權而言,非常具有必要性——早在先帝時,諸侯王尾大不掉的趨勢,就已經很明顯了。
  文帝唯一一次禦駕親征討伐匈奴,正是因為濟北王劉興居的突然造反,讓聚齊起來的漢軍集群腹背受敵,只能忍著惡心簽下和親條款,打發走匈奴人再回過頭平叛。
  至於為什麽不在平叛之後,再去跟匈奴決戰?
  打仗,是要花錢的~
  後世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現在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文帝掌權之後,省吃儉用勵精圖治十余載,才算是攢下足以支撐一次可能持續數年,雙方參戰人數幾近百萬的國戰所許物資、錢糧和軍隊。
  費盡心思制定計劃、調動部隊,好不容易將軍隊送到戰爭前線,轉瞬被自家人捅了菊花,這仗還怎麽打?
  扣扣索索攢了幾十年的物資錢糧,自是因此大半打了水漂,剩下的也成了‘平叛’經費,文帝心裡能咽下這口氣?
  第一個看到削藩策的人是首倡者晁錯,猜猜第二個是誰?
  劉啟他爹,先帝、漢太宗孝文皇帝!
  當時,晁錯看出先帝對掃滅匈奴的強烈渴望,就接連呈上‘論如何弄死匈奴’一條龍奏疏,從民政、軍隊各方面無死角分析了漢室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具體措施;這才有的先帝勵精圖治,最後禦駕親征、提兵北上,找匈奴主力決戰。
  可恨國內一朝動亂,諸般安排舉措頓時失去了意義;文帝意識到,如果想安心跟匈奴人正兒八經乾一仗,又不必擔心有人在後面暴菊,就必須把諸侯王手中的兵權收回國有!
  這才有的晁錯又聞出味兒來,轉頭鼓噪削藩。
  而文帝對削藩策的看法,基本都在彌留之際,交代給了劉啟——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翻譯成白話就是:你要想跟匈奴人打一架,就先把諸侯乾趴下!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劉啟推行削藩,削弱諸侯王手中的權力,其實是繼承先帝遺志的,非但沒有改祖製,反而是將將父親生前的安排,徹底的執行下去。
  這麽說來,朝臣鼓噪的‘祖製不可擅動’一說,其實根本站不住腳。
  問題就在於——他們這一系的法統來源。
  文帝劉恆,乃劉邦四子,庶出,受封代王。
  光從這個封地就能看出,劉邦有多不待見這個兒子了——代地,那可是天下最荒涼貧窮的地方!
  其繼承大統、登基為帝的過程同樣極具戲劇性:諸侯王聯合大臣掃滅諸呂,以‘少帝非劉氏血脈’唯由,將少帝兄弟推到小巷中亂刀砍死後,一個新的問題出現在了他們面前:惠帝絕嗣,皇帝只能從惠帝兄弟當中選,該選誰呢?
  大臣們回過頭,看了看在剿滅諸呂過程中,功勳顯赫的幾位王爺,俱是一副兵強馬壯,財大氣粗的模樣,這···
  大家夥兒被姓呂的一家子欺負這麽些年,再選個強勢的皇帝,那還能有好日子?
  不行,得找個寬和點的扶上去,好好過一段逍遙快活的日子!
  誒?
  代王?
  高帝庶子,手下無兵無錢,老實巴交的···
  就他了!
  就這樣,劉邦諸位兒子中,最老實憨厚,又‘最沒能力’的代王劉恆被命運之神(朝堂大臣)選中,迎入長安登基。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給後世的網文作家上了一節題為‘如何扮豬吃虎’的示范課。
  這是文帝跟朝臣之間的恩怨情仇,我們暫且不論。
  代王劉恆被迎入長安,登基為帝後,那些流血流汗諸侯王們,心裡能舒服嗎?
  ——老子出兵出錢出力,難道是為了讓這個啥也沒乾的弟弟or哥哥,去摘大家夥的桃子?
  開什麽玩笑!
  而這,成為了劉恆對這幫不省心的兄弟們咬牙切齒,卻又不敢貿然動手的主要原因——在小老百姓眼裡,皇位是各位劉姓王爺讓給劉恆的!
  劉恆又怎麽敢做出,可能會讓百姓認為‘皇帝寡薄,不顧恩情而殘害手足’的事,去動‘將皇位謙讓給自己’的兄弟們呢?
  忌憚輿論之下,文帝舉棋不定,終是沒能在有生之年,清理掉這些對自己成為皇帝心懷不滿的兄弟們。
  到了劉啟登基時,問題進一步複雜化:這些諸侯對先帝來說是兄弟,先帝尚且不敢動,那身為文帝兒子的劉啟,怎麽好對叔叔伯伯們動手呢?
  先帝動,百姓頂多說一句‘天家無情,兄弟不睦’;劉啟要是動了,可就要牽扯到孝道的問題了!
  漢室講究的孝道,可不是說子女對父母,而是晚輩對長輩,全方位無差別的尊敬和敬重。
  朝臣嘴上所說的‘祖製不可擅動’,其實朝臣自己都不當回事兒——漢興五十余年,做出的政策改動還少嗎?
  怕是蕭何從墳離爬出來,也認不出那本‘他親自制定’的漢律了!
  朝臣們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指的其實不是劉邦對諸侯‘山河永固,與國同休’的承諾;而是漢室為天下百姓廣為認同的價值觀——百善孝為先。
  也就是說,朝臣隱晦表達的意思是:陛下,你這麽欺負叔叔伯伯們,可是有點違背孝道啊~
  這才是劉啟心中窩火,卻又毫無辦法的緣由——人家說的有道理!
  漢時,禮教尊卑還沒那麽深入人心,君臣關系也還沒發展道大清時的主仆關系;戰國過去才不過百年,殘留的風氣依舊濃厚,皇帝和臣子之間,基本還維持著戰國時‘君拜臣,臣亦拜君’這種相對平等的關系。
  譬如大清,臣子拜見皇帝,張口閉口是自稱奴才的!
  而漢則寬松多了,小蝦米得皇帝召見,也能挺直腰杆自稱一句‘微臣’;到位極人臣的丞相,禦史大夫,太尉及大將軍等,在禮教上更是與皇帝隱隱齊平!
  更別提暴躁的漢官,一言不合,覺得皇帝不好伺候,就找個黃道吉日把官印往房梁上一掛,就跑回老家修仙去了~
  所以,朝堂上的政治氛圍,或者說是君臣之間的角力,大多時候還是遵循‘誰有道理聽誰的’這個相對祥和的潛規則。
  回到最初的話題:劉啟已經感覺到,諸侯王日益擴大的勢力已經對中央造成了嚴重威脅,但出於輩分卻不敢明目張膽的下手;那為什麽說申屠嘉對劉啟來說,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呢?
  首先第一點,他是丞相。
  在戰國甚至是秦初,丞相還名為相國,是在諸侯列國合縱連橫,多線作戰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替皇帝分擔軍事壓力的職務——也就是說,丞相從誕生那一天,就是替皇帝處理戰爭事務的官員。
  到後來,把控一國軍權的相國的權力逐漸增大;例如說,你被一個國家打敗了,要投降,那這個投降條件,你是要去和戰勝國的相國去談的——或者說,你要去求這個人對你和你的國家仁慈一些。
  這就不可避免的使相國的權力急速膨脹,直至秦相李斯助始皇帝掃滅諸侯,統一天下。
  發展到漢初,丞相職責中的‘主掌軍國戰事’一項,被劉邦所設之‘太尉’取代,權利范圍也就逐漸轉向了民政方面。
  但到底是百官之首,哪怕轉向文職,也依舊保留了對‘諸侯事務’的管理權,其權力也是讓皇帝深深忌憚得——隻說一點,每一個法令要正式施行於天下,在皇帝頒布明確的詔書上,必須要有丞相用印!
  再換個通俗的說法:對於國家大事,丞相有一票否決權!
  這麽大的權力,固然讓皇帝心生警惕;但反過來說,作為全天下唯二具有‘一票否決權’的人,如果皇帝能爭取到丞相的無條件支持,那基本上就沒有什麽是皇帝做不到的了。
  朝臣這邊,丞相作為百官之首,具有一千石及以下官員的任命權,以及一千石以上官員人選的提議權。
  雖然最後的任命依舊需要皇帝點頭,但正常情況下,丞相所提議的人選都是經過丞相府研究,丞相深思熟慮,沒有任何政治汙點的人物,皇帝不會反對。
  也就是說, 對官員最重要的一件東西——烏紗帽,其實是掌控在丞相府手上的。
  誠然,丞相沒有權利罷免一個與自己政見不合的官員;但以‘培養’的名義,把你‘調任’到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捏泥巴,簡直比摳個鼻屎還要簡單!
  所以,丞相同意或不反對的某件事,朝臣一般是不敢扎刺兒的;哪怕有人覺得這個事確實荒謬,也是在私下拜會丞相,通過‘提議’,‘交流’這種和氣的方式去溝通:大佬,咱這麽乾是不是有點兒玄乎啊~
  也就是說,劉啟如果得到了申屠嘉的支持,就等於贏得了朝堂的支持——哪怕只是表面上,朝臣因為不敢說話,而不得不捏著鼻子點頭的支持。
  其次,諸侯王那邊,丞相同樣是他們不敢得罪的人——同樣的原因,丞相府決定官員人選。
  諸侯王的封國內,也是需要官員治理地方的;除了王太傅,王相等主要輔官是由太后甚至是皇帝欽點以外,一千石左右級別得諸如縣令等基層官員的任命,是要丞相府點頭的。
  如果得罪了丞相,諸侯王還怎麽把親密心腹推到基層的位置,借此剝削自己治下的百姓呢?
  ·
  ·
  PS:感謝書友20190925133923776的一張推薦票。
  抱歉,昨天出門,讓朋友幫忙上傳,他喝醉了,發了一堆以前防盜章的東西上去···
  騷瑞騷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